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莫测的“气”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水”时就想到了气,说到了“气”,又想到一件事情很令人惭愧。我整理过的清华简《汤在啻门》,其中讲到了气与生命的关系,西方学者很感兴趣。去年德国开会,主题是中国文化中的气与命,我应邀参加,就整理报告应对学者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西方研究汉学的学者十分敬业,会议很成功。闭幕时征集大家意见,想出一个论文集——准备提交论文的请举手。我考虑到后面的事情太多,怕写不出像样的东西就没敢举。会后,主办会议的吕德凯教授再三来函,希望我能够提交一篇论文,我也想写一篇论先秦文献中关于气与生命关系的文章,但至今没有时间去写,很对不起吕德凯先生对我的信任与期望。写学术论文,首先得先穷尽相关材料与研究成果;随笔就不同了,脑子里装着什么就往外倒什么。借着说“气”字,我在这里随便说说有关“气“的一些事儿。
  甲骨文“气”字写作(合7144),与“三”字的区别,仅仅是中间一横短,区别度太小,后来就变成了(齐侯壶,集成9729)。许慎说:“,云气也。象形。”这是对的。
  生命与气的关系,古人很早就能直观地感觉到,呼吸就是对气的吐故纳新,一旦彻底停止,生命就结束了,至今口语中把死亡还叫作“断气”“咽气”。
  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困惑着人类、困惑着每个人的大问题。亲眼目睹过死亡过程的人更容易体会气的神秘。一个人有这一口气就是一个人,有体温、有思想、有语言、有行为;一旦断了这口气,一切都不存在了,就剩下了皮肉之躯,很快就化作尘土。究竟是失去了什么才使得人失去了生命——直观的感受就是气。如果主宰生命的东西就是气,人死后他又去了哪里呢?灵魂、鬼就是这种思考的结果。魂气飘飘摇摇地升到了天上,肉体则归于大地。
  气是人们直观地观察到的生命的根本。《汤在啻门》记载汤问伊尹:“人何得以生?何多以长?孰少而老?固犹是人,而一恶一好?”这是战国人对生命的思考,无所不能的伊尹一一作答。人的生命如何形成?回答是:“唯彼五味之气,是哉以为人,其末气,是谓玉种。一月始扬……十月乃成,民乃时生。”人的生命起源于五味之气,食物所产生的精微之气化作“玉种”,这玉种大概就是精液的美称,玉种播下,经过十个月的变化,就生出人来了。气充足,生命就旺盛,气急促不足就衰老,气逆乱就生疾殃,最后“气屈乃终,百志皆穷”。这是先秦文献中关于气与生命最详备的论述。至此我们就知道了“气功”的理论根源,既然气是生命的本源,守住了气就守住了生命,守住了充沛之气,就守住了健康。行气养生,这种风气战国文字中就有明确记载。有一块十二面棱柱体的玉,上面刻了十二行字:“行气:吞则畜,畜则伸,伸则下……顺则生,逆则死。”讲的都是如何练气,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气功秘籍,十分古老,可以演绎出一部好武侠小说。
  五味之气生玉种,要想有气,有玉种,就得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先在“五味”上用功,这就是五味养生,说白了就是讲究吃。思路是对的,讲究也是对的,但不要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讲究啊,食品满足了,就加各种稀奇古怪的补品,补品不过瘾再加仙丹,那仙丹就是毒药,吃多了精神失常,古人以为就成仙了。调查一下那些高寿老人,大多数简单朴素,对自然食品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不過量。在补品补药这个问题上,谨防:传统文化+现代推销=傻吃!
  “气”化作“玉种”,要想守住气,也就不能消耗太多的玉种。古代的房中养生就是讲这个的。房中术是古人讲性技巧与性养生的,其中《彭祖经》有一段——
  采女曰:“男之盛衰,何以为候?”彭祖曰:“阳盛得气,则玉茎当热,阳精浓而凝也。其衰有五:一曰精泄而出,则气伤也……凡此众伤,皆由不徐交接,而卒暴施泻之所致也。治之法,但御而不施,不过百日,气力必致百倍。”
  大致的意思是阳盛的征候是得了“气”,生殖器热涨勃起,精液浓稠。衰弱有五种特征,第一种就是精液外泄,导致伤气……这五种伤身都是由性交接时射精引起的。治疗的方法是:只交合而不射精。用不了百天,气力就能达到百倍。
  这种扯淡的养生,古人有多少人相信不知道,但其理论却源远流长,其核心是蓄精养气。御而不泻,是为了蓄精,蓄精是为了养气,气就是生命的本源,气足则生命力充沛。
  食与色都可以养气,食是开源,色是节流,再加上导引吞吐就可以延年益寿如彭祖了。古今多少人,为了这口气,为了长生不老而走火入魔!
  庄子虽然也承认生命是气的变化形态,但他认为没必要去费心巴力地去养,反正生命最终都会回到他的起点,顺其自然就是了,著名的“鼓盆而歌”讲的就是他的至乐达生观。庄子妻子死去,朋友惠子前去吊丧,看到庄子正在敲着盆子唱歌,大为不解:不哭也就罢了,何至于鼓盆而歌呢!庄子给他讲了一番道理: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生命的本源就是气,死亡也就是归到了原始状态,这叫“归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值得庆贺,无须悲伤。这个庄子达观的故事是编出来的,也不能太信以为真,但其思想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命就是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不论穷富寿夭,最终大家的归宿都一样,现在兴火葬,都是一缕轻烟上青天。每个人只能把控生命中的一段,如白驹过隙。延长又能延长到哪里?天天为了延长未来而把当下弄得栖栖遑遑,了无生趣,是否划算?五谷杂粮,吃嘛嘛香,过好当下每一天才是健康之道!
  到了《孟子》那里,“气”就有了另外一层高深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可能就是个隐喻,养气在战国时期应当是比较普遍的养生行为,孟子把这源自五味化作精液的“气”改变了,成为源自圣迹经典、化作伦理道义的“气”,这种气充盈人体,人就是正人君子,充盈天地,社会就是太平盛世。
  忙着说气之玄虚,脱离了本专栏的主体——文字。
  《说文》里有“气”和“氣”两个字,从米的“氣”是馈赠粮饷的意思:
  氣,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春秋传》曰:“齐人来氣诸侯。”,氣或从旣。餼,氣或从食。
  讲文字学时,我一直相信许慎的说法,“氣”的本义是馈赠粮食,被假借作“云气”之“气”后,又增加食旁表示其原本义,这很符合文字演变的规律。现在看来,这种合乎文字演变规律的字际关系未必一定就是事实。
  “乞”与“餼”是授受同辞之同源词,前者是跟别人要,后者是给别人,二者晚出,都是从“气”分化出来的,先秦文献起初大概都用“气”表达。“氣”字晚出,没有证据显示其为“餼”的专字。
  看空中飘荡的是大气,画上三道示意,看到燃灶做饭时烟气弥漫就加一个火——“”,想到五味与气之间的关系就造一个“氣”字。造字的人想得很多,文化积累也很厚重,但用字的人却不需要这么复杂,彼此通用,最后又精简为一个。
  “气”在中国文化里意义太丰富了,结合文字,我们把这神秘莫测的“气”归拢归拢:
  大自然中的气。空中流动的大气——气。词语里有云气、烟气、气象、气流等等。山间之清风,水上之明月,这是地球生物共享的,人类为了自身也要好好保护。
  蒸锅上冒出的气——“”,鬻字上部的那两个“弓”,就是从鬲上冒出的蒸汽。
  生命本源之气。一是指出入人体内的气,是生命与自然之间的流通,词语有气息、喘气、胀气、憋气等等。二是化作生命之种子的气——氣,词语有精气、气功、气竭等等。古人直观地感知到气对生命的重要,但并不知道是空气中的氧乃为人体不可或缺,就弄出一堆神神秘秘的理论。我不反对别人相信,但我不信!
  伦理道德之气。这在思想史中最为丰富,汗牛充栋!词语里有气节、气度、浩然正气、歪门邪气等等。
  考察一下辞书里“气”的义项和我们语言里用气构成的词的数量,就知道“气”是如何的神通广大、神秘莫测了!
其他文献
“滴滴滴——今年是20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年华诞。”  “滴滴滴——有信息”  信息是上司发来的:“小李呀,以《大国崛起》为主题的稿子马上就要定下来了,你还要拍几张反映祖国变化的照片,要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哦!”  接到任务后,我拿起相机,开着我的小飞船,“嗖——嗖——”两下就来到了曾经的贫困山区——大凉山。在某张老照片里,大凉山上光秃秃的,一个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小朋友,满脸灰尘,望着镜头憨
期刊
张华,1934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55年到西北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西北大学中文系主任。著作有《鲁迅和外国作家》《爱情自由的历程——鲁迅·胡适·郁达夫·徐志摩的爱情婚姻与家庭》,主编《中国现代杂文史》《中国杂文大观》等,曾在《美文》开设专栏。(下文称:老张华)  张华,生于1954年3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78.01-1
期刊
我们的生活,  可以远离尘嚣。  森林中有树木窃窃私语,  流淌不息的小溪似万卷书籍。  神的教诲寓于路旁之石,  世界万物皆蕴含着启迪。  ——莎士比亚《面对自然的五分钟》  引子 朝圣者说  丙申立冬第二天,井冈山上冰雪聪明的女画家舒仪致短信,说做了一个好梦。  “昨晚梦见姐姐在山中弹琴,是一架玫瑰紫的钢琴。姐姐弹琴的时候,那些琴键跳起来,全部在空中舞蹈。琴声美妙无比。仙乐飘飘,只应天上有。”
期刊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一种不断学习的过程,亦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艺术。如金石甚妙的“三本大书论”让我们懂得,人的一生要读书架上的“有字之书”,读天地之间“无字之书”,读人世间最有灵性的“心灵之书”。正所谓“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唯有在读书中感悟,在实践中运用,在感悟中升华,才算是读透了人生这本书。  现今的人类能够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祖先发明的文字功不可没。如果没有文字,仅仅通过口口相
期刊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龙应台如是写道,一阵心酸,蒋方舟在《我和我妈》中提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则是“很残酷”,“偏要到很多年后,当自己在他人眼中也有了衰颓的势头,我们才发现父母的睿智。”就像现在流行在社交网络上晒父母盛年时的照片,其实也是一种枉然的补偿。”  而在我看来,这种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已经成年的我们,是时候重新翻开长辈这本书,以更加平等的身份
期刊
如今,世界是越来越小了,仿佛触手可及;世界也是越来越大了,填充着新发现的或者新生长的各种事物。對于写作者而言,这本应是件好事。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面对似乎在靠近却又是渐远的世界,很多作家慢慢失去了写作的重心,如此,写作的失衡就成了作家创作的一种常态。在此状态下,将自己的眼光退回一些,依旧退到自己的内心,退到自己周边的事物,倒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尤其是,散文都是以“我”为叙述主体加以展开的,写
期刊
陈忠实离开我们一年了,他是我们的同志、朋友、领导、前辈。我们在此开追思会,深深地怀念他。斯人已去,精神长存,这是我们要说的,也是我们真切体会的。一个人有了巨大的能量,此能量就会在他生前身后都充满于这个世界。  就在省作协这个大院生活、工作的柳青、路遥、陈忠实,也完成了他们传奇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伟大的一生。记得沈从文墓碑上有几句话,意思是“文之星斗、人之赤子”,他们三位也是如此。都是属于中国当代文
期刊
尼采认为,艺术上敏感的人总是面向梦的现实,根据梦的景象解释生活的真义。自古以来,梦以其玄幻神秘的意味,变化莫测的意象,富有创造性的意境,格外受到文学艺术的青睐。文学史上不乏以梦为主体,或以梦言情抒怀的文本。《齐物论》中,梦蝶之后的庄子曰:“若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在此,庄子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的真实性的思考——孰真?孰幻?两者有本
期刊
「甩锅心理」 来自煎蛋网所刊作者CliffBao文章,討论到底有多少人相信星座说,某网友说:“人们聊星座也未必真的很相信,而是潜意识的一种甩锅心理,例如想说某人很倔,又不想承担说这话的责任,就说某星座的人都是倔脾气,意思是‘这可不是我说的,是星座就有这说法’”……这里的“甩锅”说,怕也是一种话术吧 ?不然,那些难听的真相更无出头之日。  「你希望你的城市有一款属于自己的字体吗」 来自爱范儿消息,“
期刊
看了友人悼念刘锡庆先生的文章,忽想起许多的往事。我最后一次见到刘先生大约在十年前,后来音讯甚少。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眼前一直闪动的是他那个高大、朗健的身影,连同远去的那段岁月,一切仿佛离今天不远。  我与刘锡庆只是泛泛之交,相处的时间也非常短暂。但在京城的教师中,他是一个可以深谈的前辈,旧式文人的遗风,在他那里也有一些。他的离去,给了亲朋不小的忧伤。翻看微信里朋友的挽联,想起古人“仰视天之茫茫”之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