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举步维艰。本文以汕尾市为例,从软硬件系统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以应用促建设以及建设区域教育资源库等方面,论述了在欠发达地区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为同类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欠发达 教育信息化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出现了“教育信息化”的提法。各级政府的文件也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教育信息化”的含义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一是缺乏统一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不够明确,存在硬件数量少、陈旧、缺乏管理和维修等普遍问题,而且购买硬件设备在缺乏统一部署和规划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现象。二是常用的应用系统不足,使用效率低下。三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缺乏系统学习和领会,以致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思想观念落后。四是优质教育资源贫乏,校本教育资源不但形式单一,而且质量不高。五是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低,学生信息素养不高。
基于以上各种因素,汕尾市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到本地区发展的软肋,并根据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信息化建设做法和经验。
2 汕尾市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汕尾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从2004年完成建设汕尾市教育城域网信息中心以来,本着“把不需要钱的事情做好,把需要钱的规划做好”的宗旨,在经济上多方筹措资金,多部门联手合作开展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寻求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2.1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没有科学的规划就像上课没有备课一样工作做不到点子上,在建设中就会产生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等现象。为此,汕尾市不但制定了《汕尾市“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汕尾市“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同时要求各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制定符合本地区和本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时间表。而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项目上,2011年12月汕尾市教育局与中国电信签订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战略框架协议》,在基础网络建设、校园网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家校互通平台建设和校园安全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由中国电信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全市教育系统的教育信息化基本需求。
2.2 注重实效,以用促建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汕尾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着重把握“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强化应用,以用促建”为原则,把最需要装配的硬件、最需要使用的应用软件先建设好。例如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对2004年的基础网络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通过架设市-县-校三级环形网络结构,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畅通性,同时实现学校网络全面光纤化,并由原来10兆网速全部升级为20兆,主干网络由100兆提升为1000兆。
2.2.1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提升课堂效率
明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汕尾市教育信息化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来开展。学校教育的基础为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而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一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量”,二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提高课堂教学“量”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大大提高课堂内容的信息量,而且节省了教师板书等工作的时间。而提高课堂教学“质”的方法,除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同样是讲解一个概念,通过文字描述与通过图像、视频等教育资源展现或演示,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就大不一样。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更多的教育资源,汕尾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措施的工作:一是宣传和引导教师使用各类免费教育资源网的优质资源,如“广东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名师网络课堂”等;二是建设市级教育资源库平台,通过收集本市教师的优质资源、购买其他优质资源等方法充实市级资源平台;三是发动和鼓励已经拥有教育资源库的学校免费、无障碍地向其它学校开放共享;四是加快落实教育信息化硬件配备工作。
2.2.2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加强课题研究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使教育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汕尾市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技术类的课题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全市申报教育技术类课题中,国家级、省级课题将近二十项,课题成果丰硕,并且这些成果都得到了推广和进一步研究;在“十二五”期间,不但继续申报国家和省级课题,同时鼓励中小学校结合本地实际申报市一级教育技术课题,仅2012年就有18个市级立项的教育技术课题。
2.2.3 以学校稳步发展为目标,提高建配实效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学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好的成绩,教育信息化工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反之,教育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又会推进学校的各項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然而,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发展相对缓慢,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必须以“实效”为目标,用最经济的方法去实现最迫切的需要。例如,汕尾市陆河县(国家级贫困县)在2011年投入了资金16万元,为无经济能力装备多媒体电教平台的小学装备了5个移动式多媒体电教平台,使全县300人以上规模的学校都基本上有了一个电教平台,不但使用方便,而且能够多课室共享使用,大大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在建设和装配中真正体现投入产出价值的最大化。 2.3 加大培训,更新理念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样要体现这一目标。同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的教育信息化意识、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素养。因此,对师资队伍的培訓显得尤为重要。汕尾市从教育城域网建设以来,通过大力宣传和加强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兴趣,发生了从原来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各级教育部门及时抓住各中小学教师渴望新知识的时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仅经常派遣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还专门聘请专家到市里开展培训,或者直接到县区、学校送教上门。但是,派遣人员外出培训的费用相对较高,许多学校仍然不堪重负,为此,汕尾市采取了网络远程培训和网上自学的办法。据统计,从2006年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以来,汕尾市通过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每年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数约2000人,经过六年的连续培训,基本完成了初级培训,并正在继续开展中级培训。在其它培训项目中,主要采取对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培训,再通过骨干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扩大了教师们的视野,还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2.4 树立标杆,加强示范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全部学校同时开展,因此,采取“树立标杆,带头示范”的思路有其特殊意义。汕尾市积极鼓励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做得较好的学校申报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市从第一批的2所到如今的24所,这些学校在探索和研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道路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教育信息化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也使学校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它们对周边的中小学校也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传授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案等方面也给予了深入指导和大力帮助,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5 先有后优,资源共享
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对教育而言,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农村地区中小学同样享有使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然而,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必须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资源库建设中,汕尾市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市级教育资源库平台,使教师不但能使用教育资源库中的资源,还能分享他们自己制作的优质资源;二是定期收集全市教师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优质课例、优秀课件、教案等;三是从教案入手,落实教育资源建设任务,让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教案;四是开展优质教育资源评选活动,提高教师制作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只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把握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自身信息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 22.html
关键词 欠发达 教育信息化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出现了“教育信息化”的提法。各级政府的文件也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教育信息化”的含义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一是缺乏统一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不够明确,存在硬件数量少、陈旧、缺乏管理和维修等普遍问题,而且购买硬件设备在缺乏统一部署和规划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现象。二是常用的应用系统不足,使用效率低下。三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缺乏系统学习和领会,以致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思想观念落后。四是优质教育资源贫乏,校本教育资源不但形式单一,而且质量不高。五是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低,学生信息素养不高。
基于以上各种因素,汕尾市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到本地区发展的软肋,并根据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信息化建设做法和经验。
2 汕尾市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汕尾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从2004年完成建设汕尾市教育城域网信息中心以来,本着“把不需要钱的事情做好,把需要钱的规划做好”的宗旨,在经济上多方筹措资金,多部门联手合作开展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寻求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2.1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没有科学的规划就像上课没有备课一样工作做不到点子上,在建设中就会产生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等现象。为此,汕尾市不但制定了《汕尾市“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汕尾市“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同时要求各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制定符合本地区和本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时间表。而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项目上,2011年12月汕尾市教育局与中国电信签订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战略框架协议》,在基础网络建设、校园网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家校互通平台建设和校园安全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划和部署,由中国电信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全市教育系统的教育信息化基本需求。
2.2 注重实效,以用促建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汕尾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着重把握“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强化应用,以用促建”为原则,把最需要装配的硬件、最需要使用的应用软件先建设好。例如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对2004年的基础网络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通过架设市-县-校三级环形网络结构,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畅通性,同时实现学校网络全面光纤化,并由原来10兆网速全部升级为20兆,主干网络由100兆提升为1000兆。
2.2.1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提升课堂效率
明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汕尾市教育信息化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来开展。学校教育的基础为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而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一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量”,二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提高课堂教学“量”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大大提高课堂内容的信息量,而且节省了教师板书等工作的时间。而提高课堂教学“质”的方法,除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同样是讲解一个概念,通过文字描述与通过图像、视频等教育资源展现或演示,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就大不一样。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更多的教育资源,汕尾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措施的工作:一是宣传和引导教师使用各类免费教育资源网的优质资源,如“广东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名师网络课堂”等;二是建设市级教育资源库平台,通过收集本市教师的优质资源、购买其他优质资源等方法充实市级资源平台;三是发动和鼓励已经拥有教育资源库的学校免费、无障碍地向其它学校开放共享;四是加快落实教育信息化硬件配备工作。
2.2.2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加强课题研究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使教育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汕尾市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技术类的课题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全市申报教育技术类课题中,国家级、省级课题将近二十项,课题成果丰硕,并且这些成果都得到了推广和进一步研究;在“十二五”期间,不但继续申报国家和省级课题,同时鼓励中小学校结合本地实际申报市一级教育技术课题,仅2012年就有18个市级立项的教育技术课题。
2.2.3 以学校稳步发展为目标,提高建配实效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学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好的成绩,教育信息化工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反之,教育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又会推进学校的各項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然而,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发展相对缓慢,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必须以“实效”为目标,用最经济的方法去实现最迫切的需要。例如,汕尾市陆河县(国家级贫困县)在2011年投入了资金16万元,为无经济能力装备多媒体电教平台的小学装备了5个移动式多媒体电教平台,使全县300人以上规模的学校都基本上有了一个电教平台,不但使用方便,而且能够多课室共享使用,大大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在建设和装配中真正体现投入产出价值的最大化。 2.3 加大培训,更新理念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样要体现这一目标。同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的教育信息化意识、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素养。因此,对师资队伍的培訓显得尤为重要。汕尾市从教育城域网建设以来,通过大力宣传和加强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兴趣,发生了从原来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各级教育部门及时抓住各中小学教师渴望新知识的时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仅经常派遣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还专门聘请专家到市里开展培训,或者直接到县区、学校送教上门。但是,派遣人员外出培训的费用相对较高,许多学校仍然不堪重负,为此,汕尾市采取了网络远程培训和网上自学的办法。据统计,从2006年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以来,汕尾市通过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每年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数约2000人,经过六年的连续培训,基本完成了初级培训,并正在继续开展中级培训。在其它培训项目中,主要采取对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培训,再通过骨干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扩大了教师们的视野,还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2.4 树立标杆,加强示范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全部学校同时开展,因此,采取“树立标杆,带头示范”的思路有其特殊意义。汕尾市积极鼓励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做得较好的学校申报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市从第一批的2所到如今的24所,这些学校在探索和研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道路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教育信息化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也使学校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它们对周边的中小学校也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传授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案等方面也给予了深入指导和大力帮助,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5 先有后优,资源共享
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对教育而言,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农村地区中小学同样享有使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然而,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必须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资源库建设中,汕尾市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市级教育资源库平台,使教师不但能使用教育资源库中的资源,还能分享他们自己制作的优质资源;二是定期收集全市教师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优质课例、优秀课件、教案等;三是从教案入手,落实教育资源建设任务,让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教案;四是开展优质教育资源评选活动,提高教师制作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只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把握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自身信息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 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