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音乐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复式思维——电视音乐编辑的配乐理念
  在电视音乐编辑心目中,电视作品中的画面、文字、语言、音乐以及音响等,如同画家手中的各种不同颜色,亦如文学家笔下的各种不同词汇。电视音乐编辑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可视的画面、文字、语言、音乐、音响(包括同期声)等各种元素,以及节目所要表达的寓意、内涵注入配乐的创作思维中,完成一次特殊的艺术创作过程。这就是电视音乐编辑所要从事的工作和配乐理念,是一种全方位立体的配乐思维,可称为“复式思维”。这种思维是多线条的思维,是“纵向的横向思维”,类似音乐总谱的思维,电视音乐编辑应该将这种思维运用到电视的配乐中。在由多元素、多线条结合成的电视节目里,最直观、最容易辨别的,当属电视的视觉画面元素了。这些看得见的,以及那些不容易看见的电视元素,其实都始终伴随着电视音乐编辑的思维。因为这些都是电视音乐编辑的思维活动,旁人是无法窥见得到的,以至于人们不大理解,也不太清楚配乐工作的真实情况以及它无形的思维路径。“用音乐说话,用音乐参与讲故事”,是电视音乐编辑对配乐理念的一种延伸表达。“用音乐说话”,就是把资料性的音乐(即音乐资料)变成会说话的音乐;“用音乐参与讲故事”,是告诫电视音乐编辑,在节目里,不是只有音乐在这里讲故事,还有其他的电视元素(比如画面、文字、语言、同期声以及音响等)也都参与讲故事,音乐要顾及“别人”,所以叫“参与”。我们用“参与”来强调电视节目的配乐原则是毋庸置疑的。音乐是一种语言,我们要求电视音乐编辑具备掌握并使用这种语言的造句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没有造句能力,就谈不到表达能力。在电视音乐编辑的眼里,配乐所使用的“音乐资料”只能被看作是配乐的语言素材,而不是最终用来“说话、讲故事”的电视音乐语言。要想把音乐资料变成会“说话”、会“讲故事”的电视音乐语言,就必须对音乐资料进行改造。电视节目的配乐,绝不是节目编导在画面、文字、语言完成后交给电视音乐编辑的“填空作业”,也不是要求电视音乐编辑随意给节目做一些“涂抹”的工作;更不是将一段所谓“好听的音乐”贴到画面上去就算是配乐了。然而,综观全国,现在的电视音乐编辑,因为普遍不具备改编音乐资料的能力,所以他们的配乐普遍采取的是“贴音乐”的做法,即将音乐资料原封不动贴到画面上去。这也是笔者深感忧虑的问题所在,因为它远离了创作(配乐也是一种创作),做着与编辑(音乐编辑)不相称的工作。
  二、电视音乐编辑的创作欲望与创作冲动
  创作欲望与创作冲动,可以说是电视音乐编辑“与生俱来”的天性。当你为电视节目配乐时,当你了解到节目编导的创作意图时,你能否与节目对话,你能否将节目编导的创作意图实现、延伸,以至升华,甚至反过来还能给节目编导以某种启示……以电视散文《沈园》节目的配乐为例,它真实再现了电视音乐编辑们的工作激情与艺术技巧,以及高强度的创作状态。
  电视音乐编辑的配乐是一个异常艰苦的心路过程。这个创作过程需要电视音乐编辑付出全部的心血、情感与智慧。笔者曾这样描述过往几十年电视音乐编辑创作生活的印记,以及那刻骨铭心的感悟:当电视音乐编辑进入配乐的创作状态时,当电视音乐编辑为捕捉艺术的灵感而苦苦搜寻时,多少的时日、多少的不眠之夜,倒海翻江、搜索枯肠,挖空了心思、穷尽了招数,焦虑、无奈,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千呼万唤”那灵感就是不出来……然而,无意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绝处逢生、洞天神来的感觉,犹如火山爆发一样激起如释重负的人们拍案叫绝。已是如醉如痴的电视音乐编辑们感慨: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一幕幕诠释着电视音乐编辑配乐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如一位诗人所说:一个人只是为谋生或赚钱从事的活动都属于劳作,而他出于自己的真兴趣和真性情从事的活动则属于创造。电视音乐编辑的成功作品不仅仅是劳作的结果,更应该是精神智慧与艺术创作的结晶。与节目对话,是电视音乐编辑创作欲望和创作冲动的驱使,这是电视音乐编辑最可贵的职业要素。有了这种创作欲望与创作激情,才能够真正进入创作状态,产生艺术联想,以至达到艺术想象的飞跃。
  三、电视音乐编辑要研究视觉语言
  (非虚幻的)流动的视觉画面是影视特有的艺术元素,是影视艺术诸多元素中的核心元素。视觉画面本体以及画面语言所传达出的信息、寓意,会激发起电视音乐编辑们的联想。为此,电视音乐编辑一定要注重画面语言的研究,以便确认音乐在综合艺术中应有的恰当位置和作用,找到音乐与画面的契合点。如《沈园》中,当陆游与唐婉邂逅沈园时,流动的画面突然快速地切换,这是典型的“情感蒙太奇”编辑手法,预示陆游与唐婉邂逅沈园时的情感变化。电视音乐编辑如若看不懂画面所给出的语言用意,仍然漫不经心地“贴音乐”,岂不是糟蹋了编导的苦心和用意?“没看出来”“找不到这样的音乐”——电视音乐编辑往往如是说。
  四、电视音乐编辑要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艺术的“直觉”与艺术的“想象”是最基本的专业素质之一。在配乐中,艺术“直觉”与艺术“想象”都有赖于电视音乐编辑自身各种知识的储备,以及无数次审美体验的积累,有如“十月怀胎”。这种在实践中产生的艺术“直觉”与艺术“想象”的出现,是电视音乐编辑艺术创作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一朝分娩”。艺术“直觉”是对艺术生生不息执着追求的结果,而艺术“想象”则是通过“联想”的不断深化得到的。例如,大连电视台王永福的电视诗《大树》。节目的第一个镜头是“巨大的地球崩裂”的动态画面,随之而来的一声似乎使人无法承受的巨响,将人们带入一个混沌的地球遐想空间。整个作品围绕这一系列“毁灭”后果展开演绎——人们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音乐则推波助澜,音响更成了这灾难的“助产士”。面对这被劫难的地球家园,人类该怎么办……编导向人们发出疾呼。值得关注的是,作品后半部的配乐,是一段女声孤独的哀怨的无词曲,进而发展到作品结尾时的撕心裂肺的合声无词歌。这无词的呼号与哀怨,随着生生死死三千年的胡杨林大树的消失,渐渐飘向天际。树与生命一起走了,世界变为寂寥的空间……这是编导留给世人的警示。
  从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流程来看,节目的半成品到了音乐编辑这里,往往是整个作品创作的最后一个实质环节。试想,如果节目到了这最后一个环节,又遇到一个没有想象力的电视音乐编辑,那将是一种什么状况?
其他文献
察布查尔县根据民族语言差异、技术熟练程度等具体情况,将全县135名操作员分类安排到汉语班、维语班、老操作员、新进操作员、零技能人员培训班,围绕远程教育基础知识、硬件安装、软件管理、实践技能操作等内容开展“小班化”培训。培训时间由以往的3天缩短为1天,由24课时精简成8课时,提高了培训针对性。同时,全县15个乡(镇)负责乡级“小班化”培训,要求每季度开展轮训不少于一次,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
期刊
创意内容:  将县级广播网络接入远程教育,建设远教广播频道,制作远教广播节目,利用农村大喇叭进行广播。此举充分挖掘了既有广播资源并加以创新,突破了远教传播瓶颈。  编辑点评:  其实创新载体的手段不只有发展新媒体一途,从旧资源中一样可以挖出宝藏。旧瓶子,也可以装上新酒浆。  针对问题,既有资源再开发  地域广阔,人口分散,是新疆库车县远程教育工作一直以来的传播瓶颈;新媒体冲击和劳动力外流,则分流了
期刊
眉山市以党员教育“有形有效”为目标,重点打造了一批党员教育示范基地。一是依托市、县党校资源打造“两新组织学院”。为发挥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眉山市依托市委党校成立了眉山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学院,并相继成立分院和教学点,把党员教育培训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延伸。二是依托红色廉政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仁寿县虞允文历史传统廉政文化资源,教育党员“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三
期刊
如果说远程教育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大舞台,那么服务在基层一线的站点管理员就是这个舞台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辽宁省建平县万寿街道办事处小平房村,就活跃着这样一位远教站点管理员。他用新锐的思维、丰富的知识不断创新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和农民的手段、方式;他用火热的激情、真诚的付出与农民党员群众建立了密切而深厚的联系。他,就是小平房村的大学生村官李明明。  政策宣传“指挥家”  小平房村地处城郊,经济比较发达。近
期刊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可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吧,每天早上我都围着社区跑上几圈,把看到的要解决的问题都记下来。  从2001年到现在,这样的民情笔记我记了三十多本。每天拿出来看看,一件一件去解决。群众反映的事情都是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记在本子上,更要记在心里。我觉得吧,只有群众信任你,社区的工作才能干好。  字幕:守信 “兑现对群众的每一个承诺是我工作的基本准则”  同期 刁俊(
期刊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一句话道明了崂山之秀美瑰丽,而工作在这里的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远教办的三位同志,正是用手中的镜头不断记录下这片锦绣大地上一幅幅壮美的画卷,共同谱写出了一首电教制片工作协奏曲。  片言只语敲心门  诚恳的笑容化解了冰冷的气氛,亲切的言语敲开了设防的心门,深入的提问收获着鲜活的素材。这就是远程办主任孟兆轲的采访方式。有人说,采访不就是聊天吗,有啥难的?其实不然,采访是引导受访
期刊
正所谓文似看山喜不平,专题片亦如此。叙事高潮之于专题片,就如同水之于鱼,不可或缺。那究竟什么是专题片的叙事高潮呢?简言之,就是片中能够体现人物性格、凸显全片主题、激荡观众情感的典型片段。如何策划叙事高潮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通过“提问—回答”的形式来设置叙事高潮的方式,可称为解疑式或悬疑式。这是专题片最常用的方式,即通过提出问题,调动观众的观看兴趣,引导观众心有疑问去跟随片子寻求答案,
期刊
“今天你上网了吗?有什么好的项目没有?你家产品网上订单多不多……”海安农民见面时的话题正发生着新的变化。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县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充分发挥“互联网+”效应,搜集致富信息,加强技术培训,拓展销售渠道,走出了一条信息富民的新路。  “通过网络,我学习了桑园套种榨菜技术。今年,我家的桑园冬季也有收益了。”今年61岁的谢德富是海安曲塘镇万杨村养蚕大户。由于养蚕具有季节性,每到秋冬季节,老谢家的
期刊
《真诚·沟通》开播于2002 年,是《东方时空》的一个创意性板块。2010 年改版后的《真诚·沟通》进入央视新闻频道,以公益广告的形式滚动播出,时长为90 秒,至今已播出400 多期。节目一直秉承“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真实情感、积极励志”为宗旨,力求表现大时代中平凡人身上点滴的真善美,展示人文关怀,重申理想主义,提供独特视角,传播核心价值。  作为全国唯一一档“同一总主题的公益宣传片栏目”,
期刊
一是挖掘典型,树立榜样。深入挖掘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心系群众的感人故事,以及各单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亮点和特色做法,组织摄制一批宣传教育片。二是开展评比,表彰先进。全县各乡镇、部门共上报作品90余部,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确定45部作品参加观摩评比。组织成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电视台和县文化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观摩交流评委会,进行现场亮分、点评,表彰一批优秀作品。三是展播作品,营造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