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高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的开发。然而,目前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意识不足,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系统不成熟,激励机制有缺陷,合作力度不强等。对于诸多问题的出现,本文给出一些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逐渐上升,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校企合作可以利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交换,积极发展人才质量。但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探索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并研究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对校企的发展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1]。
一、简述
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方式是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不仅是一所职业学校,还包括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以及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与校企合作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息息相关,综合发展技能型人才。但是,保证校企合作模式持续有效实施的机制尚未真正实现,而校企合作所揭示的机制问题逐步表现出来,它已成为校企之间合作的中心和焦点。因此,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制度机制非常重要。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现状
自2007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飞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好处于合适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中。校企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是在立法、管理制度和合作形式方面。
(一)法规政策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来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在2010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新的《目录》反映了专业课程内容与专业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批准中国铝业公司等十家企业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的通知》,引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人才的培养。由中国铝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公司参与试点实践,从而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管理体制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逐步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合职业教育会议系统作为管理体系,并建立了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业界共同举行的高峰论坛[2]。
(三)合作模式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开始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性进展,例如办学的职业教育团体以及中央财政和农村地区,而且金融和职业学院的培训基地不断增加。在国家投资的引导下,由地方政府和职业学校投资建设逐步形成新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校企之间的合作形式变得越来越多,诸如“企业校园”和“教育工厂”之类的实践探索新模式正在兴起。
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存在问题
(一)政府推进校企合作力度不大
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与政府的支持紧密相关,校企合作过程中也需要政府领导以及國家政策的鼓励和指导,才能推动校企的有效长期合作。但是,目前政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参与率比较低,学校和企业很难实现深入的合作,无法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无法获得较大的收益。
(二)学校支撑校企合作能力不够
因为许多职业学院的实力薄弱,学校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保守的学校理念,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分离,缺乏双师型教师,缺乏资金以及落后的设备。基于一系列原因,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受企业的欣赏,无法达到企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无法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最终导致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热情低下。
(三)企业投入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
企业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最大化经济利益,大多数国内企业只考虑直接利益,而忽略了优良的技术人才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提高技术含量的基本保障,而且企业认为教育与商业无关,无法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此外,学生在实习期间几乎没有生产经验,也不熟悉操作程序,所以他们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次品和废品,从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增加安全风险,并导致工业事故和纠纷,最终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参加校企合作并接受学生的实习。
(四)校企合作相关制度法规未健全
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制度和政治环境尚未真正建立,不健全的制度和政治环境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实际上,我国关于职业教育中校企之间合作的规章制度有很多,但没有发挥较大作用。此外,规章制度的监管有效性水平较低,内容重复并且没有高度相关性。
四、校企合作创新对策
(一)校企合作实现行校对接
通过统一规划,政策指导以及政府组织与协调,赋予政府领导者角色,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包括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计划,联合教育和多方评估”在内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以开发面向应用程序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在行业间建立大量合作基地,参加资格竞赛。将企业引入学校,以实施“校企对接,生产和教育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工学交替,工作培训”的教育模式。将先进的企业经验整合到学校教育中,以帮助学校从行业中培养人才。职业教育的实质是工程实践培训,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专业要求,并发展技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学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职业教育要注重加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开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坚持改进。根据“大众创业与创新”的国家政策,建立“学生创业基金”,旨在吸引许多高科技行业的与学校合作,并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基础。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全力支持,资金,技术,场地等,学生可以应用相关国家或地区的优先政策来帮助他们成功实现商业梦想。
学校职业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努力建设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业实践技能,从就业咨询到创业咨询的服务体系的商业人才。建立和完善终身服务的工作模式。确保校企以及各种协会的密切合作,提供社会服务并建立协作式教育机制。
(三)发挥校企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企业招聘人才时,不仅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还注重他们是否热爱这个行业,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技能,不畏困难努力工作,具有扎实的系统知识,对组织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各个方面[3]。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学生应努力发展自己的实际应用技能、适应能力和社会所需的某些社交沟通技能。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需要在职业生活中正确有效地管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另外,必须具有组织和协调能力,包括计划、实践、决策、管理、平衡能力,适当的表达能力,拥有创新思维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
(四)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体系
校企合作体系和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系列完整的培训法律法规,以确保引进和完善可行性的法律法规。
五、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促进国家技能和实践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推动社会各行业繁荣发展的方向。所以,研究校企合作的系统和机制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在本文中,深入分析了校企之间的合作体系和机制,讨论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建立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机制将迈出稳步而有力的一步,这是教育发展的未来希望,也是我国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4]。
参考文献
[1]殷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No.418,163-164.
[2]李增杰;陈晨;郭晓晓.浅析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现状[J].科技风,2019,No.378,27.
[3]王慧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J].河北农机,2019,No.249,63.
[4]杨霞;任工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J].才智,2016,20.
田源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逐渐上升,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校企合作可以利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交换,积极发展人才质量。但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探索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并研究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对校企的发展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1]。
一、简述
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方式是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不仅是一所职业学校,还包括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以及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与校企合作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息息相关,综合发展技能型人才。但是,保证校企合作模式持续有效实施的机制尚未真正实现,而校企合作所揭示的机制问题逐步表现出来,它已成为校企之间合作的中心和焦点。因此,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制度机制非常重要。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现状
自2007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飞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好处于合适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中。校企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是在立法、管理制度和合作形式方面。
(一)法规政策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来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在2010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新的《目录》反映了专业课程内容与专业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批准中国铝业公司等十家企业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的通知》,引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人才的培养。由中国铝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公司参与试点实践,从而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管理体制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逐步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合职业教育会议系统作为管理体系,并建立了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业界共同举行的高峰论坛[2]。
(三)合作模式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开始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性进展,例如办学的职业教育团体以及中央财政和农村地区,而且金融和职业学院的培训基地不断增加。在国家投资的引导下,由地方政府和职业学校投资建设逐步形成新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校企之间的合作形式变得越来越多,诸如“企业校园”和“教育工厂”之类的实践探索新模式正在兴起。
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存在问题
(一)政府推进校企合作力度不大
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与政府的支持紧密相关,校企合作过程中也需要政府领导以及國家政策的鼓励和指导,才能推动校企的有效长期合作。但是,目前政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参与率比较低,学校和企业很难实现深入的合作,无法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无法获得较大的收益。
(二)学校支撑校企合作能力不够
因为许多职业学院的实力薄弱,学校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保守的学校理念,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分离,缺乏双师型教师,缺乏资金以及落后的设备。基于一系列原因,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受企业的欣赏,无法达到企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无法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最终导致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热情低下。
(三)企业投入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
企业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最大化经济利益,大多数国内企业只考虑直接利益,而忽略了优良的技术人才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提高技术含量的基本保障,而且企业认为教育与商业无关,无法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此外,学生在实习期间几乎没有生产经验,也不熟悉操作程序,所以他们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次品和废品,从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增加安全风险,并导致工业事故和纠纷,最终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参加校企合作并接受学生的实习。
(四)校企合作相关制度法规未健全
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制度和政治环境尚未真正建立,不健全的制度和政治环境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实际上,我国关于职业教育中校企之间合作的规章制度有很多,但没有发挥较大作用。此外,规章制度的监管有效性水平较低,内容重复并且没有高度相关性。
四、校企合作创新对策
(一)校企合作实现行校对接
通过统一规划,政策指导以及政府组织与协调,赋予政府领导者角色,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包括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计划,联合教育和多方评估”在内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以开发面向应用程序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在行业间建立大量合作基地,参加资格竞赛。将企业引入学校,以实施“校企对接,生产和教育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工学交替,工作培训”的教育模式。将先进的企业经验整合到学校教育中,以帮助学校从行业中培养人才。职业教育的实质是工程实践培训,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专业要求,并发展技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学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职业教育要注重加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开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坚持改进。根据“大众创业与创新”的国家政策,建立“学生创业基金”,旨在吸引许多高科技行业的与学校合作,并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基础。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全力支持,资金,技术,场地等,学生可以应用相关国家或地区的优先政策来帮助他们成功实现商业梦想。
学校职业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努力建设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业实践技能,从就业咨询到创业咨询的服务体系的商业人才。建立和完善终身服务的工作模式。确保校企以及各种协会的密切合作,提供社会服务并建立协作式教育机制。
(三)发挥校企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企业招聘人才时,不仅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还注重他们是否热爱这个行业,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技能,不畏困难努力工作,具有扎实的系统知识,对组织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各个方面[3]。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学生应努力发展自己的实际应用技能、适应能力和社会所需的某些社交沟通技能。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需要在职业生活中正确有效地管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另外,必须具有组织和协调能力,包括计划、实践、决策、管理、平衡能力,适当的表达能力,拥有创新思维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
(四)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体系
校企合作体系和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系列完整的培训法律法规,以确保引进和完善可行性的法律法规。
五、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促进国家技能和实践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推动社会各行业繁荣发展的方向。所以,研究校企合作的系统和机制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在本文中,深入分析了校企之间的合作体系和机制,讨论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建立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机制将迈出稳步而有力的一步,这是教育发展的未来希望,也是我国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4]。
参考文献
[1]殷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No.418,163-164.
[2]李增杰;陈晨;郭晓晓.浅析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现状[J].科技风,2019,No.378,27.
[3]王慧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J].河北农机,2019,No.249,63.
[4]杨霞;任工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J].才智,2016,20.
田源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