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各个工程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测量理论与技能。工程测量仪器的不断更新,以及当前各个工程类技术发展对测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加快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本文将从工程测量课程课时安排、教材编写、资源投入、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期望对相关高职院校同类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需要开设工程测量课程的工程类专业比较多,如:建筑类(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技术等)、交通类(铁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技术等)、水利水电类等,而工程测量技术对于工程类项目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开展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对于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测量课程课时安排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课时安排普遍偏少,基本上都是一学期上完,课时约60左右,再加上2周左右的集中测量实训,这使得工程测量课程的授课安排变得十分困难。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水准仪、全站仪、GPS等;专业技能有:建筑物轴线投测与高程传递、道路中边桩放样、道路曲线的测设等,目前的课时安排显然不够。
结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我们提出了约100课时(两学期上完),再加上4周的集中测量实训,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各个专业对于测量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第一学期为测量基础课(课时约60),可以在新生第一学期开设,工程类专业学生上课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学习水准仪的使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全站仪的使用、全站仪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的基本知识、GPS静态控制测量等。第二学期为测量专业课(课时约40),主要为各个工程专业需要选择内容,如:变形监测、二等水准测量、建筑物测设、数字化测图、道路曲线的测设、GPS-RTK放样等,这部分内容要配合专业课的开展同步进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每个工程的衔接顺序。
2工程测量教材的编写
工程测量教材的编写内容应紧扣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人才培养标准,贴合现场实际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少、精、简”。具体来说,“少”指的是各个专业选择授课内容,要有舍才有得,不能觉得这个重要那个也重要,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导致什么都没学好。“精”指的是各个专业紧密贴合现场需求,如路桥专业道路开挖线的放样、挡墙的放样、桥梁偏心测量、变形监测的开展、道路曲线的测设等,使学生学以致用,毕业后可以很快的融入工作。“简”指的是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利用大量的圖、表,以及扫描二维码视频等,按照测量过程编写成12345的顺序,教材就是指导书,指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学习,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学习时简单明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资源投入
伴随着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很多老仪器老知识老方法也面临着淘汰,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也不要不断的进行资源投入。
首先是设备投入。老式的DS3微倾式光学水准仪、DJ6光学经纬仪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在实训设备购买时,要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全站仪来代替。数字水准仪、GPS设备虽然较贵,但是现场基本都在用,也必须进行购买。数字化成图软件、工程用卡西欧计算器、校园CORS网的建设、计算机机房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投入。
其次是师资培养与投入。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教师很多都是高校毕业生直接到校任教,缺乏现场经验。可以为青年教师积极去现场参加生产实践提供支持,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去建筑单位学习的安排建筑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去路桥建设单位学习的安排路桥专业测量课程,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还可以从现场引进测量专家到校作为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及时加强与现场的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是平时成绩加期末理论考试,存在很大的弊端,学生平时没有压力,平时不学习,期末考试偏重理论,期末成绩在课程成绩评定中占比较重。而高职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复习又不认真,导致整体考试成绩较差。
工程测量课程学生主要掌握的内容是“测、算”。“测”主要指的是学生动手操作仪器的能力,“算”主要指的是学生对测量数据的分析以及处理的能力。
考试方式变革为更透明的学生成绩单。成绩单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课堂实训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课堂实训成绩指的是每个模块实训课内容结束前,所有同学都要接受老师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测”技能。模块有:水准测量仪器架设与读数、水准测量观测与记录计算、全站仪对中整平、测回法测水平角、导线测量观测与记录等,实习开始时告知考核内容,学会的同学可以先考,做好记录工作,并及时公布。如果学生本模块没有通过,则期末考试成绩为不及格,从而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也改变老师在指导实习时没有学生咨询问题,变被动为主动。每个模块的分值教师可以根据其困难程度与重要性设定分值。
平时成绩主要考核的学生的职业操守。考核点主要有:平时的考勤、回答问题、仪器设备的维护、小组成员协作、行为着装等。期末考试为开卷,主要考查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核点主要包括观测数据的查错、规范记录与划改、误差的分配、数据精度提高的方法等。
5结语
通过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可以将测量新技术新仪器更好的带进课堂,重新优化资源配置,使教师能够针对性的去进修学习,也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上课懒惰、不用心的实际现状,通过成绩单的及时公布,将老师努力教变成学生使劲学,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显而易见,值得相关职业院校同类课程改革借鉴。
参考文献:
[1]常志航.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2]晏红波.卢献健.工程测量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4).
[3]崔立鲁.李文渊.韩丽丽.土建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9).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需要开设工程测量课程的工程类专业比较多,如:建筑类(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技术等)、交通类(铁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技术等)、水利水电类等,而工程测量技术对于工程类项目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开展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对于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测量课程课时安排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课时安排普遍偏少,基本上都是一学期上完,课时约60左右,再加上2周左右的集中测量实训,这使得工程测量课程的授课安排变得十分困难。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水准仪、全站仪、GPS等;专业技能有:建筑物轴线投测与高程传递、道路中边桩放样、道路曲线的测设等,目前的课时安排显然不够。
结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我们提出了约100课时(两学期上完),再加上4周的集中测量实训,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各个专业对于测量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第一学期为测量基础课(课时约60),可以在新生第一学期开设,工程类专业学生上课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学习水准仪的使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全站仪的使用、全站仪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的基本知识、GPS静态控制测量等。第二学期为测量专业课(课时约40),主要为各个工程专业需要选择内容,如:变形监测、二等水准测量、建筑物测设、数字化测图、道路曲线的测设、GPS-RTK放样等,这部分内容要配合专业课的开展同步进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每个工程的衔接顺序。
2工程测量教材的编写
工程测量教材的编写内容应紧扣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人才培养标准,贴合现场实际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少、精、简”。具体来说,“少”指的是各个专业选择授课内容,要有舍才有得,不能觉得这个重要那个也重要,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导致什么都没学好。“精”指的是各个专业紧密贴合现场需求,如路桥专业道路开挖线的放样、挡墙的放样、桥梁偏心测量、变形监测的开展、道路曲线的测设等,使学生学以致用,毕业后可以很快的融入工作。“简”指的是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利用大量的圖、表,以及扫描二维码视频等,按照测量过程编写成12345的顺序,教材就是指导书,指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学习,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学习时简单明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资源投入
伴随着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很多老仪器老知识老方法也面临着淘汰,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也不要不断的进行资源投入。
首先是设备投入。老式的DS3微倾式光学水准仪、DJ6光学经纬仪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在实训设备购买时,要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全站仪来代替。数字水准仪、GPS设备虽然较贵,但是现场基本都在用,也必须进行购买。数字化成图软件、工程用卡西欧计算器、校园CORS网的建设、计算机机房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投入。
其次是师资培养与投入。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教师很多都是高校毕业生直接到校任教,缺乏现场经验。可以为青年教师积极去现场参加生产实践提供支持,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去建筑单位学习的安排建筑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去路桥建设单位学习的安排路桥专业测量课程,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还可以从现场引进测量专家到校作为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及时加强与现场的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考核方式
以往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是平时成绩加期末理论考试,存在很大的弊端,学生平时没有压力,平时不学习,期末考试偏重理论,期末成绩在课程成绩评定中占比较重。而高职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复习又不认真,导致整体考试成绩较差。
工程测量课程学生主要掌握的内容是“测、算”。“测”主要指的是学生动手操作仪器的能力,“算”主要指的是学生对测量数据的分析以及处理的能力。
考试方式变革为更透明的学生成绩单。成绩单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课堂实训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课堂实训成绩指的是每个模块实训课内容结束前,所有同学都要接受老师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测”技能。模块有:水准测量仪器架设与读数、水准测量观测与记录计算、全站仪对中整平、测回法测水平角、导线测量观测与记录等,实习开始时告知考核内容,学会的同学可以先考,做好记录工作,并及时公布。如果学生本模块没有通过,则期末考试成绩为不及格,从而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也改变老师在指导实习时没有学生咨询问题,变被动为主动。每个模块的分值教师可以根据其困难程度与重要性设定分值。
平时成绩主要考核的学生的职业操守。考核点主要有:平时的考勤、回答问题、仪器设备的维护、小组成员协作、行为着装等。期末考试为开卷,主要考查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核点主要包括观测数据的查错、规范记录与划改、误差的分配、数据精度提高的方法等。
5结语
通过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可以将测量新技术新仪器更好的带进课堂,重新优化资源配置,使教师能够针对性的去进修学习,也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上课懒惰、不用心的实际现状,通过成绩单的及时公布,将老师努力教变成学生使劲学,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显而易见,值得相关职业院校同类课程改革借鉴。
参考文献:
[1]常志航.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2]晏红波.卢献健.工程测量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4).
[3]崔立鲁.李文渊.韩丽丽.土建类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