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性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0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人发展,关注每个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每个学生进入社会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文化素质更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中学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是义不容辞的,它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其人文教化的效果是所谓移步换景、铺垫那种理性分析无法望其项背的深刻内涵。人文熏陶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效应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是语文学科独具的得天独厚的魅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人文性,新课程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一是指具有人文精神的教材,二是指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语文课堂是学生乐学善学的天地,是师生对话、交流、思想撞击的舞台,是教师热情参与、尽情投入,展现其生命活力的生活场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那么,何谓人文性?所谓人文性不是文学性,不是文化性,也不是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而折射出的人之为人的东西,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等)发展的东西。就语文教育而言,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
  1.什么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关于这一点,新课标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从新课标的有关表述中得到启发。“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新课标第一部分《前言》中的第二节《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课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第一节“总目标”)
  从以上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是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学生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句话,一切从学生出发,教育学生怎样做人。
  2.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性
  2.1 语文人文性的内涵是提供自由的文本,关注生命个体,尊重个性差异。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的思维和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为此,作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文化中介”——语文教材,它必须具备文学性、开放性、时代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2.1.1 在课程目标的内容方面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课程目标上,应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结果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同时并重。既应注重系统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目标的达成,更应注重高尚的情操、个性、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偏废了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实施人文性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全球事件等都可以作为课程内容,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者,在对上述人文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切记形式化、模式化、机械化,最重要的是应真正落实到实处,以人为本,成为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唤起者。
  2.1.2 在语文课程教学方面要体现人文性。我们认为,应在教学中完成由教师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亲历体验。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常是鹦鹉学舌,以教师的讲授为准绳。此种教学虽也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其实质是一种“假”体验,是教师强加的体验。实施人文性教学,势必转变这种局面,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认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映。
  2.2 语文人文性的内涵是更新教学理念,强化个性解读,挖掘人文底蕴。
  2.2.1 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倡导人文性,势必打破“教师中心”和语文课堂中的“权威主义”、“话语霸权”,使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发生转变,由语文课程中的灌输者、命令者、训练者变为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倡导人文性,能促使教师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倡导人文性,更能让教师深刻理解“惟有用灵魂才能塑造灵魂”的道理,对于教师实行课堂民主,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倡导人文性,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
  2.2.2 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学生观。注重人文性,必须认识到学生首先是人,是受人类文化熏陶的人,是生活中的人,是有其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人。因此,在人文性的语文教育中,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将受到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受到鼓励,学生将始终被看作是一个大写的“人”。此外,强调人文性,还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学生的发展,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更表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
  2.2.3 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知识观。传统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工具性,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无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及以知识为截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在语文课程中倡导人文性,无疑将有助于纠正片面强调工具性的偏差,使知识的获取与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感悟相联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此外,倡导人文性,还有助于打破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实用主义”观,强调非实用知识(如古代诗文)的教学,注重发挥其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养成。
  2.3 语文人文性的内涵是承认个性的差异,立足健康发展,构建平等平台。
  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具体而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具备下列几个特质:
  (1)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
  (2)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其自身的体验和个性的心理特征受到尊重。
  (3)教师成为语文课程的建构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努力突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4)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等于政治说教。要给学生以启发,引导,点拨,而不是生硬的说教,灌输。不少学生讨厌上语文课,其主要原因就是语文教师没有把语文课当成语文课来上,从而忽视了语文课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2.4 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重视以情动人。
  教育,出自心灵,又造就心灵。要是语文教师对学生具有真挚的情感,必能使学生感悟到情真意切。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只有创设了融合的情感氛围,创造了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如沐春风”一般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一次,每一堂语文课,走进语文教育的世界,总有一些伟大的智慧、情感、人格在闪耀光芒,有几多感悟散发着智慧的馨香,有几番寻觅思索启迪着我们的心智。一次次耕耘只为将感动我心的梦想与奋斗去感动更多的年青人,为将使我迷恋的美去迷恋我所面对的年青人,将片片灵感化为丝丝雨露去浸润更多的心田。莫泊桑说:“安慰安慰我吧!娱乐娱乐我吧!使我忧愁忧愁吧!感动感动我吧!让我做做梦吧!让我欢笑吧!让我恐惧吧!让我流泪吧!使我思想吧!”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使语文的工具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能人为地割裂。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确定教材之后,还要研究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语文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在感知理解课文文化内涵的同时,滋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我认为可以咀嚼词句,感悟人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分析、发掘,才能昭显文意,给人教育。如教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一文。作者要表现的是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从哪里感悟这种态度和精神呢?我引导学生认真咀嚼文章,勾画出“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门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词句,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时二十多年方得出的艰辛。由此看到达尔文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还可以领悟主旨,熏陶情操词句的分析只是感悟文章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精神所在,使自身情操得到熏陶。
  结合到具体教学中,可以再现文境,诱发情愫。课文中蕴含了大量积极的人文情操,饱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这些情感如能再现文境,学生的情感就能与作者的情感得以沟通,所以要把文中的境界融入学生脑海中去感受,去领略,从而产生共鸣。还可以借助诵读,感知情愫。诵读是学生感知作品意境,与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学习《滕王阁序》、《前赤壁赋》这类写景抒情的名家名作,其文绘声绘色,传情传形,凝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道德情操;它的语言犹如一杯美酒,甜美浓烈,耐人寻味。课堂上,完全可以借助朗读、听录音、范读、自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获取美感,陶冶情操。
  同时,课堂结构要改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教师要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高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等等健康的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师的角色作用于每个学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息量大大增加,能力获得发展。
  在目前的应试教育氛围下,写作教学陷入了为作文而作文的困境,教师为设计应试题目绞尽脑汁,学生为写应试作文搜肠刮肚。无感而发何以有情,无情之文何以感人?有一首《“人”字歌》:“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现在的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一种“冷漠症”。其原始病根在于家庭的“温室效应”,如今的父母大多是“有了儿子当儿子,有了孙子当孙子”,一律成了新型的“孝子”——孝敬子女。于是被溺爱的变了形的子女们,对父母之恩,熟视无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贪得无厌者有之,以怨报德者有之,惟独知恩图报者鲜有之。试问:如此无情之人,如何能写出有情之作?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经常让学生来讨论“寸草春晖”,让学生阅读最伟大的母亲的故事,也阅读报答母亲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或者身边的母亲的故事,做一些能体现对母亲感情的事。“春晖普照”,只要唤醒了“寸草”们的良知,何愁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
  2.5 在语文的“人文性”中还应关注自然。也许在以前提出这个论点时会有人提出疑问,认为对自然实行人文关怀是多么可笑,但是在这里我既然把语文的人文教育扩展到自然,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当今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已经是历史发展所需的。以前我们总是关注人类,关注政治和经济,而忽视了自然,当今人类生存面临着危机,这是我们对自然缺乏“人文”关注的结果。举个例子,温室效应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以至于现在一些海岛国的居民不得不移居外国,放弃自己的家园,说的严重些,没有了自己的家园,没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谈什么本民族的精神建设。事实上,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类自己的关怀,因此有人提出了“生态德育”,“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的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我认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把我们的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它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紧跟社会的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力。
  语文教材中选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下)就是很好的证明。我们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将自然教育引入课堂,把人文的概念拓展开来。虽然这是一个新的话题,但却是重要的课题。
  总之,就语文教育而言,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而其最终归宿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促使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健康的审美情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健康发展乃人文性最根本、最彻底最成功的体验。因此,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教师应努力搭建民主、科学、平等的平台,为学生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为生命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辞典》,教育大辞典编写委员会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7月第1版.
  [2] 《人本主义研究》英F C S 席勒著,麻乔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1月第1版 .
  [3] 《拒绝遗忘 钱理群文选》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4] 《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张华著,2000年11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单纯说教、就事论事的教法已不能接受,这就对我们思品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年来,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指导阅读,理解课文受教育  学生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因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大都通俗易懂,富有情节,学生可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
期刊
音乐是人类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陈旧的音乐教学“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已经严重束缚了艺术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对学生的情感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影响。让学生在艺术的天地中畅游,感受艺术的熏陶,学会“艺术的生活”。与此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期刊
教材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不能盲目崇拜教材,成为教材的奴隶,让教材完全控制我们,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应摒弃“教教材”的传统教学思想,树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观,从死教书转向“活”用教材,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型的教师应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树立新的教材观,更新观念,以学生为本,在熟悉新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联
期刊
“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忽视教学大纲要求,自觉和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注重译写和语法教学的方法和课堂结构,忽略听说训练,因而不能充分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初中英语教学目的。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多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严格执行大
期刊
【摘要】目前,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教师又该采取怎样的对策?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当务之急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分化,原因与对策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causes differentiation  Gao Shucui  【Abstrac
期刊
人文主义是一个广泛的哲学概念,它的起源十分悠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针对科学对人类生活造成的种种异化,人文主义再次兴起,表现在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它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每一个人的固有潜力的发展,强调人的选择性、创造性、自我实现等内在品质。人文主义的教育理论基于相类似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自我实现的个体,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能够快乐地过有意义的生活的个体。  1.对中职语文
期刊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怎能奏出最优美的学习乐章?在初中历史探究课中实施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交流思想、信息的机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而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提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成长。  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是
期刊
针对现行初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下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人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以下几点认识:  1.改变授课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使学生体验美、理解美、认识美、创造美。因此,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拓进取,不断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和新要求。用科学的方法上好欣赏课,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关键词】音乐欣赏,选材,基本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    音乐欣赏一般分三个层次:①官能欣赏,主要是满足于悦耳动听,听罢了之,这是
期刊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质量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和思想品德……在新课改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情感因素,激发兴趣,智力因素    1.新课改培养学生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