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路径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guo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党员是建设伟大工程、成就伟大事业的骨干力量,是未来党员干部的重要来源。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理论水平低、党性认知水平不高、组织纪律性不强、脱离群众等方面的不足。分析发现,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正、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组织生活涣散是造成其党性修养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受到高校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可以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严格组织生活、完善考察评价等路径来锤炼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党性锻炼
  党员党性是党员个体所表现出的政党属性,亦即党员的政治人格,是我们政党的宗旨和性质等多种要素的综合表现。党性锻炼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的重大政治判断,并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做好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不仅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从自我检查的角度还是从群众评价的角度,当前高校锤炼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措施还比较单一,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还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与新时代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大学生党员党性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只有通过勤奋学习,认真改造世界观,才能逐步树立起来。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探索一些适合大学生党员学习和锻炼的建设路径,成为推进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
  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形势任务,其要求侧重不同。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应努力达到五点基本要求。一是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够以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终身,坚定“四个自信”,真正做到思想上入党。二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能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具有牢固的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自觉增强党员身份的荣辱感、事业感和归属感,履行党员责任和义务,贴近同学,主动担当,把全心全意服务同学和社会作为人生根本宗旨。四是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成为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模范。五是具有扎实的科技知识和进取精神。大学生党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科学知识,以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来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科学知识技能,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3]
  二、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和总结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状况,笔者对华南农业大学608名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调查,其中党员和预备党员180名,入党积极分子子428名。
  调查结果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党员绝大多数党性意识较强,如:98.68%的学生党员认为要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90.46%的大学生党员保持学习成绩优秀;77.14%的学生党员与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参加班集体活动,帮助班上同学提高成绩等。党员作用发挥突出,70%以上的学生党员在带动同学学习方面和参加志愿服务方面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65.46%的学生党员受到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很优秀,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活动效果显著,69.08%的调查对象认为“六个一”工程对预备党员的锻炼很有用,73.85%的同学参与了“党徽闪亮”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超过30%的同学愿意同时参与这两个锻炼项目。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党性意识有所弱化
  具体体现在:入党动机多元化,64.47%的学生选择“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24.51%的学生选择“为党工作的同时,个人也获得利益”;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不强,仅有52.3%的学生愿意对有缺点和犯错误的同学“含蓄地提出意见”,69.57%的学生表示“愿意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主动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
  (二)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党员对党的理论和当前政策掌握不足,甚至对党章都不甚了解,具体表现在:70.56%的学生在上党课、听讲座之外基本不自主学习有关党的基本知识;仅有19.7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党的有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比较了解;55.59%的学生觉得自己“对党的理论理解不够深刻”。
  (三)组织纪律有待加强
  具体表现在:53.95%的学生在遇到言论上、行动上与党的主张不一致时,“没有主动辩论或解释”;20.23%的学生参与党的组织活动时,存在态度不端正或者行动不积极的现象;36.18%的学生认为党员群体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组织纪律性不好。
  (四)联系师生不够紧密
  具體表现在:10.85%的学生党员表示与周围的同学关系一般;23.85%的同学表示很少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党的理论、政策,党员之间交流也很少;仅有20.72%的同学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与党有关的话题。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其问题主要集中在理论水平低、党性认知水平不高、组织纪律性不强、脱离群众等方面。因此,应该厘清大学生党员党性培育存在的问题,找准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路径,提升高校党建质量,使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适应新时代要求。
  三、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该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逐项对照加以解决。综合来讲,这些问题主要还是由于个人自身原因所造成的,但也受到来自高校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从个人层面看
  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大多是纯正的,但大学生属于青年阶段,在心智、思想上不成熟,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尤其容易受到享受主义等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导致失去对初心的坚守。加之缺少服务意识,缺乏制度约束,在同学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亦不明显。甚至对于组织要求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产生逃避心理,难以将党性修养内化为自身行动指南。
  (二)从高校层面看
  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理论方面,且这些理论也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未能与大学生实践锻炼充分结合,让学生党员产生“重发展、轻教育”的印象,忽视了将党性教育的理论融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当中去。在实践锻炼方面,缺乏系统化的组织,学生党员自行寻找锻炼机会,难以达到组织要求的标准。同时,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参差不齐,组织生活管理不严,各项组织纪律难以落实到位,直接影响了党性锻炼的效果。
  (三)从社会层面看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综合分析,学者们认为国内外各种消极思想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也产生了负面影响。[4]如享受主义、消费主义和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观念容易消磨大学生党员的意志,甚至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导致学生做出错误选择,违背党性要求。有的社会媒体过分夸大社会阴暗面以及党的腐败问题,否定党的巨大成就和提出的理想信念,或多或少对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路径
  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是指按照党性修养的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认识、改造和内化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升华,因此,要针对问题及其原因,探究行之有效的路径,从根源上解决党性修养不足的问题。
  (一)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党员思想认识
  加强理论教育,是让学生党员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他们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增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和政治立场的可靠性,提高道德认识,加强纪律作风观念。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党章,“党章提供了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标准和尺度”,[5]通过学习党章,帮助学生党员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党性所蕴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理解党员应该遵守的各项规矩和责任,增强提升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除此以外,还要学习马列主义原著、党的新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典型经验、违反党性原则的警示案例等。大学生党员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理论,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才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理性分析和解决党的事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大学生党员开展思想理论学习的途径有很多。据笔者调查显示:60.69%的学生党员喜欢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或理论学习社团来进行学习,其他排在前列的还有参加辅导讲座、听模范人物分享等形式。华南农业大学于2017年11月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简称青年学“习”社),有100多名学生自愿参加,各学院随后成立了院级青年学“习”社,加之之前成立的理论学习社团“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和“青年廉政社”,通过参加理论社团来开展学习的学生超过1000人。各理论学习社团利用学校建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体验馆和思创园,定期举行理论学习和研讨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抓好实践锻炼环节,探索多元党性锻炼模式
  党性修养是一个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加强实践锻炼的过程。大学生党员加强党性修养,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更需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经受锻炼。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解释的话,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通过实践锻炼来学习和提高党性修养。据笔者调查显示,受大学生党员欢迎的实践锻炼方式有:“三下乡”志愿服务、做学生干部或老师助理、做学业互助的导生,分别占到调查对象总数的64.47%、55.26%、47.2%。
  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大学生预备党员党性锻炼“六个一”工程、“党徽闪亮”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以大学生党员为主要参与对象的党性锻炼实践活动,全校学生预备党员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撰写调研报告,深入广大农村,走村串户,了解乡情民意,增强了服务三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意识,锻炼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了责任心和党员意识。学生党员通过做学业互助的导生、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助理、校外义工以及其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激发了其服务同学、关爱社会、友爱互助的热情和责任感,通过志愿服务将党员先进性具体化,学生党员的党性觉悟和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党员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持续坚定爱国爱党信念,使学生在体验式的考察学习中自觉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教育,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完善支部工作制度,严格规范支部组织生活
  除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之外,严格规范的组织生活自身也是党性熏陶、教育的有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6]党的组织生活是播撒崇高理想的种子,[7]能够锤炼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绝对忠诚,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和发扬各种党的优良作风,帮助消除各种错误观念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党员的组织生活。近来,华南农业大学将各类组织生活经验上升为制度机制,制定出了《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党支部工作规定》,使制度化的组织生活成为学生党员锤炼党性的“熔炉”,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教育制度,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三会一课”制度,全面推行每月相对固定时间、每次确定主题、每次不少于半天时间的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开展1次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对党性不强的学生党员,按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理;黨员联系群众制度,安排每个党员联系若干名青年学生,积极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方针;谈心谈话制度,开展经常性谈话;请示汇报制度,党员要定期(每学期至少1次)或不定期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党费收缴和管理制度,对不主动按时缴纳党费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严格党的组织生活,重在制度规范、贵在持续落实。   (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察评价,是加强学生党员管理教育、提高党性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8]这四个“能否”为我们科学评价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供了理论指导,是高校建立健全大学生党性修养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
  在定性方面,应着重从坚定的政治立场、牢固的党纪意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先锋模范、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五个方面进行考察。在定量方面,应从理论水平、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就业创业、遵纪守法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优良班风、校风、学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还可以借鉴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办法,对党性修养的各项指标细化到具体的工作事项和行为表现,甚至建立负面清单,对党员违反党性修养的行为和表现进行扣分、减分,以起到监督和警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徐刚.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高[J].江苏高教,2016(02):132-134.
  [3]施大顺.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8-129.
  [4]龙莎,魏娜,晏思雨.高校大学生黨性教育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13(15):177-178.
  [5]周敬青.守规矩讲党性从学党章开始[N].学习时报,2015-06-22(5).
  [6]荆琳.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EB/OL].(2016-12-17)[2020-01-03].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217/c40531-28957142.html.
  [7]徐南鹏.严格组织生活锤炼坚强党性的几点思考[J].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1):112.
  [8]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5(01).
  责任编辑  韩谦
  作者简介:陈建,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胡鹏,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党委辅导员、助教。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华南农业大学党建研究专项课题“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课题编号:DJ2016006);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德育特色品牌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党徽闪亮’项目为例”(课题编号:2017GXSZ012)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思想教育是重大疫情应对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为更好地在疫情期间为学生提供服务,探索疫情时期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进行研究,对调查结果采取统计学当中的描述性分析和频数分析、交叉分析、统计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出结论。从数据分析角度,在重大疫情时期要从“担当社会责任、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几个方面引导学生,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加强新时代师德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论述为指导。因此,为了不断提高新时代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教师需要旗帜鲜明,筑牢理想信念;正身修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为;业精善学,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
期刊
摘 要: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题中之义,且常论常新。在新时代,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意蕴。然而,在融入的过程中尚存在着“知”与“行”的环节脱离、“教”与“学”的过程偏差以及“宽”与“严”的尺度失衡等多重困境。为此,应通过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科学运用柔性教育方法,积极搭建趋人性化教育载体以及努力营造和谐融洽文化环境等具体路径,来应对和突破现实的困境,从而
期刊
摘 要: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所有的课程都应当履行其育人的职责和目标。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广东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值得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广东高职院校肩负的重任使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广东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及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广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任。  关键词:广东
期刊
摘 要:媒介素养作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素质,亦是制约媒介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媒介素养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思维下完善自身发展的践行手段,也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借助跨学科视角,能够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关切与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借鉴媒介素养培育的经验,机遇与风险并存。必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弹性与张力,处理好主要与
期刊
摘 要:文章研究采用成就感量表、角色认同量表和组织氛围量表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调查,以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成就感与角色认同的关系以及组织氛围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成就感对角色认同和组织氛围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组织氛围在成就感与角色认同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成就感水平和改善组织氛围来增强辅导员的角色认同。  关键词:辅导员;成就感;角色认同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使学校充分认识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提高站位,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以培育时代新人的高度来谋划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牢固树立“党建+”的工作理念,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度融合,提升创新创业育人成效,营造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期刊
摘 要:在高校“大思政”格局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国旗护卫队因其独特的思想、管理和活动建设而具有激发队员的精神动力、引导队员坚持正确方向以及塑造个体人格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校国旗护卫队主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仪式创设及实践活动等途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国旗护卫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高校国旗护卫队需要强化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合理设计和开展仪式教育,进一步推动实践育人,与高校“大
期刊
摘 要:资助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如何提高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是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着力点。针对新时代的发展特点,高校可從以下六个方面创新资助育人的工作路径:第一是创建资助育人的网络工作体系;第二是开展优秀品格教育;第三是制定心理健康帮扶计划;第四是加强经济困难生的综合素质训练;第五是探索勤工助学新育人模式;第六是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平台。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路径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组织和高校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战斗堡垒。论文立足于新时代背景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支部设置科学化、强化工作队伍、健全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角度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支部设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