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托班开展分区活动,是根据宝宝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以及实际需要来进行的一种颇受宝宝欢迎的游戏活动,也是当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据调查,目前有关分区活动的研究还是挺多的,很多幼儿教师都在探索之中,但对于2-3岁幼儿分区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研究并不多。因为年龄越小的幼儿在分区活动中越难体现自主性,常常是老师走到哪儿,幼儿跟到哪,而且因为年纪太小缺少规则意识,无法顺利开展有效的分区活动,使得许多托班的分区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夭折。本文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在托班实施分区活动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强化养成教育,是实行分区活动的前提
二十几个刚满二周岁或二周岁多一点的孩子,聚集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幼嫩的集体。在家中,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众星捧着的月亮,想怎样就怎样,现在来到完全陌生的集体,他们犹如一张张洁白无暇的纸展现在老师的面前,这张纸上会留下些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引导。蒙台梭利博士指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感的生命在其成长过程中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浪费,这种浪费包括时间的浪费和生命的浪费。万事开头难,对于初入托的宝宝们来说,这个开头至关重要。有个成语叫“先入为主”,为了培养刚入托宝宝的良好秩序感,我们在刚入园的第一个月重点放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如:洗手、吃饭、入厕、收玩具等。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编出适时适宜的儿歌再加上自身的行为加以控制、暗示宝宝们遵循规则。接下来的日子里,分区活动的“规则暗示”、“人数规定”,宝宝必须遵守,“捣乱者”就会被“驱逐出境”或“停止游戏”。
二、应用蒙氏教育原理进行分层教育,是开展分区活动的保障
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2—3岁幼儿发展的特点是动作协调能力差,我们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以蒙氏教育理念为指导,创设适宜的分区活动,让宝宝通过重复操作部分蒙氏教具和教师制作的操作玩具、学具,得到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在托班不同年龄阶段,循序渐进地投放分区活动材料。刚入园的第一个月,不适宜开展分区的游戏活动。由于宝宝刚入园,生活经验较缺乏,行动能力明显不足,引导他们参与分区活动,遵守分区活动的规则要求,显然是不合理的。于是我们创设单一的分区主题,主要是以操作材料为主的操作区。宝宝来园时,自由选择玩具架上、壁橱里的一盘一盘的蒙氏玩具,如:套蛋、串珠珠、几何镶嵌板、给小熊穿衣、敲一敲等,端到自己固定的座位上摆弄、操作。这里的大部分玩具颜色鲜艳、安全卫生,而且相同的玩具,都有三到五份,这样就不会发生争抢的行为。这一阶段,宝宝们想玩什么就拿什么,只要求做到:哪里拿来放哪里。我们在每个盘子上贴上标志,在摆放的位置也贴上相应的标志,这些标志都是宝宝认识的小动物或水果或交通工具,宝宝很容易就做到“把玩具送回家”。通过入园连续两周的指导,宝宝就能做到自由取放。偶尔不慎打翻玩具,也能在老师指导下收拾好,放回原处。
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期,宝宝们有了很大的进步。日常生活的常规已经得到巩固,有了较好的生活秩序感。小朋友之间由陌生到熟悉,为了满足宝宝们交往的需要,于是在入园的第二个月,增设2个娃娃家。娃娃家门前有三双脚印的“人数提示”。在娃娃家创设好后,先让宝宝观察娃娃家内的家具、玩具和摆设等,再让宝宝明白脚印的作用。宝宝知道脚印上的鞋子满了,就不能入内。宝宝们进入娃娃家游戏的积极性很高,为了到娃娃家玩,宝宝们很多都会早早入园;当他们在娃娃家游戏中已经建立良好的规则后,我们又增设了生活区,同时也更换了一部分操作区的操作玩具。生活区内的玩具主要是老师动手制作的:扫地、夹珠珠、喂小动物吃食、晾衣服等。在托班上期,开放操作区、娃娃家、生活区,基本上能满足宝宝活动的需要。
托班下期,我们则逐渐增加区域,如:娱乐区:有拖拉玩具、小汽车、弹簧玩具等。娱乐区是孩子最喜爱的,玩具具有新颖性趣味性,有的玩具会有声响,有的玩具可以拖动,孩子在规定的范围(地上贴一个圈,或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大约有6-8平米就够了)走来走去,所以要把娱乐区规定在一定的区域里,不要影响到其他区,以免干扰其他幼儿的活动。语言区:投放小手撕不破的小书,主要是水果、蔬菜、动物、花卉、交通工具等,这些图书都是托班年龄孩子容易接受,喜欢的,图案很大,色彩很鲜艳,内容适宜。这个区要设置在活动室的一角,书本摆在幼儿容易取放书架上,旁边有舒适的小沙发或靠垫,创设安静、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益智区:有给“形状找家”(形状对应)、分棒棒糖(颜色分类)、长短棍棍(长短比较、长短分类)、大小瓶盖(大小分类、对应)等。这个区可以设置在活动室的一侧或窗台旁,孩子们的操作玩具是一份一份的,互不干扰,各玩各的;孩子们从玩具架上拿来自己喜欢的玩具摆放在桌面操作,有的幼儿不亦乐乎地重复操作,有的幼儿玩过一份玩具后,放回原处再取一份操作。建构区:投放简单的拼插玩具,小型积木等。此区域设置在教室一角,玩具归类摆放在篮子里,地上铺一块3-5平米的软垫,孩子们脱下鞋,坐在垫子上操作。在这几年的托班教学中,我们在引进蒙台梭利教具的同时,吸收了蒙台梭利教具的设计思想,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制作了许多适宜托班宝宝操作的玩具。可以让宝宝反复操作,宝宝们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知识,培养能力!
三、结论
总之,为了让宝宝们在分区活动中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这些幼儿园教师还必须不断地研究探索,寻找更适合托班幼儿发展特点的分区活动,达到开发智力、提升能力、培养情商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邱海艳.如何利用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J].中国-东盟博览,2011,(04).
[2]杨小蔚.浅谈区域活动幼儿自主性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
[3]叶文香.区域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索能力的形成[J].教育评论,2006,(04).
[4]张成霞.关于幼儿园活动区活动质量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Z1).(编辑郑云东)
一、强化养成教育,是实行分区活动的前提
二十几个刚满二周岁或二周岁多一点的孩子,聚集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幼嫩的集体。在家中,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众星捧着的月亮,想怎样就怎样,现在来到完全陌生的集体,他们犹如一张张洁白无暇的纸展现在老师的面前,这张纸上会留下些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引导。蒙台梭利博士指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感的生命在其成长过程中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浪费,这种浪费包括时间的浪费和生命的浪费。万事开头难,对于初入托的宝宝们来说,这个开头至关重要。有个成语叫“先入为主”,为了培养刚入托宝宝的良好秩序感,我们在刚入园的第一个月重点放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如:洗手、吃饭、入厕、收玩具等。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编出适时适宜的儿歌再加上自身的行为加以控制、暗示宝宝们遵循规则。接下来的日子里,分区活动的“规则暗示”、“人数规定”,宝宝必须遵守,“捣乱者”就会被“驱逐出境”或“停止游戏”。
二、应用蒙氏教育原理进行分层教育,是开展分区活动的保障
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2—3岁幼儿发展的特点是动作协调能力差,我们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以蒙氏教育理念为指导,创设适宜的分区活动,让宝宝通过重复操作部分蒙氏教具和教师制作的操作玩具、学具,得到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在托班不同年龄阶段,循序渐进地投放分区活动材料。刚入园的第一个月,不适宜开展分区的游戏活动。由于宝宝刚入园,生活经验较缺乏,行动能力明显不足,引导他们参与分区活动,遵守分区活动的规则要求,显然是不合理的。于是我们创设单一的分区主题,主要是以操作材料为主的操作区。宝宝来园时,自由选择玩具架上、壁橱里的一盘一盘的蒙氏玩具,如:套蛋、串珠珠、几何镶嵌板、给小熊穿衣、敲一敲等,端到自己固定的座位上摆弄、操作。这里的大部分玩具颜色鲜艳、安全卫生,而且相同的玩具,都有三到五份,这样就不会发生争抢的行为。这一阶段,宝宝们想玩什么就拿什么,只要求做到:哪里拿来放哪里。我们在每个盘子上贴上标志,在摆放的位置也贴上相应的标志,这些标志都是宝宝认识的小动物或水果或交通工具,宝宝很容易就做到“把玩具送回家”。通过入园连续两周的指导,宝宝就能做到自由取放。偶尔不慎打翻玩具,也能在老师指导下收拾好,放回原处。
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期,宝宝们有了很大的进步。日常生活的常规已经得到巩固,有了较好的生活秩序感。小朋友之间由陌生到熟悉,为了满足宝宝们交往的需要,于是在入园的第二个月,增设2个娃娃家。娃娃家门前有三双脚印的“人数提示”。在娃娃家创设好后,先让宝宝观察娃娃家内的家具、玩具和摆设等,再让宝宝明白脚印的作用。宝宝知道脚印上的鞋子满了,就不能入内。宝宝们进入娃娃家游戏的积极性很高,为了到娃娃家玩,宝宝们很多都会早早入园;当他们在娃娃家游戏中已经建立良好的规则后,我们又增设了生活区,同时也更换了一部分操作区的操作玩具。生活区内的玩具主要是老师动手制作的:扫地、夹珠珠、喂小动物吃食、晾衣服等。在托班上期,开放操作区、娃娃家、生活区,基本上能满足宝宝活动的需要。
托班下期,我们则逐渐增加区域,如:娱乐区:有拖拉玩具、小汽车、弹簧玩具等。娱乐区是孩子最喜爱的,玩具具有新颖性趣味性,有的玩具会有声响,有的玩具可以拖动,孩子在规定的范围(地上贴一个圈,或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大约有6-8平米就够了)走来走去,所以要把娱乐区规定在一定的区域里,不要影响到其他区,以免干扰其他幼儿的活动。语言区:投放小手撕不破的小书,主要是水果、蔬菜、动物、花卉、交通工具等,这些图书都是托班年龄孩子容易接受,喜欢的,图案很大,色彩很鲜艳,内容适宜。这个区要设置在活动室的一角,书本摆在幼儿容易取放书架上,旁边有舒适的小沙发或靠垫,创设安静、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益智区:有给“形状找家”(形状对应)、分棒棒糖(颜色分类)、长短棍棍(长短比较、长短分类)、大小瓶盖(大小分类、对应)等。这个区可以设置在活动室的一侧或窗台旁,孩子们的操作玩具是一份一份的,互不干扰,各玩各的;孩子们从玩具架上拿来自己喜欢的玩具摆放在桌面操作,有的幼儿不亦乐乎地重复操作,有的幼儿玩过一份玩具后,放回原处再取一份操作。建构区:投放简单的拼插玩具,小型积木等。此区域设置在教室一角,玩具归类摆放在篮子里,地上铺一块3-5平米的软垫,孩子们脱下鞋,坐在垫子上操作。在这几年的托班教学中,我们在引进蒙台梭利教具的同时,吸收了蒙台梭利教具的设计思想,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制作了许多适宜托班宝宝操作的玩具。可以让宝宝反复操作,宝宝们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知识,培养能力!
三、结论
总之,为了让宝宝们在分区活动中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这些幼儿园教师还必须不断地研究探索,寻找更适合托班幼儿发展特点的分区活动,达到开发智力、提升能力、培养情商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邱海艳.如何利用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J].中国-东盟博览,2011,(04).
[2]杨小蔚.浅谈区域活动幼儿自主性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
[3]叶文香.区域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索能力的形成[J].教育评论,2006,(04).
[4]张成霞.关于幼儿园活动区活动质量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Z1).(编辑郑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