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萌芽状态,再加上本身生活经验不足,与以抽象化、逻辑性为主的数学学习不能形成有效的对接。因此,运用艺术手段进行数学教学,就成了广大数学教师研究的课题。
艺术教学手段是综合运用图形、图像、实物模具、有声材料、模拟演示、游戏、表演等手段,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化无形为有形、逻辑为形象、抽象为具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落实教学目标。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方法,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数学的理解和记忆实现质的飞跃
现代教育技术中声、像、图、画的应用,能帮助学生从表象思维过渡到到抽象思维,不仅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如在教学“减法的初步知识”时,笔者根据书本上的插图,自制投影片,屏幕上出现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手里拿着两个彩色的气球,学生们一下被彩色的画面吸引住了,因此,观察也格外认真。然后笔者又演示飞走了一个气球,并用虚线画了一个圈,表示气球飞走了,应该去掉这个气球。演示完毕后笔者向学生提问:图上小女孩原来手里有几个气球?飞走了一个气球,我们应该如何计算?经过这一演示,学生思维被激活,教学效果明显。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数学的理解和记忆实现质的飞跃。只要我们紧扣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教学效果一定会理想得多。
二、创设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平台
一般来说,应用题通过文字表述后,已经相当抽象化了。如果将这一抽象的过程还原成实物,然后再讲解清楚实物各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将大大提高。
例如有这么一道应用题:四(2)班有男生21人,女生24人,求: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在学生的分数概念尚未完全明确时,笔者采用模拟、游戏的方法,在课堂上出示了相应数量的布娃娃和小纸人,按题目要求加以归类,然后让学生清点归类结果。这样做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笔者就加强实际演示的可见度,把自制的教具放在桌上,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投影到屏幕上,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何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笔者向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变了没有?转化成的长方形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又有什么关系?这样会自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还有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我前面有5人,后面有7人,一共有多少人?这道题看似简单,但在教学时,有95%以上的学生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于是,笔者给学生讲了“小猪数弟兄”的故事,问学生:小猪为什么数来数去总比妈妈数出来的少一只呢?同学们立即明白了这个道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非常重要。如教学循环小数的时候,学生对“循环往复”“连续不断”等抽象的概念比较费解,笔者于是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太阳升起、降落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通过讨论,学生联想出每天太阳东升西落,第二天、第三天……每天如此,年年如此,这样学生就从这种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中得到启发,由此联想到循环小数的学习,很容易就领会了“循环往复”的概念。
艺术化课堂教学解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学习,乃至深化教改、教研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仇湖小学)
艺术教学手段是综合运用图形、图像、实物模具、有声材料、模拟演示、游戏、表演等手段,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化无形为有形、逻辑为形象、抽象为具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落实教学目标。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方法,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数学的理解和记忆实现质的飞跃
现代教育技术中声、像、图、画的应用,能帮助学生从表象思维过渡到到抽象思维,不仅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如在教学“减法的初步知识”时,笔者根据书本上的插图,自制投影片,屏幕上出现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手里拿着两个彩色的气球,学生们一下被彩色的画面吸引住了,因此,观察也格外认真。然后笔者又演示飞走了一个气球,并用虚线画了一个圈,表示气球飞走了,应该去掉这个气球。演示完毕后笔者向学生提问:图上小女孩原来手里有几个气球?飞走了一个气球,我们应该如何计算?经过这一演示,学生思维被激活,教学效果明显。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数学的理解和记忆实现质的飞跃。只要我们紧扣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教学效果一定会理想得多。
二、创设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平台
一般来说,应用题通过文字表述后,已经相当抽象化了。如果将这一抽象的过程还原成实物,然后再讲解清楚实物各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将大大提高。
例如有这么一道应用题:四(2)班有男生21人,女生24人,求: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在学生的分数概念尚未完全明确时,笔者采用模拟、游戏的方法,在课堂上出示了相应数量的布娃娃和小纸人,按题目要求加以归类,然后让学生清点归类结果。这样做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笔者就加强实际演示的可见度,把自制的教具放在桌上,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投影到屏幕上,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何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笔者向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变了没有?转化成的长方形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又有什么关系?这样会自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还有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我前面有5人,后面有7人,一共有多少人?这道题看似简单,但在教学时,有95%以上的学生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于是,笔者给学生讲了“小猪数弟兄”的故事,问学生:小猪为什么数来数去总比妈妈数出来的少一只呢?同学们立即明白了这个道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非常重要。如教学循环小数的时候,学生对“循环往复”“连续不断”等抽象的概念比较费解,笔者于是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太阳升起、降落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通过讨论,学生联想出每天太阳东升西落,第二天、第三天……每天如此,年年如此,这样学生就从这种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中得到启发,由此联想到循环小数的学习,很容易就领会了“循环往复”的概念。
艺术化课堂教学解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学习,乃至深化教改、教研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仇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