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离故土为哪般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uqiu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荣华,1921年生于广州杨箕,黄埔军校第六分校第十七期学生,抗战期间经历长沙会战、株洲保卫战等战役,现在广州与大女儿一家生活。
  2013年6月4日,来自民政部的一则消息,给在大陆约2万名原国民党军抗战老兵送去温暖。民政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的建议中(《民政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8260号建议的答复》)指出,“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做好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工作,及时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保障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
  这一消息,对国民党抗日老兵、广州杨箕村姚荣华来说,无法享受。18岁满腔热血投军,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多场战役,抗战胜利后回归故乡,新中国成立后被送到黑龙江农场改造,20世纪80年代末移民澳大利亚,晚年回到广州杨箕。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对全部在押国民党军官实行特赦释放,并予以公民权。这个决定由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当时,身在黑龙江农场的姚荣华也收到了组织发来的通知,他当时心中宽慰:“共产党承认我们打过日本仔,我就觉得心血没有白费。”
  多年后,回首抗战经历和个人命运,今年92岁的姚荣华说,“无所谓,若是有所谓,我就活不到现在了”。历史并没散入风中,但他的心中已无烟尘。
  投军 国仇家恨意难消
  1921年2月22日,姚荣华生于广州杨箕村,父亲姚保,乡人叫“卖鱼保”。姚荣华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其上有11个姐姐,3岁亡父,6岁亡母。靠姐姐们养大。小学在六十三小学,现在中山三路东皋大道内,初中在登峰路(现在越秀区小北路)大中中学读书。1937年7月,16岁的姚荣华初中毕业,这一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跟许多个体生命一样,姚荣华被卷入这场战争。
  1937年,日本军队轰炸广州,他逃难到连县(现在连南)投靠嫁到那里的姐姐。姚荣华18岁时,香港和广州传来姐姐们在战乱中饿死的噩耗。1939年,姚荣华获悉黄埔军校在韶关曲江招生,带着国仇家恨,他报名投军。
  当时黄埔军校在曲江招生的是第六分校,招收第十七期学生。姚荣华被录取后,与其他录取者一同到广西桂林李家村报到。姚荣华被编入第17期17总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学习。毕业后,他被分到湖南长沙国民党第九战区暂编第二军暂编三团追击炮连任连副。由于有初中的文化背景、基础较好,他游刃有余地在军中担任官职。此后曾调任连指导员、师特务连排长、步兵连连长、副营长,广东省政府干部训练班连长等职务。主要在湖南和广东战区打仗。
  抗战 满腔热血转战多地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敲响。凌晨3点,姚荣华在湖南长沙岳麓山脚驻扎,他接到上级命令:“马上支援香港!”他和战友连夜启程,过湖南株洲、广东曲江、惠州,再准备赶赴香港。可惜,战情瞬息万变,当他们到达惠州七里湖附近时候,香港沦陷了。
  之后,姚荣华又随部队回到衡阳,参加株洲保卫战。回忆起这场战役,姚老还心有余悸:“经过激烈战斗,3个团的阵地都被敌突破了。”暂编第七师的指挥所在白关铺面临被敌围歼的危险,他是该师特务连里的排长。所谓特务连,其实就是警卫连。“形象一点说我们特务连就是‘烂头卒’,到了最危难的时候就要不惜牺牲去保卫司令部。”
  姚荣华坦言,当时军中装备很简陋,一个连只有3挺机关枪,士兵手上一支步枪。战友们坚持着抗日。“在枪林弹雨面前,我们就像盲头乌蝇听着指挥前进后退。”姚老回忆道,“我们当时没有报纸,无从判断形势。”姚荣华坦言尽管面对战争他时有无力感,但国仇家恨总让他满腔热血地投入战争。
  返乡 妻离子散别乡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打完日本仔,大家都想回家了,只是不说出来。我和妻子想回家,并让她先走。”1948年七八月,姚荣华随营驻扎江苏镇江,他当时是副营长,但他决定当逃兵。“妻子先回家了,我过了几个月,在1949年2月向上级请假回家,就走了。”
  1949年,姚荣华回到故乡广州杨箕村,随后广州解放了。有初中文化的他在杨箕村的私塾教书,但“国民党伪军官”的身份一直跟随着他,也成为他再次背井离乡的“祸根”。
  1953年登记居民证时,全家人的证件都发了,唯独他没有。由于当时的环境,在军队结识的妻子与他离了婚。多年后提起这件事时,姚老轻描淡写地说:“她也有她的前途,我不能耽误人家。”
  1955年,肃反开始。同年9月的一天,当他在杨箕村附近的空军医院路边摆摊卖糖水、摆缝纫机补衣服时,3名身穿制服的公安和便衣将他带走了,随即他被送到沙河的看守所。姚荣华记得当时有人问:“你在战场上杀死了多少人?”他回答:“我怎么知道,机关枪一响,无法知道死伤多少人。”之后他被判刑10年。
  姚荣华有两个女儿,与妻子离婚后大女儿跟他、小女儿跟妈妈。大女儿回忆道,当年姚荣华被抓走时她才4岁,“那时候我和邻居去看守所看爸爸”,之后父女俩一别就是17年。1955年12月,姚荣华被火车运到黑龙江的一个农场改造。
  改造 离乡30年
  姚荣华先是被送到黑龙江德都县苏家店农场,他对农场的劳作一无所知,就从训练使用农机开始。由于水土不服,他的腮腺炎发作入医院,病好后,他的文字功夫被医院看中了,就留在医院从事文字工作,还办起了《劳动报》。到了1969年3月,他被送到黑龙江嫩江县格球山农场(现在五大连池)。“虽然是背井离乡,但没有怎么吃苦,管食堂、管仓库。”
  判刑10年,姚荣华本应在1966年刑满释放。但由于“国民党伪军官”的身份等其他原因,他仍旧留在了黑龙江。他一直都没有再成家,“本来刑满后有人给我介绍对象,而且条件不错,我不想连累人,也就算了”。
  那些年,他极少与大女儿通信,因为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直到1972年,女儿从广州去黑龙江,才在懂事后第一次见到父亲。1975年,国民党团级人员得到平反。姚老回忆:“我们可以选择回乡,去台湾或是加入解放军。我三者都没有选。”他宁愿在农场复员,“共产党承认我们打过日本仔,我就觉得心血没有白费。”
  再次踏足广州,是1984年,一别就是30年。这一年,他请假回了一趟家。1989年,姚荣华68岁,大女儿想把他接回广州。但事与愿违,手续很难办,于是大女儿找到早已移民澳大利亚的妹妹,通过妹妹申请将父亲移民到澳大利亚。在统战部、省委、市委等多个部门审查后,姚荣华去了澳大利亚。
  去国怀乡,姚荣华于1994年回到广州,与大女儿一起生活。如今,他过着怡然自得、弄孙为乐的生活。每天去杨箕村旁的市场买菜,闲暇时晃动着缝纫机为家人缝制枕头、衣裳。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枪炮声早已远去,仿佛一切惊涛骇浪都不曾发生,时光如大江大河般消融着岁月悠长。
  (摘自《南方都市报》)
其他文献
那天接孩子,正赶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挂牌  关注林毅夫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考入全国台联的《台声》杂志任编辑,因工作需要,必须对两岸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涉及的人物有所了解,就在此时,听说了林毅夫。但只知道有个台湾人,是从金门泅水过来的。我在厦门眺望过金门,知道距离有多远,第一感觉是这人身体一定很棒。  由于家住北大西墙外,得地利之便,因而我家有了一个超大超棒的“后花园”,有相当一段时间,只
期刊
近日,汶川,一位留着小兵张嘎发型的5岁小男孩在地震废墟前抬首凝望,眼睛里有点迷茫。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士不断地给他讲着什么。  这小男孩,便是2012年初因一段在零下13摄氏度的雪地中裸跑的视频而出名的裸跑弟多多。而旁边的中年儒雅男子,正是他的爸爸——其因残酷训练儿子而被网友称为鹰爸。  鹰爸名叫何烈胜,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下海前曾当过10年教师。他说,带儿子走访地震遗址,是自己鹰式教育法中
期刊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跑一趟邮局,为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父母寄一些东西。除了寄钱,还寄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是父母能用得着的,什么都寄,他恨不得把这个城市的商场打个包也给寄回去。  其实,父母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但他还是喜欢买东西,仔细包裹好,亲自到邮局寄出去。然后想象着父母收到包裹后的欣喜,自己的一颗心仿佛也被包裹好,送到了父母的跟前。  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自己独身一人,在这个大城市辛苦打拼,从在一家
期刊
在加拿大落基山海拔4000米的地方,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岩石遍地,狂风劲吹,昼夜温差极大。人们一直以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肯定找不到活着的生物。然而,当生物科学家抵达这片处处被死亡笼罩的土地时,却惊讶地发现仍有一种植物在那里生根发芽,延续子孙。  这种植物叫高山蓟。科学家很想知道高山蓟究竟是凭什么在如此荒凉的地方生存下来的,但当时的科学文献资料里对它只有简短的介绍。科学家经研究发现,高山蓟常年生长
期刊
2004年,寒春从北京市公安局领到了中国首张“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当年这位83岁高龄的老人出现在出入境管理处时,有人问她,“您有没有想过回美国?”她操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笑着回答,“我生活得很好。我在沙河工作,那里空气好。我和我养的牛在一起生活,为什么要回美国?”  寒春,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美国老人,原名琼·辛顿,1921年4月20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杨振宁
期刊
那里很热,一年12个月中有9个月的天气类似于杭州的伏天,唯一驱热的工具是芭蕉扇;那里条件很艰苦,大多数房子是用土坯垒的,富裕指的仅是有饭吃;成群的蚊子叮得人不仅奇痒难忍,更是大肆传播着疟疾……  虽然已经过去了39年,今年70岁的浙医二院眼科教授姜节凯,回忆起作为我省第二支赴马里医疗队成员的工作经历时,仍然印象深刻。  在新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是一种重要的援外形式。自19
期刊
【荐稿理由】本文通过对故乡的怀念,用深情的叙述,道出了大多数人的感慨:“故乡的路走一回却不是那么容易” 。语言朴实,毫无扭捏;文笔细腻,精致隽秀;平实中,娓娓讲出对故乡“浓烈的怀念”;字里行间,恰到好处地透露出对故乡的牵挂和眷恋。是一篇挖掘人性本源的好文章,与2014年第一期话题“谁的故乡在远方”紧紧相扣,平民的风格和淡淡的苦味,在字数篇幅、读者对象等方面,也很符合本刊要求,是故,荐为2014年第
期刊
1947年,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命丧山东孟良崮。张灵甫遗孀王玉龄现居上海,金宝山独家采访了王玉龄。采访录刊登在《百年潮》2007年第10期上。  王女士时年79岁(2007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思维仍很敏捷,记忆力也很强。述及张灵甫的身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和家庭生活、情趣爱好,王玉龄平静地娓娓道来——  投笔从戎 隐痛杀妻  我的先生原名钟麟,
期刊
从懂事起,林一然就知道爷爷每天伺弄他的那些花。夏天里,房前屋后地栽种,冬天,在一些破盆破罐里栽种。都是同一种花,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美,而爷爷却如同命根子一样呵护着。据说那是爷爷自己经过多次配种杂交而生成的品种,天下独此一家。  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兵戈乱世,爷爷对这些花却有着特殊的感情。林一然对爷爷的做法充满了好奇,爷爷的腰间,长年挂着两个小小的布袋儿,一个装着烟叶,另一个则是花籽儿。没事儿的
期刊
因为在德国留学,我偶然结识了这位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华侨。老人叫林汉南,现住德县斯图加特,老家在闽南。“人生的爱大概有3种,年幼时父母的爱,成家后夫妻的爱,年老了子女的爱。”和老人闲聊一个下午,他反复唠叨着这一句话。很遗憾,这3种爱他都没有真正地享受过。  老人的父母上个世纪初叶到法国里昂,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法国缺少劳动力,大批中国劳工涌入法国,构成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欧洲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