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学者约翰·彼得斯认为,交流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政治问题和伦理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语义问题。50年代生人的他在《交流的无奈》一书中研究交流的失败,鼓励今天的人们放弃交流的幻想,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像天使一样交流”。
假使这个悲观的结论成立,那么,“加强交流”还有没有必要?
最近的调查显示,至少在中日关系上,双方都信任且看重交流的意义,无论这种交流是发生在庙堂之上,还是乡野之间——两国受访者中支持民间互通的比例均超过60%,支持首脑会谈的比例在中国和日本也分别高达52.7%和64.6%。
然而,与此同时,两国均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打算去对方国家走一走看一看。在这对一衣带水的邻居之间,距离有多近,隔阂就有多深。
媒体担负起了解释的重任。在日本,至今仍有96.5%的受访者表示倚赖新闻认识中国及中日关系的现状,狂甩第二大消息源“日本影视剧和信息类节目”七十多个百分点;在中国,“偏科”的情况稍好一些,新闻、中国影视剧和信息类节目、书籍是三大信源,通过它们认识日本及中日关系的分别占受访者的91.4%、61.4%和37.4%。
问题是,媒体能扮演好桥梁的角色吗?
如果把讨论范围缩小到中日关系,中国观众与读者显然更加认可本国媒体的表现,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认为相关报道“客观”,相较之下,日本观众和读者要“苛刻”得多,对本国媒体的专业度表示满意的受访者不到3成。
彼得斯认为,在改变时空的大众媒介出现的时代,一直幻想的超越肉身和词语的交流方式似乎能实现了,但由于媒介的中介作用,我们身处其中的交流情景基本上是解释性的,而解释的后果是解码和编码未必对应,于是,人类想当然的理想交流不过是在“向天空说话”。
媒体的发达意味着信息的鱼龙混杂。编码越容易,解码成本就越高。更何况,这次调查反映出,在中日之间,“向天空说话”还不是最糟糕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恐怕是在捂着耳朵自说自话。
假使这个悲观的结论成立,那么,“加强交流”还有没有必要?
最近的调查显示,至少在中日关系上,双方都信任且看重交流的意义,无论这种交流是发生在庙堂之上,还是乡野之间——两国受访者中支持民间互通的比例均超过60%,支持首脑会谈的比例在中国和日本也分别高达52.7%和64.6%。
然而,与此同时,两国均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打算去对方国家走一走看一看。在这对一衣带水的邻居之间,距离有多近,隔阂就有多深。
媒体担负起了解释的重任。在日本,至今仍有96.5%的受访者表示倚赖新闻认识中国及中日关系的现状,狂甩第二大消息源“日本影视剧和信息类节目”七十多个百分点;在中国,“偏科”的情况稍好一些,新闻、中国影视剧和信息类节目、书籍是三大信源,通过它们认识日本及中日关系的分别占受访者的91.4%、61.4%和37.4%。
问题是,媒体能扮演好桥梁的角色吗?
如果把讨论范围缩小到中日关系,中国观众与读者显然更加认可本国媒体的表现,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认为相关报道“客观”,相较之下,日本观众和读者要“苛刻”得多,对本国媒体的专业度表示满意的受访者不到3成。
彼得斯认为,在改变时空的大众媒介出现的时代,一直幻想的超越肉身和词语的交流方式似乎能实现了,但由于媒介的中介作用,我们身处其中的交流情景基本上是解释性的,而解释的后果是解码和编码未必对应,于是,人类想当然的理想交流不过是在“向天空说话”。
媒体的发达意味着信息的鱼龙混杂。编码越容易,解码成本就越高。更何况,这次调查反映出,在中日之间,“向天空说话”还不是最糟糕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恐怕是在捂着耳朵自说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