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矛盾探究的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绍振先生说:“对于文章的分析来说,最为重要的不是段落大意,而是在全文中找出比较关键的语句,发现矛盾的端倪。”“有了矛盾就不难体悟个性的反差性,有了个性的反差性就不难把语言的学习和心灵的塑造、鉴赏能力和情感丰富的培养结合起来。只有有了个性的反差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才会产生一种迷恋、一种爱好。”[1]矛盾是文学作品创作中常见的手法,好的文学作品的情节一定是充满矛盾的,形象也一定是矛盾性的。所以语文老师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文本,透过看似平淡的语句,发现文章情节或形象的矛盾。抓住了矛盾,也就抓住了分析文本和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纽带。课堂教学中,抓住矛盾设计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课堂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基于矛盾点设计的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一、从矛盾式细节挖掘主题
  好的细节构成了文学艺术表现力的关键点,能焕发出艺术能量。美国现代小说家约翰·契弗说:“没有文学,我们不可能了解爱的意义。”我们要从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中,尤其是从细节中去寻找,要善于去体味文学通过细节表现的对生活的思考和穿透力量。阅读教学中就细节之处发问,能将学生的思维带到深处。请看笔者执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课文《老王》的课堂教学片段:
  师:文章开头写道:“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一般来说,坐车的时候乘车人与蹬车人不常会说闲话,因为这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再者,“我”是一位学者,老王只是一个蹬三轮的苦力,应该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这似乎不合生活常理?你们怎么看呢?
  生:老王是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没有几个人愿意和他谈心。作者愿意跟他聊,恰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生:这里表现了作者对老王的抚慰、关心和同情。
  师:还有写道:“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老王正蹬着那辆三轮进大院去。”“我”和老王显然是比较熟悉的,按理此时此刻可问老王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文中却是后来坐车时才问的。这一处细节你怎么理解呢?
  生:是为了不让老王觉得难堪,让他没面子。
  师:作者最后还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按理说,作者如此关爱老王,是问心无愧的,不但不应该愧怍,而且应该感到欣慰甚至自豪才是呀?
  生:作者感到自己没有真正放下自己的身份关心过老王的内心需求。文章写“我们”体恤老王,女儿给他鱼肝油吃,丈夫把自己降格为“货”让他拉,“我”将他表达谢意的香油和鸡蛋折算成钱,表面上看对老王可以说是仁至义尽,可“我”竟然由于地位上的优越感而连老王最真诚质朴的内心都没能明白。
  师:你分析得很深刻!从这一组看似矛盾的细节探究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善良知识分子的形象,更能体察到作者那种勇于剖析灵魂、严于律己的反省精神。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抓住文本中看似矛盾的细节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步步深入,层层推进,逐渐认识了“我”这一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理解了“我”对于老王抱有愧怍之心的真正原因,挖掘了文本深刻的主题。教学中,不抓住这些细节探究,显然不能够到达教学的深处。
  二、从矛盾式语句设计问题
  一些文学作品中,作者会通过一些意味深长的语句来表达深刻的思想主题。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由于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对于课文中矛盾性的文字表述往往不太好理解,容易忽视。教师在文本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本本身的看似矛盾处和学生理解中的难点、忽视点设计教学问题加以引导和探究,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真正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和文本主题的表达。
  如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课文《社戏》公开课的课堂教学片段,就是利用文本最后一段矛盾式语句理解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读社戏,最难忘的是“偷豆”,最吸引人的是喝豆浆,看社戏,因为:“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是因為那夜的豆真的好吃吗?那夜的戏真的精彩吗?
  生:实际上那夜的豆还是那普通的豆,或许还比不上六一公公第二天送的。毕竟是夜里“偷”的,摸的,难保个个都大,而白天挑,自可仔仔细细,尤其是要送人,岂能不精挑细拣。
  生:那夜的戏,真的不算好,既没有连翻八十四个筋头的铁头老生,也没有蒙了白布的蛇精,更不用说套了黄布跳老虎。实际上“我们”也看得模糊,看得打哈欠,看得扫兴,看得熬不住最终骂着走了。
  师:那为何文中的“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不是自相矛盾吗?
  生:不!因为那夜的豆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偷”的,一起“吃”的,“偷”得愉悦,“吃”得尽兴,“豆”不是普通的“豆”,是“感情豆”。
  生:那夜的戏,也可以说是“感情戏”。不在于戏,而在于看戏过程中的所经所历,驾船去时的轻松,撑船回来时的愉悦,“两岸的豆麦”“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豆浆”,更有“旺相的罗汉豆”。
  师:是啊!“豆”是“感情豆”,“戏”也是“感情戏”,平桥村虽然极偏僻,但却是“我的乐土”;这里有“我”的朋友,有幽雅的风景、淳朴的乡民、难忘的生活。我们发现,多年后“我”心里真正怀想的不是那夜戏台上的戏,也不是罗汉豆本身的滋味,“我”所怀念的是平桥村的伙伴、村民那朴实真挚的感情,是江南水乡特有的优美的风光、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看似矛盾性的语句展开探究,很好地突破了课文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去激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去想;善于从文本的关键语句中寻求深入阅读的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对文本作深入探究。
  三、从矛盾式心理展开探究
  小说一般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揭示主题的。心理刻画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作品往往善于通过细节的呈现来表现人物个性的反差,这样一种处理一般是凸显人物形象的关键之处,需要我们细细品读。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探究人物的矛盾心理是引导学生解读人物形象、读懂文本主题的有效途径。下面是笔者执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变色龙》的课堂教学片段:   师:奥楚蔑洛夫的一个显著特点——变。下面请大家迅速浏览一下课文,理清奥楚蔑洛夫对狗和赫留金前后态度是怎样变化的,你怎么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心理?
  生:当奥楚蔑洛夫不知狗的主人是谁时,说它是“野畜生”“疯狗”“下贱胚子”,“把它弄死好了”,肯定赫留金是受害者,充当的是一个维护受害者利益的角色;当得知狗的主人有身份有地位时,就指责赫留金是自己弄伤的,想借此捞一笔钱财,说狗是“名贵的狗,娇贵的动物。”
  生:我认为奥楚蔑洛夫对待小狗和赫留金前后态度的变化,反映出主人公自身的矛盾,就好像墙头草一般,风吹两面倒,没有自己的主见,他完全是根据形势的变化来作出对事情的判断的。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那从这种前后变化的矛盾态度和做法中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善于伪装和变化的人。
  生:对身份和地位显赫的人极尽讨好之能事。
  生:对普通老百姓是趾高气昂的。
  ……
  师:尽管奥楚蔑洛夫的前后态度是在不断变化的,你能读出其中始终不变的是什么吗?
  生:我认为奥楚蔑洛夫始终不变的是讨好有钱有权的人。当他得知狗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时,就改口说是条名贵的狗。后来得知这条狗是将军哥哥家的时,奥楚蔑洛夫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说:“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这些无不说明奥楚蔑洛夫为了讨好有钱有权的人,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
  生:我认为警官奥楚蔑洛夫始终不变的是欺负权势和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课文开头写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沒收来的醋栗”。由此可见,奥楚蔑洛夫倚仗自己的权势,从中剥削劳动人民。当他得知狗是将军家的时,他一反刚才的嘴脸,对赫留金说:“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言谈话语之中,流露出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蛮横。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奥楚蔑洛夫警官对待穷人欺压,对待富人奉承、献媚。他这样变化始终为的是自己,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变。这种媚上欺下、见风使舵、欺软怕硬的形象特征却是始终不变的,小说就是通过人物前后矛盾的言行来塑造形象、反映深刻主题的。
  以上教学紧紧围绕奥楚蔑洛夫对待小狗和赫留金前后矛盾的态度变化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当别人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态度变得充满温情,对赫留金变得无情;当别人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对小狗的态度变得憎恶,对赫留金变得充满同情和正义感。理解态度变化的原因可能容易,理解矛盾背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不变的性格才是读懂人物内涵、小说主题的关键。在分析主人公每一次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人物身上不变的是什么。这样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把握了人物形象的本质,逐步读懂了小说的内涵。
  四、从矛盾式称谓解读形象
  读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途径有很多,言行举止处处皆学问。称谓往往是人物内心情感的流露,统编版九年级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就可以从前后变化的“称谓”中看出。课堂中,笔者引导学生理清菲利普夫妇口中的于勒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深入解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出小说深刻的主题。下面是笔者执教《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片段:
  师:文章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为线索,他们先后对于勒的称呼发生了哪些变化?说说你的理解。
  生1:一开始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是一个“坏蛋”“流氓”,因为于勒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逼得父母动老本。他不仅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因为菲利普不仅花光了自己的钱还连累到菲利普一家,所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恨之入骨、避之不及。
  生2:后来当从信中得知于勒因做了大买卖赚了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菲利普夫妇又深为感动,认为于勒是一个“正直而有良心”的人,并且每天盼望于勒的回归。
  生3:当得知于勒的真实身份后,于勒又成为了菲利普夫妇口中的“贼”和“流氓”。他们日夜期盼的就是于勒回来能带回一大笔钱,好过上快活的日子,得知船上穿得破烂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菲利普夫妇原先抱有的一线希望瞬间落空,由满心期待立即变成“暴怒”,于是旧怨新仇一起发作。
  师: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请你分析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产生前后矛盾式称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4: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从前后变化的称谓可以鲜明看出,这一切变化的关键是金钱。当于勒败钱、没钱时,他们就对于勒心生怨恨、避而远之;当听说于勒做生意赚了钱时,他们就说于勒是正直、有良心的人,千方百计要亲近于勒。所以金钱是决定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的根本原因,在他们的心目中唯一不变的是金钱。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自私、虚伪、冷酷和唯利是图。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家里人对于勒的评价,他们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恩怨爱憎,完全围绕着金钱转动,兄弟手足之情、二姐的爱情都打上了金钱的烙印。真正是富居海外盼相聚,穷在身边不认亲。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胜过亲情,在金钱面前,人情关系开始变得冷漠,人也变得虚伪势利。
  以上教学片断通过抓住小说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谓变化上的前后矛盾,引领学生解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人情关系,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肖培东老师说:“文学作品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大多充满着矛盾,使作品充满张力……矛盾可以使作品跌宕起伏,也可以使课堂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2]小说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矛盾点去阅读和思考的角度还有很多。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提问亦是如此。矛盾冲突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抓住矛盾点提问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的思维就在这样的矛盾、停滞、苦闷、追索、欣喜中,逐步深化,课堂也在矛盾式探究中实现高效教学。
  注释:
  [1]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2]肖培东:《立足提问浅浅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9年第12期,第13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理念】  统编教材非常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旨在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小树立文化自信的意识。《伯牙鼓琴》作为小学高年段的文言文教学文本,其教学的展开既要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也要落实此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站在审美的立场感受古文之美。小学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古文教学结合语文课程评价能更好促进学生学习。可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落实学生评价主体,充分发挥
期刊
2012年4月,南昌市东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为我举办特级教师汪智星教育思想研讨会。研讨会上,在江西省内知名教育教学专家的再度梳理与提炼下,我的教育教学核心主张确定为“智慧、本真、清简”。2017年3月,应中国教育报刊社和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的邀请,我完成了“教育家成长丛书”的撰写。经过对自己五十余节精品课例的再度研读,从三个核心主张中,选择“本真”作为自己教育教学核心主张的最核心点,从此,“本真教育”成
期刊
【教材分析】  泱泱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国度,翻开中华文明史册,诗词歌赋灿若繁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包含:乐府诗《观沧海》、唐代七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和元代散曲《天净沙·秋思》。这些经典名篇文质俱佳,为学生搭建了同古今名家对话的桥梁,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沉浸
期刊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时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斗争过程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先进性、革命性和科学性。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需要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期刊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加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温儒敏先生说“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明显增加,这是部编版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之一”[1],笔者认为这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丰厚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最纯粹的语言艺术,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习惯、审美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吟诵诗歌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
期刊
一、文本、教材分析  《狼》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导语提示道:“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在这一单元的课文中,有的表达对动物的喜爱、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体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学习这些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1]。而此单元要落实的语文知识则是
期刊
【设计背景】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篇表文,委婉地表达了因照顾祖母而暂时不能出而为官的诉求。作为教学文本,该名篇明显具有两个特质:用文言写就和鲜明的交际性质。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教授《陈情表》时,因没有抓住这两大特质,往往走进误区:一是无限放大“言”的层面,忽视甚至无视文言“文”的一面,将情思丰富的文言文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古汉语课,结果“言”“文”是两张皮,毫无关联。既不能由“言”抵达
期刊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由此,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应该追随现时的脚步,写所见、所思、所感。遭此旷古疫情,实是一大浩劫。语文人决不可在笔端沉默,语文教师更应该立足课堂,展开抗疫课堂的建构,丰富“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于漪老师在谈教育现代化的诸多追求时说到,其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树立精神风范,发挥人格力量”[2]。即语文
期刊
专题教学又称“模块教学”,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专题作为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专题教学的“目的也不再局限于获取一般的语修逻文知识,不再是简单地训练听说读写能力,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搜集、分析和运用材料,以及探究、评价和鉴赏的能力上,突出的是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促进的是学生思维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提升”[1]。  对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
期刊
《老王》一文中人物的对话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显性的,即以引号来完全还原对话内容;另一种是隐性的,是间接引语,只是引述说话人的大致内容。对话的主体分别是作者和老王,作者和老李。文中的人物对话虽然或显或隐,但是“言有尽而意无穷”,通过聚焦人物对话,可以体察作者的愧怍之情。  一、“我”和老王的隐性对话  文章中“我”和老王的隐性对话有三处,我们逐一呈现,逐一分析。先来看第一处。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