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为基点的传统文化品鉴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nanq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它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立德树人。语文教师要从教材文本中挖掘出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在熟知文本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被动地接受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对文本所含传统文化少有独到而深刻的认知。为此,笔者以《渔父》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品味中华传统文化。
  一、接触文本,初识传统文化容颜
  毫无疑问,传统文化的存在不是虚无的,总是依附于特定的文本。特别是熠熠闪光的传统文化精髓与所依附的文本之间相得益彰,就像红润的苹果与翠绿的树叶之间相互映衬一样。为此,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自然少不了对文本的直接而深入的接触。
  对文化的定义,中西方有一个基本共识,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语文教学而言,自然会淡化对物质财富的研究,而着重于对精神财富的认知与发掘。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精神财富主要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各种制度等。在笔者看来,一切能导引人们产生積极精神变化的因素都是文化。为此,在文本阅读之时,关涉这些方面的内容都属于文化鉴赏的范畴。不过,如果上升到传统文化层级,则可以发现这些方面的内容必须具有两大特质:一是属于自古就有的文化,而且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二是属于经历了时间的淘洗,穿越了千百年依旧在积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以出自《楚辞》的《渔父》为例,这里面充溢着极为明显的宗教、信仰方面的内容。从《渔父》全文来看,这里面直观呈现的是三闾大夫与渔父的对话,但其背后却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温柔交锋。
  其实,对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文本,从文本的字面内容出发,继而逐步深入到文本深层次的文化层面。然后识别每一篇文本所运用到的写作技法,借此明了作者意欲表达的思想内容。以这篇《渔父》为例,此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屈原与渔父对照起来写,最终是凸显屈原及其思想。经由这样的文本接触,对传统文化容颜就会有一个基本的感知,继而为下面的更高层级的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细研观点,寻觅传统文化津梁
  先看屈原的自我陈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简要概括了“举世”与“我”的不同,前者都表现为浑浊不堪,浑浑噩噩,看不清世道真相,不明前方之路;后者却独自保留清醒,深知世态人情和社会的黑暗。就文本创作而言,作者将这个观点应验于对屈原的描写之上,“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为了对自己理想的坚守,屈原劳累如此,可见其确实是达到身累、心累的地步了。同时,作者也借助对这些行、形和言的描写,全方位地揭示了屈原“是以见放”的深层次原因。在与渔父的对话中,屈原鲜明地表白了自己的信仰。他不愿自己清白的身体受到世俗尘埃的污染,哪怕用极端的葬身鱼腹这样的自杀行为也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很明显,屈原是一位有志于报国的士子文人,看到国家的黑暗、社会的浑浊,他内心可谓波涛汹涌,难以接受。但是,个人的力量实在微弱,屈原被奸佞小人排挤,落得个外放的结局。不过,这依旧不能改变他的初衷,他依然不愿随波逐流,放弃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可见,他是一位典型的儒家思想尊奉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宁愿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受到玷污。他是一位用死亡来证明自身灵魂清洁的爱国儒士,也因之成为后人敬仰、歌颂与祭奠的真儒士。
  再看对渔父的描写。全文对他的描写分为四个层面,可以简要概括为说、笑、动、歌。但是,这四个层面的内容恰恰有机融合,显露出渔父的思想与信仰。从他所说的话里,可以看出其思想是与屈原相对的。他先是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他所推崇的是“不凝滞于物”,能够比较自然地“与世推移”。简单地讲,就是人不能为外物所牢牢地牵制,应学会随波逐流,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在他眼里,屈原的坚守理想根本不可取。世人都浑浊不堪之时,就应使浑浊的泥水更加浑浊;众人都迷醉了,就应跟着大醉一场。在他眼中,屈原的所作所为不可取,而且现在所承受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的。渔父的“莞尔而笑”则将其观点借助神态描写的方式凸显出来。很显然,他认为屈原的信仰是自己所不能接纳的。随之“鼓枻而去”,他自己荡起渔舟悠然离开,只留下足以表明自己信仰的歌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无论水是清澈的,还是浑浊的,都可以顺应其特点而有所为。很明显,渔父就是一个具有浓厚道家思想的隐者,他的宗教与信仰是顺应自然,因变而变。
  作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两种思想,儒家和道家思想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其影响力也较为深远。回望中国历代的士子文人,他们往往也就在这两端之间游离。幼年有志于学,科考之后有位了,就积极追求有为,但受排挤贬抑了,就寄情山水之间,过起清静无为的隐居生活。再被启用了,就再次积极有为。如再被弃用了,就再次流连于山水之间……儒家文化让他们有着一颗积极向上向前的心,而道家则是这些失意文人的精神后院。
  三、多维比照,尽得传统文化芳华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两个文本。因为对中学生而言,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一定的时空距离,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据此,引入多维度的比照就是引导学生尽得中华传统文化芳华的妙策。
  一是同一思想的比照。例如,对于屈原,可以与同样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过的苏轼进行比照。苏轼被贬到黄州后,也曾在作品中表现了儒道两家的思想,不过在学习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时,在对苏轼的旷达认知之中,更应识别儒家积极有为的更高境界,与屈原坚守的不同之处。二是不同思想的比照。如对于屈原与渔父,对于范仲淹与王维,进行多组的思想对照分析,加深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认知。范仲淹虽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但在任上时仍政绩卓著,始终秉持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王维受儒家思想影响也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后遇到挫折后则逐渐消沉,过着半官半隐的闲散生活。三是文本内外的比照。文化的传承源于古代,但指向当下,因而教学活动必须引领学生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关联起来。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实践。
  在统一的文本原境中,我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鉴赏和传承而言,就应基于这样的原境。在文本中进行最为基础的感知,在文本中进行跨越时空的寻觅,在文本中进行现实的领略与践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要塞中学(214400)
其他文献
苏东坡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谓“厚积”即为广泛积累。从写作角度来说,做到“厚积”,动起笔来方能文思泉涌。然而,中学生往往看重课外积累,而忽略课内采撷。殊不知,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素材宝库,对于时间甚紧,课外阅读受限的中学生而言,从语文教材中采撷作文素材不失为一条捷径。如若能够对教材充分发掘,从中积累各类素材,那么当我们搦翰为文时,必定如虎生翼,文采斐然。  素材积累的核心是提取
期刊
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的文学体裁,人自然是小说的中心。在小说阅读理解题中,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来设置问题,同样,要读懂小说,也得从人物这一中心出发,故而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分析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结合学生高考中对人物形象类问题的解答看,很多学生还是没有把握住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为此,笔者就高中语文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做简要分析。  一、考情分析  结合近十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基
期刊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可是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资源的使用常常局限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而忽略了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资源的运用。2017版《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服务。”目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不少优秀资源,教师依托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师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呢?  所谓“深层学习”,是指在教师创建的真实教学情境中,学生主动参与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学生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运用常规
期刊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预示着教育教学改革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迈进“核心素养”4.0版的新时代。课标提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同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
期刊
《将进酒》出自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该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该单元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理解为前提,这就需要有一个较好的解读文本的过程。反观教学,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的不是引导学生学会写古诗,而是诗歌蕴藏的魅力,只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学生才会产生爱读的兴趣,感受到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诗人进行对话,体悟诗人的个性及其内心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生要真情写作,流畅地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发挥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可是,当下的高中写作课堂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语文教师可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采用“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模式,针对高中生的写作现状,结合社会热点和实际生活,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灵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作文写作实训或者组织学生定期去社区从事志愿活动的机会,让学
期刊
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课上,许多教师会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分析小说情节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几乎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教学设计。这就值得我们深思:小说情节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究竟有何魔力,引无数教师竞折腰,纷纷前去一探究竟呢?  追根究底,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理论,最早出自20世纪50年代苏联季莫菲耶夫的《文献原理》一书,原文是这样的:“和生活过程中任何相当
期刊
学生对语文发生兴趣才能有自主学习的态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对韵律、节奏、语言的美有天生的本能的喜欢,所以语文的词汇表述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破折号的用法十分广泛,学习破折号的多种描摹特点,可以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下面笔者以鲁迅先生名篇之作《药》一文为例谈谈小说中破折号的各种不同的描写手法。文中共用了23个破折号,是教材中用破折号最多的一篇,这些破折号不
期刊
古代诗歌教学的难点集中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张玉新老师《杜诗三首》一课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生硬的解读诗歌的方法,而是着眼于唤醒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美文可以怡情,而好课则需像品一壶老酒一样,慢慢品尝,方能沁人心脾。  一、批注式学习,指导学法潜移默化  文字批注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张老师在课前检测阶段要求学生默写古诗,注意行距,以便做标记,是在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批注式阅读的能力,学生在对文本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