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作品中“月”意象研究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有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其作品寄予了他对社会现实以及自然万物的探索与思考。在苏轼的诗词中不难发现他对运用自然意象的喜爱与擅长,而在这些自然意象之中,又以“月”“水”“风雨”等意象的运用频率最高。本篇论文主要选用古今以来大众对苏轼作品较为熟悉的“月”意象进行研究,旨在了解苏轼作品中“月”意象的文学蕴含以及苏轼的情感寄托。
  关键词:苏轼 “月”意象 文学蕴含 情感寄托
  “月”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于像“嫦娥奔月”这种神话作品中,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月”一开始是具有神话色彩的。后来诗人词人不仅保留了“月”这一意象的神话意味,更将其比作家族团圆、清高品格的象征,等等。苏轼并不是第一个运用“月”意象的人,但是其对诗词作品中“月”意象的运用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他不仅丰富了“月”的文学蕴含,更是对其寄予了自己独特而深厚的感情。
  一、“月”意象运用的背景
  中国最早关于月亮的记载是出现在帝俊的神话里。“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不难看出,月亮一开始是带有神话色彩的,这种神话色彩在后来文人的笔下有所减弱,但是一直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月亮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团圆的象征,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在历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在一代代文人骚客的修饰中,月亮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审美取向以及文学价值。一般来说,“月”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随着作者心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月”意象经常被寄予作者思乡等的情感意蕴,苏轼将“月”意象的思想感怀之情运用到他的词作中,这就使“月”意象在其词作中拥有了新的艺术特点。
  二、苏轼与“月”意象
  (一)苏轼诗词中“月”意象的文学意蕴
  “月”意象在苏轼的作品中是十分常见的,也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据统计,苏轼词中涉及“月”意象的词共有8首,而其中“月”意象出现的频率更是高达121次以上。苏轼的词作中“月”意象有时直接以“月”出现,有时以“婵娟”“玉盘”等指代称谓出现。苏轼笔下的“月”意象有其独特的文学蕴含,无论是“轻云微月”“此心孤月明”“缺月挂疏桐”等对月的外形、静态的描写,还是“对酒卷帘邀明月”等对月的动态描写,都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映照。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只对辞藻的要求高,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苏轼是将“月”意象的游子思乡之情引入词作的第一人,在扩展了“月”意象的应用领域的同时,也赋予了“月”意象更多的美学价值与文学内涵。
  (二)苏轼诗词中“月”意象的情感寄托
  “月”意象如此频繁地出现在苏轼的词作中,词人对“月”的感情就可见一斑。苏轼之所以对“月”意象情有独钟,更多的原因应该是“月”意象本身所具有的皎洁正与苏轼心境相呼应。“月”代表着纯洁、宁静与光辉。其所代表的东西恰巧与苏轼的性格以及他的情感追求不谋而合。
  苏轼因为年少轻狂、直言不讳而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在百尺深井里被困了整整一百二十天,出来之后仍作“城东不斗少年鸡”来暗讽奸佞小人。苏轼看不惯污泥淖淖的官场,性格一直保留了人性中最质朴的部分。而其被贬黄州那几年,苏轼也是由原来的不适应到习惯于远离官场的安静生活。再者,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割舍不下百姓,想做一个好官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正如月亮的光輝那般照耀万物而温柔并不灼热一般。“月”意象的三个本质特征正与苏轼的本性相对应起来。苏轼之所以对“月”意象情有独钟,是因为“月”意象是苏轼在感受自然万物之时所产生的情感的对应物,苏轼更是将自己对生活的体悟及美学追求赋予“月”意象。
  (三)苏轼词中的“月”意象与出入世思想
  苏轼写了很多咏月词,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基本上属于人人都能背诵的词句了。苏轼对明月是如此的向往,然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却又暴露了苏轼对入世还是出世的矛盾之情。尽管明月如此令人向往,但是他害怕“高处不胜寒”。苏轼追求佛老之学来作为规避现实痛苦生活的一种手段。其实他内心深处也是有归隐这个念头的。“月”意象此处就代表着脱离世俗纷扰去做一个隐士,然而几时才会有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就苏轼的一生来看,这“明月”应该是未曾有过了。他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底色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妥协。
  而在他刚任密州知州的时候,那时的他还是意气风发的,此时他还没有因为“乌台诗案”被抓捕,脑海里想的还是怎么实现自己的志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多么慷慨激昂的一句词,那个张扬旷达的苏轼,他不曾对政治失望过,壮志满怀地想要保卫家国,此时的他,有的只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可谓是“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的真实写照。
  (四)苏轼的境遇与“月”意象
  “月”意象作为苏轼内心的对照物,不同时期作者对“月”的描写或者应用,也有着不同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我们纵观苏轼的一生,自“乌台诗案”之后,他的命运基本可以用“颠沛流离”这个词来形容。苏轼心境的改变,也折射在他对“月”意象的描写上。“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是他初贬黄州时的失意之作。此时他刚刚经历了牢狱之灾,正如他在密州知州任上被抓时被人形容为“顷刻之间,拉一知州,如驱犬鸡”一样,他还恍恍然没有回过神来。初贬黄州,孤独惆怅,忧郁愤懑之情就由“缺月”抒发出来。而之后被贬海南,“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其实他还是颇为不甘的,把自己比作为明月,却被奸佞小人多次陷害。但他在这个时期已经是随遇而安了,不再是满腔愤懑,而是比较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境遇,他坚信自己的品格如同月明一样皎洁,酒醉之后也只是借由诗词抱怨两句罢了。苏轼更多地还是选择淡然处之,这种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下的生活态度,都更有利于他继续自己的生活。
  三、苏轼对后世“月”意象运用的影响
  其实在苏轼之前,“月”意象就已经被文人广泛地运用。但将“月”意象的游子思乡之情挪用到词中却是苏轼的创新之举。苏轼对“月”意象的热爱,直接地通过其作品的数量以及描写、运用的多样化展现开来。“月”意象被苏轼赋予了新的思想感情,比如苏轼仕途上的失意就是借由咏月来表达。而苏轼对“月”意象的静动态描写和咏月词的数量也一定程度地丰富了“月”意象的文化内涵,并使其拥有了新的艺术特点。
  苏轼在对“月”意象的描写过程中是蕴含着他的思考的,这当然不是仅仅指“月”意象,而是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与思考。宋代是求“理”的时代,讲究格物致知。苏轼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主张“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作品中也多喜欢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探索以及哲理上的感慨。这其实也应该是他为什么更加喜欢描写静态之月的一个原因。与更喜爱描写动态月的李白相比较,苏轼更愿意将他在探索自然与宇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哲理性思考进行高度概括并且浓缩在静态月之中,使“月”意象更为复杂多变。且苏轼喜欢议论,他在运用“月”意象的同时也会借由它来发表议论,给“月”意象增加了思考性的同时也算是给后代有关“月”意象的议论性作品提供了一些借鉴。如果说在苏轼之前对“月”意象的描写更多是以情动人,那么苏轼将理性与“月”意象结合起来,对后世“月”意象的描写增添了几分理性思考与哲理意味。
  “月”意象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所钟爱,不仅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神话色彩和团圆意义,也是因为其本质色彩和被赋予的情感色彩与思考价值。而苏轼笔下具有多重文学色彩的“月”意象,十分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周剑斌.苏轼词中“月”的意象探微[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80-83.
  [2] 祝勇.在故宫寻找苏东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
  作 者: 郭怡,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7级在读本科生。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氏族的兴衰更替和生老病死。人生短暂,既来,便会走。有人自戕而死,发出抗争之声;有人为救人而死,散发人性光芒;还有人溺亡在历史洪流之中,无数人的死亡最终合奏成一曲悲壮的民族挽歌。迟子建笔下的死亡充满偶然性,把生死无常当作人生寻常;并通过景物装点和塑造死后世界,刻意规避了死亡的惨烈和悲壮,因而具有平淡的基调和温情的底色
期刊
摘 要:由曾国祥导演执导的《少年的你》是2019年的国产“爆款”,它的迅速走红背后,除了电影文本自身的优质表现,主创方与观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成为重要推动因素。本文将从接受视角出发,结合电影外部机制和内部文本,研究《少年的你》在营销上、题材的运用上、人物设定上以及叙事方式等方面与受众审美的契合,从而对其成功之因进行探究。  关键词:《少年的你》 隐含读者 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少年的你》是由曾国祥
期刊
摘 要:基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本文以《冰与火之歌》中瑟曦和丹妮莉丝这两位典型女性为研究对象,深刻剖析了父权制权力话语规训下被边缘化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对不平等的家庭关系和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所做出的积极抗争,以揭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话语的重建。旨在鼓舞女性捍卫自己的话语权利,倡导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同时,填补了同类奇幻题材作品的研究空白,也为研究性别语言提供了新视野。  关键词:《冰与火之歌》 权力和
期刊
摘 要:日本长篇小说《解忧杂货店》是东野圭吾的创作,该小说不仅受到读者的欢迎,同时也受到影视的青睐,陆续被中日两国改编而走上银幕。本文从中国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入手,分析改编的原因、策略和启发三个方面,并结合日本改编电影来谈二者在改编时的选择差异,以期对日本其他同类型作品的中国化影视改编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改编方式和经验。  关键词:《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影视改编 中国化  近年来,东野圭吾作为日
期刊
摘 要:阿拉文德·阿迪加在其第一部小说《白老虎》中刻画的主仆关系涉及大量视觉场景的描写。其中,凝视所带来的权利与规训贯穿始终。本文认为,主人凝视的主体性和仆人凝视的不可见性共同参与建构主仆关系;来自仆人的反抗性凝视使得主仆关系渐趋不稳定;而仆人争取凝视的主动性最终促成主仆关系的倒置。此外,视觉场景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具有印度特色的异国元素,也提供了一窥印度社会阶层固化这一沉疴宿疾的视角。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走钢丝的少女》作为日本新感觉派作家片冈铁兵的代表作品之一,取材于日本大正时代的社会生活,深刻揭示了“社會苦、生活苦”的时代主题。笔者以《走钢丝的少女》原文为基础,试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视角,具体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并结合日本当时的社会实情,探究酿成小说中妹妹悲剧的因素所在。其悲剧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特征,读者可以透过作品形象地看到日本大正时代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了解日本处于变革之际的社会矛
期刊
摘 要:《史记》居于二十四史之首,也是司马迁的呕心沥血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纪传体通史,更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巨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这部巨著的精准评价,彰显了其在历史与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吕太后本纪》是整部巨著中唯一一篇女性人物专传,并且放在本纪之中,其他的女性人物都是以合传的形式进行传颂,可见司马迁对吕后在汉朝统一天下过程中所做贡献的肯定与赞赏。该传记是司马迁对
期刊
摘 要:《花间集》所录欧阳炯的八首《南乡子》颇为词家所赏,然观其一生,未见有南游之经历。若此,欧阳炯又如何描绘出“南乡”的景致与风情?《花间集》《尊前集》共录李珣此调词作十七首,流传颇广,考二人生平并较之创作,或可认为,欧阳炯之作乃是仿李珣而创制。下文试论之。  关键词:欧阳炯 《南乡子》 李珣 拟作  《花间集》录欧阳炯《南乡子》八首,多写岭南风物,清新俏丽。然如李冰若《栩庄漫记》所指出的:“欧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简·爱》为例,对女权主义思想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先简要分析《简·爱》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微观背景,从而全面审视女权主义思想的发展情况,然后简要概括《简·爱》主要内容,最后,根据《简·爱》一文的具体内容,从三个阶段分析女权主义思想表现形式,萌芽阶段表现为女主人公反抗意识的觉醒,发展阶段开始追求男女平等,高潮阶段渴望女性自由,对于妇女运动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摘 要:《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作为韩寒导演的“自传式三部曲”,都体现了鲜明的韩式风格。韩寒由文学作家转向电影创作者是“80后”一代成长变化的典型,韩寒借由三部影片的不同叙事,追溯青春时的梦想与记忆,他渴望呈现不同人生阶段中的深度思考。文青韩寒试图将艺术性注入商业电影中,使影片既充满诗意和远方的意境美感又不乏调侃生活的幽默自嘲,他将自身的青春经历投射到影片中,在试图对现代文明发出“重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