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不再只是地,而是绝佳营地打破室内室外的界限,让露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自己是设计师出身,2013年和合伙人一起创立了蘑菇空间,主营空间产品设计等业务,也有自己的制造厂。2016年是蘑菇空间发展最快也是最忙碌的时候,每天都处于焦头烂额的状态中。那时在机场候机时无意翻到一本旅游杂志,绿水青山的封面以及一名背包客置身其中的情境,很打动我。不久之后蘑菇空间新品发布,我们就带着团队出发去露营,在户外进行宣传片的拍摄。当我喜欢上露营之后,看城市的眼光都不一样了。山不再只是山,而是徒步胜地;地不再只是地,而是绝佳营地。我那时候第一次发现,哇,露营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更新我早已疲劳的状态。
  现在我车里永远都有露营装备,随时准备出发。慢慢地,在户外工作也变成常有的事。我后來发现户外是绝佳的工作场地。事实上做设计的,工作与生活是很难区分开来的,而一直在室内,焦虑常常挥散不去,但是户外给予了我获得灵感和解压的机会,偶尔可以从工作中跳脱出来,享受生活。
  露营这种生活方式影响着我家里的陈设、穿衣风格、生活习惯,乃至我看事物的眼光全都发生了改变。室内外的界限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是过去我们在心里给它们设置了界限。打破室内室外的界限,让露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想要传递的露营文化。
其他文献
从校长的角度,如何看待“双减”政策?  曹伦华 伦华教育创始人,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总校长  其实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包括我自己,一贯坚持的实际上就符合国家的“双减”制度。校外培训搅乱了整个教育的秩序,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课堂内完成的,还得到校外去补充,使得很多的事情被推给了家长。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看到,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学习,度过自己快乐的童年。我觉得“双
期刊
面包、衣服、木材、食材都有边角料,其实城市也有边角料。随着道路的扩张和城市的飞速发展,摩天大楼的“身高攀比”日趋激烈化,“城市绿地”变得越来越少。一些道路、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被违法占用。但都市人对公园、绿植的渴望一刻也没有停止。在这样的矛盾之下,“口袋公园”应运而生。  绿色,是一座人民城市最动人的底色、最清新的亮色,开放共享、多彩可及的高品质生态空间彰显着城市的软实力。现如今,苏州的城市功能不
期刊
节气是古人的智慧,蕴藏着天人合一,是古人追求与自然达成某种平衡的生活态度。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通过邀请民俗专家及本地老苏州开展一系列节气活动,引领社区家庭尤其青少年体悟自然奥妙与先民智慧,不但让社区成为居民领略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力量之一,也成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挂蛋斗蛋上秤,开怀安闲迎立夏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南山社区为社区的孩子
期刊
受到传统观念、经济条件、养老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到养老院度过余生,于是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也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项。  作为苏州市体量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之一,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宝祥苑有退休关系登记在册的老年人800多人,而实际居住的老年居民达1100多名,约占居民总数的七分之一,已达到老龄化小区的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提升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工作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期刊
劳动路100号小区西侧附近,有一块约2000平方米的空地,长期存在着垃圾乱堆放及随意开荒施肥的现象,令附近居民困扰不堪。近日,这个“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这块空地将被改造成智能停车场。吴门桥街道以党史学习教育的“温度”来提升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列出百件“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汇总表,并一件件认真落实到位。为民办事,走“新”走心,一面面居民送来的锦旗便是最好的回答。  小区焕然一新,厂房再现生
期刊
从三伏酷暑到秋老虎,持续的高温难免让古城里的人感到燥热。但越是高温,越是要注意生产生活的安全保护。  安全治理一直是不少老城区的难题。在姑苏古城西北部,辖区老旧小区、城中村众多,外来人口流动性大的虎丘街道也同样面对着安全基础薄弱的问题。为此,虎丘街道以“心防”“人防”“技防”“三防”齐下,牢固筑就了一道辖区安全防线。  “知”“行”合一,筑安全“心防”  尽管气温时不时飙升至35℃,古城的街巷也变
期刊
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做手工了?记得小时候,妈妈总会为我们亲手织毛衣、织围巾,一针一线里编织着妈妈全心的爱意。今天的我们被碎片化的快节奏生活推动着向前,总拿没时间说事儿,更别说有闲情逸致去玩编织活儿。不过有的年轻人对手工因一时兴起渐而“越陷越深”,从单一的模仿到开发原创,成为生活里新的仪式感。  吴门桥街道四季晶华社区80后社工沈莉是一位钩织爱好者,2018年她因为膝盖受伤,在家里休养了大半年的时间,
期刊
8月14日是农历七月七日,正是七夕。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那么在以风雅著称的苏州,过七夕又是怎样的场景呢?近日,在姑苏区双塔街道百步街社区,人们就感受了一番传统的七夕习俗。  做巧果,品兰花豆  在七夕这个浪漫的日子里,品尝时令美食巧果是苏州人的一大习俗。巧果其实是用面粉或者米粉制作成的油氽点心。民间管这种食物叫“苎结”。据《吴郡岁华纪丽》记载
期刊
“疫情防控是当前头等大事、第一要务,同时我们也要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红线,决不让任何事故隐患给疫情防控添乱。”防范高温、抗击台风、防控疫情,这个酷暑,我们面对了一些挑战,收获了许多感动,也始终感受着稳稳的平安,而为了提升古城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拙政园片区安全生产监管队始终在行动。  安全宣导,“入耳”“入心”提高全民意识  50多岁的王继革是苏州市一家颇有历史和知名度的酒厂的安全员。随着企业经营模
期刊
一千多年前,白居易曾泛舟“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山塘河上,欣赏着两岸“河上桥影娉婷,两岸笙歌漫漫”的秀色。人们说,苏州带着它的精致和婉约,无疑是最适合居住的城市,而这份宜居的气质,在山塘街体现得淋漓尽致。  七里老街,保留姑苏日子里的原汁原味  位于姑苏区虎丘街道辖区内的山塘街,保留着苏式生活的原味气息。清晨,走下广济桥,往西北方向步入山塘街,清晨的老街升腾着缕缕烟雾,拎着菜篮的阿婆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