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打折”外资酒店的服务质量?

来源 :酒店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_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相信,更多的获得顾客的赞美和回头率让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并实现利润收益是每一个酒店的目标追求,纵观整个酒店业,大多的酒店管理人在告知世人,他们传承着酒店的历史文化,秉承着企业的管理理念,以顾客为上帝,以服务质量为首位,努力的去服务好每一位顾客。如此说来,酒店与顾客将是其乐融融的状态,然而事实却并不这样。许多现象在显露着外资品牌酒店的服务质量并不“完美”:大量入驻中国的国际酒店奢侈品牌悄悄的降低了在华的服务标准,顾客对酒店的满意程度也有待提高。那么,是什么让操作脱离了理念?是什么在“打折”酒店的服务质量?
  外资酒店蜂拥而至,带着疯狂的“未来计划”
  万豪集团计划到2014年在中国的开业酒店数量增加至100家;希尔顿计划5年内拥有超过100家开业酒店,等于增加5倍酒店数量;洲际酒店集团计划未来5年内将在华增加150家新酒店,使中国区酒店数量从目前的150家翻倍增加到300家;法国雅高酒店管理集团计划未来数年旗下大中华区酒店数量将翻倍,朝200家努力……蜂拥而至的国际奢侈酒店品牌入驻中国,开始将目标延伸至中国二三线城市,从而完成“未来计划”。
  业界大呼“狼来了”,虽有夸张,但是我们不禁忧虑,目标直指中国巨大利润市场的国际酒店大牌们,如此疯狂的数字任务后面是否能保证质量的传承?众所周知,中国许多一线城市的酒店市场几近饱和状态,二三四线城市的潜在消费能力正在被挖掘,那么这些外资酒店品牌在入驻这些小城市时又能否保证将服务标准及服务价格保持与一线城市一致?如果一致,那么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需求及稍弱的消费能力是否能够维持外资酒店的利润目标;如果不一致,那么同一个酒店品牌不同的标准是否会引起消费市场的混乱?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模棱两可,外资酒店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了管理与服务的偏差,许多酒店的实际管理运营及服务管理脱离了酒店品牌一直以来秉承的文化理念。消费能力差异、文化氛围差异及对品牌的认知能力差异等等,让这些“外来和尚”有了服务的双重标准,“打折的服务”悄然滋生。
  难以维衡,不该是止步不前的借口
  外资酒店在中国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显见的问题。
  首先,跟随国际酒店品牌而来的国际酒店管理者,他们似乎难以适应本土化,尽管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让一切看起来很美好,但是仅仅拥有经营管理权的他们与业主间常常不能够流畅沟通,管理集团总是苦恼如何跟业主之间达到利润和保护酒店传承的半衡,矛盾发生时他们时常犹豫坚持理念还是决定妥协。实际上,带着盈利的共同目的短期共同合作后,目标难以实现而合作不快分道扬镳等事例屡见不鲜,最后导致了说好的高端服务迟迟没来,理念中的精细管理也只是流于表面化。
  其次,我们要承认国际品牌在国外的声誉都是无数年累计下来的结果,可是中国酒店高端管理人才的紧缺难以满足需求,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难道不会拖后腿,短短时间内的培训真的能堆砌出酒店浓厚的文化氛围吗?酒店内的设施及服务只是虚有其表,能满足顾客的虚荣心要求,却不能满足顾客的实际要求。事实上,国际品牌酒店中确实存在服务资源紧缺,服务良莠不齐,而人才紧缺又使得难以迅速改变现状。
  最后,入驻中国的外资酒店品牌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企业文化,他们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套路和理念,这也使得他们的管理必须有遵循性,实际操作上会缺乏一定的弹性。另外,大多外资酒店都会选择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扩大自己的酒店规模,这使得他们在一家酒店要接待更多的顾客,那么相对的,要为服务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的顾客提供体贴的个性化服务的难度及成本都会大大增加。而且更大规模的扩张意味着更多的人才需求,频繁的人事流动又会拖累酒店的服务质量。
  这一切使得外资酒店高端服务质量的“打折”变得无可奈何却理所应当,可是这样的服务是顾客想要得到的吗?当然不是!
  拨开云雾,唯有优质服务才是王道
  假日酒店公司创始人凯蒙斯·威尔逊的名言是:“优质服务是构成最终胜利的因素。”在英文中,“服务”(Service)一词通常被解释为七个方面:微笑(Smile)、优秀(Excellence)、准备好(Ready)、看待(Viewing)、邀请(Invitation)、创造(Creating)、眼神(Eye)。由此看出,服务是无形的酒店产品质量,且至关重要。
  服务质量的优劣只有顾客在体验和享用酒店提供的服务时靠获得的满意程度才能判别。简而言之,只有每一位顾客在亲身体验酒店的服务后才会对酒店的服务质量进行优劣评价。一般来说,顾客的感知由以下四个方面得到:酒店的设施质量;酒店实物产品的质量;酒店的环境质量;服务的质量。唯有服务是无形的,恰恰顾客对此最为敏感,正是无形服务使客人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得到最大满足。在所有有形产品质量相同的前提下,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决定了顾客的下一次选择。
  虽然国际酒店的名牌效应正在聚拢一拨又一拨的中国消费者,但是随着中国本土酒店品牌的建立及快速发展,已然将酒店消费市场的竞争推入白热化。有数据表明,某本土酒店品牌的餐饮消费点高出其他任何一个国际品牌将近30这说明,视野越来越国际化的中国消费者对酒店的服务质量需求已经越来越苛刻,选择也将更加理智,不再盲目崇拜国际品牌,他们更清楚自己的需求,能满足自己的和真正优质的服务才是他们要的选择。
  趁着酒店市场的饱和市场状态和急需创新的关键时刻,让所有的酒店经营管理者进行一次深思,如何才能保证服务质量和保持高端服务标准,让酒店品牌实至名归,让你的顾客留在你的酒店,做到名利双收。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丽思卡尔顿酒店管理集团正式宣布:中国西南地区迎来第一家国际奢华酒店品牌、位于“天府之国”成都市中心的成都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将于2013年夏天开门纳客。  酒店位于成都最大的金融区之一,毗邻天府广场,拥有353间客房,其中55间是套房。房间设计灵感来源于成都传统老街院巷,此装饰风格至今仍可在老城区找到痕迹。酒店拥有三问独具风格的餐厅:配有八间包房的粤菜餐厅;Flair一时尚餐厅酒吧
期刊
用工荒  用工荒,是酒店餐饮企业共同面临的疼痛。自2012年以来,酒店行业的这股阵痛变得空前,企业主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各显神通,“黔驴技穷”之下各类“招聘怪现象”频频出现……让人不禁发问:作为制约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无人可用的窘境?  薪酬  调查表明,对“工作薪酬”和“职业发展”的不满意导致酒店员工的流失率节节攀高。其中,“工作薪酬”是酒店业员工当前最大的不满意因素,其次
期刊
全行业的“微利时代”  “扩张”目前似乎已经成了全行业的主题:洲际等国际品牌酒店集团正加速扩张,“平均4天开一家国际品牌酒店”的速度直让业内人士惊呼“受不了”;与此同时,众多央企与国企的酒店群起改制冲击上市、扩大规模,民营酒店企业也纷纷开始集团化。在这种情况下,众多业内人士表示这将导致“店多利薄”。  “目前中国酒店业总的格局是供大于求。”赵焕焱表示,“中、高端酒店房价的下降,已经封杀了经济型酒店
期刊
◆第一团队酒店招聘网:#酒店要闻#【经济型酒店进军三线城市 尚客优领先】12月12日,尚客优酒店连锁管理集团董事长马英尧表示,尚客优在2012年在规模上已经实现了年内新开200家分店的规模,在2013年,尚客优规模化增长还将继续。据统计,尚客优第三季度新开业的酒店数量共为372家,其合计同比增长近百家。尚客优的千店梦想已经近在眼前。  ◆劲旅网:【市场洗牌 目标市场应更明确和独特】厦门经济型酒店未
期刊
高品质服务,不止于金牌;打折的服务,不止于丢客。狼来了,毁掉的不只是品牌,打折的不仅仅是服务,更是酒店的生与死!
期刊
发达的经济文明,带来了道德的沦丧,道德的沦丧引起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们开始思考,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不堪,地沟油、毒胶囊、牛肉膏、胶皮蛋……甚至肯德基、海底捞这些在我们身边响当当的品牌都开始让人不再放心,而今就连国际性的联号酒店也在中国悄然“变味”了。  1982年,国内某饭店首次引进了香港半岛管理集团40余人的管理班子。如果以此为开端,今年已经是国际联号进入中国的第31个年头。从
期刊
最近几年房地产商纷纷投资高星级酒店,到底原因何在?外界普遍认为投资建造高星级酒店尤其是5星级酒店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且其一般投资回报期较长,建得起5星级酒店的房企一定是财大气粗,而且不怕酒店亏钱,但真的有开酒店就为了亏钱的开发商么?笔者就目前中国高星级酒店发展的现状以发展商的视角,就品牌打造、资本运作、财务管理、投资回报等各方面因素试图揭示地产资本扎堆投资建造5星级酒店的真正原因,以此抛砖引玉共
期刊
“打折”一词,想必在消费者眼中并不陌生,现如今它传递出来的信息量却包含多重含义,一是指店家为了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或回笼资金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这也是我们平常所喜闻乐见的;然而另外一层含义我们却望而生畏,即店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谋取更大利益而人为降低其自身服务品质,这只能称之为“变相打折”。  而笔者今天所要探讨的就是有关国际酒店品牌服务的“打折”现象,在经历了跋山涉水、舟车劳顿的辛苦之后
期刊
时至今日,你一定不会忘记任何可以传播的介质中有关战争的记载,它的惊悚与暴戾为那一个阶段的社会蒙上了暗哑的黑云。然而,遍布世界各地的战争带来的恐惧与耸人却未怎样影响某一个国家的繁荣,在当时混乱的世界上它却处于一片祥和与安宁中。自1809年以来,稀见它的土地上燃起战争的硝烟,也没有见它城中的烟雾滚滚,它极力撇清与战争的纠缠,为争取国家的和平而放弃国土的纷争,也正因为中立态度的宣布,使这个国家的城市建筑
期刊
南半球的雨说来就来,劈头盖脸,汉森湾(Hanson Bay)顷刻天玄地黄。  四驱越野车迅速拐入莽林间的一条沙砾道,道两边百年枯树干倒伏,仿佛人迹全无;峭壁之上,奇特的玻璃建筑群早已融入四周景致,默不作声,俯瞰南太平洋上风起云涌。  这里是距离南澳大利亚大陆仅15公里的袋鼠岛(Kangaroo Island),只有1个红绿灯,3个警察和5000来个居民,很难收到手机信号,但它面积却相当于7个新加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