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核心解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是文明的薪火传承与国家的精神内涵。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形成一种国家意识,引导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究其根本,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之中。本文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觉的内涵入手,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曾经,中华文明领先于世界,邻邦俯首。开放和繁荣促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大发展。盛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文化的自由发展和空前昌盛。遥想当年,唐都长安每天有十万外国使臣、商旅频繁往来,带来了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两宋时期更是凭借璀璨的文化,进而影响了整个东亚文明。虽然近现代漫长的苦难和屈辱使中国落后,但曾经强大的民族永远不会沉沦。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经济实力强大如斯的今天,如何真正實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必须谈到文化的价值。谈及美国的时候,最直观的体会是对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快餐等具有文化符号意义影响力的感受。可以说,文化是一种标签和身份,是国力和国家整体素质的直接表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这里探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建立,更准确地来说是一种对辉煌的华夏文明重建的过程,是对中华文明的复兴。王岳川教授曾经指出,中国文化是一种内敛的文化,像隔着窗棂向外张望的姑娘,既对西方向往又不敢敞开心扉,表现出一种文化不自信。这种不自信源于曾经的经济匮乏、社会保守、文化自我否定。这种不自信曾经蔓延于中国各阶层之中,曾经给我们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迎来了最好的机遇。民族文化的复兴,大国形象的树立,社会主义文化的缔造,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重要使命。。由此可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要弄清的课题,也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的前提。
  (一)重视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其核心主旨是在对自有文化的完全认知的基础上,对自有文化的觉悟、反思、解构和重建,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观的过程。他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按照费先生的理解,文化自觉的根本在于对自我文化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同时与其他文化相对比、融合。其目的是与其他文化的和平相处、互通有无,而不是根本对立。这在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看来是具有前瞻性的,而且是必然的。从中国文化角度来理解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和审视,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核心价值,取其精华、保留下来、重视起来。简单来说,就是要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弘扬发展,寻求文化对话中的话语权,用最准确的中国文化思维来表达最正确的中国文化意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最让我们感同身受的,不是美食的诱惑,而是那千年传承的执着、家乡的眷恋、亲情的味道和传统的温情。这些潜移默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深深印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使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文化凝聚力形成的起点,是文化自信的来源。
  (二)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价值认同过程。按照费孝通的观点,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2]。为什么要提升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直接决定了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正确与否。在中国漫长的前现代历史上,曾经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和文明发展方向。还是以唐朝为例,在唐朝有一种人被称为“蓝盔回回”,经考证他们属于古代游历到中国的犹太人。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最难以被同化的民族。来到中国以后,大唐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们,允许他们经商、传教、盖教堂,使他们在都城长安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甚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使得西域各国臣服、向往,形成了大唐盛世的局面。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性。一个高维度文明无法被低维度文明所征服,只能兼容和包容这种外来文明。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唐朝帝国经济的富足与文化的开放,也更印证了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首先,文化自信是文化对话的必然要求。
  文化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全球化趋势锐不可当的今天,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必然要进行相应的交流与比较。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是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和融合;另一方面则是激烈地碰撞与消解。曾经,当中华文化强大时,日本圣德太子的“大化改新”运动让日本臣服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西方文化强大时,日本明治维新又使日本接受西方先进文明,进而剑指中国,生灵涂炭。可见,文化的碰撞是一种双刃剑:一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另一方面,也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保持文化自信,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使自身保持文化的“话语权”,保留自身的文化优势。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保持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日益明显。
  其次,文化自信是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自信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文化市场的大繁荣。因为文化自信能够给予文化创作者更多的空间和更广的角度。这种文化自信的来源还是依靠经济基础的牢靠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这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社会越是发达,文化越自信,创作越是丰富多彩,对文化发展的纠偏和反思也越准确。这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工作方针正是对建立文化自信的局面的正面写照。
  再次,文化自信是实现社会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文化建设要为社会制度的发展和社会整体水平的进步提供智力和思想财富支持。因此,文化创作与宣传必须要立足于当前社会的核心价值和主流需要,立足于社会大众的需要,立足于提升整体国民文化素质,形成具有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要首先做到文化自信,以正确的文化心态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以科学的方式创造社会主义文化,以大众的方向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基本看清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核心,那就是根植于民众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于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实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首要核心就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在现代价值观的冲击之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创新?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今天,当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和世界的维度,我们看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都是借助本民族的文化推动力来保持自身凝聚力。历史的经验和实践证明,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腾飞,在东西文化的对话中获得“话语权”,必须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看待;必须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优秀的传统文化给了我们极其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的思想来源,但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往往保护多于发展;功利多于热爱,没有真正形成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和主流价值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弄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是我们民族自信和自强的体现,是中国自救的精神良药,更是民族自强的精神机制。在这种哲学思想激励下,形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将中国人的不团结、唯利是图,赤裸裸地表现出来。但是,他只看到了表象,千年以来的民族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湮灭的,当有灾难来临或维护国家权益的关键时刻,中国人的团结与责任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是有希望、有未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人文关怀与爱国精神,正是当代文明实体最值得放大的精神内涵。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最推崇的都是那些具有爱国精神,以牺牲小我来成就大我的悲天悯人的英雄人物。文天祥出生江南富庶之地,豢养众多歌姬,但国家大义面前,散尽家财,养兵买马,誓死抗元,写下了著名的《过零丁洋》,流芳百世,这是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极致体现,乃真英雄。此外,孔孟遵循“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入世哲学;道家则向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谐包容的境界。这两种精神都代表了中华文化不败的武器。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价值
  文化元素的价值认同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至关重要。传统文化元素让我们重新找到了个性;现代载体的应用,给了我们全新的艺术体验和表达效果。中国文化元素的回归和复兴,带来了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复归,也同样带给中国现代文化艺术一丝清新的气息。
  首先、传统元素的认同是民族意识认同的客观体现。
  当我们身在异国他乡,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如果是中国结、旗袍、福字等中国元素,那种民族意识和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相信是每个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尤其是那些久别家乡的海外同胞所感同身受的。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心理指向,自然是其他现代文化元素所难以企及的全民族的至高境界。
  其次、传统元素的应用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
  传统元素就好似一张身份证,它证明了身份,同时彰显了个性。中国现代文化走向世界的前提,必须是中国化特征。丧失了中国身份的现代文化,至多也就能作为一种镜像存在,失去了其真实的存在价值。传统元素的表现必须和这个时代的特征紧密结合,必须和文化内容所要传达的主旨贴切。以周杰伦作曲、方文山作词为代表的“中国风”流行音乐风靡海内外,为传统文化的国际化普及与宣传做出了极为成功的榜样。可以说,继承传统并不意味着韬光养晦,而意味真正意义上的革故鼎新。
  (三)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肩负着让世界重新了解中国的使命。由于文化惯性或者说文化惰性,改革开放的30余年来,西方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中国也不是真实地了解这个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本质,还是要靠我们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建立和再思考来实现。我们曾经对于民族文化过于怀旧,也曾经对于西方文化过于追捧,为此我们也消失了自己的独立的文化特性与文化身份,这种代价是巨大的。在这个浮世绘般的现代社会描摹下,中国文化呼唤文化精神的回归,这是与今天的西方人选择朴素哲学来对抗现代社会的浮躁,有着一样的作用。
  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要把握好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保持积极的文化心态。
  回顾历史,唐宋盛世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只有思想解放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艺术的繁荣时代才能真正到来。开放不是简单的丧失自我,而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下的自我否定,更是一种社会深层变革的基础。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正是需要这种开放的风气和平和的心態。
  第二、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文化没有模板,没有成规。文化的核心是创造力。不论何种文化形态,在世界文化体系出现的过程中,都扮演了不同的身份,体现着不同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的缔造者应该做好内功,用世界性的视角和独特的思维来衡量和把握,这种深层次的理解是中国哲学和精神的时代体现。
  第三、形成系统化的文化工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是一两个人或作品就能充当中国传统文化的救世主身份。中国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急功近利的思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文化吸引西方的眼球,但真正要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复兴,必须要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中不断进行历练,只有这样,才是中国现当代文化的正确走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诠释
  实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另一个核心要义就是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为中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数次讲话和座谈会议中也多次强调这24字,作为全社会的行动准则和价值标准。具体来看,这24字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三大层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
  国家层面:富强是一切成功的先决条件,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端,何谈强国之梦。百年战争和屈辱给中国巨大的教训,国弱民弊不是任何一个中国人再愿意看到的景象。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健康的民主制度是对专政的天然的遏制,更是对民权、民生的保障。文明与和谐是在富强和民主的基础上的一种内化表现。经济富足的基础上,文明的教化功能便被更好地发挥出来,正所谓管仲所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当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人民便会深刻地理解法治精神,寻求社会的秩序和公序良俗,以更加高尚的道德标准约束自身言行,这种状态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权利和保障。虽然是简单的六个字,但却是在人类历史中付出最多的鲜血和代价才得以换来的基本权利,可以说是民主的第一要义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不二法则。自由不是绝对的,更不是无限度的,它必然是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遵循社会的共同契约从而形成的一种相对自由。自由包括了物质的自由、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和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平等、公正是自由的规则,而法治则是对自由的最佳保护和捍卫。可以说,没有法治,就没有自由,没有平等、公正的法治精神更不可能有自由的扩展和人类的进步。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都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客观要求。这不仅是社会正能量的提倡,更是中华道德、伦理与文化于几千年来积淀的精华。文化和道德传统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资本,曾几何时,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这里有仁、义、礼、智、信的精神追求,有温、良、恭、俭、让的温和人民。但是大历史碾过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操守出了问题:欲望的封印一旦开启而且不加遏制的话,道德和信仰的沦丧就只是早晚的事情。这个封印就是优秀的文化引导和健康的价值观。所以个人的价值是通过社会和国家来反映出来的,而个人也塑造着国家的面貌。
  总之,作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与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之下,批判、继承和转化而来,今天,我们提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为了实现中华文明未来和社会主义理想之梦。
  注释: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190页
  [2]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04页
  参考文献:
  [1]. 马德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2]. 姜义华《中华文明的根柢--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 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化透视,2012年第2期
其他文献
一、什么是改革?  对于什么是改革,很多史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尽管表述不同,但内容的本质是有共同之处的,都认为社会改革是当政者,或者说统治阶级的核心集团为缓解社会矛盾,而实行体制变革及政策、制度的调整,以推进社会制度完善和发展的行为方式。[1]  改革就是“变”,是“不变”中的“变”,不变的是原有的政治体制,变的是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局部的调整,不是彻底的颠覆。它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配置、利
期刊
【摘要】:笔墨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它传达着中国画所具有的文化涵义,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在绘画中的表现载体,在花鸟画的审美特征中占重要位置,特别是对写意花鸟画来说更具特殊意义。中国画强调笔墨表现的存在价值依附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所以它同时还体现出画家的人格个性和修养。本文以王憨山写意花鸟画作品为课题研究基础,重点分析王憨山写意花鸟画作品中的笔墨语言特征。  【关键词】:王憨
期刊
【摘要】:在乡镇群众文化建设中,受基层文化性质、功能、任务的影响,构成了全方位和立体化的社会公益文化机构。在当前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以文化站为发展基础,进一步引导群众文化的发展潮流,增进文化艺术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优势和覆盖面积。本文针对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共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创新;大众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乡镇群众文化
期刊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在英文中全称是“magazine-format documentary series”,直译可译为“杂志型系列新闻记录片”,可以说,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是莫罗时代创立的电视新闻片在新的技术和新的时代中的发展。[1]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是以借助于电子技术来传播和解释国内外重大新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声像杂志,它融合了传统的三大媒介的大部分优点,是兼具时效性、深度性、形象性为一体的新型新闻媒
期刊
【摘要】:儒家文化发展了几千年,虽然和它最开始的主张有所发展创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社会动乱的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虽然是佛道思想文化盛行。但是儒家文化却是社会稳定、屹立不倒的根本支柱。它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的儒家文化、姚最生平与人生哲学、儒家文化的对姚最的影响、姚最撰写《续画品》真实性等几方面的论述,只在讲述清楚儒家文化对姚最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文化;姚最;影响  姚最
期刊
【摘要】:在沈阳的歌曲教学研讨上提出九个字——“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而对音乐老师来说,我们主要的教学是为了唱好歌,而要想有动听的歌声,就要“千里千寻”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唱好歌的歌唱方法。努力做到“追寻——简明的歌唱技巧、窥寻——对话的聆听引导、探寻——音乐要素的内涵、找寻——歌曲情感的碰撞”努力使学生的歌声美妙动听。  【关键词】:歌曲教学;简明;歌唱方法;美妙歌声  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歌
期刊
【摘要】:副词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所以,本文以我所教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留学生的书面语作业作为语料,对语气副词“简直”进行偏误分析,尝试找出这些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希望改进教学。  【关键词】:简直;偏误分析;副词  “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突破口,通过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
期刊
【摘要】:现如今的中国建筑学界,对于文化建筑的公共性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以政治学中公共性理论的概念为背景,着重对于中国当下文化建筑设计的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自己关于在公共性理论在文化建筑设计上意义的见解。  【关键词】:公共性理论;当代中国文化;建筑研究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大批城市文化建筑应运而生。各大城市兴建了大量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等。这些文化设
期刊
【摘要】:20世纪末,俄罗斯著名学者利哈乔夫在其著作《思考俄罗斯》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斯堪的纳斯拉夫”一词,认为俄罗斯文化是北欧文化和南欧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并且明确了一个论断“俄罗斯从来不是东方”。本文通过了解利哈乔夫关于俄罗斯文化属性的认识,进一步分析利哈乔夫思想中的俄罗斯文化“南北观”及“非东方性”,并对此做出一些论断。  【关键词】:利哈乔夫;斯堪的纳斯拉夫;非东方性  一、20世纪的同龄
期刊
【摘要】:“??”句式是韩国语中比较特殊并且使用广泛的句式之一。“??”句式是由辅助谓词“??”和其先行成分构成的句式,因此,本文首先,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辅助谓词进行论述;然后,从句法的角度,根据“??”先行成分的不同对“??”句式进行分类分析。出现在“??”前的成分可以分为三类:连接词尾、终结词尾和依存名词。  最后,本文將从语义的角度剖析各类句式中“??”体现出的不同意义。通常情况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