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收割对方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ok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于,张柏芝和谢霆锋开腔了,一对鸳侣突变怨侣。张柏芝不惜扯到远在京城的王菲作为铁证,力证谢霆锋是一个说谎成瘾、虚伪冷漠的男人,其言辞之激烈不亚当年她哭斥陈冠希是假慈悲的猫(张柏芝倒成了我见犹怜的老鼠?);而谢霆锋,这个曾经半夜为大肚娇妻上街买宵夜,曾发誓要用生命去拼搏养家的男人,仿佛在艳照中将柔情视为最后一条底裤,戏谑式地脱掉,以冷冰的外交辞令感谢张柏芝5年来的付出,并衷心祝福——奇怪,是祝福大象各自放爱一条生路吗?
  刚传出张柏芝可能怀上第三胎,婚姻危机有待消散,好事人意淫或者两人得一千金,并取名在香港最值钱的英文名“伊莎贝拉”。但很快,张柏芝的独家录音访问和谢霆锋的声明,影帝影后让这场狗血弥天的重口味人伦文艺片的剧情越来越让公众不懂,我们只好站队,排排坐地宣布支持谁,张柏芝、谢霆锋、陈冠希,有人提出李亚鹏、王菲、周迅……好吧,我开玩笑说我一如既然地支持窦靖童。
  这些都是笑谈,但我们必须感谢这个伟大的娱乐时代,总是有最优秀和出色的演员贡献出一场“好戏”。谢张二人都是在香港金像帝后人马,曾被寄托能够挑起振兴港片的重任——或许可以,他们在生活中也是好戏如命,公众怎么可能忘记张柏芝多少次如小鸟一样依偎谢霆锋并不算大只的肩头,怎么可以忘记谢霆锋在媒体面前多次感谢张柏芝为他生了两个仔。这真的是演戏么?不一定,你要知道大多数演员的荷尔蒙和情感丰沛得异于常人,他们是嫪毐,是妲己,是古代传奇的现实翻版,段子应运而生,他们是始作俑者。每一次信誓旦旦的发情和每一次撕破脸面的无情,都是真实的,赤裸裸的真实——所以,看戏的人,就是我们,其实最冷酷无情,不能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反而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去指点,去审批。谢张的离婚,是缘尽,也是顺应广大群众的呼吁,让狗血来得更猛烈一些吧!然后我们就可以期待下一集,下一对……多少明星整整一生,就被娱乐的车轮碾成花泥,谁还会惦念刚出道时张柏芝的清纯,谢霆锋的青涩,那些少年心性就是鸳梦的碎片了。
  我很喜欢周云蓬的一句歌词:最后一次收割对方,从此仇深似海。在结仇,老死不相往来,在媒体面前不谈不回应不点评之前,浓厚的“恨”意之前,还能想到去收割对方,该是多么刻骨的情感,不管是收割你的钱财,还是汗液、眼泪,抑或收割最后的手机铃声——那都证明你们曾经紧密相连过。
  所以,请谢霆锋和张柏芝再次真性情地收割对方吧,不过啰嗦一句,孩子是无辜的,收割前请让他们远离镁光灯,交给靠谱的长辈照顾一下吧。(原载腾讯网)
  
  强悍的爱毋需解释
  乐嘉
  
  有两个母亲,一个红色性格一个黄色性格。
  红色母亲对儿子呵护备置。从小学到高中,母亲每天接送儿子上学放学,儿子读了大学,母亲在学校的公寓租了间房,继续从早到晚的照顾,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儿子专心学习,成为—名优秀的设计师,去深圳找到一份外企的高薪工作,却毫无任何生活自理能力。母亲每月跑两次深圳,给儿子做保姆,母亲不在的时候,儿子的家就一塌糊涂。回首往事,儿子在感恩娘亲大人从小到大事無巨细关爱的同时,无比憎恨母亲过于心软,没有培养他的自理能力。
  黄色母亲把儿子的事业成功看得比啥都重要。小学时,儿子考试成绩不够好,母亲将儿子提到桌旁,正襟危坐,一字一句地说:“别人都能考第一,为什么你不行?是我做的饭不好吃吗?”这句话让儿子无地自容,激励着儿子发奋学习,拿到年级第一。儿子长大,想出国,又怕国外生活不适应,母亲说:“去做就行。”于是儿子去做了。儿子回国创业,没资金,母亲说“我不会给你一分钱”,儿子找外人借了十万块,事后,儿子创业成功,到还钱时才知道,母亲早已悄悄地帮儿子把钱还了。儿子从小没有感受到母亲的温柔,一直在母亲的严厉和推动下成长,帮助他走向独立和无所畏惧的人生。
  如果说红色母亲是保护孩子的母鸡,黄色母亲就是推动孩子成长的老鹰,老鹰把小鹰推下悬崖,是为了让小鹰的翅膀更快长出,迎接强劲的飓风。
  故事中黄色母亲的形象与我们传统印象中贤良淑德的母亲不符,但确是黄色性格的真实写照。由此我想到汶川地震后,我到成都访友时听到的轶事。那时,地震已经过去,人们见面互相问:“地震时,你在做什么?”明友当时在灾区的县政府办公楼上班,朋友的父亲,某文化局的局长,当时正在隔壁县出差,一听到地震的消息,父亲立马开车往回赶,开到县政府办公楼前一看,一幢六七层的办公楼已经完全垮塌,黄色父亲只在楼前停留了很短一段时间,就迅速转向最宽阔的一条马路,开不多久,就看到儿子开着一辆车,神情恍惚,儿子看见父亲出现,整个人几乎要崩溃了,但父亲却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早点回去,今天可能要封路。”儿子从小没有得到过任何父亲的肢体接触,没有拥抱没有抚摸,记忆中父亲从小就是不苟言笑无比严厉的,当如此可怕的事件发生时,父亲也没有任何安慰和情感的流露,这让儿子不能理解,甚至恨父亲的无情。我告诉这位朋度,他父亲并非不爱他,只是父亲的性格是黄色的,他只是觉得既然儿子毫发无损,即使说些甜言蜜语也于事无补,那又何必要说。(原载《新周刊》,有删节)
其他文献
龙利源死了  2011年12月23日,龙利源死去的那天上午,他像往常一样,从他那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木材厂走出,和街坊们聊天。在镇口的司机看来,这位49岁亿万富豪没有架子,偶尔会和他们在商店门口打牌玩“拖拉机”,过年还会给村里的老人发红包。  9点钟左右,他给朋友黄文打电话,约他一块去阳春市八甲镇台路村看一片木山,他准备从一位老板那儿将其转包下来。  黄和龙相识有十多年了。2000年前后,俩人合股承
期刊
马云自白:文革期间,亿万人不共戴天般批判刘少奇,但批判者中有几人真正了解真相?今天,用鲁迅的话说——我的文章还没出来,总已经有人在愤怒的磨墨了!    支持:马云暂时是民族英雄 司马平邦    我坚定地相信,如果不是马云,而是比尔·盖茨,他也用马云这次用在支付宝上的手段,从外国人手里既收回了股权,还大赚了一把;或者,即使是马云,但这事发生在10年前,也是使用相同的手段,从外国人手里既收回了股权,又
期刊
乳业国标的论战甚嚣尘上,空留消费民众在旁踟躇彷徨、黯然神伤。本以为三聚氰胺的悲剧,能够唤醒中国乳业的良心,驱除民众内心的阴云。却不料,结石宝宝的剧痛,换来的只是无休止的口水仗,埋在身边的“乳品地雷”始终未能得到排除。  近日,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与内蒙古乳协常务理事金海展开了一场论战:王丁棉称三聚氰胺的使用是企业抢奶源而并非奶农主动造假,他表示喝低标准牛奶还不如喝白开水,消费者钱花了得不到应有的营
期刊
针对香港科技大学三位援建教授对南方科技大学的公开批评信《要改革不要口号》,6月22日凌晨,南科大首届45名学生中的部分家长在博客上发布公开信《南科大学生家长对港科大三位教授的回应》,支持南科大和创校校长朱清时,称港科大三位教授“在南科大最困难的时候落井下石”。朱清时本人亦在文中回应前同事的公开信,反击称“他们掩盖了很多真相。比如,他们怎么走的?实际上和他们向深圳市要的报酬有关……这不是一个做人的厚
期刊
1月21日,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第一视频”网络电视台的视频节目中,点评内地儿童在香港地铁车厢吃面并引发口角事件时,称“香港人是狗”。视频被传播后,在内地和香港都引起轩然大波。  此事将香港长期存在的关于“内地人”的讨论推向高潮。香港网络和媒体在反击孔庆东言论的同时,也开始大量讨论香港人应以何种心态看待内地人。矛盾为何突然激化  1月15日,周日,香港下着滂沱大雨。一边是近千名香港孕妇及市民在港岛
期刊
1975年4月5日23点50分,蒋介石在士林官邸溘然长逝。  蒋氏经营台湾多年,其生前死后都有不少民间传说。他去世那天的清晨,台湾由台北到高雄,全岛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注下。笔者系1967年出生,当时年幼,但对那夜将孩童从睡梦中惊醒的雷电霹雳声记忆狁新。民间舆论咸认天有异象,必有大事。  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就传出蒋逝世消息,各报头版均刊出蒋介石遗照。12小时内,严家淦宣誓继任“總统”,“行政院
期刊
北国冬雪未化,海南三亚却依旧炎热如夏。在三亚市迎春河路上的一家7天连锁酒店内,前厅经理张浩彦正忙着接听订房电话。这家酒店尚未装修完成,却在今年春节迎来了第一波入住高潮。  “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游客太多,我们招聘的服务生根本不够用,只能临时请了人来帮忙。”张浩彦略带兴奋地告诉记者。  旅游给三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背后,另一种担忧也开始困扰着三亚旅游从业者。“今年三亚旅游确实太热了,但不知道能不能持续
期刊
陈伟90年代初从浙江大学毕业,闲着没事,参加了一个夜校的英语班,教英语的老师叫马云。后来英语班解散了,马云创业了,他们还一直是朋友,常常在一起打牌吃喝吹牛,陈伟的强项是讲段子,据说别人讲不好的时候,马云还让别人把料给陈伟,重新包装成一个段子讲出来。  吹牛,一吹就是二十年,这期间陈伟当过张纪中的助理,跟着他走南闯北拍了许多武侠剧,还曾经自己披挂上阵客串过袁崇焕,最后,他还是回到了杭州,加入了阿里巴
期刊
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皮夹子里始终放着一张已磨损的中文纸片:“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6月21日,获得连任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这段《道德经》的收尾名言结束了自己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  不少人都觉得,潘基文在过去4年多时间里实在太沉默了。在公开场合,人们常看到他脸上那副典型的东方笑容,却很难指望这位现任联合国秘书长说出什么刺激话来。以至
期刊
上午,8:40-11:00听主课;下午,1:00-2:30英语选修课;2:45-6:00英语语法课。每周两晚7:30-9:00口语课。每晚看资料做笔记至凌晨1点。  这是王石在哈佛的日程表。  王石在哈佛近一年的游学生活,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轻松随意,而是“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每天清晨,他花2.5分钟的时间用微波炉热一杯牛奶,烤一块面包,切半个西柚,花3分钟时间吃早餐,然后步行去哈佛上课。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