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来,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学生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掌握基本知识,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和水平,具备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基础教学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大学新生之间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多少差异较大,这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跟不上新形势,教师如何授课,学生如何学习,是必须探讨的问题。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显得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
一、任务驱动法简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该理论强调学生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进而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任务驱动法”产生了。任务驱动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任务,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实践活动,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该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教与学围绕任务展开,以任务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
二、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
(一)情景创设
情景创设增加了学习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引导学习者进入学习情境,进而提出包含知识点的任务。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没有融入创设的情景,就无法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也就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那么该情境创设就是失败的。所以说要我们创设一个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景。
(二)任务确定
在任务驱动法中,确定任务非常关键。任务中包含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达到教学目标。在确定任务时,任务目标要明确,大小要适当,有可操作性;同时,任务要符合学生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的原则。任务负担过重,可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小的易掌握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小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
(三)知识获得
在任务驱动法中,知識是通过学生完成任务获得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在这一阶段,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协作学习,提出当前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获得知识。
(四)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是判断教学方法好坏的主要依据。学习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完成当前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自主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更加明确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所得,也就反映了该教学方法的好坏。学生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既完成了任务又获得了新知识,也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一) 教学内容陈旧
长期以来,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这些内容在很多地区已经走进中小学生课堂。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重复讲授中小学的教学内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迫切需要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二)对学生实行统一教学,没有针对性
计算机基础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大一上学期针对所有学生授课,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安排统一。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程度很不一致,学习内容有多有少,应用能力有高有低,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应对所有学生。这直接影响大一新生对大学的憧憬和信心,导致基础好的同学认为大学苍白无趣,基础差的学生会产生压力,甚至自卑,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手段传统单调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感受信息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巨大变革,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模式。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课堂,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平台的日臻完善,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逐步被取代。
四、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教学手段传统单调,教学目标不灵活,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笔者认为,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可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呈现任务,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获得知识,以任务的完成效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任务驱动法创设的情景是现实的,任务中需解决的问题是当下的,可有效解决教学内容陈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任务驱动法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传授是以任务为载体进行的,教师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一个个的实际任务,任务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繁可简。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选择不同的任务,完成任务并获得知识。任务驱动法可对学生有针对地教学,可解决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的问题。
任务驱动法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功能,运用声音、色彩、图象等,设计适当的情境,使学生感悟情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运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既评价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又评价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反映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单调,教学目标不灵活,考核方式不合理的问题,也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五、结束语
“任务驱动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利于学生获取新知识。该教学法符合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利于解决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太安.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82
[2]高静,夏辉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5.5:68
[3]魏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4(13):118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
一、任务驱动法简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该理论强调学生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进而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任务驱动法”产生了。任务驱动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任务,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实践活动,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该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教与学围绕任务展开,以任务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
二、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
(一)情景创设
情景创设增加了学习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引导学习者进入学习情境,进而提出包含知识点的任务。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没有融入创设的情景,就无法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也就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那么该情境创设就是失败的。所以说要我们创设一个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景。
(二)任务确定
在任务驱动法中,确定任务非常关键。任务中包含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达到教学目标。在确定任务时,任务目标要明确,大小要适当,有可操作性;同时,任务要符合学生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的原则。任务负担过重,可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小的易掌握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小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
(三)知识获得
在任务驱动法中,知識是通过学生完成任务获得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在这一阶段,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协作学习,提出当前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获得知识。
(四)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是判断教学方法好坏的主要依据。学习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完成当前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自主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更加明确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所得,也就反映了该教学方法的好坏。学生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既完成了任务又获得了新知识,也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一) 教学内容陈旧
长期以来,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这些内容在很多地区已经走进中小学生课堂。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重复讲授中小学的教学内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迫切需要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二)对学生实行统一教学,没有针对性
计算机基础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大一上学期针对所有学生授课,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安排统一。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程度很不一致,学习内容有多有少,应用能力有高有低,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应对所有学生。这直接影响大一新生对大学的憧憬和信心,导致基础好的同学认为大学苍白无趣,基础差的学生会产生压力,甚至自卑,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手段传统单调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感受信息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巨大变革,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模式。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课堂,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平台的日臻完善,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逐步被取代。
四、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教学手段传统单调,教学目标不灵活,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笔者认为,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可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呈现任务,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获得知识,以任务的完成效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任务驱动法创设的情景是现实的,任务中需解决的问题是当下的,可有效解决教学内容陈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任务驱动法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传授是以任务为载体进行的,教师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一个个的实际任务,任务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繁可简。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选择不同的任务,完成任务并获得知识。任务驱动法可对学生有针对地教学,可解决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的问题。
任务驱动法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功能,运用声音、色彩、图象等,设计适当的情境,使学生感悟情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运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既评价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又评价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反映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单调,教学目标不灵活,考核方式不合理的问题,也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五、结束语
“任务驱动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利于学生获取新知识。该教学法符合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利于解决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太安.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82
[2]高静,夏辉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5.5:68
[3]魏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4(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