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在廉政建设中的路径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腐败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从政府到百姓,从中央到地方无不对其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使互联网慢慢走入人们的生活,进而传统的反腐手段已满足不了廉政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网络作为一个新兴手段逐渐走上了反腐的战场,成为廉政建设中的一支新锐力量。在反腐的大背景下,通过网络反腐而受到纪检监察部门调查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有力地推动了网络反腐这一新生事物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网络;网络反腐;廉政建设
  1、网络反腐的发展阶段
  1.1网络反腐的起步阶段
  自2005年,党中央出台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中纪委、监察部于同年12月28日,初次公布了中纪委信访室和监察部举报中心的网址。2007年12月,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正式启动,设有多项互动的专栏模块,保证民众能够自由、自主、自发的参与反腐的全过程。
  1.2网络反腐的爆发阶段
  2008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作出了重要讲话,并初次登陆的人民网论坛与广大网友进行对话,这极大的促进了网络反腐的深化发展。2009年10月28日,中纪委、监察部在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的当天,就收获了 1920万次的高点击率,这充分表明了公众对此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件在网络和网民的监督下陆续被曝光和处理,网络监督的实力不停显现,逐渐展现出一股强大的反腐势力。
  1.3网络反腐的深化阶段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反腐的形式也不断开发创新,相继开设了手机短信、微博互动平台和QQ窗口举报等方式,为网络监督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此后国内各大知名的网络社区和论坛也慢慢演变成网民监督检举、民意表达、政治参与以及反腐的一个平台。
  2、网络反腐在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网络自身局限性
  网络信息真实性。网络安全性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威胁。虽然举报者可以匿名进行举报,但是如果网络安全存在漏洞就会出现通过某些技术手段查到举报者信息的情况。这种情况会使举报者的个人信息被暴露,容易出现打击报复的行为。因此,网络的安全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2.2政府方面
  对待网络反腐态度消极。面对网络反腐一些官员并不引起重视,他们习惯了传统的工作模式,还有一些官员会迫于舆论压力才会出面应对,更有一些官员对网络反腐存在抵触情绪,滥用职权对举报者进行打击报复。这些行为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了民众参与网络反腐的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反腐的发展。
  2.3网民方面
  我国网民的自身局限性。网民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对接受信息和看待问题的态度都会产生影响。一般文化水平高一些的人比较理智,能够公平公正的看待问题;相反则容易盲目的跟风,影响了网络反腐的真实性和反腐效果。网络表达低俗化、情绪化。这些情绪化行为不仅不会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举报信息,还会给政府部门带来更大的工作量进行确认。这无不给政府的公信力带来影响,使民众对政府的工作效率以及处理进度产生意见。
  3、网络反腐在廉政建设中的发展路径
  3.1客观认识网络反腐的重要地位
  网络反腐作为反腐的新兴手段之一,民众应该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它。第一,要规范网络反腐并且确定网络反腐的地位和重要性。必要的相关文献和明确的官方声明,能够肯定网络反腐的地位,同时也能调动民众通过网络参与到反腐中来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使民众全方位的了解网络反腐肯定网络反腐,严肃认真的运用网络进行反腐。第二,要清楚的了解网络反腐与其他反腐形式之间的关系。网络反腐仅仅是一种补充手段,而非主要形式,但是却是预防腐败的一项重要形式。
  3.2完善法律机制加以引导
  随着网络反腐的发展也不免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虽然我国在网络反腐方面已经出台过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还缺乏一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法律。首先,要明确公民网络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纳入到法律制度的层面加以保护。其次,要实现网络实名制原则,方便规范网络监督的行为。
  3.3网络舆论监督体系亟需完善
  目前,我国网络反腐正处于起步阶段,网络舆论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诸多缺憾与问题。首先,应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加强软、硬件建设,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必要的基础平台支撑;其次,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反腐网站,由专业人士进行网站管理,为广大网民提供举报平台,使广大网民能够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政府部门应实时掌握网络舆论动向,快速分析与统计,更要及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对举报案件的处理情况,使网民得到最快的信息反馈,不断完善网络反腐信息公开机制。
  参考文献:
  [1]葉笃初.中共党建辞典[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2]李斌.“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9).
  [3]程少华,傅丁根.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2009-02-03(07).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云南省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以一定的风格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2000年5月,马关县阿峨新寨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文章从几个方面浅析了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马关县;农民版画;艺术    一、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简介  云南省马关县阿峨新寨是典型的壮族村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活跃着一支壮族农民业余
期刊
【摘要】任何训练都需要消耗体能,充沛的体能是体育训练的前提。体能训练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在射击项目中更是如此,因为射击运动本身就是对体能要求比较高的一个项目。随着射击运动的迅速发展,射击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之一,学习射击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陶冶身心,更能提升技能、增强竞争意识。射击运动作为竞技体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改革不断进步,为了适应竞技体育发展需求,提高运动员
期刊
【摘要】天人合一是我国生态文化传统中一个根本性的主题,也是主流文化的儒家和道家所主张的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是农业文明时代人们所向往的一种至高的生存境界。弘扬生态文化传统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全的生态思维,有利于促进人们追求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完善当代生态伦理构建,有利于促进人们形成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生态文化;天人合一;生态伦理;生态实践    中国生
期刊
摘要: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开阔视野、学以致用、培养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平台。大学生若想在校内实现学以致用,提升专业水平、锻炼意志品质、强化团队精神、拓展专业视野,需要有组织性、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文化活动作为载体和支撑。  关键词:品牌;专业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作用  专业学习,也即我们通常讲的第一课堂的学习,是大学生汲取知识与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是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最充实与最重要
期刊
摘要:伴随着全民“互联网+”的大浪潮,智慧教育也在“互联网+教育”运用而生,智慧教育的孕育需要智慧课堂的架构。本文在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及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QQ群的作业功能并结合超星学习通专题学习作为学习载体和媒介开展智慧课堂,包括教学活动设计的整个流程,在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的转变有直升的跳跃。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QQ群作业;智慧课堂  一、引言  伴随着当今全民“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互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求职与中小企业招人两难问题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了解供需期望与双方差距,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用人方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期望第一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双方对接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调查  一、调查背景和方法  大学生就业求职与中小企业招人两难问题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人力资源供需的两个方面,有必要分别了解大学生就业期望和企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
期刊
摘要:自媒体的发展革新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颠覆了人们的表达方式,当今社会进入了话语权的平民时代。当代大学生虽身处高校,但因其知识丰富、崇尚新颖、追求个性,自然成为使用自媒体的主流人群。正是由于受多元化信息影响以及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不良因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倾向凸出,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的群体特征日益明显,如何把握自媒体时代特点,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引导大学生趋利避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中国写意山水画就一直很重视构图。如今,山水画构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艺术的发展有所创新,出现如构成型、装饰型、饱满型和留空型等。对此,本文放眼当今中国山水画构图形式的演变,以及出现的优秀艺术家,结合传统和当代山水画的构图形式,激发我们在创作中的灵感,使我们的画面更富于“意境美”。  【关键词】构图;传统;当代;写意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讲究“意境美”,而意境美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因素
期刊
摘要:阐述了制定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须遵守的细则,提出了以技术技能型能力培育为主轴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认为培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须秉持知识、能力、素质和谐推进的要求,以技术技能型能力培育为主轴,整合人才培养计划,以突显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关键词:本科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计划  随着国家深化高等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不仅只有中国共产党,瑞典社会党在开始之初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但瑞典社会党主张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周新城教授指出:“旗帜鲜明地批判民主社会主义,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是当前理论界一项重要的任务。”我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