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项目我做主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组织形式的变化,呼唤管理结构的改变,扁平化的分布式管理优势逐渐凸显。于是,文华国际学校走进了管理变革的新时代。更多的人参与到管理岗位上来,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它实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专长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走向了自主自觉发展。它有效地界定了工作范围,彼此独立,又相互依托,从而使面向个体的教育成为可能。
  白自习不仅是“自习”
  前几天,我在白自习值班。课代表过来说道:“老师,王老师通知我去找她默写,可是我想按照规划自习,怎么办?”“按规划自习!”我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的白自习,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安排和利用,我们不能剥夺他们自主的权利。
  但是,在刚刚接手白自习项目组长一职的时候,我是不会这样断然拒绝的。学期初,各个项目组都“招兵买马”,我也吸纳教师精英,组建了白自习项目组。那时的我认为,白自习项目组的职责就是看管学生自习,维持纪律。于是我们制定了针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守则,并安排团队成员分区看管,保证白自习的纪律。
  强有力的约束虽然带来了好的纪律,但是,学生们在白自习时毫无计划、漫无目的,随意地从书包拿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拿出什么作业就写什么作业,能看几页算几页,能写多少算多少,更有学生把白自习当成放松休息的机会。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白自习。
  理想的白自习应该成为学生自我消化、自主学习、自觉练习的平台,也应该是学生查漏补缺、促强补弱、整体提升的机会。学生应该全面了解自己,合理安排自习内容。因此,我们走近学生,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哪些学科的作业希望在学校里完成?哪些学科的知识最好在学校里复习?要不要预约某学科老师进行问题答疑?怎样有效安排白自习有最大学习效率……有效引领实现了计划先行,学生们把思考的结果填写进白自习计划表。现在的白自习,每个学生都非常明确这节课要干什么,哪几分钟具体干什么,学习效率明显
  提高。
  白自习终于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家长的赞扬,也深得学生喜爱。短时间内有如此大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这些最了解学生的人,拥有白自习管理的最高领导权,所以才有了我的“断然拒绝”。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我已经是白自习管理的专业人员!现在的白自习已经基本不需要项目组成员做太多事情,学生已经能够自我规划、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解散白自习项目组。我坚信,这一天很快
  到来。
  “午休”可以不午休
  2015年10月,我受聘担任午休项目组组长,获得了午休项目组管理的最高领导权。广泛招募致力于午休工作的盟友,成立了午休项目组,并充满激情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贴海报造氛围,定制度作保障,做调查摸情况,谈感受交朋友,等等。午休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午休项目组成为宿舍管理的中坚力量,把导师从这些烦琐事务中解放了出来……
  10月底的一天,我检查宿舍纪律,发现有3名学生用被子蒙着头。掀开被子一看,他们没有休息,而是在被窝里复习呢,准备迎接11月上旬的期中考试。跟他们详谈,才得知许多学生中午是不午休的,他们有时候偷偷看书,有时候只是瞪着天花板,辗转反侧。于是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约15%的学生没有午休习惯。成人的期望不代表学生的需求,我们必须循着学生的需要走。
  于是,我们项目组对午休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选择:宿舍午睡,午间自习。午间自习又包含3类,第一是小声讨论自习室,第二是无声自习室,第三是图书阅览室。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午休方式。结果出奇得好:小声讨论自习室,学生以交流困惑和问问题为主;无声自习室,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图书阅览室,学生则徜徉在书的海洋中。自主选择的力量在午间
  绽放!
  项目组不断跟进各类项目及学生,发现有学生在宿舍睡不着的,我们会适时建议,引导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午间自习;发现选择午间自习,而在下午上课时无精打采的,我们会引导他选择回宿舍午休。不再一个标准要求学生,也不再一把尺子量学生,学生基于实际的自主选择,造就了一个温馨安宁的文华
  午间。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每一次我们都实现了自我突破。事实一遍遍告诉我们:只要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发展学生,学生的力量就会绽放!选择是承担责任的开始,学生如是,我们项目组亦如是。午休项目组是我们选择的,我选择,我
  负责!
  “小学段”爆发自主的力量
  2015年9月,学校开始了选课走班的实践和探索。为了更全面地满足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们把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的一周设置为“小学段”,目的是给学生一个调整的时间,让他们及时认知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小学段”开设学科课程和游学课程,学科课程有援助课程和拓展课程两类,游学课程设近百个研究小课题,多条不同的游学线路。所有课程都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小学段”的表现让老师们震撼,原来,自主的力量如此强大!小学段课程也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之一。
  教师:全员参与,精准开发
  小学段课程,特别是学科课程的课程模块,只在期中考试后的第一个周末研发。此前,虽然各学科教师根据预期做了大量的资源准备,但真正确定开出什么样的援助课程、怎样的拓展课程,必须对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后才能确定。那是一个忙碌的周末,各个教研组都是全员参与,汇总、分析并生成一些共性的、突出的学生需求,从而开设出有针对性的学科援助课程和学科拓展课程。
  横跨几个教研组汇总分析情况的是游学项目组,项目组也在忙着开发学生在“小学段”期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一课程重在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关注跨学科学习,此前项目组虽然已多次调研过教研组,但期中考试后还是愿意倾听各教研组的反馈,以便更好地通过研究性学习助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规划
  登录选课平台,面对教师开发的诸多课程,学生有些眼花缭乱,一时不知道如何选择。第一次选择游学课程时,学生很兴奋,但是他们没有领会游学的真正目的,看看这条线路很好,那条也不错,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最后竟然问:“哪条线路更好玩呢?”这可不符合游学的初衷。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仔细甄选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游学路线。现在,面对初二上学期的“小学段”,学生们再次忙碌起来了:远近不同的9条游学线路,是选择去曲阜接受孔子文化的洗礼,还是去天津参观基辅号航母呢?同是去天津,是去探究航母的制作材料、航母入海如何防锈及保护,还是去调查目前世界范围内海运的经济实业形势如何……他们忙而有序,有条不紊。因为他们学会了仔细研读每一条游学线路方案,会认真地分析每一个游学课题,会静心地思考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从而做出准确的、理性的选择,真正做到为自己选择,为自己负责。
  随着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结束,自主规划“小学段”成了学生自动自发的一项工作。结合日常学习,每个学生对“小学段”进行自主规划,生成个人“小学段课程表”。课程表还包括学生安排的自习。
  小学段课程的实施是最激动人心的。“我喜欢,我选择”“我选择、我负责”,孩子们用行动证明了自主的力量,“给我选择的机会,我给你惊喜”。
  自习室不用教师看守,每个学生都奋笔疾书,教室里鸦雀无声;援助课程的教室里,听课的学生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生怕错过一个字;阅读教室内的学生坐在地上、蹲在墙边,如饥似渴,下了课也全然不知;拓展课程的教室里,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遨游在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里。特别是游学课程,小课题是自主选择的,游学线路是自主选择的,同伴也是自己选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8个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的组成或者是某个学生发挥个人魅力,“游说”7个人和自己组成一个团队;或者被其他同学“游说”,这都是协商沟通、达成共识、自主选择的结果。因而游学课程中,孩子们的笑脸是最真实灿烂的。
  “小学段”的总结自然也是自主选择,各美其美。学科课程,可以选择书面测试和现场答辩以及各种形式的展示;游学课程,可以采用研究报告、课件展示、展板、电子书、摄影展等形式。因为可以自主选择,所以总结过程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学生的状态点醒了我
  经历了第一次“小学段”,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自律和创新意识,教师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基于课程校本化的选课走班的实践,深受学生喜欢,因为它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在实施“小学段”之前进行的关于选课走班的问卷调查显示,99%的学生表示喜欢走班上课,但是,90%的教师表示理性上理解,行为上还是无法完全支持。一定程度上,选课走班是对过去不走班的否定,是对过去教师赖以生存的职业经验的否定,教师必然会感到痛苦。经过了“小学段”,当教师看到离开教师的控制和包办,学生们也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更好,教师见证了自主的巨大力量的时候,他们从内心接受了这场改革,开始积极投身到改革中。用一位老教师的话说就是“学生的状态点醒
  了我”。
  于是,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游学课程,线路从5条到8条,时间从一天到两天一夜,每条线路就是一个项目组,项目组长就是总负责人,负责路线的设计、方案的制定、小课题的挖掘。教师们也在实战中迅速成长。这些从前只有部门负责人才能干的工作,现在教师们人人能行,“小学段”也给教师搭建了自主成长的平台。
  感谢“小学段”,它给了学生自主和尊严;感谢“小学段”,它给了我们信息和力量,它让资深教师找到了不竭的职业动力,它让年轻教师有了迅速成长的平台。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正>对于大部分学校而言,选课走班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随着教育部和各省新高考政策的发布,选课走班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词,但大家对选课走班的反应还是比较多样的:有人说这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应“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由此可见,英语课外阅
期刊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不仅拓宽了媒体的定义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纸质媒体更是首当其冲。新媒体具有许多传统纸质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在这种背景下,本
新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积极追求。然而从新课程理念到教育实践,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本文将用《黄河,母亲河》活动课例来阐述新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实践运用。    一、目标的“三维”定位与整合    知识和能力:感受黄河文明,探寻黄河文化,积累黄河知识,培养搜集、整理、筛选、分析信息资
2007年6月,广文中学一年一度的学生对教师满意度投票结果揭晓:对语文教师的平均满意度为9.73,是所有学科中最低的;而且,对初三语文教师的平均满意度只有9.44,远低于初一、初二。这个结果,深深地刺痛了语文教师,大家内心有太多不平衡。语文学科纷繁复杂,被称为针线笸箩,语文教师备课复杂,耗时费力;课堂容量大,听说读写,样样俱全;批改作业麻烦,尤其是作文批改,非常让人头疼。语文教师感觉很努力了,比起
期刊
东西方教育的最大的不同是东方教育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师道尊严”,“西方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本位,上课完全以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为主,也即建构主义。它强调学习不是接受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是灌输的对象,而是建构知识的主体;知识是学生学会的,想清楚的,不是讲清楚的。那么,教师的角色呢?已从知识的传授者,信息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学生
对ppl-空间、wppl-空间、meta-Lindel(o)f空间的映射性质进行了探讨,证明了:ppl-空间、wppl-空间、meta-Lindel(o)f空间被可数对一开映射保持.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中国古人留下的这句话很清晰地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开展任何工作,英雄主义、独立主义固然重要,但脱离群体、个人,价值是很难实现的.在实践教学
期刊
“纪录片”和“艺术”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单看艺术概念中的阐述对纪录片研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就不难发现两者的共通性。文化艺术类纪录片在符合艺术特征,符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培养、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是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比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注意状态等密切相关。下面就以语文学习为例从这几点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通过多种需要让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