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史看统一与分裂
张英:你写过两本书,都围绕着“统一与分裂”这个主题。《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和《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这两本书有什么不同?
葛剑雄:《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写的。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产物。我为什么会写《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这个书呢?起因是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讨论,由教育部在整个高校里面发动,然后中央党校在全国党校系统发动,中国社科院在各个社科院里发动,活动搞得很大,然后复旦大学就参与这个活动。我通过学校系统,把这个论文交上去的。
后来教育部在天津开会,在那里评选优秀论文。我参加的是历史学科论文评选,评出两篇获奖,一篇是北大罗荣渠的文章,第二篇就是我这篇,评委会认为这两篇论文代表历史的新的观点。当时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陈至立带队到北京开会,规格非常高,开幕式、闭幕式都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时总书记、总理接见拍照,闭幕式还颁奖。
这个文章在会刊上公开发表以后,好多报刊都转载了。我在这个论文基础上,将基本观点扩充,写成了这本书。但这本书运气不好,只印了两版。后来,我在这个基础上,另外写了一本《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我的基本观点一样的,但前一本偏向政治,这一本就是着重回望历史,从统一和分离研究中国历史现象,还是从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同一个主题。
张英:《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这本书现在是学术畅销书了。
葛剑雄:这本书卖了好几万册,出版社的编辑跟我说,每年基本上卖一万册。我要求出版社不要做宣传,不要请人写书评,不打报纸广告,不进排行榜,不要学外面那些做派。互联网上也有人不停地攻击我,说我是鼓吹分裂什么都有。但是我有护身符,因为这篇论文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讨论十周年得奖的,而且历届中央领导他们都看这本书的。
我碰到的好多重要领导,都看过这本书。当时,陈德铭从商务部部长调任海峡会的会长,朋友介绍他看这个书,他后来找我,问我还有类似的书吗?当时国务院的秘书长碰到我说,我知道他们基本上都看这本书,但是大家也不讨论,不公开。
张英:这两本书的主题,是怎么找到的?
葛剑雄:历史学家的良心,历史最高的道德,就是千方百计追求历史真相,不断向真相靠拢。只有研究、了解历史真相,才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这个主题,好多老一辈的都有这个想法,但是他们不敢写,也不敢讨论。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说明,中国,且必将走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轮回:分可以是分制、分权;合不是赞扬专制、集权的统一,合可以是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中国的分跟合将是内部不断地做更有利的整合,中国人民将享受前所未有的、各方面的自由。
从历史来看,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并没有我们曾认为的那么长。思想的两个高峰,均出现在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清末民初前后。政治从本质上看,本质是什么?就是制度。统一和分裂,看用什么制度统一。我们改革开放就是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而整个改革始终是在中央的领导和控制下进行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在维护统一的同时给地方积极性呢?
这本书的政治结论体现了中共解放思想的三中全会以后的精神,跟改革开放当时的调子是符合的,书里写的历史事实是根据历史来的,用的基本是这种历史地理方法研究,所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师门传统与“开宗立派”
张英:你怎么看待学术研究里的师门和流派?采访你之前,我们看了你和学生合作的一篇论文,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五十年梳理,把你們这个学科和门派还有师承传递勾勒清楚了。从历史地理学科来看,从顾颉刚到你的老师谭其骧,一直到你们,算是三代。
葛剑雄:中国以前是这样的,书院、学堂教育都是这样,某个学者、前辈创办学堂书院,都会有自己的学术立足点,然后助手和学生加入,在某些研究领域里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有了自己的理论特点和研究方法,逐渐形成了“开宗立派”。在学科、学术研究上,所谓的“师门”,本身师承关系还是很重要的。
顾颉刚先生说,我是只开风气,不为师。所以他的学生里面,做各种学术研究的都有。其实历史、地理不是他的特长,历史地理学是后来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这几个学生发展出来的,也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
谭先生算是兼通两边的,后来到浙江大学,历史和地理是放在一个系的。史念海先生他主要还是历史的,对吗?侯仁之先生是很典型的师承,跟着顾先生拿了历史学的硕士,然后出国到英国,念到了地理学的博士,再回来任教,是中西方教育结合比较好的,后来人家承认他是地理学家。后来谭其骧和侯仁之两个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当了院士。
顾先生大批的学生都是搞传统历史的,后来到了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这三家做历史地理学,实际上又互相交叉了。比如说现在北大的辛德勇、韩茂莉本来都是史先生的学生,然后到了北大工作。侯先生也有学生,后来又报了史念海门下,所以因为各种原因,相互间有交叉。发展到现在,我们复旦历史地理这个点人最多、最全。北大侯先生那边,他社会事情太多了,北大历史地理现在人很少。史先生那里人倒很多,但老人家老当益壮,一直在一线,流失出走的人也很多。
其实国外也是一样,所谓学派就是有一个传承,但是学派不等于就不变,在历史的长河里,开枝散叶,因为历史遗迹不断被发现,研究的路径有迁沿,原有的历史结论被推翻和重写。不同的老师和学生,不同时代的传承,各自的兴趣和特点,认知与看法的不同,也会产生分歧和游离,学术研究由点到面,会变得丰富、茂盛、复杂。所以师门会大于学派,大于专业学科。
张英:我以前采访《剑桥中国史》明史卷的主编和撰写者,他们会经常强调自己和《剑桥中国史》前几卷的不同,自己和老师们在历史认知、方法上不同以及他们在历史结论上的颠覆性。他们的师承关系好像不会因此受影响。 葛剑雄:顾颉刚先生的特点,他是很开通的人。他能够接受“学而不同”,不要求下面的人一直玩结论和定义。他和谭其骧先生的关系最早就是从争论开始的。就是在课堂上,谭先生发现了顾先生讲课时的错误,跟他争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然后顾先生鼓励谭先生,去做研究文章。
谭先生在本科的时候,反而是受潘光旦的影响比较大,讲人口、讲移民、讲民族这些。他的博士论文名义上是顾颉刚指导的,其实顾老师管都不管,都是靠自己写的。博士论文本来准备写中国移民史,先写湖南篇,是这么来的。顾颉刚看了论文觉得行了,然后就博士答辩了。根本从头到尾,顾颉刚没有管过他写一个字。
西方的情况和我们不同,美国的情况跟欧洲又不同。欧洲往往是产生一个学派,就会持续发展延续下去,所以欧洲基本上都是费正清的学生。我最后一次见费正清,就是在他学生的家里面,学生请老师来做客,还是联系很紧密的那种关系。美国比较特殊,像哈佛规定不留学生当老师的,所以杜维明都是到外面发展,你有成就以后,哈佛再请你回母校工作研究,都是这样的模式。
在学术研究上,西方重视不同意见。学术观点不同,他们认为很正常。比如费正清,我跟他讲起某本书,作者是他的学生。但费正清说这个学生可不赞成我的观点。哪怕这本书的序言是费正清写的,观点也可能和学生不同,这样的分歧会在一本书里出现,就是这样的关系。
美国学术界有个本领,他们比较善于炒作学术概念。动不动有什么学派,什么新清史,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其实这个学术概念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就把它们看得太重要了。有人认为新清史学派怎么怎么了不得,但这个学派很简单,要研究清朝,一大半内容要放在研究少数民族,满族和蒙古族上。
张英:你们师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会有这样的学术分歧吗?
葛剑雄:顾颉刚先生,这个人很了不得,才华横溢,学问大,人非常好,但是顾先生脾气坏极了,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长期合作的,包括他的学生。
我跟我老师谭其骧写传记,也讲了他遇到的他们之间的矛盾,比如说他跟顾颉刚在学术研究上其实是有很多分歧的,但是以前一般人都不讲这一点。顾先生跟谭其骧关系闹僵了,甚至在日记里讲,谭其骧本来是很有前途的,他是嘉兴人,嘉兴人喜欢玩,所以将来肯定没有前途。实际上顾先生是感情用事的,他一度称赞谭先生是最好的学生,但是谭其骧后来一直跟他闹得意见不统一了,他觉得没有前途了。
而且顾先生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容易听人家的挑拨离间,有些学生就专门在他面前挑事,说这个人那个人不好,他都听得进的,而且容易受影响,这么一个人。但是到最后,他们还是君子和而不同,虽然意见分歧,还是师生握手言和。
顾颉刚先生应学生张维华(当时齐鲁大学历史系主任)的邀请,出任国学研究所所长。他去齐鲁大学是张维华请他去的,结果一年多时间,师生就反目为仇了。张维华说,要不就你走,要不就我走,没有办法合作下去了,后来顾先生就走了。
但有一件事,顾先生人品非常好,当年张维华在燕京大学做顾先生门下学生的时候,家里经济困难,书念不下去了,跟顾先生告辞,说自己要退学了。顾先生问清楚原因,对他说:你不要退了,我正好有一笔奖学金给你,可以念书念下去。那么好,张维华在燕京大学念到大学毕业。他一直以为当时自己拿的是奖学金,其实根本不是,是顾先生自己的钱,资助他读完大学的。
顾先生人品非常高,跟张维华闹到这样,从来没有点破:我对你有恩,奖学金这个钱其实是我的钱,一个字都不讲。等到顾先生晚年,他的助手整理顾先生日记,把日记这一段抄下来,寄给张维华,他才知道当年的事实真相,心里很后悔,觉得非常对不起老师,写信跟顾先生道歉,并且对他表示感谢。到了快八十岁的时候,师生和好如初。
历史地理与侦探破案
张英:咱们历史地理这个学科很有意思,非常像侦探探案,因为历史很多地方是一笔糊涂账,你们这个学科就是靠调查、发现,由证据得出结论,一锤定音。
葛剑雄:历史地理从本质上讲,是属于地理学科的。什么叫历史地理?就是历史时期的地理。所以它研究的对象不是历史,是地理。正因为是地理,它的主要部分可以用科学的办法来考察研究。一个人有多少部作品?这个时候数据就是科学。这个作品写得好不好、质量怎么样,要进行评价,这就是人文。
比如说我研究江南的文化地理,文化本身是人文的,是没有客观标准的。但是我们作为文化地理来研究呢?必须找到客观标准,不能说将来一定好,因为说不定不好,不行的。我们说江南文化发达,江南文化有它的特点,那我必须找到实证。
这个实证是什么?比如说一般讲浙江人文荟萃,我说从我们的歷史点出发,什么叫人文荟萃?那我一定要找数据,比如说浙江出了多少全国性的名人,出了多少状元,出了多少诗人、多少作家,回答要有数字出来。拿不出数字来,我这个不叫地理研究了。而且这个数字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这个人是杭州的,凭什么他是杭州的?你得考证他的籍贯,生在北京不算,我要证明,籍贯也是在杭州,主要活动也是在杭州。这就是科学。
历史是通过历史的记载,因为历史地理研究的是过去的地理。如果研究今天的地理,主要不是靠文件,主要是靠实地调查、考察,观测今天的气候,得出结论。但是一百年前的上海怎么观察?我看上海有没有观察记录,这就要翻历史资料,要像侦探这样去探。像同济的王教授,他们在地下挖出孢子花粉,发现这些孢子花粉都是阔叶林的,这些植物现在都长在亚热带,证明上海四千年前的气候是亚热带气候。这个都是科学的考察,结果一锤定音。
张英:你怎么处理学术上的利益之争?比如,文化旅游领域,很多地方政府会组织当地的大学、研究机构或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为自己的利益站队,摇旗呐喊。
葛剑雄:有的时候我们故意要回避这些的。比如名人故里、文化名镇之争。第一,是查不出的。比如孙子,我们只知道根据记载,他的故里就是山东这一带,一定要具体讲是哪个县市镇村,是讲不清楚的。没有证据,侦探不了的,所以我建议淡化、回避。 还有牵涉到利益之争的,比如说当年安徽的涡阳县要跟河南鹿邑争老子的故乡。应该讲,它们各有一部分证据。把证据比起来,河南那边强一点。所以当时安徽涡阳来找复旦,我就劝他们,不要找我们,找其他单位去。复旦这边的老师是内行,内行到现场一看,结果可能对你不利。他们不同意,一定要请我们去。我说,去可以,一定要保證学者的言论自由。结果教授们去现场看了,对他们不利。安徽涡阳县当时的书记不让我们的学者离开涡阳。他还打电话找我:“葛老师,你帮帮忙,做做你们老师的工作,他们好像不赞成涡阳是老子故里。”我说因为我跟你事前讲好的,你要尊重学者的研究和发现。后来书记的儿子是当地中学的历史教师,觉得父亲这样做不对,反复劝说,才让父亲和我们达成协议,复旦方面不公开结论,复旦的老师们才离开涡阳回到上海。
后来,我跟复旦的同事们说,我们以后不要用学校的名义,卷入这类事情中去了。
张英:还是要有专业精神,学术研究尽量说真话。
葛剑雄: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历史的研究要客观,但是在应用这些成果的时候,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有些机构就耍小聪明,只说对我们有利的,不利的忽视,或者不说不提。这也是不负责任,有什么不利,中央知道了,才可以防范、做选择。你如果骗上级领导,结果都是挑选过的、都是好的,真的碰到不好的,或者又有对我们不利的证据,人家手里有,怎么办?那我们也要告诉上级部门,人家有不利证据,我们建议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对付。这个才是职业道德,这才是学者的责任和担当。
历史地理与人口研究
张英:从你的学术研究来看,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历史地理研究,一个是人口史研究。你的博士论文从“西汉人口地理”到“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再到“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这几个课题之间是怎样一个演变、递进关系?
葛剑雄:历史地理学科里包括很多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就是历史人口地理。历史人口地理研究什么呢?它研究人口的空间分布,包括人的类型,比如说男人、女人,性别分布;教育程度的分布;职业的分布。在这个地理的空间下,不同时间、不同朝代里,人口分布和它的变化,这就是人口地理。
我研究西汉人口地理,就碰到困难了,因为今天研究人口地理,多少数量,都有统计好的数据,但是历史上西汉连人口数量都没有。为什么我后来又变成写人口史了呢?从历史地理角度来看,应该解答中国历史人口地理;不先解决中国人口史这个问题的话,人口地理是没有办法研究的,所以我写了一套《中国人口史》,是这么一个关系。
所以到后来,中国移民史放在人口地理里面,就是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但我缺少精确的数据,很难说当时历史上的人口怎么流动、怎么迁移。人口的迁移流动,也是人口地理要做的功课,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群体性的移民史,所以我又写了《中国移民史》。
基于现实原因,我选了西汉时期,因为西汉相对来讲,至少还有办法复原,西汉本身的记录比较接近真实。那么我就从历史、人口、地理的角度做研究。
严格地讲,我做的《中国人口史》和《中国移民史》,是为历史人口地理研究这个领域的学者们扫清基本障碍。但由于年岁已高,我大概来不及做完历史人口地理研究了。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继续做下去,比如“东汉人口地理”,是可以做下去的。
张英:为什么会选择历史人口地理研究这个方向?
葛剑雄:我为什么学人口地理呢?这是受到谭先生的启发,因为我们这些研究生进来以后,他亲自给我们讲了一门课,讲到《汉书·地理志》。上完课以后,他给我们布置作业,每个人选一处地理,仿照它做一篇注释。
我当时选了河东郡,《汉书·地理志》里面有注释,提到当时的户口数字。我对这个觉得有兴趣,所以就开始看这些方面的史料,之后发现,这方面研究,前人没做过。前人偶然做到,又是错的。比如看到清朝史学家王鸣盛写的文章,我发现有错,就写了一篇小文章,在一个期刊把我的查证和数据发表了。
后来,我顺着这个路子,觉得西汉有条件可以做历史人口地理研究,所以我的硕士论文写的《西汉人口考》,先解决人口数字问题,到博士论文就将它扩大,变成西汉人口地理。我师兄周振鹤也是这样,他的硕士论文写的是西汉一部分的政区地理,到博士论文就是西汉政区地理,所以我们两个人都做的西汉地理研究。
为什么我们都做西汉呢?我想他应该也是受了谭先生的启发,分别选了两个方向。做完这个课题以后,我明白,要顺着历史朝代,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做下来,现有的条件不可能。
张英:为什么?
葛剑雄:因为有些人口历史资料只有西汉的时候有,其他朝代就没有。西汉时,每一个年龄层的人都要收税,所以政府调查户口的时候,连三岁的小孩子也不漏掉的。汉武帝闺女三岁开始,就要收人头税。其他朝代的女性,包括兵役、劳役、户籍人口调查,往往走过场,随便凑个数字,都不正确,很难根据户口数复原出人口数来。只有西汉有这个条件。所以我就写了一本《人口发展史》,1991年出版。
在这个基础上,就分两个方向,一个做人口史,一个做移民史,最后这两个项目倒是完成了。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要全面做中国的历史人口地理,还是有困难的。因为学术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没有条件做的,就不要去硬做。
特别是我们做历史地理研究,因为很多领域不能够回到现场,要靠史料,如果这一块史料没有的,宁可放弃。现在有的老师讲,这个千古解不了的谜,你一定要去解开;其实,这个世界上,有些谜是永远解不了的。
张英:那《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这本书的现实性很强。现在,计划生育基本上终止了。我看你也写过文章,关于梁漱溟和马寅初的人口论。
葛剑雄:对。因为他们的文章只有感性的呼吁,没有撑得住的数据逻辑支撑。中国历来不重视人口统计,到现在为止,凡是提到人口数据,几乎都是错的,我们居然还使用这些不可信的统计数据,比如得出结论说“清朝人口奇迹”。哪有什么奇迹?乾隆皇帝把数字弄错了,说比康熙年间人口增加了五倍。康熙年间统计的人丁,纳税的人口,才多少人? 历史上,中国人口从来没有突破过亿。其实,我们研究证明,宋朝人口就突破一亿了。我们的学术成果不为社会所知。你跟那些下结论的人介绍,他们都不要听。中国人口到底是多少?第一次人口普查出来以后,快六亿人口,大家都以为数据错了,原先以为估计是五千万个中国人。结果发现,不算台湾、香港,都已经5.83亿了,后来核对下来,数据没有错。
正因为这个缘故, 1840年以后,近代太平天国战争以后,中国的人口基本上一直在增长,但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政府一直以为增加得慢,所以未对人口增加快所造成的影响有充分的准备。这个计划生育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包括以前的陈单、费孝通、吴景超这些人,在抗战前已经跟国民政府提出来,中国有几亿人口,太多了。
抗战期间,中国的公共卫生水平提高了,西方医学引入中国,有人打预防针,公共卫生水平提高,疾病、瘟疫造成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所以抗战期间人口还是增长的。第二个就是救济系统的出现,租界的、政府的、社会民间的、教会的,这些现代化的救济系统,减少了中国人因天灾人祸导致的死亡。
而且抗日战争期间,当时国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有学者就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我们要节制人口。但是这个措施直到抗战胜利以后都没有被政府采纳。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平时期,不打仗了,人口增長速度就非常快。
另外一个原因,中国的经济数据水分很大。我跟经济学家讨论过:人口增长率不过千分之几,现在经济每年增加百分之几,为什么人口多不行?他就回答我:人口增长不能超过经济增长力的一半。一个人除了吃以外,还需要有基础设施。经济也是这样。如果经济增长8%,人口增长百分之十,也没有什么了不得了,为什么跟不上呢?实际上到现在,我们才明白,原因是我们这个经济数据水分太大。
因此,在这个情况下,不计划生育不行了。后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什么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就是不进行计划生育,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计划生育与社会发展
张英:你还是同意计划生育的。
葛剑雄: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是坏跟更坏的选择,而不是最好和好的选择。我这个观点在写《中国人口史》的时候,已经定下来了。到现在我这个观点也没有发生变化,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是不得已的,但是是必要的,为中国赢得一点发展的时间。
因为世界各国,包括英国、美国发达国家,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过渡到低出生率和低增长率,他们大概花了一两百年时间。我看了英国的经济史,英国16、17世纪是这样的,家里生个男孩子,都用一个名字:约翰。为什么?其他孩子都死了,最后活下来的也是约翰了。
我亲自找的证据,造访加拿大一个墓地,对着墓碑翻译他妈妈的记录,一个家在几年里面,十几个孩子全死掉,能够健康存活的,很少。一个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跟人家祷告上帝:希望这个孩子长大,活得下去,都是这样的。
还有当时的生活习惯,比如北欧中世纪的时候,婴儿的哺乳期为三年,因为那个时候食物匮乏,没有什么营养。母亲三年期间,不可能再怀孕、生孩子。中国古代也是,孔子解释说,中国古人为什么要守孝三年呢?因为孩子喝过母亲三年奶。古人出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多子多福”。孩子多得很,就是生得多,死得多。
张英:必要的牺牲?但是,全世界推行计划生育的,只有中国。
葛剑雄:西方国家发展到工业化以后,曾经也出现拼命生孩子的现象,但是以后数据就慢慢降下来了,都是这样自然过渡的,包括日本、韩国。你看,韩国也是重男轻女,但是人口出生数据也慢慢掉下来了。
中国人为的强制计划生育,这种牺牲换取发展机会,没有办法。所以我当时就产生一个观点,这一代中国人不得不承受计划生育,为此而牺牲,是没有办法的。但是计划生育不要再搞第二代了,不要继续延长下去了。
当时我曾经写文章,如果要搞第二代,要知道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民族,这么快的速度,人口积极下降,到底会带来什么消极后果?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不能冒这个风险。从伦理道德来讲,我女儿这一代孩子,已经连兄弟姐妹的概念都没有了。
有一个阶段,美国有人攻击说我保守,我说你查查看,谁1994年就写文章提出来,要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从一胎化要逐步过渡到容许两胎,杜绝三胎。当时国家计生委主任彭珮云找我,我给她用书面资料说明,就是中国历代人口的变化数据。同时我也跟她提出来,很多要一个孩子的家庭,未来的养老风险和后果。
仔细研究《中国人口史》,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来。所以我是提开放二胎的观点比较早的。
张英:现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只让生二胎,三胎不可以。
葛剑雄:三胎不可能,广州有一个家庭,生了三胎,照样要开除公职,罚款处理。有一次,政府准备通过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允许两胎,但是计生委还没有通过。
开全国政协常委会的时候,李克强总理那次正好来了。我就对李总理说,中央作出决定,深得人心,但是计生委态度太消极,我说希望国务院督导一下,政策执行很不得力。现在奉公守法的人,要等二胎已经等不及了。我们上海有一个著名的主持人跟我讲,他已经四十岁了,家里一直希望他生两胎,但他作为共产党员,作为上海的劳动模范,作为公众人物,他不能违反国家政策。他真的等不及了,没有生出第二胎。李总理当时回答我:“你的意见我明白了,但是我不能以言代法,虽然我是总理。我只有推动,请人大赶快修改法律。”后来下个星期,人大就修改了法律,政策修改,可以生两胎了。结果现在,从城市到农村,愿意生两胎的家庭也不多了。
现在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还没有许可可以生三胎。地方上,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比如夫妻双方都是再婚的,现在是可以生三胎了。还有孩子有病的,属于特殊情况,或者是眼开眼闭,可以生三胎。
你看韩国、日本,应该讲福利都很好,传统观念很强,人口也在持续下降。中国台湾从来没有搞过计划生育,但是台湾人口也在下降,台湾的小学一半以上都要关门了,现在大学招不到学生了。 张英:发达国家还是因为教育问题,教育太贵了,投入太大,竞争越来越激烈。
葛剑雄:现在还有不生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我这个话已经讲了好几年了:传统文化怎么去创新?应该传统文化创新,比如说孝,孝的本质是什么?不是跪下来磕头,不是听一听长辈,孝的本质是生孩子。孟子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的本质就是你要及时生孩子。
现在弘扬传统文化,我个人对孝就要有新的解释,把它作为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孝的本质就是一个人,要对家庭、对社会负有义务,基本的义务,就是及时地结婚,及时地生孩子,有条件多生孩子,你要这样去弄。那些信仰宗教的家庭,为什么不流产?因为教会灌输观念:上帝叫我们多生孩子。
为什么以前战争年代,连红军长征路上都要生孩子?两个原因:一个是没有避孕手段;第二个是越是打仗这种时候,越要多生孩子,传宗接代。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了,现在的人考虑生孩子,很多都来自经济压力,多一个孩子要多少钱呢?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帮助二胎家庭缓解压力。
游戏就是彻底的娱乐
张英:你怎么看待网络游戏、电影、电视剧的历史传播作用?
葛剑雄:中国人到现在,从上到下,有一个基本观念还没有破除,好像一个游戏一定要讲出它的好处来。其实人喜欢玩,游戏就是游戏,游戏只要无害就可以了。游戏的主要任务不是传递知识,就是玩得高兴、有乐趣,这个一定要把它分开来。
我们小时候,跳绳、跳方格、滚铁圈,就是玩。没有家长和老师跟我们说,要想想锻炼意志,不需要。这个就是游戏,打扑克就是游戏,不是数学方法。成功的科学家,哪个是靠游戏打出来的?游戏最多激发他某个方面的兴趣,但真正要使这个兴趣成为现实,还是要通过科学的学习。
我们小时候看到科学家到北极去,我也想去。但我看这个科普书,能去吗?我可能成为科学家吗?有的人说通过看一本书激发对天文的爱好,后来认真学习去,大学、硕士、博士读天文专业,后来梦想成真。
正因为这样,我们每个游戏都要给它一些游戏玩的任务,叫寓教于乐。为什么教跟乐不肯分开来呢?小孩子这一个小时玩游戏就是玩游戏,开心就好,然后另外一个小时去认真学习,这不是很好吗?两者结合是结合不好的。
张英:但国外也有用于学习、模拟的功能性游戏。
葛剑雄: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可以通过玩来学知识的,不是所有知识都是通过游戏来的。你说的这种特殊功能性游戏,未必对所有人有吸引力。第二个,即使游戏有这样的功能,也不可能将学习问题都解决。
比如说我在游戏里看到罗马的建筑、中国的故宫,就像真的一样,过分精美,金碧辉煌。但是它是不是真的?让你身临其境,和游览真的罗马、故宫的感受一样?不可能。
中国传统观念都是这样,玩物丧志,玩总是不好的。其实人需要玩,特别到了现代社会、未来社会,大多数人余下时间多得很,而且社会的发达,就是人不要花太多时间去为生存工作奋斗,很多多余的时间都可以玩。对于一般人,知识分子不能要求玩的娱乐里面要有一个教化功能什么的,不需要的。就是玩。
现在西方发展的体育产业,爬山、徒步、跑步,对多数人来讲,是为了健身还是为了运动呢?什么都不是,实际上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需要。如果我在跑步机上就可以,我全世界跑马拉松干什么?攀岩还有风险的,有的人死掉了,这就是人的精神生活。
打桥牌,不是为了数学吧?有几个人打桥牌打得好?但要从开发智力来讲,除了说打桥牌预防老年痴呆,它就是好玩,行了。你说对数字感兴趣,我为什么不去学数学呢?小时候我喜欢集邮票,说选择集邮可以增加知识,我心里纳闷,要增加知识,给我集一套世博会的邮票,花很多时间,那我看一本世博会的书,增加知识不是显得更多吗?集邮其实就是好玩,顺便增加一点知识,更主要是玩。
我们如果有这个观念,就看清楚了问题的关键。
张英:这是你出任游戏《王者荣耀》学术顾问的原因?
葛剑雄:我到现在都不玩《王者荣耀》的游戏。我自己不玩游戏,但是我知道游戏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文化产品。为什么?一个社会如果还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大多数人关注的就是衣食住行;等到温饱问题解决了,小康了富裕了,时间只有一半花在工作上,剩下的时间怎么办?钱花到哪里去?人类的文化消费和娱乐行为就越来越长。
我们这一代人以前工作一周才休息一天,后来一下子变成双休。中国这一步走得很快,当时我到法国去,印象很深,他们星期六好多学校还要上课的,双休再加上节假日,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休息。如果没有相应的精神生活,那么就是用来吃喝玩乐。现在人类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有一个文明的指标,就是余下时间在干什么。
我们不能够要求所有的老百姓休息时间都是从事高级的精神生活:读书、创作;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话剧院,欣赏芭蕾舞、交响乐等这样的高雅艺术;去体育馆和健身房跑步、健身,或者攀岩、游泳吧?游戏也是很好的娱乐方式,上海正建设电竞之都,想把游戏变成体育娱乐比赛,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
现在,不仅年轻人喜爱,其实老年人也很想玩游戏。很多老工人退休了,家里房子又小,子女又讨厌他,就不得不在弄堂里或者马路上打扑克下象棋,或者遛狗逗猫,养鸟鱼花草,一个个耳朵上夹着氧气管。
所以我很感慨,我们可以看书,他们文化程度也不高,只能进行这些娱乐。上海六十歲以上老人的比例非常高,八十岁以上都好多,百岁老人已经2900个,这样成倍在翻。你看看日本,也是这样,很多老人通过娱乐,包括游戏、唱歌,来提高自己生活的乐趣。
其实游戏是非常好的文化产品,不仅中国人,包括日本人、美国人、欧洲人都在玩。好的产品是不分国界的。这里面我们要防止一种现象:将文化开放、自信变成文化自恋和文化自闭,这实际上对我们国家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我们国家软实力的排名,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比日本、韩国都低?你比较看看中国现在有什么文化产品,在世界上有什么影响?韩国人当年什么大叔,跳一个什么骑马舞,马上风靡世界。现在你去看看我们会玩吗?我们很多走红的电视娱乐节目,什么《超级女声》、《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不是买人家的专利就是模仿人家的,要么就是盗版。 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一个是我们的娱乐产品,包括游戏,首先要有基本的价值观念,我将它定义成有人性、有趣好玩,这是普世价值,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人家不会接受你这个产品。另外,很多不玩游戏的家长父母,甚至很多学者,都站出来批评游戏,说游戏篡改历史人物,什么华佗下毒、男女性别颠倒互换,不符合历史,误导年轻人的历史观念。这简直就是个笑话,游戏本身是一种娱乐,你要学历史也好、学艺术也好,一定得正规地在学校课堂上学,谁让你到游戏里学历史?
世界上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群体,学历史是通过游戏的?就像我们看《三国演义》就不是学历史,要学历史就看《三国志》。你看《聊斋》会联想到是在学历史知识吗?说游戏篡改历史人物这样的观念不仅影响游戏正常的发展,商业上恶性竞争不说,政治上还给你戴帽子,试图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诉求。我就站出来写了那篇文章《谁会傻到拿“王者荣耀”学历史》。如果我们不把事情说清楚,不仅影响游戏,而且会影响未来娱乐产业的发展方向。
所以,游戏只要守住底线就可以了。那游戏的底线是什么?就是基本的价值观念,你不能反人类、反人性,不能违反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就可以了。游戏必须很好玩,有趣。不然它价值观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至于有些人担心上瘾,可是,烟酒、任何东西都有人会上瘾,都会有人走极端啊。如果对未成年人的防护做得好一点,就可以防止。至于成年人,自己负责,上瘾关游戏什么事?
我参与游戏创作,给《王者荣耀》当学术顾问,他们希望我对历史事实和价值观进行专业把关。历史只是游戏里面做背景用,让游戏更加好玩,增加一点历史色彩,我根本不指望游戏产品能够传播真正的历史知识。
我反对那些批评者的观点:因为《王者荣耀》里面有些历史角色性别设置得与史实不同,就说这个游戏有问题;因为担心孩子迷恋游戏,学不到真正的历史知识,就要攻击这个游戏产品。
我是针对这些糊涂的人或者根本逻辑不通的人。讲那些话的家长,自己根本没有好好学过历史,根本不懂历史。实际上他们反对的是孩子花了自己的钱,拿这个作为攻击游戏的借口。问题是一些学者也跟着风讲,简直不是虚伪,就是傻瓜、书呆子。
张英:王者荣耀的《三分之地》这个版本,三国这段历史,你参与了哪些工作?
葛剑雄:我参与了三个主题的讨论:一个是理想,一个是侠义,还有一个是家族。
“理想”,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他们的梦想。曹操的梦是什么呢?取代汉朝,国家统一。最后曹操灭了其他两国,统一国家。
在南宋以前,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都是以曹魏为正统的。吴、蜀是地方政权,蜀这个名称不是正式名称,刘备建的政权是汉。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剧和游戏,刘备后面打个蜀的旗子,这真是笑话,哪叫什么蜀,旗帜也是“汉”,这实际上是说:刘备才是正统,曹操是伪政权,也是拿历史为现实服务。
政治场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坏人,曹操不管怎么奸诈,他有这样的理想、雄心壮志,要统一天下。我们在创作转换中,要把这个精神提炼出来。
“侠义”这一点,项目里,刘备做得稍微有点牵强。中国的江湖侠客文化里,侠义就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在江湖民间给你伸张正义。这还是有一种积极的意义在。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儒家就是通过文字,干扰你的法家制度。侠客通过武来犯禁,冲破你的专制。
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文化程度不高,他的谋略哪里来的呢?他看《三国演义》,对关羽特别崇拜,所以清朝后来把关羽封为关帝,满人就产生了关羽崇拜,从新疆的天山到外蒙古,都有关帝庙。为什么?满族的八旗兵到哪里,就在哪里造关帝庙。
关公本来没有那么高的地位,但是努尔哈赤崇拜关公,利用树立关公这么一个形象,强调他一个“忠”、一个“义”,树立价值观念,通过庙宇、宗教与信仰进行和风细雨的滋润,而不是靠简单的说教。
因为游戏可以是虚拟、打破时空界限的,我们突出弘扬它正面的方面,就好。
最后一点是“家族”,今天看起来,家族很多东西,不一定是正面的。但在历史上,中国是讲究“家国”,先要修身、治家,然后是整个家族,在這些个基础上,“家”才构成“国”。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解释,家族还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
我们游戏也好、写书总结历史也好,都是在扬弃、降低它的负面价值,提升它的正面价值。这样,也容易为中国和外国人所接受。
张英:你怎么看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的区别?
葛剑雄:当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人找我,他研究《三国演义》,问我们能不能做一套“三国版的地图集”,我们觉得可以做。
但后来我们做下来发现,《三国志》里的地名是可以放上去的,《三国演义》有些地名就是虚拟的。《三国演义》你写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在我们地图上画的话就是转圈,不肯走到前面了,为什么?他要凑满五关才行,否则斩不来六将。
三国故事能够在中国和日本、韩国流传,这个功劳主要在《三国演义》。三国这样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比它分裂还多的朝代,比它故事更传奇的有很多,别说天下分成三国,分成十国和十六国都有,打仗的惨烈程度、悲欢离合的故事,其他地方更多了。
但是为什么三国的故事能够“相处流传”呢?因为那些朝代的历史古籍,记载的都是一般人看不懂的正史,里面的故事、战争、人物,一笔带过,只有干巴巴的严谨的记录,而《三国演义》呢?一般稍微识几个字的人都能看懂。后来通过说书人、戏曲舞台、皮影戏曲、剪纸年画……这些艺术形式,被大家记住,不断被转换创作,老百姓都耳熟能详了,好多不识字的人已经听人讲过故事了,这就是通俗文学的作用。
《三国演义》,从皇帝一直到普通百姓的故事,英雄豪杰,男将、女人,那么多典型的人物,都有独特的个性和外貌,精彩和动人的细节。作者又将它跟“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挂钩,变成演绎这个历史观念最好的题材。如曹操生性多疑,无毒不丈夫,又是奸诈;诸葛亮充满了智慧,那么聪明,有的时候还要失算;加上张飞、赵云、关羽,使得《三国演义》变成了男女老少都阅读、雅俗共赏、各方面都被接受的作品,社会影响上还传到日本朝鲜,又通过日本人、韩国人的开发,变成他们戏剧漫画、电玩游戏的作品。 现在的孩子、年轻人不大读书,他对“三国”的接受,很多人是通过动漫、影视,通过玩游戏接触传统,才知道有《三国演义》。这个过程与西方所经历的一样,今天的中国人认为是名著的《莎士比亚戏剧集》,你到英国问几个年轻人看过,也就一两个人。
文化的发展过程,我反复讲这个“度”和分寸拿捏,很关键。如果我们守住《三国》本身,甚至通过游戏、动漫,创造出偶像级的虚拟人物来,比如赵云、关羽、吕布,也可以作为文化标志,繁荣好几代。现在到意大利的游客去看“罗密欧的阳台”,到英国的游客去寻找“哈利·波特读书的学校”,其实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了。
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国的历史传记、历史小说,像《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某种程度上是优势,给我们的游戏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从现在开始,也要注意怎么样突破它的局限。比如在现有故事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人物和剧情,也是一个选择。
小说可以夸张,受到文字的局限;游戏可以夸张,用技术把虚拟的场景、很多没有的现实创造出来,但同时我们又不能走得太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力。我们的故事剧情和人物设定要待在他们想象的范围里面,不能彻底颠覆人们的认知,他们会接受不了。
长安与唐朝三百年
张英:《王者荣耀》的下一个版本是“长安”,它的历史的最高光时期,就是唐朝和秦朝。
葛剑雄:不管我们做什么,做游戏还是做电影电视剧,你的解释要全世界的玩家、观众能够接受。你说我们基因跟你们不同,这是什么鬼话呢?所以对长安的设计与表达,我们首先要表达出它的特色来。
中国不同时代的皇帝都有这么一个观念:我们是天朝,文明最发达,物产丰富,东西有的是,天下本来都是我的。所以我们中国没有专门对外去开疆拓土的行为。每次开疆拓土,都是匈奴人来攻击我,军队才回擊打过去。这个价值观念不同,不是说中国人特别爱好和平,而是因为我们自大,是天朝地大物博,是这样的价值观念。
长安城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是封闭式的,比如说集市买卖,它规定只能在东市、西市做买卖,不能沿街摆摊;按照时间管理,下午几点钟市场就关门了。它当时的巷子都是深院大宅,晚上也是按照时间规定关门的。
唐朝长安城的画面设计,不要出现《清明上河图》的景象,《清明上河图》的景象是没有的。唯一可做文章的是不同民族的人穿的服饰,戴的金银首饰,可以做文章。“万国衣冠拜冕旒”,武则天墓前面那些雕像,各个民族的人都有,衣服首饰都不同。它的确是表示,当时的长安,什么地方的人都有,但比较多的是胡人、回鹘人,还有阿拉伯人、波斯人。这个是事实。
比如我自己想的长安,当时几乎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有黑昆仑奴,据说是南边海上找来的,虽然他们当时做奴隶,但是里面有很多高人,有的本领高强的,但都是黑人。还有唐宋传奇小说里表现了阴阳风水,比如“红拂女”这样的题材,我们可以丰富地去想象去使用。
但我们千万不要把长安描述成世界中心什么的,可以模糊一点,它是一个朝代、一个时间段里的中心,这个是对的。它有很多外国的成分、外来的成分,比如长安的舞,是胡旋舞和肚皮舞,这样不停地旋转,可以充分表达舞技,连衣服都会转。还有击剑、剑器,西洋的击剑与中国的剑术,不同的处理与呈现。还有西洋的骏马、蒙古人的马匹,与中国的马截然不同。八骏马图里面,都是突厥的马,名字很多。
张英:很多历史图书描述,在历史的朝代中,唐朝是最开放的,胡人和日本人都可以在朝中当官。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葛剑雄:中国传统的学者,在研究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间,往往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里,不是跟外界进行对比或者寻找它与外界的联系。往往自己建立一个价值体系,就根据这样的体系来“自娱自乐”:比如中国历史上在很多方面曾经是世界最先进的,或者说文明是最发达的。
以前,在中国没有开放的情况下,这样一种“自娱自乐”也许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一旦中国真正开放了,中国人走向世界了,这样一种盲目夸大的自信,往往结果会适得其反:非但不会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而且会动摇我们的信心,甚至使我们丧失自信。
唐朝对外,“开”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是开而不放。西边的阿拉伯人都没有来过,更不要说欧洲人了。唐朝打败东突厥,西进以后,管控大漠流域,三年以后就退回来了。进来没问题,出去很谨慎。当时甚至罗马人间接地进来,为什么?基督教传到唐朝,叫作景教,已经进来了。
西方人为什么积极地传播?他主要传播宗教,不是传播文化。基督教的概念里,我要把上帝福音传给全世界的每一个人。越荒蛮的地方、有野蛮人的地方,我就越要去传播基督教。为什么传教士深入穷乡僻壤?就是观念的产物。
还有外界的和尚——日本的僧人、中国的道士、西方的传教士、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徒,他们都在长安,像这些文化元素和题材,都可以充分地去想象去表达。
张英:还有传闻,大诗人李白是一个中亚的胡人。
葛剑雄:说李白是中亚的胡人,中国传统学者都不承认。当时,郭沫若是为了政治上迎合,捏造搞出来这个观点,历史学界都不承认的。但李白身上可能有中亚血统,李白的祖上到过中亚,这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李白是不是出生在那里,这就存疑了。
不过李白的传记写到他中间的祖上因为犯了罪,被流放到西方,这个经历肯定是有的。比如李白还是有剑客的英雄侠气的,因为李白即使不是生在中亚那里,他祖上也是到过那里的,李白懂很多语言,甚至是语言天才,也可能的。但是不要把李白变成书呆子。
我一直讲,我们要吸取上次的教训,就是不要轻易颠覆公众已经有的形象,不要把男人变成女人,不要把坏人变成好人。比如,安禄山是个坏人,那他就是一个坏人形象,重两百多斤,跳舞跳得很好,身材婀娜多姿。胡人有这个本领,从小能歌善舞,这个都是有文字记载的。
张英:从历史来看,长安作为都城值得一说的朝代,就是秦朝和唐朝。它们的疆域版图、国际影响力,有多大? 葛剑雄:你查我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图集》,秦朝疆域很小,国界只到了甘肃,再过去就没有了。汉朝正式的领土是到敦煌,然后公元前六十年,汉武帝曾孙把当时领土扩展到了今天中亚、新疆这一块,这个地方叫都护府,不是具体管理,就是暂时控制。
唐朝是这样的,西边的边界一度曾经到阿姆河流域、锡尔河流域,甚至到了咸海,控制了三年以后,慢慢退缩回来。公元751年,“安史之乱”前四年,唐朝在今天哈萨克的江波尔跟阿拉伯人打了一仗,这是唐朝唯一的一次遇到阿拉伯人,怛罗斯之战,结果被阿拉伯人打败。第一步退到了帕米尔高原。
这场战争以后,双方都没有太当回事,阿拉伯军队仍然在东罗马激战,唐朝也没有开展报复行动,之后因为“安史之乱”,彻底放弃了西域。
现在藏族的祖先——吐蕃人把整个河西走廊,新疆、内蒙古的部分,四川西部,云南西部,整个青海、甘肃全部给占领了,一直到唐朝后期。为什么三百多万人的西藏,还有四百多万藏族人是在青海、甘肃、四川西部、云南西部,就是唐朝留下来的。以后维吾尔人到了新疆,否则新疆也是吐蕃人的天下。
后来明朝一度刚刚建立的时候,曾经打到过哈密,但以后就退下来了。到了嘉靖年间退到嘉峪关,把敦煌都丢了。清朝成立也没有出去,经过前三朝,康熙、雍正、乾隆,到乾隆二十四年,把天山南路也打下来,这样才形成我们讲的1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最大领土。
吃饱饭才是首都最大难题
张英:怎么看待唐朝历史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和作用?
葛剑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历史上中国没有主动利用丝绸之路,它主要的动力是来自外界。“西方人往东面看”比“中国人往西看”早得多,中国很多古代的文明其实是外来的:比如中国的小麦、黄牛、猪、羊、马、青铜都是外来的,大多数中国人提及“丝绸之路”,却不知道丝绸之路是外国的商人建立的,中国当时没有主动参与过。
又比如说,我们只看到唐朝开放,认为“丝绸之路”给中国带进了这么多东西,却不知道,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东西可以用百位数来计算,但中国传到外国的却只有个位数,这个过程主要是外国人主动的,而不是中国自己主动的。
张英:长安,作为唐朝首都时间最长,它的文化传统和唐朝有多大关系?
葛剑雄:很多人到现在,一说到西安,就把它讲成唐文化,我说唐文化在哪里?唐朝公元900多年建立,到现在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期间,唐朝的文化保留下来了什么?后来唐朝的文武百官都迁移到开封了,唐朝的诗人全跑了,以后也没再回去。什么还是唐朝的文化呢?地面建筑,现在的鼓楼、钟楼都是明朝的,城墙是明朝的,唐朝就只有大雁塔留下来,你说这个就是唐朝文化?
南京也是这样,什么六朝古都,六朝的文化全部毁掉了。宫殿全毁掉,历史上为了镇压王气,把宫殿全毁掉,上面澆上大粪,种田,然后把都城迁到扬州。扬州过去的本名叫江都广陵。怎么传到现在,南京是六朝文化?
我说北京的清朝文化可以存下来,上海的民国文化应该传下来。南京连民国的文化都没有,为什么?民国的要人不是在纽约,就是在台湾,或者在上海、北京,你有什么文化?文化是靠人传的。还有“物”,南京现在说民国文化,可以说物还在。可是西安,唐朝连物都没有,地底下都是废墟了,都湮没了。
我们中国研究文化问题根本不从实际情况出发,所以我们这个习惯和观念要破除,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来讲唐朝。
比如,朝鲜一直到乾隆年间都还认为中国是蛮夷,认为中华的文化在他们那里。在他们心里头,明朝才是真正代表中国的,他们认为清朝是野蛮人,逼着汉人换了衣服、留长发扎小辫,所以朝鲜坚持不换这个服装,到现在传统衣服还是汉朝领子、汉家衣冠。
张英:长安作为六朝古都,为什么后来会被放弃?
葛剑雄:长安作为都城,秦朝时间短,主要在汉。汉朝时间长,但到了东汉,都城就搬到洛阳去了。原因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是粮食供应。汉武帝时期,长安城需要粮食最多的时候,已经要几百万石粮食。粮食主要是从太行山以东过来,陆路运输一个车带不了多少粮食,要靠水路,从黄河转运过来。
最麻烦的是三门峡那一段,船都靠人拉的,损失很大。到了渭河,又要人拖上来,所以运输成本很高。三门峡实在太难过了,唐朝时候,曾经在三门峡旁边人工开一下路,就是船到了这里以后,把粮食装上车,绕过三门峡,再水运粮食,这样成本又增加了。
所谓陕西八百里秦川,土地质量不是很高,等到长安人口一多,粮食还是不够吃。所以每一次粮食不够、运上来太困难,皇帝就带上文武百官到东都洛阳去。到洛阳有什么好处呢?粮食不用过三门峡。
正因为这样,你看,唐朝最后表面上给朱温逼着迁都洛阳,花了三年时间把政权迁到洛阳,为了建设宫殿,把长安城都破坏了,拆掉长安的宫殿,将建筑的木材料运到洛阳去,重新盖宫殿。当时这么多木料从长安过去顺流而下,经过渭河、黄河,到了洛阳。
张英:都城问题看似繁复,最后归根结底,还是人吃饱饭活下去的问题。
葛剑雄:中国历朝历代,首都在哪里,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粮食供应问题。唐朝靠它的国力强盛撑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首都在长安。但是以后,为什么首都再也不到长安去了呢?长安先天不足,人口太多,除了粮食,还有冬天的取暖问题,因为当时还没有煤,就把终南山上南面能砍的树都砍光了。到以后朝代,已经不行了。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首都放在南京是权宜之计。因为当时北方还有元朝,等到他把元朝平定以后,就准备迁都北方。第一个备选的都城就是西安,他派了太子一行人去考察,最后一看不行,周围太穷,而且唐朝以后,西安就没落了,所以就放弃了。第二想迁都开封,结果去的路上船只都搁浅了,河水太少,这样的情况,怎么运粮食呢?开封又放弃了。
金朝的时候,因为他只统治北中国,人口少,没关系。到了元朝,因为它的根据地在内蒙古和外蒙古,那个时候货币,金朝每年要运到首都的,路途遥远,没办法,只好把首都放在北京。但是都城放在北京,粮食不够吃。 到了元朝才把隋炀帝建造的从洛阳往北京、洛阳往扬州的两条运河的中间一段,山东这里全部打通,这才有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就是为了解决北京的粮食供应问题而修建的。没有京杭大运河,北京就建不了都,就是这么回事,所以要不惜工本。粮食价格到了北京,是江南的两倍、三倍,但是因为皇帝要吃啊,要保证首都供应。
为什么粮食价格那么高呢?因为是靠船一个个牵拉过去的。靠风帆的话,没有风怎么办?第二个,运河到山东济宁附近,一个船要靠二十几个船夫拉伸上去,当时没有机器,中间这一段全靠人力,翻过这一道山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运河是不平的,再加上黄河闹水灾,水多,所以有的时候,黄河一闹水灾,官员经常问:今年粮食还没运完,先不要堵缺口,要让它泛滥,是因为这个成本。
到什么时候可以用海运了呢?清朝末年,英国轮船来了,机器有动力,这样一来,通了海运以后,清朝就废了运河,没有人维护了,山东这就废了。然后河北本来没有水,河北就废了。后来到了近代,又铺了铁路通了火车了。
所以这个道理,不是说不重视长安,建都最多的问题就是粮食,解决不了。长安的关键问题是,先天不足,在古代运输条件下面,它有粮食问题,到了后来,连燃料都麻烦了。首都不是所有优点集中的地方,它有各种因素,不能十全十美。为什么有些国家首都分散,南非就有好几个首都;荷兰那么小,也分散首都,把功能分散,就为的避免问题出现。
唐朝不是当时世界的中心
张英:“热捧”秦朝,现在也是民间史学的热点,图腾得很厉害。
葛剑雄:这几年更夸张,比如说那个秦朝的“驰道”是最早的高速公路,说成世界奇迹,胡说八道,能这样形容吗?当时的秦律讲得清清楚楚,“驰道”规定是给秦始皇出巡专用的,传递军事情报和送公文用的,其他人不能够使用。高速公路是公路,人人可以走。“驰道”就是黄泥土路,那么狭窄,骑马速度怎么高呢?高速公路是封闭的,那么宽,双向六到八车道,这样的概括吹嘘就不对。
另外把“驰道”跟波斯帝国修的路、罗马大道比一下,没法比。包括长城,你看罗马人的城池,也修得比中国早,当然他不用修那么长,根本没法比较。现在对秦朝的吹捧越吹越大。汉武帝的时候,曾经因为规定人家不许在“驰道”上面走,其他人走了,车马都给没收。这个路是帝王家专用的,对全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起不了什么作用。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对长安的评价,一定是要恰如其分。只能讲长安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对周围有一定的影响,但绝对不能说世界第一,也不能说它是世界中心。
包括我讲到大唐,中国今天大多数人眼里,甚至包括历史学家,都认为唐朝的长安曾经是世界的中心,其实这是伪命题。我曾经问很多外国学者,唐朝的长安对阿拉伯国家、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实,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甚至对日本,唐朝也从来没有主动影响它,都是日本人主动到长安来学习他们自己选择的东西。唐朝真正的影响,实际上就在汉语文化圈,就只是到朝鲜、到越南的北部,甚至还没影响到东南亚。
张英:怎么看待现在的历史热?不管文艺作品还是影视作品、自媒体的文章,很喜欢在朝代后面加上“帝国”或者“大”这个词,比如“大秦帝国”、“大清帝国”。
葛剑雄:清朝的时候叫大清,“帝国”是我们现在的一些文艺和影视作品加的,不合适,不应该加的。中国历史上不讲帝国,这个是翻译词汇,帝国是专门指像沙皇、俄国,这些叫帝国。我们国家历史上很少用。
清朝早年曾经受西方影响,在那个国歌里面,才有帝国这个词。日本叫帝国。因为皇帝就我一家,要什么帝国呢?大清这也是它自称的。比如我们现在讲历史,动不动说大明的历史,其实用不到这个词,不是真正的历史。现在加了帝国,更加不对。
我写文章坚持不变,从来没用过,大清怎么叫帝国呢?皇帝天下最大,就他一个人,哪有什么“帝国”呢?西方有这个词,是因为有的帝国是选帝候,这个叫帝,所以他强调帝国。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风气,对中国历史浮夸,盲目自大,夸大唐朝、夸大秦朝的历史作用,风气特别不好。
张英:这个风潮认为唐朝代表了中国最厉害的朝代,把长安说成世界中心。
葛剑雄:我和你讲,当时世界还没有形成,怎么有世界中心呢?大家一致公认的,比较近的打通欧亚地区是靠蒙古打通,两个大陆连成一起。唐朝和阿拉伯国家没有任何来往,唯一打了一仗,被彻底打败了。什么世界中心,连日本人都是主动过来学习的,唐朝官方从来没有派人去指导过,从来没有去干预过,怎么叫中心呢?“安史之乱”以后,吐蕃人的祖先一直打到长安附近,而且长期占着河西走廊,占到那个地区,你说唐朝还是中心吗?
所有这些历史荣耀,其实都是后来中国人的虚假想象。从经济上来讲,唐朝长安城里的商人,全是外头过来做生意的,都是民间自发的。当时唐朝有没有官方到外头做生意的呢?哪怕是民间商人,几乎一个都没有。所谓的“丝绸之路”,其实都是单向的。
比如,唐朝期间,有一些外界器物都传进来了,长安城里吃的是胡瓜、胡麻、胡饼、胡豆,都是外面传来的。陪酒女郎是胡姬,是外国洋妞,看的是胡旋舞,听的是胡乐,包括我们拉胡琴,都是外面引来的。但实际上唐朝的文化、器物代表,这些有没有传出去呢?几乎没有。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都没有传播出去。
为什么不对外传播出去呢?因为从唐朝一直到清朝都觉得华夏文明最厉害,其他地区都是蛮夷,野蛮没有开化,还不配学我们的文化。等到他们自己有觉悟了,来了中国请教,我可以教他。吐蕃人像日本人一样,如果派代表、来留学,我可以教他。
当时大唐不仅是对外国,对自己领土上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到清朝改土归流以前,这些地方都不去办官方学校的,不去推广汉族文化的,所以我们现在才懊悔呢。新疆、南疆很多人不会说普通话的,俄国人不客气,到新疆就推广俄语,管你什么民族,都要学俄语,所以俄語是当时新疆的“普通话”。
张英:全世界的文化中心也不是。
葛剑雄:大唐都不是世界的中心,连文化都做不了中心的,所以这个说法完全是夸张。历史上本来已经夸大,这些年我们更加夸张。长安当时有一百万人口,人口多就是中心?它的城市规模比巴格达还要大?而且人口一百万,这个数据也是很难讲的。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化中心从来没有说是一个城市的,都是周围的一大圈城市站在一起的。中心你就是要影响到其他地方的,对边缘起作用的,这才叫中心。
特别是在东西方还没有打通的情况下,当时的世界没有形成,东西都是分割的,最多讲唐朝是东亚这一块的中心。唐朝跟东罗马有关系、有来往吗?有什么影响?大家都是各自分割的,这个就没有中心了。我们以前一味地看到自己的史料,很有讽刺意义,比如阙特勤碑,在外蒙古发现了,这个碑正面是唐玄宗给他的碑文,里面都是写他们如何称赞唐朝;背后是突厥文写的,很多内容都是骂唐朝的。这就是真正的历史,绝对不是说突厥人证明拥护唐太宗、怎么爱唐朝,把唐太宗说成是什么“天可汗”,都是捏造的。
张英:从文化器物的角度来讲的话,丝绸、瓷器、茶叶,这些上面来看呢?
葛剑雄:只能说物质文明比较发达,也谈不上中心,对不对?比如日本跟唐朝的关系,到现在为止,我们在日本找不到唐朝主动去传播文化的证据,连鉴真和尚去传播佛法都是民间的行为,文化交流什么的都是顺便的。
比如说日本建首都是明确建的,日本自己派人到中国画了图纸,带回去建造的。最多说长安是起了示范作用,你怎么说它是中心呢?
至于西方,唐朝对西方连示范作用都没有起到过。阿拉伯人学造纸技术是非常偶然的因素,是阿拉伯人自己学的,从唐朝战俘中间学的,也不是唐朝主动派人去传播的。我曾经问过外国一些学者,找不到唐朝对他们国家有什么影响。
(责任编辑:丁小宁)
张英:你写过两本书,都围绕着“统一与分裂”这个主题。《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和《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这两本书有什么不同?
葛剑雄:《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写的。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产物。我为什么会写《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这个书呢?起因是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讨论,由教育部在整个高校里面发动,然后中央党校在全国党校系统发动,中国社科院在各个社科院里发动,活动搞得很大,然后复旦大学就参与这个活动。我通过学校系统,把这个论文交上去的。
后来教育部在天津开会,在那里评选优秀论文。我参加的是历史学科论文评选,评出两篇获奖,一篇是北大罗荣渠的文章,第二篇就是我这篇,评委会认为这两篇论文代表历史的新的观点。当时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陈至立带队到北京开会,规格非常高,开幕式、闭幕式都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时总书记、总理接见拍照,闭幕式还颁奖。
这个文章在会刊上公开发表以后,好多报刊都转载了。我在这个论文基础上,将基本观点扩充,写成了这本书。但这本书运气不好,只印了两版。后来,我在这个基础上,另外写了一本《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我的基本观点一样的,但前一本偏向政治,这一本就是着重回望历史,从统一和分离研究中国历史现象,还是从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同一个主题。
张英:《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这本书现在是学术畅销书了。
葛剑雄:这本书卖了好几万册,出版社的编辑跟我说,每年基本上卖一万册。我要求出版社不要做宣传,不要请人写书评,不打报纸广告,不进排行榜,不要学外面那些做派。互联网上也有人不停地攻击我,说我是鼓吹分裂什么都有。但是我有护身符,因为这篇论文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讨论十周年得奖的,而且历届中央领导他们都看这本书的。
我碰到的好多重要领导,都看过这本书。当时,陈德铭从商务部部长调任海峡会的会长,朋友介绍他看这个书,他后来找我,问我还有类似的书吗?当时国务院的秘书长碰到我说,我知道他们基本上都看这本书,但是大家也不讨论,不公开。
张英:这两本书的主题,是怎么找到的?
葛剑雄:历史学家的良心,历史最高的道德,就是千方百计追求历史真相,不断向真相靠拢。只有研究、了解历史真相,才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这个主题,好多老一辈的都有这个想法,但是他们不敢写,也不敢讨论。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说明,中国,且必将走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轮回:分可以是分制、分权;合不是赞扬专制、集权的统一,合可以是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中国的分跟合将是内部不断地做更有利的整合,中国人民将享受前所未有的、各方面的自由。
从历史来看,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并没有我们曾认为的那么长。思想的两个高峰,均出现在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清末民初前后。政治从本质上看,本质是什么?就是制度。统一和分裂,看用什么制度统一。我们改革开放就是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而整个改革始终是在中央的领导和控制下进行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在维护统一的同时给地方积极性呢?
这本书的政治结论体现了中共解放思想的三中全会以后的精神,跟改革开放当时的调子是符合的,书里写的历史事实是根据历史来的,用的基本是这种历史地理方法研究,所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师门传统与“开宗立派”
张英:你怎么看待学术研究里的师门和流派?采访你之前,我们看了你和学生合作的一篇论文,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五十年梳理,把你們这个学科和门派还有师承传递勾勒清楚了。从历史地理学科来看,从顾颉刚到你的老师谭其骧,一直到你们,算是三代。
葛剑雄:中国以前是这样的,书院、学堂教育都是这样,某个学者、前辈创办学堂书院,都会有自己的学术立足点,然后助手和学生加入,在某些研究领域里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有了自己的理论特点和研究方法,逐渐形成了“开宗立派”。在学科、学术研究上,所谓的“师门”,本身师承关系还是很重要的。
顾颉刚先生说,我是只开风气,不为师。所以他的学生里面,做各种学术研究的都有。其实历史、地理不是他的特长,历史地理学是后来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这几个学生发展出来的,也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
谭先生算是兼通两边的,后来到浙江大学,历史和地理是放在一个系的。史念海先生他主要还是历史的,对吗?侯仁之先生是很典型的师承,跟着顾先生拿了历史学的硕士,然后出国到英国,念到了地理学的博士,再回来任教,是中西方教育结合比较好的,后来人家承认他是地理学家。后来谭其骧和侯仁之两个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当了院士。
顾先生大批的学生都是搞传统历史的,后来到了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这三家做历史地理学,实际上又互相交叉了。比如说现在北大的辛德勇、韩茂莉本来都是史先生的学生,然后到了北大工作。侯先生也有学生,后来又报了史念海门下,所以因为各种原因,相互间有交叉。发展到现在,我们复旦历史地理这个点人最多、最全。北大侯先生那边,他社会事情太多了,北大历史地理现在人很少。史先生那里人倒很多,但老人家老当益壮,一直在一线,流失出走的人也很多。
其实国外也是一样,所谓学派就是有一个传承,但是学派不等于就不变,在历史的长河里,开枝散叶,因为历史遗迹不断被发现,研究的路径有迁沿,原有的历史结论被推翻和重写。不同的老师和学生,不同时代的传承,各自的兴趣和特点,认知与看法的不同,也会产生分歧和游离,学术研究由点到面,会变得丰富、茂盛、复杂。所以师门会大于学派,大于专业学科。
张英:我以前采访《剑桥中国史》明史卷的主编和撰写者,他们会经常强调自己和《剑桥中国史》前几卷的不同,自己和老师们在历史认知、方法上不同以及他们在历史结论上的颠覆性。他们的师承关系好像不会因此受影响。 葛剑雄:顾颉刚先生的特点,他是很开通的人。他能够接受“学而不同”,不要求下面的人一直玩结论和定义。他和谭其骧先生的关系最早就是从争论开始的。就是在课堂上,谭先生发现了顾先生讲课时的错误,跟他争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然后顾先生鼓励谭先生,去做研究文章。
谭先生在本科的时候,反而是受潘光旦的影响比较大,讲人口、讲移民、讲民族这些。他的博士论文名义上是顾颉刚指导的,其实顾老师管都不管,都是靠自己写的。博士论文本来准备写中国移民史,先写湖南篇,是这么来的。顾颉刚看了论文觉得行了,然后就博士答辩了。根本从头到尾,顾颉刚没有管过他写一个字。
西方的情况和我们不同,美国的情况跟欧洲又不同。欧洲往往是产生一个学派,就会持续发展延续下去,所以欧洲基本上都是费正清的学生。我最后一次见费正清,就是在他学生的家里面,学生请老师来做客,还是联系很紧密的那种关系。美国比较特殊,像哈佛规定不留学生当老师的,所以杜维明都是到外面发展,你有成就以后,哈佛再请你回母校工作研究,都是这样的模式。
在学术研究上,西方重视不同意见。学术观点不同,他们认为很正常。比如费正清,我跟他讲起某本书,作者是他的学生。但费正清说这个学生可不赞成我的观点。哪怕这本书的序言是费正清写的,观点也可能和学生不同,这样的分歧会在一本书里出现,就是这样的关系。
美国学术界有个本领,他们比较善于炒作学术概念。动不动有什么学派,什么新清史,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其实这个学术概念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就把它们看得太重要了。有人认为新清史学派怎么怎么了不得,但这个学派很简单,要研究清朝,一大半内容要放在研究少数民族,满族和蒙古族上。
张英:你们师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会有这样的学术分歧吗?
葛剑雄:顾颉刚先生,这个人很了不得,才华横溢,学问大,人非常好,但是顾先生脾气坏极了,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长期合作的,包括他的学生。
我跟我老师谭其骧写传记,也讲了他遇到的他们之间的矛盾,比如说他跟顾颉刚在学术研究上其实是有很多分歧的,但是以前一般人都不讲这一点。顾先生跟谭其骧关系闹僵了,甚至在日记里讲,谭其骧本来是很有前途的,他是嘉兴人,嘉兴人喜欢玩,所以将来肯定没有前途。实际上顾先生是感情用事的,他一度称赞谭先生是最好的学生,但是谭其骧后来一直跟他闹得意见不统一了,他觉得没有前途了。
而且顾先生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容易听人家的挑拨离间,有些学生就专门在他面前挑事,说这个人那个人不好,他都听得进的,而且容易受影响,这么一个人。但是到最后,他们还是君子和而不同,虽然意见分歧,还是师生握手言和。
顾颉刚先生应学生张维华(当时齐鲁大学历史系主任)的邀请,出任国学研究所所长。他去齐鲁大学是张维华请他去的,结果一年多时间,师生就反目为仇了。张维华说,要不就你走,要不就我走,没有办法合作下去了,后来顾先生就走了。
但有一件事,顾先生人品非常好,当年张维华在燕京大学做顾先生门下学生的时候,家里经济困难,书念不下去了,跟顾先生告辞,说自己要退学了。顾先生问清楚原因,对他说:你不要退了,我正好有一笔奖学金给你,可以念书念下去。那么好,张维华在燕京大学念到大学毕业。他一直以为当时自己拿的是奖学金,其实根本不是,是顾先生自己的钱,资助他读完大学的。
顾先生人品非常高,跟张维华闹到这样,从来没有点破:我对你有恩,奖学金这个钱其实是我的钱,一个字都不讲。等到顾先生晚年,他的助手整理顾先生日记,把日记这一段抄下来,寄给张维华,他才知道当年的事实真相,心里很后悔,觉得非常对不起老师,写信跟顾先生道歉,并且对他表示感谢。到了快八十岁的时候,师生和好如初。
历史地理与侦探破案
张英:咱们历史地理这个学科很有意思,非常像侦探探案,因为历史很多地方是一笔糊涂账,你们这个学科就是靠调查、发现,由证据得出结论,一锤定音。
葛剑雄:历史地理从本质上讲,是属于地理学科的。什么叫历史地理?就是历史时期的地理。所以它研究的对象不是历史,是地理。正因为是地理,它的主要部分可以用科学的办法来考察研究。一个人有多少部作品?这个时候数据就是科学。这个作品写得好不好、质量怎么样,要进行评价,这就是人文。
比如说我研究江南的文化地理,文化本身是人文的,是没有客观标准的。但是我们作为文化地理来研究呢?必须找到客观标准,不能说将来一定好,因为说不定不好,不行的。我们说江南文化发达,江南文化有它的特点,那我必须找到实证。
这个实证是什么?比如说一般讲浙江人文荟萃,我说从我们的歷史点出发,什么叫人文荟萃?那我一定要找数据,比如说浙江出了多少全国性的名人,出了多少状元,出了多少诗人、多少作家,回答要有数字出来。拿不出数字来,我这个不叫地理研究了。而且这个数字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这个人是杭州的,凭什么他是杭州的?你得考证他的籍贯,生在北京不算,我要证明,籍贯也是在杭州,主要活动也是在杭州。这就是科学。
历史是通过历史的记载,因为历史地理研究的是过去的地理。如果研究今天的地理,主要不是靠文件,主要是靠实地调查、考察,观测今天的气候,得出结论。但是一百年前的上海怎么观察?我看上海有没有观察记录,这就要翻历史资料,要像侦探这样去探。像同济的王教授,他们在地下挖出孢子花粉,发现这些孢子花粉都是阔叶林的,这些植物现在都长在亚热带,证明上海四千年前的气候是亚热带气候。这个都是科学的考察,结果一锤定音。
张英:你怎么处理学术上的利益之争?比如,文化旅游领域,很多地方政府会组织当地的大学、研究机构或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为自己的利益站队,摇旗呐喊。
葛剑雄:有的时候我们故意要回避这些的。比如名人故里、文化名镇之争。第一,是查不出的。比如孙子,我们只知道根据记载,他的故里就是山东这一带,一定要具体讲是哪个县市镇村,是讲不清楚的。没有证据,侦探不了的,所以我建议淡化、回避。 还有牵涉到利益之争的,比如说当年安徽的涡阳县要跟河南鹿邑争老子的故乡。应该讲,它们各有一部分证据。把证据比起来,河南那边强一点。所以当时安徽涡阳来找复旦,我就劝他们,不要找我们,找其他单位去。复旦这边的老师是内行,内行到现场一看,结果可能对你不利。他们不同意,一定要请我们去。我说,去可以,一定要保證学者的言论自由。结果教授们去现场看了,对他们不利。安徽涡阳县当时的书记不让我们的学者离开涡阳。他还打电话找我:“葛老师,你帮帮忙,做做你们老师的工作,他们好像不赞成涡阳是老子故里。”我说因为我跟你事前讲好的,你要尊重学者的研究和发现。后来书记的儿子是当地中学的历史教师,觉得父亲这样做不对,反复劝说,才让父亲和我们达成协议,复旦方面不公开结论,复旦的老师们才离开涡阳回到上海。
后来,我跟复旦的同事们说,我们以后不要用学校的名义,卷入这类事情中去了。
张英:还是要有专业精神,学术研究尽量说真话。
葛剑雄: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历史的研究要客观,但是在应用这些成果的时候,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有些机构就耍小聪明,只说对我们有利的,不利的忽视,或者不说不提。这也是不负责任,有什么不利,中央知道了,才可以防范、做选择。你如果骗上级领导,结果都是挑选过的、都是好的,真的碰到不好的,或者又有对我们不利的证据,人家手里有,怎么办?那我们也要告诉上级部门,人家有不利证据,我们建议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对付。这个才是职业道德,这才是学者的责任和担当。
历史地理与人口研究
张英:从你的学术研究来看,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历史地理研究,一个是人口史研究。你的博士论文从“西汉人口地理”到“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再到“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这几个课题之间是怎样一个演变、递进关系?
葛剑雄:历史地理学科里包括很多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就是历史人口地理。历史人口地理研究什么呢?它研究人口的空间分布,包括人的类型,比如说男人、女人,性别分布;教育程度的分布;职业的分布。在这个地理的空间下,不同时间、不同朝代里,人口分布和它的变化,这就是人口地理。
我研究西汉人口地理,就碰到困难了,因为今天研究人口地理,多少数量,都有统计好的数据,但是历史上西汉连人口数量都没有。为什么我后来又变成写人口史了呢?从历史地理角度来看,应该解答中国历史人口地理;不先解决中国人口史这个问题的话,人口地理是没有办法研究的,所以我写了一套《中国人口史》,是这么一个关系。
所以到后来,中国移民史放在人口地理里面,就是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但我缺少精确的数据,很难说当时历史上的人口怎么流动、怎么迁移。人口的迁移流动,也是人口地理要做的功课,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群体性的移民史,所以我又写了《中国移民史》。
基于现实原因,我选了西汉时期,因为西汉相对来讲,至少还有办法复原,西汉本身的记录比较接近真实。那么我就从历史、人口、地理的角度做研究。
严格地讲,我做的《中国人口史》和《中国移民史》,是为历史人口地理研究这个领域的学者们扫清基本障碍。但由于年岁已高,我大概来不及做完历史人口地理研究了。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继续做下去,比如“东汉人口地理”,是可以做下去的。
张英:为什么会选择历史人口地理研究这个方向?
葛剑雄:我为什么学人口地理呢?这是受到谭先生的启发,因为我们这些研究生进来以后,他亲自给我们讲了一门课,讲到《汉书·地理志》。上完课以后,他给我们布置作业,每个人选一处地理,仿照它做一篇注释。
我当时选了河东郡,《汉书·地理志》里面有注释,提到当时的户口数字。我对这个觉得有兴趣,所以就开始看这些方面的史料,之后发现,这方面研究,前人没做过。前人偶然做到,又是错的。比如看到清朝史学家王鸣盛写的文章,我发现有错,就写了一篇小文章,在一个期刊把我的查证和数据发表了。
后来,我顺着这个路子,觉得西汉有条件可以做历史人口地理研究,所以我的硕士论文写的《西汉人口考》,先解决人口数字问题,到博士论文就将它扩大,变成西汉人口地理。我师兄周振鹤也是这样,他的硕士论文写的是西汉一部分的政区地理,到博士论文就是西汉政区地理,所以我们两个人都做的西汉地理研究。
为什么我们都做西汉呢?我想他应该也是受了谭先生的启发,分别选了两个方向。做完这个课题以后,我明白,要顺着历史朝代,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做下来,现有的条件不可能。
张英:为什么?
葛剑雄:因为有些人口历史资料只有西汉的时候有,其他朝代就没有。西汉时,每一个年龄层的人都要收税,所以政府调查户口的时候,连三岁的小孩子也不漏掉的。汉武帝闺女三岁开始,就要收人头税。其他朝代的女性,包括兵役、劳役、户籍人口调查,往往走过场,随便凑个数字,都不正确,很难根据户口数复原出人口数来。只有西汉有这个条件。所以我就写了一本《人口发展史》,1991年出版。
在这个基础上,就分两个方向,一个做人口史,一个做移民史,最后这两个项目倒是完成了。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要全面做中国的历史人口地理,还是有困难的。因为学术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没有条件做的,就不要去硬做。
特别是我们做历史地理研究,因为很多领域不能够回到现场,要靠史料,如果这一块史料没有的,宁可放弃。现在有的老师讲,这个千古解不了的谜,你一定要去解开;其实,这个世界上,有些谜是永远解不了的。
张英:那《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这本书的现实性很强。现在,计划生育基本上终止了。我看你也写过文章,关于梁漱溟和马寅初的人口论。
葛剑雄:对。因为他们的文章只有感性的呼吁,没有撑得住的数据逻辑支撑。中国历来不重视人口统计,到现在为止,凡是提到人口数据,几乎都是错的,我们居然还使用这些不可信的统计数据,比如得出结论说“清朝人口奇迹”。哪有什么奇迹?乾隆皇帝把数字弄错了,说比康熙年间人口增加了五倍。康熙年间统计的人丁,纳税的人口,才多少人? 历史上,中国人口从来没有突破过亿。其实,我们研究证明,宋朝人口就突破一亿了。我们的学术成果不为社会所知。你跟那些下结论的人介绍,他们都不要听。中国人口到底是多少?第一次人口普查出来以后,快六亿人口,大家都以为数据错了,原先以为估计是五千万个中国人。结果发现,不算台湾、香港,都已经5.83亿了,后来核对下来,数据没有错。
正因为这个缘故, 1840年以后,近代太平天国战争以后,中国的人口基本上一直在增长,但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政府一直以为增加得慢,所以未对人口增加快所造成的影响有充分的准备。这个计划生育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包括以前的陈单、费孝通、吴景超这些人,在抗战前已经跟国民政府提出来,中国有几亿人口,太多了。
抗战期间,中国的公共卫生水平提高了,西方医学引入中国,有人打预防针,公共卫生水平提高,疾病、瘟疫造成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所以抗战期间人口还是增长的。第二个就是救济系统的出现,租界的、政府的、社会民间的、教会的,这些现代化的救济系统,减少了中国人因天灾人祸导致的死亡。
而且抗日战争期间,当时国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有学者就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我们要节制人口。但是这个措施直到抗战胜利以后都没有被政府采纳。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平时期,不打仗了,人口增長速度就非常快。
另外一个原因,中国的经济数据水分很大。我跟经济学家讨论过:人口增长率不过千分之几,现在经济每年增加百分之几,为什么人口多不行?他就回答我:人口增长不能超过经济增长力的一半。一个人除了吃以外,还需要有基础设施。经济也是这样。如果经济增长8%,人口增长百分之十,也没有什么了不得了,为什么跟不上呢?实际上到现在,我们才明白,原因是我们这个经济数据水分太大。
因此,在这个情况下,不计划生育不行了。后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什么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就是不进行计划生育,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计划生育与社会发展
张英:你还是同意计划生育的。
葛剑雄: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是坏跟更坏的选择,而不是最好和好的选择。我这个观点在写《中国人口史》的时候,已经定下来了。到现在我这个观点也没有发生变化,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是不得已的,但是是必要的,为中国赢得一点发展的时间。
因为世界各国,包括英国、美国发达国家,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过渡到低出生率和低增长率,他们大概花了一两百年时间。我看了英国的经济史,英国16、17世纪是这样的,家里生个男孩子,都用一个名字:约翰。为什么?其他孩子都死了,最后活下来的也是约翰了。
我亲自找的证据,造访加拿大一个墓地,对着墓碑翻译他妈妈的记录,一个家在几年里面,十几个孩子全死掉,能够健康存活的,很少。一个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跟人家祷告上帝:希望这个孩子长大,活得下去,都是这样的。
还有当时的生活习惯,比如北欧中世纪的时候,婴儿的哺乳期为三年,因为那个时候食物匮乏,没有什么营养。母亲三年期间,不可能再怀孕、生孩子。中国古代也是,孔子解释说,中国古人为什么要守孝三年呢?因为孩子喝过母亲三年奶。古人出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多子多福”。孩子多得很,就是生得多,死得多。
张英:必要的牺牲?但是,全世界推行计划生育的,只有中国。
葛剑雄:西方国家发展到工业化以后,曾经也出现拼命生孩子的现象,但是以后数据就慢慢降下来了,都是这样自然过渡的,包括日本、韩国。你看,韩国也是重男轻女,但是人口出生数据也慢慢掉下来了。
中国人为的强制计划生育,这种牺牲换取发展机会,没有办法。所以我当时就产生一个观点,这一代中国人不得不承受计划生育,为此而牺牲,是没有办法的。但是计划生育不要再搞第二代了,不要继续延长下去了。
当时我曾经写文章,如果要搞第二代,要知道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民族,这么快的速度,人口积极下降,到底会带来什么消极后果?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不能冒这个风险。从伦理道德来讲,我女儿这一代孩子,已经连兄弟姐妹的概念都没有了。
有一个阶段,美国有人攻击说我保守,我说你查查看,谁1994年就写文章提出来,要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从一胎化要逐步过渡到容许两胎,杜绝三胎。当时国家计生委主任彭珮云找我,我给她用书面资料说明,就是中国历代人口的变化数据。同时我也跟她提出来,很多要一个孩子的家庭,未来的养老风险和后果。
仔细研究《中国人口史》,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来。所以我是提开放二胎的观点比较早的。
张英:现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只让生二胎,三胎不可以。
葛剑雄:三胎不可能,广州有一个家庭,生了三胎,照样要开除公职,罚款处理。有一次,政府准备通过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允许两胎,但是计生委还没有通过。
开全国政协常委会的时候,李克强总理那次正好来了。我就对李总理说,中央作出决定,深得人心,但是计生委态度太消极,我说希望国务院督导一下,政策执行很不得力。现在奉公守法的人,要等二胎已经等不及了。我们上海有一个著名的主持人跟我讲,他已经四十岁了,家里一直希望他生两胎,但他作为共产党员,作为上海的劳动模范,作为公众人物,他不能违反国家政策。他真的等不及了,没有生出第二胎。李总理当时回答我:“你的意见我明白了,但是我不能以言代法,虽然我是总理。我只有推动,请人大赶快修改法律。”后来下个星期,人大就修改了法律,政策修改,可以生两胎了。结果现在,从城市到农村,愿意生两胎的家庭也不多了。
现在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还没有许可可以生三胎。地方上,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比如夫妻双方都是再婚的,现在是可以生三胎了。还有孩子有病的,属于特殊情况,或者是眼开眼闭,可以生三胎。
你看韩国、日本,应该讲福利都很好,传统观念很强,人口也在持续下降。中国台湾从来没有搞过计划生育,但是台湾人口也在下降,台湾的小学一半以上都要关门了,现在大学招不到学生了。 张英:发达国家还是因为教育问题,教育太贵了,投入太大,竞争越来越激烈。
葛剑雄:现在还有不生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我这个话已经讲了好几年了:传统文化怎么去创新?应该传统文化创新,比如说孝,孝的本质是什么?不是跪下来磕头,不是听一听长辈,孝的本质是生孩子。孟子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的本质就是你要及时生孩子。
现在弘扬传统文化,我个人对孝就要有新的解释,把它作为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孝的本质就是一个人,要对家庭、对社会负有义务,基本的义务,就是及时地结婚,及时地生孩子,有条件多生孩子,你要这样去弄。那些信仰宗教的家庭,为什么不流产?因为教会灌输观念:上帝叫我们多生孩子。
为什么以前战争年代,连红军长征路上都要生孩子?两个原因:一个是没有避孕手段;第二个是越是打仗这种时候,越要多生孩子,传宗接代。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了,现在的人考虑生孩子,很多都来自经济压力,多一个孩子要多少钱呢?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帮助二胎家庭缓解压力。
游戏就是彻底的娱乐
张英:你怎么看待网络游戏、电影、电视剧的历史传播作用?
葛剑雄:中国人到现在,从上到下,有一个基本观念还没有破除,好像一个游戏一定要讲出它的好处来。其实人喜欢玩,游戏就是游戏,游戏只要无害就可以了。游戏的主要任务不是传递知识,就是玩得高兴、有乐趣,这个一定要把它分开来。
我们小时候,跳绳、跳方格、滚铁圈,就是玩。没有家长和老师跟我们说,要想想锻炼意志,不需要。这个就是游戏,打扑克就是游戏,不是数学方法。成功的科学家,哪个是靠游戏打出来的?游戏最多激发他某个方面的兴趣,但真正要使这个兴趣成为现实,还是要通过科学的学习。
我们小时候看到科学家到北极去,我也想去。但我看这个科普书,能去吗?我可能成为科学家吗?有的人说通过看一本书激发对天文的爱好,后来认真学习去,大学、硕士、博士读天文专业,后来梦想成真。
正因为这样,我们每个游戏都要给它一些游戏玩的任务,叫寓教于乐。为什么教跟乐不肯分开来呢?小孩子这一个小时玩游戏就是玩游戏,开心就好,然后另外一个小时去认真学习,这不是很好吗?两者结合是结合不好的。
张英:但国外也有用于学习、模拟的功能性游戏。
葛剑雄: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可以通过玩来学知识的,不是所有知识都是通过游戏来的。你说的这种特殊功能性游戏,未必对所有人有吸引力。第二个,即使游戏有这样的功能,也不可能将学习问题都解决。
比如说我在游戏里看到罗马的建筑、中国的故宫,就像真的一样,过分精美,金碧辉煌。但是它是不是真的?让你身临其境,和游览真的罗马、故宫的感受一样?不可能。
中国传统观念都是这样,玩物丧志,玩总是不好的。其实人需要玩,特别到了现代社会、未来社会,大多数人余下时间多得很,而且社会的发达,就是人不要花太多时间去为生存工作奋斗,很多多余的时间都可以玩。对于一般人,知识分子不能要求玩的娱乐里面要有一个教化功能什么的,不需要的。就是玩。
现在西方发展的体育产业,爬山、徒步、跑步,对多数人来讲,是为了健身还是为了运动呢?什么都不是,实际上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需要。如果我在跑步机上就可以,我全世界跑马拉松干什么?攀岩还有风险的,有的人死掉了,这就是人的精神生活。
打桥牌,不是为了数学吧?有几个人打桥牌打得好?但要从开发智力来讲,除了说打桥牌预防老年痴呆,它就是好玩,行了。你说对数字感兴趣,我为什么不去学数学呢?小时候我喜欢集邮票,说选择集邮可以增加知识,我心里纳闷,要增加知识,给我集一套世博会的邮票,花很多时间,那我看一本世博会的书,增加知识不是显得更多吗?集邮其实就是好玩,顺便增加一点知识,更主要是玩。
我们如果有这个观念,就看清楚了问题的关键。
张英:这是你出任游戏《王者荣耀》学术顾问的原因?
葛剑雄:我到现在都不玩《王者荣耀》的游戏。我自己不玩游戏,但是我知道游戏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文化产品。为什么?一个社会如果还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大多数人关注的就是衣食住行;等到温饱问题解决了,小康了富裕了,时间只有一半花在工作上,剩下的时间怎么办?钱花到哪里去?人类的文化消费和娱乐行为就越来越长。
我们这一代人以前工作一周才休息一天,后来一下子变成双休。中国这一步走得很快,当时我到法国去,印象很深,他们星期六好多学校还要上课的,双休再加上节假日,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休息。如果没有相应的精神生活,那么就是用来吃喝玩乐。现在人类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有一个文明的指标,就是余下时间在干什么。
我们不能够要求所有的老百姓休息时间都是从事高级的精神生活:读书、创作;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话剧院,欣赏芭蕾舞、交响乐等这样的高雅艺术;去体育馆和健身房跑步、健身,或者攀岩、游泳吧?游戏也是很好的娱乐方式,上海正建设电竞之都,想把游戏变成体育娱乐比赛,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
现在,不仅年轻人喜爱,其实老年人也很想玩游戏。很多老工人退休了,家里房子又小,子女又讨厌他,就不得不在弄堂里或者马路上打扑克下象棋,或者遛狗逗猫,养鸟鱼花草,一个个耳朵上夹着氧气管。
所以我很感慨,我们可以看书,他们文化程度也不高,只能进行这些娱乐。上海六十歲以上老人的比例非常高,八十岁以上都好多,百岁老人已经2900个,这样成倍在翻。你看看日本,也是这样,很多老人通过娱乐,包括游戏、唱歌,来提高自己生活的乐趣。
其实游戏是非常好的文化产品,不仅中国人,包括日本人、美国人、欧洲人都在玩。好的产品是不分国界的。这里面我们要防止一种现象:将文化开放、自信变成文化自恋和文化自闭,这实际上对我们国家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我们国家软实力的排名,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比日本、韩国都低?你比较看看中国现在有什么文化产品,在世界上有什么影响?韩国人当年什么大叔,跳一个什么骑马舞,马上风靡世界。现在你去看看我们会玩吗?我们很多走红的电视娱乐节目,什么《超级女声》、《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不是买人家的专利就是模仿人家的,要么就是盗版。 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一个是我们的娱乐产品,包括游戏,首先要有基本的价值观念,我将它定义成有人性、有趣好玩,这是普世价值,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人家不会接受你这个产品。另外,很多不玩游戏的家长父母,甚至很多学者,都站出来批评游戏,说游戏篡改历史人物,什么华佗下毒、男女性别颠倒互换,不符合历史,误导年轻人的历史观念。这简直就是个笑话,游戏本身是一种娱乐,你要学历史也好、学艺术也好,一定得正规地在学校课堂上学,谁让你到游戏里学历史?
世界上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群体,学历史是通过游戏的?就像我们看《三国演义》就不是学历史,要学历史就看《三国志》。你看《聊斋》会联想到是在学历史知识吗?说游戏篡改历史人物这样的观念不仅影响游戏正常的发展,商业上恶性竞争不说,政治上还给你戴帽子,试图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诉求。我就站出来写了那篇文章《谁会傻到拿“王者荣耀”学历史》。如果我们不把事情说清楚,不仅影响游戏,而且会影响未来娱乐产业的发展方向。
所以,游戏只要守住底线就可以了。那游戏的底线是什么?就是基本的价值观念,你不能反人类、反人性,不能违反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就可以了。游戏必须很好玩,有趣。不然它价值观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至于有些人担心上瘾,可是,烟酒、任何东西都有人会上瘾,都会有人走极端啊。如果对未成年人的防护做得好一点,就可以防止。至于成年人,自己负责,上瘾关游戏什么事?
我参与游戏创作,给《王者荣耀》当学术顾问,他们希望我对历史事实和价值观进行专业把关。历史只是游戏里面做背景用,让游戏更加好玩,增加一点历史色彩,我根本不指望游戏产品能够传播真正的历史知识。
我反对那些批评者的观点:因为《王者荣耀》里面有些历史角色性别设置得与史实不同,就说这个游戏有问题;因为担心孩子迷恋游戏,学不到真正的历史知识,就要攻击这个游戏产品。
我是针对这些糊涂的人或者根本逻辑不通的人。讲那些话的家长,自己根本没有好好学过历史,根本不懂历史。实际上他们反对的是孩子花了自己的钱,拿这个作为攻击游戏的借口。问题是一些学者也跟着风讲,简直不是虚伪,就是傻瓜、书呆子。
张英:王者荣耀的《三分之地》这个版本,三国这段历史,你参与了哪些工作?
葛剑雄:我参与了三个主题的讨论:一个是理想,一个是侠义,还有一个是家族。
“理想”,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他们的梦想。曹操的梦是什么呢?取代汉朝,国家统一。最后曹操灭了其他两国,统一国家。
在南宋以前,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都是以曹魏为正统的。吴、蜀是地方政权,蜀这个名称不是正式名称,刘备建的政权是汉。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剧和游戏,刘备后面打个蜀的旗子,这真是笑话,哪叫什么蜀,旗帜也是“汉”,这实际上是说:刘备才是正统,曹操是伪政权,也是拿历史为现实服务。
政治场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坏人,曹操不管怎么奸诈,他有这样的理想、雄心壮志,要统一天下。我们在创作转换中,要把这个精神提炼出来。
“侠义”这一点,项目里,刘备做得稍微有点牵强。中国的江湖侠客文化里,侠义就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在江湖民间给你伸张正义。这还是有一种积极的意义在。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儒家就是通过文字,干扰你的法家制度。侠客通过武来犯禁,冲破你的专制。
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文化程度不高,他的谋略哪里来的呢?他看《三国演义》,对关羽特别崇拜,所以清朝后来把关羽封为关帝,满人就产生了关羽崇拜,从新疆的天山到外蒙古,都有关帝庙。为什么?满族的八旗兵到哪里,就在哪里造关帝庙。
关公本来没有那么高的地位,但是努尔哈赤崇拜关公,利用树立关公这么一个形象,强调他一个“忠”、一个“义”,树立价值观念,通过庙宇、宗教与信仰进行和风细雨的滋润,而不是靠简单的说教。
因为游戏可以是虚拟、打破时空界限的,我们突出弘扬它正面的方面,就好。
最后一点是“家族”,今天看起来,家族很多东西,不一定是正面的。但在历史上,中国是讲究“家国”,先要修身、治家,然后是整个家族,在這些个基础上,“家”才构成“国”。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解释,家族还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
我们游戏也好、写书总结历史也好,都是在扬弃、降低它的负面价值,提升它的正面价值。这样,也容易为中国和外国人所接受。
张英:你怎么看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的区别?
葛剑雄:当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人找我,他研究《三国演义》,问我们能不能做一套“三国版的地图集”,我们觉得可以做。
但后来我们做下来发现,《三国志》里的地名是可以放上去的,《三国演义》有些地名就是虚拟的。《三国演义》你写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在我们地图上画的话就是转圈,不肯走到前面了,为什么?他要凑满五关才行,否则斩不来六将。
三国故事能够在中国和日本、韩国流传,这个功劳主要在《三国演义》。三国这样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比它分裂还多的朝代,比它故事更传奇的有很多,别说天下分成三国,分成十国和十六国都有,打仗的惨烈程度、悲欢离合的故事,其他地方更多了。
但是为什么三国的故事能够“相处流传”呢?因为那些朝代的历史古籍,记载的都是一般人看不懂的正史,里面的故事、战争、人物,一笔带过,只有干巴巴的严谨的记录,而《三国演义》呢?一般稍微识几个字的人都能看懂。后来通过说书人、戏曲舞台、皮影戏曲、剪纸年画……这些艺术形式,被大家记住,不断被转换创作,老百姓都耳熟能详了,好多不识字的人已经听人讲过故事了,这就是通俗文学的作用。
《三国演义》,从皇帝一直到普通百姓的故事,英雄豪杰,男将、女人,那么多典型的人物,都有独特的个性和外貌,精彩和动人的细节。作者又将它跟“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挂钩,变成演绎这个历史观念最好的题材。如曹操生性多疑,无毒不丈夫,又是奸诈;诸葛亮充满了智慧,那么聪明,有的时候还要失算;加上张飞、赵云、关羽,使得《三国演义》变成了男女老少都阅读、雅俗共赏、各方面都被接受的作品,社会影响上还传到日本朝鲜,又通过日本人、韩国人的开发,变成他们戏剧漫画、电玩游戏的作品。 现在的孩子、年轻人不大读书,他对“三国”的接受,很多人是通过动漫、影视,通过玩游戏接触传统,才知道有《三国演义》。这个过程与西方所经历的一样,今天的中国人认为是名著的《莎士比亚戏剧集》,你到英国问几个年轻人看过,也就一两个人。
文化的发展过程,我反复讲这个“度”和分寸拿捏,很关键。如果我们守住《三国》本身,甚至通过游戏、动漫,创造出偶像级的虚拟人物来,比如赵云、关羽、吕布,也可以作为文化标志,繁荣好几代。现在到意大利的游客去看“罗密欧的阳台”,到英国的游客去寻找“哈利·波特读书的学校”,其实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了。
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国的历史传记、历史小说,像《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某种程度上是优势,给我们的游戏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从现在开始,也要注意怎么样突破它的局限。比如在现有故事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人物和剧情,也是一个选择。
小说可以夸张,受到文字的局限;游戏可以夸张,用技术把虚拟的场景、很多没有的现实创造出来,但同时我们又不能走得太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力。我们的故事剧情和人物设定要待在他们想象的范围里面,不能彻底颠覆人们的认知,他们会接受不了。
长安与唐朝三百年
张英:《王者荣耀》的下一个版本是“长安”,它的历史的最高光时期,就是唐朝和秦朝。
葛剑雄:不管我们做什么,做游戏还是做电影电视剧,你的解释要全世界的玩家、观众能够接受。你说我们基因跟你们不同,这是什么鬼话呢?所以对长安的设计与表达,我们首先要表达出它的特色来。
中国不同时代的皇帝都有这么一个观念:我们是天朝,文明最发达,物产丰富,东西有的是,天下本来都是我的。所以我们中国没有专门对外去开疆拓土的行为。每次开疆拓土,都是匈奴人来攻击我,军队才回擊打过去。这个价值观念不同,不是说中国人特别爱好和平,而是因为我们自大,是天朝地大物博,是这样的价值观念。
长安城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是封闭式的,比如说集市买卖,它规定只能在东市、西市做买卖,不能沿街摆摊;按照时间管理,下午几点钟市场就关门了。它当时的巷子都是深院大宅,晚上也是按照时间规定关门的。
唐朝长安城的画面设计,不要出现《清明上河图》的景象,《清明上河图》的景象是没有的。唯一可做文章的是不同民族的人穿的服饰,戴的金银首饰,可以做文章。“万国衣冠拜冕旒”,武则天墓前面那些雕像,各个民族的人都有,衣服首饰都不同。它的确是表示,当时的长安,什么地方的人都有,但比较多的是胡人、回鹘人,还有阿拉伯人、波斯人。这个是事实。
比如我自己想的长安,当时几乎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有黑昆仑奴,据说是南边海上找来的,虽然他们当时做奴隶,但是里面有很多高人,有的本领高强的,但都是黑人。还有唐宋传奇小说里表现了阴阳风水,比如“红拂女”这样的题材,我们可以丰富地去想象去使用。
但我们千万不要把长安描述成世界中心什么的,可以模糊一点,它是一个朝代、一个时间段里的中心,这个是对的。它有很多外国的成分、外来的成分,比如长安的舞,是胡旋舞和肚皮舞,这样不停地旋转,可以充分表达舞技,连衣服都会转。还有击剑、剑器,西洋的击剑与中国的剑术,不同的处理与呈现。还有西洋的骏马、蒙古人的马匹,与中国的马截然不同。八骏马图里面,都是突厥的马,名字很多。
张英:很多历史图书描述,在历史的朝代中,唐朝是最开放的,胡人和日本人都可以在朝中当官。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葛剑雄:中国传统的学者,在研究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间,往往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里,不是跟外界进行对比或者寻找它与外界的联系。往往自己建立一个价值体系,就根据这样的体系来“自娱自乐”:比如中国历史上在很多方面曾经是世界最先进的,或者说文明是最发达的。
以前,在中国没有开放的情况下,这样一种“自娱自乐”也许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一旦中国真正开放了,中国人走向世界了,这样一种盲目夸大的自信,往往结果会适得其反:非但不会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而且会动摇我们的信心,甚至使我们丧失自信。
唐朝对外,“开”是没有问题的,实际上是开而不放。西边的阿拉伯人都没有来过,更不要说欧洲人了。唐朝打败东突厥,西进以后,管控大漠流域,三年以后就退回来了。进来没问题,出去很谨慎。当时甚至罗马人间接地进来,为什么?基督教传到唐朝,叫作景教,已经进来了。
西方人为什么积极地传播?他主要传播宗教,不是传播文化。基督教的概念里,我要把上帝福音传给全世界的每一个人。越荒蛮的地方、有野蛮人的地方,我就越要去传播基督教。为什么传教士深入穷乡僻壤?就是观念的产物。
还有外界的和尚——日本的僧人、中国的道士、西方的传教士、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徒,他们都在长安,像这些文化元素和题材,都可以充分地去想象去表达。
张英:还有传闻,大诗人李白是一个中亚的胡人。
葛剑雄:说李白是中亚的胡人,中国传统学者都不承认。当时,郭沫若是为了政治上迎合,捏造搞出来这个观点,历史学界都不承认的。但李白身上可能有中亚血统,李白的祖上到过中亚,这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李白是不是出生在那里,这就存疑了。
不过李白的传记写到他中间的祖上因为犯了罪,被流放到西方,这个经历肯定是有的。比如李白还是有剑客的英雄侠气的,因为李白即使不是生在中亚那里,他祖上也是到过那里的,李白懂很多语言,甚至是语言天才,也可能的。但是不要把李白变成书呆子。
我一直讲,我们要吸取上次的教训,就是不要轻易颠覆公众已经有的形象,不要把男人变成女人,不要把坏人变成好人。比如,安禄山是个坏人,那他就是一个坏人形象,重两百多斤,跳舞跳得很好,身材婀娜多姿。胡人有这个本领,从小能歌善舞,这个都是有文字记载的。
张英:从历史来看,长安作为都城值得一说的朝代,就是秦朝和唐朝。它们的疆域版图、国际影响力,有多大? 葛剑雄:你查我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图集》,秦朝疆域很小,国界只到了甘肃,再过去就没有了。汉朝正式的领土是到敦煌,然后公元前六十年,汉武帝曾孙把当时领土扩展到了今天中亚、新疆这一块,这个地方叫都护府,不是具体管理,就是暂时控制。
唐朝是这样的,西边的边界一度曾经到阿姆河流域、锡尔河流域,甚至到了咸海,控制了三年以后,慢慢退缩回来。公元751年,“安史之乱”前四年,唐朝在今天哈萨克的江波尔跟阿拉伯人打了一仗,这是唐朝唯一的一次遇到阿拉伯人,怛罗斯之战,结果被阿拉伯人打败。第一步退到了帕米尔高原。
这场战争以后,双方都没有太当回事,阿拉伯军队仍然在东罗马激战,唐朝也没有开展报复行动,之后因为“安史之乱”,彻底放弃了西域。
现在藏族的祖先——吐蕃人把整个河西走廊,新疆、内蒙古的部分,四川西部,云南西部,整个青海、甘肃全部给占领了,一直到唐朝后期。为什么三百多万人的西藏,还有四百多万藏族人是在青海、甘肃、四川西部、云南西部,就是唐朝留下来的。以后维吾尔人到了新疆,否则新疆也是吐蕃人的天下。
后来明朝一度刚刚建立的时候,曾经打到过哈密,但以后就退下来了。到了嘉靖年间退到嘉峪关,把敦煌都丢了。清朝成立也没有出去,经过前三朝,康熙、雍正、乾隆,到乾隆二十四年,把天山南路也打下来,这样才形成我们讲的1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最大领土。
吃饱饭才是首都最大难题
张英:怎么看待唐朝历史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和作用?
葛剑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历史上中国没有主动利用丝绸之路,它主要的动力是来自外界。“西方人往东面看”比“中国人往西看”早得多,中国很多古代的文明其实是外来的:比如中国的小麦、黄牛、猪、羊、马、青铜都是外来的,大多数中国人提及“丝绸之路”,却不知道丝绸之路是外国的商人建立的,中国当时没有主动参与过。
又比如说,我们只看到唐朝开放,认为“丝绸之路”给中国带进了这么多东西,却不知道,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东西可以用百位数来计算,但中国传到外国的却只有个位数,这个过程主要是外国人主动的,而不是中国自己主动的。
张英:长安,作为唐朝首都时间最长,它的文化传统和唐朝有多大关系?
葛剑雄:很多人到现在,一说到西安,就把它讲成唐文化,我说唐文化在哪里?唐朝公元900多年建立,到现在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期间,唐朝的文化保留下来了什么?后来唐朝的文武百官都迁移到开封了,唐朝的诗人全跑了,以后也没再回去。什么还是唐朝的文化呢?地面建筑,现在的鼓楼、钟楼都是明朝的,城墙是明朝的,唐朝就只有大雁塔留下来,你说这个就是唐朝文化?
南京也是这样,什么六朝古都,六朝的文化全部毁掉了。宫殿全毁掉,历史上为了镇压王气,把宫殿全毁掉,上面澆上大粪,种田,然后把都城迁到扬州。扬州过去的本名叫江都广陵。怎么传到现在,南京是六朝文化?
我说北京的清朝文化可以存下来,上海的民国文化应该传下来。南京连民国的文化都没有,为什么?民国的要人不是在纽约,就是在台湾,或者在上海、北京,你有什么文化?文化是靠人传的。还有“物”,南京现在说民国文化,可以说物还在。可是西安,唐朝连物都没有,地底下都是废墟了,都湮没了。
我们中国研究文化问题根本不从实际情况出发,所以我们这个习惯和观念要破除,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来讲唐朝。
比如,朝鲜一直到乾隆年间都还认为中国是蛮夷,认为中华的文化在他们那里。在他们心里头,明朝才是真正代表中国的,他们认为清朝是野蛮人,逼着汉人换了衣服、留长发扎小辫,所以朝鲜坚持不换这个服装,到现在传统衣服还是汉朝领子、汉家衣冠。
张英:长安作为六朝古都,为什么后来会被放弃?
葛剑雄:长安作为都城,秦朝时间短,主要在汉。汉朝时间长,但到了东汉,都城就搬到洛阳去了。原因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是粮食供应。汉武帝时期,长安城需要粮食最多的时候,已经要几百万石粮食。粮食主要是从太行山以东过来,陆路运输一个车带不了多少粮食,要靠水路,从黄河转运过来。
最麻烦的是三门峡那一段,船都靠人拉的,损失很大。到了渭河,又要人拖上来,所以运输成本很高。三门峡实在太难过了,唐朝时候,曾经在三门峡旁边人工开一下路,就是船到了这里以后,把粮食装上车,绕过三门峡,再水运粮食,这样成本又增加了。
所谓陕西八百里秦川,土地质量不是很高,等到长安人口一多,粮食还是不够吃。所以每一次粮食不够、运上来太困难,皇帝就带上文武百官到东都洛阳去。到洛阳有什么好处呢?粮食不用过三门峡。
正因为这样,你看,唐朝最后表面上给朱温逼着迁都洛阳,花了三年时间把政权迁到洛阳,为了建设宫殿,把长安城都破坏了,拆掉长安的宫殿,将建筑的木材料运到洛阳去,重新盖宫殿。当时这么多木料从长安过去顺流而下,经过渭河、黄河,到了洛阳。
张英:都城问题看似繁复,最后归根结底,还是人吃饱饭活下去的问题。
葛剑雄:中国历朝历代,首都在哪里,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粮食供应问题。唐朝靠它的国力强盛撑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首都在长安。但是以后,为什么首都再也不到长安去了呢?长安先天不足,人口太多,除了粮食,还有冬天的取暖问题,因为当时还没有煤,就把终南山上南面能砍的树都砍光了。到以后朝代,已经不行了。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首都放在南京是权宜之计。因为当时北方还有元朝,等到他把元朝平定以后,就准备迁都北方。第一个备选的都城就是西安,他派了太子一行人去考察,最后一看不行,周围太穷,而且唐朝以后,西安就没落了,所以就放弃了。第二想迁都开封,结果去的路上船只都搁浅了,河水太少,这样的情况,怎么运粮食呢?开封又放弃了。
金朝的时候,因为他只统治北中国,人口少,没关系。到了元朝,因为它的根据地在内蒙古和外蒙古,那个时候货币,金朝每年要运到首都的,路途遥远,没办法,只好把首都放在北京。但是都城放在北京,粮食不够吃。 到了元朝才把隋炀帝建造的从洛阳往北京、洛阳往扬州的两条运河的中间一段,山东这里全部打通,这才有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就是为了解决北京的粮食供应问题而修建的。没有京杭大运河,北京就建不了都,就是这么回事,所以要不惜工本。粮食价格到了北京,是江南的两倍、三倍,但是因为皇帝要吃啊,要保证首都供应。
为什么粮食价格那么高呢?因为是靠船一个个牵拉过去的。靠风帆的话,没有风怎么办?第二个,运河到山东济宁附近,一个船要靠二十几个船夫拉伸上去,当时没有机器,中间这一段全靠人力,翻过这一道山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运河是不平的,再加上黄河闹水灾,水多,所以有的时候,黄河一闹水灾,官员经常问:今年粮食还没运完,先不要堵缺口,要让它泛滥,是因为这个成本。
到什么时候可以用海运了呢?清朝末年,英国轮船来了,机器有动力,这样一来,通了海运以后,清朝就废了运河,没有人维护了,山东这就废了。然后河北本来没有水,河北就废了。后来到了近代,又铺了铁路通了火车了。
所以这个道理,不是说不重视长安,建都最多的问题就是粮食,解决不了。长安的关键问题是,先天不足,在古代运输条件下面,它有粮食问题,到了后来,连燃料都麻烦了。首都不是所有优点集中的地方,它有各种因素,不能十全十美。为什么有些国家首都分散,南非就有好几个首都;荷兰那么小,也分散首都,把功能分散,就为的避免问题出现。
唐朝不是当时世界的中心
张英:“热捧”秦朝,现在也是民间史学的热点,图腾得很厉害。
葛剑雄:这几年更夸张,比如说那个秦朝的“驰道”是最早的高速公路,说成世界奇迹,胡说八道,能这样形容吗?当时的秦律讲得清清楚楚,“驰道”规定是给秦始皇出巡专用的,传递军事情报和送公文用的,其他人不能够使用。高速公路是公路,人人可以走。“驰道”就是黄泥土路,那么狭窄,骑马速度怎么高呢?高速公路是封闭的,那么宽,双向六到八车道,这样的概括吹嘘就不对。
另外把“驰道”跟波斯帝国修的路、罗马大道比一下,没法比。包括长城,你看罗马人的城池,也修得比中国早,当然他不用修那么长,根本没法比较。现在对秦朝的吹捧越吹越大。汉武帝的时候,曾经因为规定人家不许在“驰道”上面走,其他人走了,车马都给没收。这个路是帝王家专用的,对全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起不了什么作用。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对长安的评价,一定是要恰如其分。只能讲长安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对周围有一定的影响,但绝对不能说世界第一,也不能说它是世界中心。
包括我讲到大唐,中国今天大多数人眼里,甚至包括历史学家,都认为唐朝的长安曾经是世界的中心,其实这是伪命题。我曾经问很多外国学者,唐朝的长安对阿拉伯国家、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实,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甚至对日本,唐朝也从来没有主动影响它,都是日本人主动到长安来学习他们自己选择的东西。唐朝真正的影响,实际上就在汉语文化圈,就只是到朝鲜、到越南的北部,甚至还没影响到东南亚。
张英:怎么看待现在的历史热?不管文艺作品还是影视作品、自媒体的文章,很喜欢在朝代后面加上“帝国”或者“大”这个词,比如“大秦帝国”、“大清帝国”。
葛剑雄:清朝的时候叫大清,“帝国”是我们现在的一些文艺和影视作品加的,不合适,不应该加的。中国历史上不讲帝国,这个是翻译词汇,帝国是专门指像沙皇、俄国,这些叫帝国。我们国家历史上很少用。
清朝早年曾经受西方影响,在那个国歌里面,才有帝国这个词。日本叫帝国。因为皇帝就我一家,要什么帝国呢?大清这也是它自称的。比如我们现在讲历史,动不动说大明的历史,其实用不到这个词,不是真正的历史。现在加了帝国,更加不对。
我写文章坚持不变,从来没用过,大清怎么叫帝国呢?皇帝天下最大,就他一个人,哪有什么“帝国”呢?西方有这个词,是因为有的帝国是选帝候,这个叫帝,所以他强调帝国。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风气,对中国历史浮夸,盲目自大,夸大唐朝、夸大秦朝的历史作用,风气特别不好。
张英:这个风潮认为唐朝代表了中国最厉害的朝代,把长安说成世界中心。
葛剑雄:我和你讲,当时世界还没有形成,怎么有世界中心呢?大家一致公认的,比较近的打通欧亚地区是靠蒙古打通,两个大陆连成一起。唐朝和阿拉伯国家没有任何来往,唯一打了一仗,被彻底打败了。什么世界中心,连日本人都是主动过来学习的,唐朝官方从来没有派人去指导过,从来没有去干预过,怎么叫中心呢?“安史之乱”以后,吐蕃人的祖先一直打到长安附近,而且长期占着河西走廊,占到那个地区,你说唐朝还是中心吗?
所有这些历史荣耀,其实都是后来中国人的虚假想象。从经济上来讲,唐朝长安城里的商人,全是外头过来做生意的,都是民间自发的。当时唐朝有没有官方到外头做生意的呢?哪怕是民间商人,几乎一个都没有。所谓的“丝绸之路”,其实都是单向的。
比如,唐朝期间,有一些外界器物都传进来了,长安城里吃的是胡瓜、胡麻、胡饼、胡豆,都是外面传来的。陪酒女郎是胡姬,是外国洋妞,看的是胡旋舞,听的是胡乐,包括我们拉胡琴,都是外面引来的。但实际上唐朝的文化、器物代表,这些有没有传出去呢?几乎没有。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都没有传播出去。
为什么不对外传播出去呢?因为从唐朝一直到清朝都觉得华夏文明最厉害,其他地区都是蛮夷,野蛮没有开化,还不配学我们的文化。等到他们自己有觉悟了,来了中国请教,我可以教他。吐蕃人像日本人一样,如果派代表、来留学,我可以教他。
当时大唐不仅是对外国,对自己领土上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到清朝改土归流以前,这些地方都不去办官方学校的,不去推广汉族文化的,所以我们现在才懊悔呢。新疆、南疆很多人不会说普通话的,俄国人不客气,到新疆就推广俄语,管你什么民族,都要学俄语,所以俄語是当时新疆的“普通话”。
张英:全世界的文化中心也不是。
葛剑雄:大唐都不是世界的中心,连文化都做不了中心的,所以这个说法完全是夸张。历史上本来已经夸大,这些年我们更加夸张。长安当时有一百万人口,人口多就是中心?它的城市规模比巴格达还要大?而且人口一百万,这个数据也是很难讲的。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化中心从来没有说是一个城市的,都是周围的一大圈城市站在一起的。中心你就是要影响到其他地方的,对边缘起作用的,这才叫中心。
特别是在东西方还没有打通的情况下,当时的世界没有形成,东西都是分割的,最多讲唐朝是东亚这一块的中心。唐朝跟东罗马有关系、有来往吗?有什么影响?大家都是各自分割的,这个就没有中心了。我们以前一味地看到自己的史料,很有讽刺意义,比如阙特勤碑,在外蒙古发现了,这个碑正面是唐玄宗给他的碑文,里面都是写他们如何称赞唐朝;背后是突厥文写的,很多内容都是骂唐朝的。这就是真正的历史,绝对不是说突厥人证明拥护唐太宗、怎么爱唐朝,把唐太宗说成是什么“天可汗”,都是捏造的。
张英:从文化器物的角度来讲的话,丝绸、瓷器、茶叶,这些上面来看呢?
葛剑雄:只能说物质文明比较发达,也谈不上中心,对不对?比如日本跟唐朝的关系,到现在为止,我们在日本找不到唐朝主动去传播文化的证据,连鉴真和尚去传播佛法都是民间的行为,文化交流什么的都是顺便的。
比如说日本建首都是明确建的,日本自己派人到中国画了图纸,带回去建造的。最多说长安是起了示范作用,你怎么说它是中心呢?
至于西方,唐朝对西方连示范作用都没有起到过。阿拉伯人学造纸技术是非常偶然的因素,是阿拉伯人自己学的,从唐朝战俘中间学的,也不是唐朝主动派人去传播的。我曾经问过外国一些学者,找不到唐朝对他们国家有什么影响。
(责任编辑:丁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