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一织,岁月静好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做手工了?记得小时候,妈妈总会为我们亲手织毛衣、织围巾,一针一线里编织着妈妈全心的爱意。今天的我们被碎片化的快节奏生活推动着向前,总拿没时间说事儿,更别说有闲情逸致去玩编织活儿。不过有的年轻人对手工因一时兴起渐而“越陷越深”,从单一的模仿到开发原创,成为生活里新的仪式感。
  吴门桥街道四季晶华社区80后社工沈莉是一位钩织爱好者,2018年她因为膝盖受伤,在家里休养了大半年的时间,其间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她便想方设法给自己找点事儿做。她在手机上无意间看到别人钩织的视频,一下有了兴趣。零钩织基础的沈莉,在连图纸都看不太懂的情况下,毅然在網上买了一款牛奶棉编织材料包,开始跟着视频学习手法和基本的针法。钩了拆拆了钩,不厌其烦。右手拿着钩针,左手的食指上绕线,大拇指和中指捏着线,慢慢地自己钩出了一双简易的宝宝鞋。
  第一件作品完成后,她便马不停蹄地尝试起其他钩织小物件、小玩偶,图案款式也从单一到复杂“层层进阶”。有一次她女儿的学校开展义卖活动,她帮着做了一些发卡等钩织品。有一阵子兔子包包十分流行,她也跟随潮流钩了各种包。当她把成品发在朋友圈时,意想不到地收获了朋友们的点赞,激发了她对钩织更浓厚的兴趣。在熟能生巧之下,沈莉的手工编织物越来越有模有样,手艺也愈发精湛。初看,每一件钩织作品的针法似乎都非常复杂,其实只要静得下心,按照图纸、步骤,做起来并不那么难。“钩织需要的材料非常简单,一般以牛奶棉和钩针为主。钩针分多个尺寸。若是钩织娃娃,需要另外准备一些装饰配件。钩织一般用到的针法,有锁针、短针、中长针、加针、减针、正反十字钩等。钩针套上线,轻轻一拉,一个短针就钩好了。右手不停地钩,左手随着放线绕线,两手相互配合,手要掌握节奏,要有协调性。简单的短针学会以后,就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了。”沈莉说道。
  在她的家里,有一间房间,专门作为她的创作小天地,走进来,可爱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木质柜里、墙壁上、桌上、门把上,各式各样的钩织玩偶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此时,坐在一旁的沈莉轻轻捻起牛奶棉,眼见着一根线、两根针在她手中自由地翻飞,不一会儿,那一根根细细的线条就组装成了萌萌的玩偶,灵动极了。每一件作品都在诉说不同的故事,有着内心的期待和双手的温度。
  眼下,钩织成了她日常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下班后、周末,她一有时间手里总是握着钩针和各种材质的线,“织女”生活过得很满足。她的创作热情也日渐高涨,通过搜索各种网上作品,从中借鉴并获取创作的灵感。她创新运用各种编织技法,将牛奶棉玩出了新花样,为四季晶华社区的居民的文化艺术生活增添光彩。最近她正在一心研究创作一些难度高的玩偶手办,目前已完成了戏曲人物系列,如《牡丹亭》,这对昆曲人物,大约一个手机高度,从素体到头饰,从妆面到服饰,制作相当精美。还有清宫系列,比如根据电视剧《延禧攻略》设计了剧中的角色玩偶,其中三分之二是她自己的原创设计。在勾勒这些清宫系列人物时,特别费心费时,基本上半个月才能够设计出一个娃娃,是她对比着剧照一点一点琢磨而成,目前完成了三套清宫系列玩偶,每套共有五六个玩偶。她自我感觉也是一套比一套做得更好。
  “我喜欢做原创作品,不想做跟别人一样的东西。钩织是非常枯燥的,一个小物件可能就要半天才能完成,大一点的物件更耗费时间,而我在这个过程中是专注享受的。为了尽快完成作品,时常一动手就停不下来,经常弄到很晚。”对沈莉来讲,钩织,既是兴趣所在,也是生活的一种仪式感,能够为生活“加码”。爱上钩织的这几年,她也慢慢爱上了独处,因为做钩织需要的就是耐心和独处。静静地坐着,心无旁骛,全情投入,静到可以听到内心的声音。特别是下雨的时候,坐在沙发上钩着东西,听着雨声,喝着奶茶,她觉得美好的生活就是如此。
  沈莉喜欢在网页上记录自己的手作日常,与大家分享手工钩织的美好。她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她的作品甚至还被远送到外国友人手中。当今社会节奏日益加快,而钩织可以慢下来,将自己沉淀。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放松心情的绝佳方式,也是生活的一种调剂,原来,生活里不只有忙碌的工作和折腾的娃,还有诗和手中的毛线。交谈着,她又着手另外的新玩意,串珠和胸针。看到这些手作,我的内心似乎也在蠢蠢欲动了,有机会要试试。
其他文献
“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晋诗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有《夏歌二十首》,其中正有這么应时应景的一句。说到苏扇,其实只是一个总称,包括苏州折扇、檀香扇、绢宫扇、纸团扇。金阊街道滨河社区冯志洪制作苏式折扇,一摇一曳,挥洒出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指尖倜傥和浪漫。  一把折扇两人制,伉俪天作之合  冯志洪原工作于苏州湖笔厂,热爱各种手工艺,2000年左右,他选择了最钟爱的折扇工艺,创业成立扇庄。逾二十载走来,有挫折,
期刊
透过建筑,可以读到的不仅是建筑本身。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曾说过,“更是阅读我们的城市、我们城市的文化以及城市当中的人。”以故居建筑和周边空间环境为载体,把名人时代文化、生活文化与街区社会环境合为一体,营造历史氛围,形成名人故居的联动规模效应,正是保护区、姑苏区古保委当下负责实施的名人故居文化展示项目。  从名人故居看生动的城市历史  德寿坊是苏州城区西部的一条街巷,位于富郎中巷南侧。
期刊
新学期,姑苏区两所学校正式投用。  一起跟着记者的镜头去看看吧!  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地學校。学校以“办一所充满爱和智慧的学校”为办学目标,致力于培养有“高尚品质、多元素养、关键能力、创新精神”的现代少年。  苏州市劳动路实验小学校坐落于胥江河畔,校园的外观设计融合了姑苏传统园林式白墙黛瓦的元素,  处处映衬着苏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姑苏教育的源远流长
期刊
杨明媚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校长  亲爱的同学们,“双减”政策的出台,是祖国妈妈对我们青少年的关心与呵护。在“双减”政策下,学校、家庭也会倍加努力,寻求更科学、更适切的方式来陪伴大家成长。建议同学们也自主思考一下:“双减”之后,我想要加点什么?比如“加一点选择”,自由地选择艺体类特长;“加一点互动”,与小伙伴加强沟通交流;“加一点自律”,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相信同学们会有属于自己的更好
期刊
从校长的角度,如何看待“双减”政策?  曹伦华 伦华教育创始人,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总校长  其实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包括我自己,一贯坚持的实际上就符合国家的“双减”制度。校外培训搅乱了整个教育的秩序,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课堂内完成的,还得到校外去补充,使得很多的事情被推给了家长。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看到,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学习,度过自己快乐的童年。我觉得“双
期刊
面包、衣服、木材、食材都有边角料,其实城市也有边角料。随着道路的扩张和城市的飞速发展,摩天大楼的“身高攀比”日趋激烈化,“城市绿地”变得越来越少。一些道路、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被违法占用。但都市人对公园、绿植的渴望一刻也没有停止。在这样的矛盾之下,“口袋公园”应运而生。  绿色,是一座人民城市最动人的底色、最清新的亮色,开放共享、多彩可及的高品质生态空间彰显着城市的软实力。现如今,苏州的城市功能不
期刊
节气是古人的智慧,蕴藏着天人合一,是古人追求与自然达成某种平衡的生活态度。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通过邀请民俗专家及本地老苏州开展一系列节气活动,引领社区家庭尤其青少年体悟自然奥妙与先民智慧,不但让社区成为居民领略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力量之一,也成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挂蛋斗蛋上秤,开怀安闲迎立夏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南山社区为社区的孩子
期刊
受到传统观念、经济条件、养老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到养老院度过余生,于是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也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项。  作为苏州市体量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之一,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宝祥苑有退休关系登记在册的老年人800多人,而实际居住的老年居民达1100多名,约占居民总数的七分之一,已达到老龄化小区的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提升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工作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期刊
劳动路100号小区西侧附近,有一块约2000平方米的空地,长期存在着垃圾乱堆放及随意开荒施肥的现象,令附近居民困扰不堪。近日,这个“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这块空地将被改造成智能停车场。吴门桥街道以党史学习教育的“温度”来提升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列出百件“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汇总表,并一件件认真落实到位。为民办事,走“新”走心,一面面居民送来的锦旗便是最好的回答。  小区焕然一新,厂房再现生
期刊
从三伏酷暑到秋老虎,持续的高温难免让古城里的人感到燥热。但越是高温,越是要注意生产生活的安全保护。  安全治理一直是不少老城区的难题。在姑苏古城西北部,辖区老旧小区、城中村众多,外来人口流动性大的虎丘街道也同样面对着安全基础薄弱的问题。为此,虎丘街道以“心防”“人防”“技防”“三防”齐下,牢固筑就了一道辖区安全防线。  “知”“行”合一,筑安全“心防”  尽管气温时不时飙升至35℃,古城的街巷也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