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心灵之门,插上想象翅膀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ngmmsn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在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_二名教师要能启开他们心灵之门,从小发挥学生奇异的想象能力,让他们邀游在神奇的想象空间。有资料表明:一、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能力处于急速上升阶段。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抓住契机,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想象的内容,培养、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以读为主,引导想象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要让低年级学生透过课文内容理解、学习好词佳句,教师要能抓住关键词,利用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想象以达到目的。如: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意洋洋”与“伤心”两个关键词,我先请学生通读全文,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公鸡情绪变化的这两个关键词语,然后再请学生找出文中写公鸡“得意洋洋”与“伤心”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后使学生对词语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便启发、引导学生想象公鸡得意洋洋与伤心的不同样子,从而加深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最后请学生用不同语气读出这两个词语。结果,学生“得意洋洋”读得高昂,“伤心”则读得低沉。可见,在读的基础上依靠想象有利于学生理解词语。
  (二)语言感染,引导想象
  教师丰富而优美的叙述语言能感染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教学《蓝天白云》时,我指导学生体会“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丽景色,请学生闭上眼睛,在想象景色的同时,我用丰富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语调给他们描绘美丽的草原景色,边叙述边配上音乐,时而悠扬,时而轻快,那“嗒嗒嗒”的马蹄声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自己真的在草原上与马儿为伍,与蓝天为伴,随后,学生在四人一组中把自己想象的画面与理解赋予朗读与动作中,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动作,有感情的朗读无不归功于成功的想象。
  (三)以图入手,引导想象
  课文中的插图是学生特别喜爱、易于接受的部分。插图使表达的内容形象化,又有显示文字意犹未尽的意思,好的插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想象与思考。如:《锄禾》一课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锄草的农民,在烈甘下擦着汗,抬头望着太阳。在理解诗句同时,我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这个农民当时又渴又累的情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农民农服被汗水浸湿像从、水里捞上来的;有的说农民嗓子渴得直冒烟,真想喝上一壶水;还有的说农民干了一下午的活,“累得用手捶背……”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理解了古诗,更通过想象化难为易。
  (四)续编故事,引导想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刨设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表象,引导想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常在课中安排课本剧表演或续编故事。让四五个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既当演员又当导演,充分发挥各自想象能力,进行表演创造。
  (五)借助媒体,引导想象
  适当的媒体运用在教学中不仅能使教学生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分类提高,更能引发学生想象。在教学《回声》一课中我运用多媒体,将枯燥、难懂的科学知识化为形象、直观的视觉影像,这样一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形象感知回声的知识,轻松地掌握了难点;中等的学生巩固加深对课本的理解,牢固了难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启发下便能发挥想象,小结出在山谷里、高楼里等地方可以听到回声,这无疑锻炼了他们的抽象思维,发展了想象能力。
  (六)作文教学,引导想象
  看图说话,写话都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材料。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进行想象,把画面上看不到的情节补充出来。在写《猫捉老鼠》看图写话中,面对一幅夜景图,有位学生写遭:“夜晚,小猫从主人的屋子里悄悄地跑出来。它坐在草地上,靠在石背上,夜晚的星空真美,有~闪一闪的星宝宝,像船一样的月亮婆婆。小猫望着星空都出神了。”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语句!
  小学生富于想象,但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不是天生的。想象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的实践,依赖于教师的诱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让他们的头脑里储存各种各样的表象,并且制造悬念促进学生想象和思考。我坚信只要给学生多一点想象空间,引导、培养他们如何去想象,这也是发展、挖掘创造潜能的一个好途径。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特点,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了“你评我改”的互动评改法,积极构建学生在作文评改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做好“互动”预备    1,动员。
期刊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针对课程改革的大趋势,我校适时地提出了“学做导合一”的教学模式。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运用“学做导”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呢?以下我就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学做导”。    一、教学是双向的,是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期刊
要想让学生了解课文是如何传递信息、如何表情达意、如何遣词造句的,不具备一定的阅读策略不可能实现。如何结合课文的阅读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策略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教学片断中得到启示:    一、把握学段目标。交给学生的阅读策略必须好用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为例,片断一: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再次读课文,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都发现了,课文2、3小结就是写石榴的——生长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
期刊
许多学者认为,知识学习过程是由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保持和知识的应用四个阶段构成。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应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上一时甚至是长时看不懂、想不通、吃不透、理不清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就是学生的知识盲点。    一、寻准数学知识盲点的意义    1 寻准盲点,是清除盲点的前提。  小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未能及时清除知识盲点,让未解决的知识盲点越聚越多
期刊
素质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的知识素养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也重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智能。大多数的教师都会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学生的思维训练停留在表层,表面上学生是掌握了某项数学思维能力,实际上他并没有自己深刻地理解如何运用这种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
期刊
通用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对技术理论与应用兴趣的支撑点,也是培养综合人才的渠道之一,因而加强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轮课程改革从2003年开始,现已经全面推开,技术课程成为八大领域之一,包括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内容,通用技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如今普通高中通用技术
期刊
“研究性学习”的主战场是教室,即让学生以研究的精神走进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学习对象。因此,我认为,要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课堂,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空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材——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对象  语文教材提供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为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就看你怎么应用。比如:可以
期刊
应变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情况,采用妙趣横生、恰到好处的言语化解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教学顺利进行。应变语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使用应变语言要有一定的分寸,心中有爱,说出来的话语才会让学生能够接受,不能使用挖苦、讽刺、嘲笑、刻薄等言辞。在教学中由于情况千变万化,应变语言也需要随机应变,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课堂中一些常见的情况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总结了一下几种:因势利导
期刊
就自前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放羊式让学生自己去“玩”,教师袖手旁观;干脆式的不进机房,让学生自习等等。对此,我们教师必须增强自己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上好信息技术课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学信息技术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等特点,我们在信息技术课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他们对学习信
期刊
所谓的“语文味”。就是以文本为重点,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验情感、声色朗读、感悟创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是一种富有语文学科个性特色的,包孕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价值态度观照的整体审美感受。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味”充盈在语文课堂上呢?  一、字词教学,播洒文味  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正是由于有效的字词教学,才使得学生逐渐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分析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