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现行赛制下年度训练安排的理论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fc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联赛的特点,决定了在准备阶段和竞赛阶段中训练要素的组合和结构安排上与重大赛会制比赛的区别。职业联赛特殊的赛制下,竞技状态的控制是一个非常具有科学性的课题。准备阶段训练周期的合理划分、训练内容的科学安排、负荷结构的精确组合,以及进入竞赛期以后,对训练和恢复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等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年度职业联赛队伍训练的完整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中的内部结构,是否和一个漫长赛季中对于运动员和队伍竞技状态的控制和维持的要求相一致。
  关键词:篮球;职业联赛;竞技状态;训练周期
  中图分类号:G8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6-0837-03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Annual Training Plan of CBA under the Current Competition System
  
  ZHANG L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Fujian, China)
  Abstract:League matches have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training elements and different training structure from games. How to control the competitive state is a problem with quite scientific meanings. The reasonable division of the training perio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raining contents, the accurate mix of the load in preparation stage, and the exact grasp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ining and the competition in competitive stage compose a complete training system for the league teams. The structure of this system coordinates with the control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competitive state of the athletes and the teams.
  Key words: basketball; professional league; competitive state; training period
  
  不同于赛会制,职业联赛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长达5~6个月的奔波和比赛中,如何能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始终处在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水平上,从而保证取得好的比赛成绩,科学地安排赛前和赛季过程中的训练,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职业联赛队伍的训练安排是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规律的,对于这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程度,直接对职业队的教练员们训练的具体安排产生影响,而教练员对训练的安排合理与科学与否,又直接对队伍竞技状态的稳定与否产生影响。所以,探讨和研究职业联赛特殊赛制下,训练工作的安排,队伍竞技状态的调控,对于职业篮球队伍水平的提高和在比赛中稳定的发挥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
  
  1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
  
  2 分析与讨论
  
  2.1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赛制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国内的甲A联赛是上一年的11月份开始,14~15支球队分成南北两区。常规赛采用本区进行主客场四循环和另区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比赛的赛制,然后按总积分排出所有参赛队常规赛名次和在南北区的名次。季后赛采用南北分区的前四名交叉对抗的主客场淘汰赛,淘汰赛采用3战2胜制;进入1/4决赛和半决赛时采用5战3胜制,总决赛采用7战4胜制。从上一年的11月到来年的4月底,全部赛季共经历近6个月的时间。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一支队每周要打1~2场比赛。由于职业联赛的主客场制,所以每一支队伍,有一半的比赛是在异地进行,这样,甲A联赛就具有了比赛场次多、比赛密度大、队伍的流动性大、赛季延续时间长的职业联赛的特点。同时,职业联赛又有别于奥运会、世界锦标赛或全运会这种以4年为一个周期的比赛,职业联赛是一个年度为一个赛季。这样赛季与赛季之间的间歇时间就很短。实际上,在一个年度里,有半年时间在比赛,而只有半年时间是留给队伍调整和准备的。
  在这样一种赛制下,运动员所要承受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是非常大的,如何围绕着一个时间跨度很大的赛季去准备比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去科学有效地安排队伍的训练,将队伍的竞技状态的调控维持在一种高度严谨的水平上,使运动员和队伍能够在漫长的赛季中始终都能有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保证技战术的正常发挥,这是任何一支队伍都要面临的问题,而科学合理的训练周期的划分,是教练员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2.2 运动训练学中周期划分的基本理论 大量运动训练的时间和理论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适宜训练作用下出现的竞技状态,是一种有周期性特点的现象。而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出现,同时又是训练过程控制的一种结果,通过对训练过程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变更,可以对运动员或队伍整体竞技状态的形成过程和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以及竞技状态维持的时间进行控制和调整。而在这种调整和控制的过程中,训练周期的划分又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竞技状态培养和形成的规律而言,单周期训练的优点是训练时间较长,便于运动员和队伍技战术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构建队伍的攻防战术体系,并不断优化战术系统的结构。
  由双周期或多周期所构成的训练大周期,其训练的整体结构相对较复杂,负荷结构的变化也是比较大,在整个训练的大周期内,负荷是呈波浪型的变化,竞技状态也是在一种起伏的状态中稳步地形成和提高。
  当然,这种单周期和双周期及多周期的训练控制之下所形成的竞技状态上的特点,只是具有一种相对性,其中的变异域是必然存在的。且竞技状态的顶峰,竞技状态持续维持的时间,这些概念体现在运动员和队伍身上,也都只具有相对意义。
  2.3 职业联赛准备阶段训练周期的划分 男篮甲A联赛对于运动员和队伍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能在一个将近6个月的竞赛期中,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以完成数量多、比赛密度和强度都很大的比赛任务。从生物学和训练学的理论角度,以及竞技状态形成和保持的规律上讲都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一种悖论,就要寻找一种相对更贴近甲A赛制的周期划分。基于单周期和多周期(包括双周期)在培养竞技状态上的特点,在准备阶段训练周期的划分上,采用多周期的训练更为适合甲A赛制对于运动员和队伍竞技状态的要求。虽然,在准备阶段采用多周期的训练,所形成的竞技状态也不可能在一个长达近6个月的竞赛期中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但由于多周期在训练负荷上的波浪式重复变化,并在变化中不断提高负荷的总体水平,所以,即使是所形成的相对良好的竞技状态的维持时间有限,但在这种多周期的训练控制之下,运动员和队伍在其自身内部形成了一种能够通过一些小周期训练中的调控,而快速调整竞技状态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进入竞赛期的中后阶段,运动员和队伍的整体比赛状态势必要下降,这时可以通过以一周为一个小周期的训练调整,来使运动员和队伍的竞技状态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水平之上(最佳状态的90/100左右)。
  也就是说,通过多周期的负荷结构上的变化和重复性特点达到一种双重的目的,一是正常培养竞赛期所需要的良好的比赛状态,并延长竞技状态持续的时间,二是在运动员和队伍的身上建立起一种整体适应小周期调整,快速恢复和重新拉起竞技状态的能力。
  如果将参加甲A联赛的准备阶段的训练大周期分为三个中周期的话,那么,第一个中周期可以定为基础准备中周期,时间在5月中旬-7月初(一个半月);第二个中周期定为专项准备中周期,时间在7月初-9月中旬(两个半月);第三个中周期定为赛前中周期,时间在9月中旬-11月初赛季开始之前(一个半月);如果将准备阶段的大周期分为两个中周期的话,那么,第一个中周期定为基础及专项准备中周期,时间在5月中旬-9月初(三个半月);而第二个中周期定为赛前中周期,时间在9月初-11月初(两个月);
  2.4 职业联赛准备阶段不同训练周期的内容安排和训练目标 在三个中周期构成的赛前准备阶段的训练大周期中,基础准备中周期的主要任务,首先消除上赛季积累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稳步地使队伍进入到一种良好的训练状态,逐步提高训练的负荷量。从训练的内容上,在这一阶段重点是放在队伍的一些基础训练,包括提高运动员个人攻防的综合能力。解决队员个人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和队伍整体攻防体系中在上赛季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全面的身体训练,在这一阶段有比较大的比重。在这一阶段的训练结束时,队伍整体的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要得到解决,身体机能要达到一种相对比较高的训练水平上。完全进入一种最佳的训练状态。
  在进入第二个训练中周期即专项准备中周期之后,训练的重点将逐步向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综合的攻防势力的层面上转移,在继续进行一定比例的队员技术能力的提高的同时,要加强队员特点的强化,为全队综合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个体能力基础。另一方面加大全队攻防战术训练的比重,在对原有的攻防战术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进行修补和完善的基础之上,根据对当代篮球运动攻防战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的了解,以及对甲A各支队伍攻防战术的特点的掌握,进一步丰富和充实队伍的攻防战术体系,同时要进一步保持较大的高质量身体训练的比重,身体训练要逐步体现出专项的特点。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逐渐带有明显的“集成”性质,训练的综合性将更强。训练的总体目标是在专项准备中周期结束的时候,队伍的身体、技战术要达到或超过上一赛季准备阶段同一时期的训练水平。总体的综合状态处在一个接近最佳但尚未达到最佳的层面上。
  在进入第三个中周期即赛前中周期后,这一阶段的训练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攻防技战术体系,强化攻防战术质量的提高,训练要更加细化,同时,仍然要保持高质量的身体训练,进一步强化生物能量的积蓄。随着转会的结束,外援和内援已经到位,队员之间在攻防战术运用上磨合成为战术训练中的重点。在这一个中周期的后半段,要安排一个特殊的小周期,参加一些热身比赛,检验训练的整体效果,提高和内、外援之间的默契程度,在热身比赛中发现问题并即时纠正,同时,要尽量获取对手的各种最新信息,以便调整训练,特别是战术的调整和变化。要进行一些模式化的针对性训练,最终使队伍整体的攻防战术体系更加完善。这一阶段的训练已不是去刻意提高队伍的训练水平了,而是要将和队伍综合训练水平密切相关的要素,以及通过前两个中周期训练基础上已建立起的这种要素之上的训练水平的“集成”,这种“集成”将更加严谨和周密,要在技战术、运动员的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准备完全进入一种最佳的临战状态。
  2.5 准备阶段多周期训练过程中的负荷变化 在整体的训练系统中,负荷结构的性质和变化,对运动员和队伍竞技状态的培养和调控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如果将参加甲A联赛的一支队伍的准备阶段的训练周期,划分为两个中周期,则在一个训练中周期中,负荷量和强度的变化应该有两次高峰;而如果是将准备阶段分为三个中周期,则是有三个量和强度的高峰;同时,在每一个中周期的小周期中,也必须体现出非常强烈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波浪型的变化。在多周期的负荷安排上是一种在起伏变化中稳步的提高,后一个中周期负荷的总体水平要高于前一个中周期,在整个准备阶段的训练大周期结束时,负荷达到最高值。
  依据运动训练理论的观点,在每一个训练周期的负荷结构中,通常是先稳步提高负荷量,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步提高负荷的强度。在准备甲A联赛的训练负荷结构上,同样是要遵循这样一种基本的规律,但在一个中周期中,量和强度的变化频率应该要相对多一些,而这种变化的频率是具体体现在每一个中周期的小周期中的。这种结构变化的频率是为运动员和队伍在整个联赛的后期适应小周期调整状态,快速恢复、快速拉起做一种专门的生理适应性的准备。
  


  2.6 联赛过程中队伍竞技状态的调控 竞技状态是一种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准备阶段无论如何的去调控,运动员和队伍的竞技状态也是不可能在一个持续半年左右的漫长赛季中,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水平上。在联赛开始的前半段,竞技状态的维持是依靠在准备阶段上的积累,在进入联赛的中后期,随着运动员在赛前准备阶段生物能量积蓄的消耗和疲劳的逐渐加深,竞技状态会自然的下降,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而正是在联赛的中后期,比赛才真正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围绕着能否进入季后赛,能否顺利保级,能否在季后赛的交叉赛中获得一个理想的排位等直接关系到各个层次上队伍直接利益关系的关键阶段上,比赛会更加激烈和残酷,那么,此时队伍的整体竞技状态的好坏将对队伍的比赛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所有参赛队伍都处在疲劳期,竞技状态都处于下降的阶段上,谁对状态的调控更为主动、更为科学,谁无疑将在这一阶段中赢得先机。
  


  实际上,联赛中后期状态的调控,是体现在两个时段上的,一是联赛本身进入这一阶段时的调控;另外是在整个联赛的前期和中期的调控。能否在联赛的后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际上是两个时段上综合调控的结果。通常联赛是一周一赛,那么,在训练的安排上,应以一周为一个训练和比赛周期,在这种小周期的训练单元中,包括了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完整的要素。通常在主场的比赛,会比客场的比赛多出1-2个训练日,主场除去比赛日,有6个训练日,客场除去比赛日,和往返路途的时间,实际上只有完整的4个训练日。从训练负荷的安排上,不论是打完主场还是打完客场之后的小周期内的训练,都应有两个生理负荷高峰的出现;但区别在于打完主场之后的队伍训练的第一个负荷高峰的水平,要明显高于打完客场之后的队伍的负荷高峰的水平,而在第二个负荷高峰的水平上,打完主场和打完客场队伍之间应没有太大什么区别。根据陈章云对1995-1996赛季甲A部分队伍的调查,在竞赛期各队的小周期训练负荷安排,也是有这样一种共同点[2]。在小周期内两个负荷高峰之中,负荷的结构上也是有一定区别的,前一个负荷高峰重点突出的是量,而后一个负荷的高峰则重点突出的是强度。
  从训练内容的安排上,重点是以解决在上一场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对整体攻防战术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小周期的后半段则要对下一场比赛的对手进行必要的分析,并要根据对手的特点进行一些专门的针对性训练。在整个小周期的训练中,自始至终都要安排一些重点技术的训练内容,要不段强化各种技术动作在运动中枢中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防止技术能力因训练的相对不足而消退。同时,在小周期内,要在合理掌握生理负荷的前提下,安排一定量的专项身体训练的内容,结合主动的恢复,及时补充生物能力的积蓄。
  
  3 结 论
  
  1) 中国男篮甲A联赛是除美国NBA之外的世界第二规模的职业联赛,有参赛队伍多、赛季长、比赛场次多、队伍的流动性大等特点,在职业联赛这种特殊的赛制之下,如何使运动员和队伍在漫长的比赛时间里,保持一种相对良好的比赛状态,应对艰巨的比赛任务,科学的安排赛前和赛季中的训练,精确地调控好运动员和队伍的竞技状态,是一支职业队伍所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
  2) 在准备阶段训练周期的划分上,采用一种双周期后多周期是相对科学和合理的。
  3) 准备阶段的各个训练的不同的中周期中,训练的内容和目标是有所不同的,要将训练内容的安排和生理负荷的控制高度协调,各种技战术的准备和生理能量的积蓄要达到一种科学的统一。
  4) 在竞赛期内,从联赛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注重队伍整体竞技状态的调控,以保证联赛中后期队伍的比赛状态仍然能保持在一种良好的层面上。在竞赛期内,通过小周期的安排,来科学精确地控制队伍的恢复和训练,保证最大限度地兼顾到眼前的比赛和后期状态的维持。
  
  参考文献:
  
  [1] 周明.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的训练.体育科学,1993,3(13):39-44.
  [2] 陈章云.实行主客场赛制后我国男篮甲级队训练负荷安排的特征.体育科学,1997,6(17):43-46
  [3] 黄建国,葛武.高水平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新动向[J].体育科研,2001,3.
  [4] 练碧贞,张培峰.篮球运动主客场赛季训练特征与训练安排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5] 吕季东,扬再淮.周期训练理论的基本原理及研究中的若干新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
  [6] 于振峰.论篮球运动员负荷的调空及竞技状态的形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J].1995,2.
  [7] 许永刚.篮球运动赛前训练与竞技状态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6,2.
  [8] 张世林,李丹.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研究-现代篮球运动训练贯彻周期性原则的特点与要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4).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围绕我国西部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全民健身工程”的使用、社区体育组织形式、社区开展体育活动及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西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加快西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社区体育的认识;大力加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增加社区体育专项资金投入;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关键
期刊
摘要:为了揭示长期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法,观察大鼠血清Fe、Zn、Cu、Mg的动态变化。方法:对Wistar大鼠采用递增负荷训练五周,分别于实验开始、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以及实验结束第五周取血测定大鼠血清Fe、Zn、Cu、Mg含量。结果: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大鼠血清Fe、Zn、Cu 、Mg变化趋势各具特点;在结束后大鼠血清Fe、Zn、Cu、Mg总体趋势是呈现下降,与实验
期刊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引起肌肉损伤时dystrophin、desmin的变化特征进行综述。大量研究表明,骨架蛋白dystrophin、desmin是保持肌细胞完整性的重要结构,与运动性肌损伤(EIMD)密切相关。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围绕离心运动引起EIMD和DOMS进行的。  关键词:运动;损伤;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结蛋白  中图分类号:G80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
期刊
摘要: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舟山海岛地区与嘉兴内陆地区3~6岁幼儿体质、饮食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海岛地区幼儿体型较瘦长,城乡男女幼儿平衡能力好于内陆地区幼儿;内陆地区幼儿体型较结实,城市男女幼儿柔韧性、灵敏性,城乡男幼儿上、下肢力量、及乡村女幼儿下肢力量、协调性好于海岛地区幼儿;海岛地区偏重鱼虾类与内陆地区偏重于畜、禽肉的地域性饮食结构,致使幼儿的营养物质摄取不均衡,对幼儿身体形态及身体素
期刊
摘要:对优秀运动队训练管理工作的评价涉及到对多种投入及产出指标的评价。DEA评价法是一个基于相对效率概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法,将其用于优秀运动队训练管理的评价有利于填补原有评价方法的不足。  关键词:训练管理;DEA评价法;相对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62-0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期刊
摘要:B/S/S 结构和ASP技术是目前开发Web动态交互网页的主流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开发高效的服务器Web应用程序,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根据现代化校园的发展,本文采用ASP动态网页技术与数据库(ODBC和ADO)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体育课程选课管理及填报成绩的网络化功能,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数据库的设计及安全机制的实现。  关键词:ASP;ADO;选课;填报成绩;安全机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刮痧防治运动性肩袖损伤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用临床实验法对12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进行了刮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12例肩袖损伤患者中,有10例2次刮痧后明显减轻,6次刮痧后基本恢复正常;1例刮痧2次后效果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刮拭10次后仍未能彻底治愈;1例未能见到明显的效果。实验表明,刮痧对运动性急慢性肩袖损伤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9167%,治愈率为8333%。  关
期刊
摘 要:目的 观察运动疲劳对大鼠海马和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实验组(EG),分别在运动后0,12,24 h将大鼠麻醉,灌注制备脑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并分析海马和纹状体BDNF、GFA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EG海马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疏松,部分细胞出现固缩
期刊
摘 要:对目前我国部分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开发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我国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虽然在目标、结构体系、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时数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在课程内容方面依然走着竞技型的道路;各院系正在深入开发体操的多种功能,竞技体操内容逐渐减少,丰富实用的大众健身体操内容逐步增加。因此,健身体操课程内容设置框架应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基础上,既要反映体操学科知识内容的延续性,又要
期刊
摘 要:依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所颁布的调研数据,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对浙江城市汉族6~22岁学生身高生长发育自然增长变化的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 以揭示其生长发育变化中的内在的客观规律,为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省城市汉族学生身高生长发育自然增长的变化趋势和特征,为本省各地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领导、教师做好提高学生的身高生长发育水平工作, 提供可靠的基础性资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