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制片三人行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一句话道明了崂山之秀美瑰丽,而工作在这里的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远教办的三位同志,正是用手中的镜头不断记录下这片锦绣大地上一幅幅壮美的画卷,共同谱写出了一首电教制片工作协奏曲。
  片言只语敲心门
  诚恳的笑容化解了冰冷的气氛,亲切的言语敲开了设防的心门,深入的提问收获着鲜活的素材。这就是远程办主任孟兆轲的采访方式。有人说,采访不就是聊天吗,有啥难的?其实不然,采访是引导受访者对陌生人敞开心扉的艺术,而老孟无疑就是一位将采访艺术演绎得活灵活现的艺术家。
  每次见到采访对象,老孟总是满脸笑容,用他的话说这叫“伸手不打笑脸人”,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自然,自然也就愿意打开话匣子。当然,有时仅有笑脸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就说有一次吧,老孟去采访一位有名的茶叶种植专业户李大爷。可是不巧,那天李大爷和老伴儿因为家庭琐事拌了几句嘴,正生着闷气呢,谁也不理。这可怎么办。但老孟不慌不忙,告诉摄像打开机器,准备拍摄,然后就和冷着脸的李大爷套起了近乎,套的都是人家感兴趣的话题:“大爷,这茶叶不好种吧?”“附近十里八乡,都说您的茶叶最好。”“您的茶叶,快称得上崂山一绝了。”……李大爷听到如此挠心的话,脸上渐渐地解冻了。于是老孟趁热打铁,马上聊起了和拍摄有关的话题。就这样,此次采访顺利完成。而老孟高明的采访技巧自然又一次让众人赞叹。
  巧拍妙摄求画美
  为了镜头的准确,可以上房伏地寻找合适的机位;为了画面的精美,经常没日没夜地守候某个精彩的瞬间。业内有句话,叫“画面好不好,不在于摄像机的头,而在于摄像机后面的头”。为拍好片,张锋可是转尽了念头、吃尽了苦头。
  有一次,张锋在外出取景时需要一个能展现枯桃社区花卉栽培产业蓬勃发展的镜头作为结尾。大家研究设计了一个从点到面、由小见大的上升摇拍镜头。可正想拍的时候,小摇臂却因为一个小零件的缺失罢工了。这可急坏了大伙儿,没有摇臂,这个镜头就没法完成了啊。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张锋却轻松地说:“大家别急,看我把三脚架变个型。”说话间,只见他收缩起了三脚架的一只脚,以前端另外两只脚为支点,身体随着摄像机由蹲到起、由前到后,手部利用云台不断变化角度,一个仿摇臂镜头就这样拍出来了,而且效果还真能“以假乱真”。自那天起,“张锋拍摄有一套”的说法就得到大家的认可了。
  精斟细酌出佳作
  剪片加班加点,只为追求每一个画面都准确无误;采访必到现场,只为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作为负责后期编排的田晓旭,总是和编辑机一道奋战到很晚。
  大年初三,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可她却还在编辑机前紧张忙碌着。这是一部展现环卫工人风采的片子。为了准确把握好编辑细节,她数不清跑了多少次拍摄现场,除了参与紧张的拍摄外,还要尽量掌握细节信息,以求后期编排能够准确。片子拍完了,她也和环卫工人们处成了好朋友。而回到办公室的她,又继续投入到繁重的后期编排工作中,一个个画面得细审,一曲曲配乐得衔接,一行行字幕得校对……当该片最终杀青时,她也瘦了一圈。别人都纳闷:“都说过年人会胖,你怎么还瘦了呢?”她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你加入到我们远教办,想瘦容易得很。”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重庆市潼南区充分发挥远教优势,以实际行动服务农村春耕生产。一是科技下乡。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5个“春耕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举办科普讲座22场次,发放图片、资料1万余份,切实为农民群众解决春耕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二是开发教材。结合农村“一村一品”发展实际,积极开发制作《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果园栽培和管理技术》等“乡土教材”供农民群众学习。三是典型带动。积极搭建平台,邀请本地有名气的“土
期刊
建一个中心。在全区所有远教站点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各产业集聚区根据行业特点建立产业外来流动党员工作站,加强与政务中心、人社、民政、卫计等部门配合,为外来流动党员做好服务工作。搭两个平台。一是搭建党员微信公众号、外来流动党员QQ家园等平台,让外来流动党员能够随时随地反映需求,感受党组织的关怀和爱护。二是在《石鼓江山报》《石鼓手机报》上开辟专栏,及时向外来流动党员通报区内的重大工作部署、上级重要指示精神
期刊
如何让乡土人才真正破“土”成“才”,是新疆阿克苏市远程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方面检验着全市乡土人才的成长培育机制,另一方面也彰显出全市远程教育工作力争带民致富、取得实效的决心和信心。如今,通过精心选拔、培训,在阿克苏这片党建沃土上已经组建起一支懂技术、熟民情、善服务的优秀乡土人才队伍。  “多维度”选拔人才  “好中选优、优中选尖” 是阿克苏市严把乡土人才选拔“入口关”一直坚持的原则。提高乡
期刊
“三学”提素质。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惠农政策等知识。“三比”激活力。在党组织中开展党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知识竞赛及演讲比赛,比素质提升和服务意识;在远教管理员中开展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比业务提升和服务水平;在广大党员群众中积极引导他们发展产业,比致富增收和带富能力。“三争”促转化。各级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组织,各站点管理员
期刊
沧县探索开展党员电教“点、配、送”专题教育培训,扎实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党员“点”,自主学。由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制作并下发理论、法制和农业技术类光盘,保证每个播放点片库存量达到二十张以上。各基层站点列出光盘菜单张贴在党务公开栏里,方便党员群众根据需要随点随播。二是专家“配”,集中学。根据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情况,邀请相关专家配出培训“菜单”,增强农村党员培训的科学性。三是上门“送”,指导
期刊
察布查尔县根据民族语言差异、技术熟练程度等具体情况,将全县135名操作员分类安排到汉语班、维语班、老操作员、新进操作员、零技能人员培训班,围绕远程教育基础知识、硬件安装、软件管理、实践技能操作等内容开展“小班化”培训。培训时间由以往的3天缩短为1天,由24课时精简成8课时,提高了培训针对性。同时,全县15个乡(镇)负责乡级“小班化”培训,要求每季度开展轮训不少于一次,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
期刊
创意内容:  将县级广播网络接入远程教育,建设远教广播频道,制作远教广播节目,利用农村大喇叭进行广播。此举充分挖掘了既有广播资源并加以创新,突破了远教传播瓶颈。  编辑点评:  其实创新载体的手段不只有发展新媒体一途,从旧资源中一样可以挖出宝藏。旧瓶子,也可以装上新酒浆。  针对问题,既有资源再开发  地域广阔,人口分散,是新疆库车县远程教育工作一直以来的传播瓶颈;新媒体冲击和劳动力外流,则分流了
期刊
眉山市以党员教育“有形有效”为目标,重点打造了一批党员教育示范基地。一是依托市、县党校资源打造“两新组织学院”。为发挥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眉山市依托市委党校成立了眉山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学院,并相继成立分院和教学点,把党员教育培训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延伸。二是依托红色廉政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仁寿县虞允文历史传统廉政文化资源,教育党员“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三
期刊
如果说远程教育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大舞台,那么服务在基层一线的站点管理员就是这个舞台上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在辽宁省建平县万寿街道办事处小平房村,就活跃着这样一位远教站点管理员。他用新锐的思维、丰富的知识不断创新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和农民的手段、方式;他用火热的激情、真诚的付出与农民党员群众建立了密切而深厚的联系。他,就是小平房村的大学生村官李明明。  政策宣传“指挥家”  小平房村地处城郊,经济比较发达。近
期刊
同期 唐绍平(含山县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可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吧,每天早上我都围着社区跑上几圈,把看到的要解决的问题都记下来。  从2001年到现在,这样的民情笔记我记了三十多本。每天拿出来看看,一件一件去解决。群众反映的事情都是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记在本子上,更要记在心里。我觉得吧,只有群众信任你,社区的工作才能干好。  字幕:守信 “兑现对群众的每一个承诺是我工作的基本准则”  同期 刁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