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情商因素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从而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一.喜爱之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对二年级的81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是“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选择“数学成绩好”的占11.1%,选择“喜欢数学”的占32.1%,选择“喜欢数学老师”的占45.7%,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的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情商的调动,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尊重之情——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有所不同的个体,身材相貌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但希望得到尊重的需求都是与生俱来的(根据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对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
  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三.责任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数学教师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我曾经编了一组题,让学生讨论这些题的算法巧在哪里?
  (1)125×16+38
  (2)2.4×8.3+2.4×1.7
   (3)8.4÷(12-5 )×(1.5+0.75-2.25)
  学生试做后分组讨论并总结出速算方法,这种形式的练习,充分体现了数学方法的“技巧美”。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宽容之情——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
  
  课间要注意与学生经常在一起,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利用作业批语传送教师的期待,是师生沟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许多数学教师头痛于学生不做家庭作业。今天说:“没带”;明天说:“忘了”;后天说:“语文作业多”。如果学生没做家庭作业,我便在他的作业本写上:“小X,昨天的家庭作业怎么没做?是不会,还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有什么事情?你能告诉我吗?”在我执教的班里,只有刚接班时个别习惯较差的学生有过一、两次不写家庭作业,其他学生都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我想这便是“宽容”的效力。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宽容,决不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放纵,而是教师以一种宽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前提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道出了情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您若变成孩子,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成为乐园。”
  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让我们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
  (作者通联:445420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小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理解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懂得春水充满生机的热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作者的喜悦心情。  2.能用自己的话
期刊
一.解决语言积累不够的问题    1.依托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它和语文教学一样,重在反复读,反复练,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朗读是巩固旧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美的语音、语调、语感的好方法。谈到朗读,教师们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分角色朗读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①跟录音机读  录音机里发出的是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
期刊
自读课文旨在巩固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自读课文中,有的学生过目的字数不少,读的速度也挺快,但问他有什么收获,他充其量能把书中情节或道理复述一遍,并无心得。他读的时候,的确很沉迷,而且很陶醉,但掩卷之后,文是文,他是他,既无所悟、无所感、无所疑,也不能借读来的知识帮助自己更好的知人、识世、通情达理。  这其中缘故就是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教学中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注重教学环节的创新。那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数学,使学生全面发展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适当使用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心里特点和认识规律,实物教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
期刊
多媒体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我国目前的英语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无疑为学生创造了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新课的导入更简洁
期刊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每一次尝试,用真挚的爱心包容错误与过失,巧妙地将课堂上的意料之外事件转化为意料之中的育人,让每一个孩子的素养发生着悄悄地“革命”,此时你可以聆听到学生成长的声音。那么,我们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
期刊
这是一首惜别恋人的爱情诗,全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将曹丕《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句翻易成“相见时难别亦难”,谱成千古绝唱。  乐聚恨别,人之常情;离亭分手,河桥洒泪,——这是古代所常见描叙的情景。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句是此诗题旨,而“别亦难”三字是全诗主眼。曹丕“别日何易”之“易”是与“会日难”之“难”相对而言,意谓天
期刊
“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其典故意指过去的礼仪制度,与今意不同。用典,在古代叫“用事”。广义的典故,指“典例故实”,狭义的“典故”,则专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国学中的典故,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大类,即所谓的“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两类。    一.语典    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读古人诗多,意所喜处,诵忆之久,往往
期刊
中学生小小文具盒里有着许多文具,如:钢直尺、塑料尺、铅笔、圆珠笔、钢笔、橡皮擦、铅笔芯、小刀,三角板、等。这些小小文具盒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可以用来设计做很多物理小实验。可以说小小文具盒就是一个小小实验箱,现举例说明。  一.钢直尺、塑料尺。探究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用一根30cm的钢直尺或塑料尺紧压在桌面的边缘,使它们伸出桌面的长度约为全长的3/4,拨动它伸出的端部,听它们发出的声音,观察
期刊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两点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历史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