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颜色(外一篇)

来源 :特区文学·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经常听人打这样的比方:楼上不慎泼下一盆水,打湿了三个行人,这三人中必有一个是诗人。这比方还有各种变体:比如不是泼下水来,是砸下石头来、倒下竹竿来等等。三分之一也有变异:有说是十分之三,有说是十分之九。
  话虽夸张,道理是有的。也许我们国家是诗国之故,历朝历代,以诗为荣、以诗作冠,诗人实在太多。尤其是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之途,各种主义思潮蜂起,目不暇接,大街上磕磕绊绊的到处都是。
  诗是类似象牙之塔的东西,塔不是船,可以一船一船地把渡口弄得不剩一人。佛之塔与佛之船是两个概念,前者体现成就,后者象征善行。塔不是通道,可以随便进入。如若钻进塔的人太多,“塔里的女人”就自然成了大超市里的马大嫂们。那份兴高采烈,那份嘈嘈杂杂,是让人怕的,是会让不懂诗和不怎么热爱诗的人对诗歌惟恐避之不及的。
  不能睁开眼睛。什么都是诗。
  呓语是诗,梦话是诗,五更天的磨牙是诗,看见女人眼皮子打结巴也是诗,一个字是诗,两个字是诗,三个字更是诗,一把词汇撒在桌子上叉叉麻将就是诗,骂人放屁也是诗,而且是好诗。诗歌泛化的必然结果就是—诗歌失踪了,没有了,到处寻也寻不见了,要动用国际刑警组织满世界搜了。
  我现在出言粗鲁而沙哑,并非对众位诗友不恭,委实是在劣质商品之海里游得筋疲力尽了,呛坏了喉咙,所以满口血丝,其实相信诸位也有同感。
  有人不同意把诗歌与象牙放在同一只柜子里。我不能同意。那是你听着像诗,是你的“接受美学”。口号就是口号,诗就是诗。历朝历代,把口号当诗的人都不叫诗人,叫号衣者。
  我本人写诗也有好几个阶段很臭,虽未曾以屁入诗,但也是那味儿。好在自己鼻子还灵,或者事后鼻子还灵,嗅一嗅,能知道档次。
  现在情况有点转机,诗人队伍开始减员,诗歌刊物卖不动了、送不动了,乃至打烊了几家,这应该算是好事,并不是文化不繁荣。诗界慢慢像个地方了,露出一些塔形了,或者像倒坍的雷峰塔那样能见一截塔基了,这都是叫人嘘出一口气的事。
  而我,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塔中之人。我的诗龄也不短了,有许多时候诗写得还不如人家的歌词。衙役没有少当,轿子也没有少抬。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我是拉一拉能拉进去,推一推能推出来的人。第一批和第二批被清除出塔的诗人堆里,我估计,不会有我,但是我口袋里也没有门票,有幸混迹其中,自始至终都是战战兢兢的。
  写诗是应当战战兢兢的,起码在战术上是应当战战兢兢的。就那么几粒字,能不一粒粒悬在嗓子眼上吗?
  如果由于我的离开而使象牙之塔更加剔透,我愿意立即跳窗坠塔。
  诗是象牙色的。诗没有第二种光泽。就是这样。
  关于主旋律诗歌的琢磨
  不少人称我为主旋律诗人,答对了。因为我确实写过不少主旋律诗歌,而且,写作过程,还觉得蛮享受的。
  关于主旋律诗歌,好像也能划两类,一类是窄义的—祖国啊,革命啊,迎风飘扬啊,改革开放啊,这样一类。
  这样的诗我写过不少。记得我1970年发表于正式报刊上的第一首诗,最开头的两句就是“十月的山河十月的旗,十月的阳光洒万里”,那是为纪念国庆,发表在十月一日。
  正式发表诗歌啦,正式成为一名业余作者啦,当时那种开心劲儿是没法形容的,尽管那年头还根本没稿费一说。
  另一类主旋律诗歌,据说是概念宽泛的—生活啊,阳光啊,人生啊,青春啊,历史啊,山河啊,爱情啊—健康向上,心态积极,那就可以了。
  但是一到五一、七一、十一這些重大节庆关头,报刊杂志约稿所要求的“主旋律作品”,往往又是窄义的理解。
  所以这么一来,不少诗人对“主旋律诗歌”就缺乏好感了,明确表示自己的感情与此不对路,并且,有时候,指着我的背影以及一些诗人的背影说:“看他们这些主旋律诗人!”
  他们说这话,有他们的底气。我听了呢,也从来不动气。说实话,我也挺喜欢从来不写主旋律作品的诗人的那些高歌低吟,他们表达的也是真感情,有的感情拿捏得挺叫人动容。我读罢,常掩卷长叹:才华啊!
  不过,我前面说过,我在写作“主旋律”的时候,也是觉得蛮享受的。譬如我2005年“重访长征路”,一路走,一路触摸当年的艰苦卓绝,心头豪气常是如鹿冲撞,联想到民族、出路、历史、国民性,一行行不请自来的诗句便会从我的这些联想中侧身而过,夺门而出,拦都拦不住。那种“行吟诗人”的感觉,委实享受。记得当时在一路颠簸的汽车上。我一路朗读给我的同行者听,他们就表现出惊喜,给我鼓掌。我相信那些表情也不全是装出来的,掌声也不全是礼貌与客气。
  在2009年2月爬上积雪皑皑的黔南山头,为正在铁塔上架线的抗冰灾勇士朗读“致敬”之诗,我也觉得是一种享受;5月,在都江堰采访时我以诗文呼吁重建一所幼儿园,随之见到那些读了诗文的人飞赴灾区捐款捐板房,新建的“爱心亲子园”仅震后80余天就落成开园,更觉得是无上享受:喔,一首小诗真有如此的作用呢!从这个角度说,主旋律诗歌并非百无一用,里面也隐含着银元和一些“大爱无疆”,有干货。
  譬如描绘一个人,有人喜描发肤,甚至更空灵的,描绘眼里的秋波、转身的娇羞,描绘顾盼流连、欲说还休、欲拒还迎、情发礼止,都是好手笔;我呢,兴之所至,好描写骨头,肩胛骨、腰椎、腿骨、膝盖骨,这也是一种喜好。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硬邦邦,“大词”过多,过于理性,甚至狰狞,应该趁早揖别,但就是揖别不了,唯大词中埋伏的力量,仍然对我有相当的吸引,磁铁一样。
  这可能与我的年岁与阅历有关。
  有人说你这并不是入木三分,也不是刀刀见骨,唯有写好了发肤与表情,才是骨头的真表现,而你这叫直奔主题,你拿出的骨头不是力量而是骷髅,这不是真艺术,或者说,不是青春永葆的艺术。
  这就没有办法,唯有见仁见智了。在我,只习惯于这样直起喉咙歌唱,唱得脖上青筋爆起。青筋也算是骨头的变种。
  我愿意我的歌声里出点主旋律,也不在意一些好朋友脸露不屑。当然,同时,我的阅历也告诉我,作为一个诗人还要做很多呐喊,甚至抱怨、牢骚和愤怒,因为看看周遭,许多该做的事情没做。
  这样的抱怨与呐喊,说起来,也可以是“刀刀见骨”的,也应该是主旋律,这又是主旋律的一解了,可谓之“第二种忠诚”,一种褒贬不一的定义。文艺前辈就此都有论述与悲壮的实践,在此不敷细述了。
  我在我的“行吟”里,见什么表达什么,有时候把梅花唱绿了,有时候把柳叶唱红了,有时候一不小心把骨头朗诵成了骷髅。这种情形都有,也不少见。自然这很有些扫兴,但是,我想,真性情就好,不必“吾日三省”,不然做人就太累了。
  抑或,真性情就是主旋律?
其他文献
秦汝璧,1991年出生于扬州,现居南京。有作品见于各文学期刊。  一  她记得她母亲的一袭天丝竹节绉半长筒裙还是那年去北京相会她父亲时订做的。约略的裁工,齐肘齐膝,又都是离形神似的大渲大染,一笔笔相缪勾搭,使人看久了要犯昏的。闭上了眼,定一定,那影子还在眼睛里,聚拢起来沉淀到心子里去。也是因为底子淡,看上去确是富贵清庄相,也只有她母亲以为漂亮的衣服非裙子莫属。她母亲年轻的时候也送过一件淡粉红的雪纺
期刊
虹晓,原名高小弘,女,副教授,博士,硕导。1976年生人,汉族,内蒙古乌海人,2006年博士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现供职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主要从事女性文学研究。出版专著《成长如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CSSCI期刊论文7篇。  倒啤酒的时候,魏刚提着一口气,他让啤酒瓶慢慢歪倒,他控制着速度。魏刚连着倒了三杯,每一杯酒都没有沫子,都服服帖帖,漾漾
期刊
袁凯军:1961年出生。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新闻系。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星星》诗刊、《青年文学》《当代中国》《草原》等各级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六百余首(篇),并多次获奖。已出版个人诗集《西拉沐沦神》《纯情部落》。现为赤峰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赤峰市青年诗人协会副会长、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员。  袁凯军是作为“60后”诗人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是当年内蒙古崛起的诗群中的重
期刊
婚姻  憩 园  像梦里,悬崖到处都是。  你不断跳悬崖(或类似悬崖),跳入光亮。  它有轮廓,因为亮着,不能确定其深度。  每次跳完,你又从里面升上来  继续跳,变换姿势跳。跳过来跳过去,  死不了,跳崖的恐惧明显如初夜。  现实中,你不该这样操作,即便二楼,你都颤抖  如某种临危的小动物。有人不信,在桥上,在楼顶  在树上,跳下去,死了,我为这些死难过。那么难过。  比较梦境和现实是没意义的。
期刊
慕明,本名顾从云。生于1988年,现居美国。程序员,2016年开始创作中短篇幻想小说。文章散见于各网络平台、选集、杂志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文、意大利文。曾获2017年 - 2019年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科幻奇幻组数个奖项、2018年未来科幻大师征文一等奖、2019年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年度新星奖。  一  资质认证,审批手续,专家的评估意见,包括前期结果,家长反馈,都在这里。请问你还想要什么?  
期刊
宋雯:张主席好,很高兴有机会和您聊聊江门文学这个话题,您是个土生土长的江门作家,又是江门作协主席,一直活跃在江门文学现场,对江门文学的历史、现状肯定比一般人更加了解。但我想先从您个人的创作情况谈起,因为我认为您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江门作家。从您发表第一篇作品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吧?能否谈谈您的人生经历和您的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比如您的童年经验、家庭环境、经历过的历史事件,有没有对您的文学创作产生
期刊
警察先生,我对卢喆的行踪一无所知。我和他分开之后再没联系,算起来也有一年。  不不,我们并非情侣,甚至没有过身体接触,只是纯粹的同事关系。他是个怎样的人,我可以告诉你,这里也许有一二条值得继续探寻的线索,也许什么都没有,你想听就听,不想听就打断,语言会像河上流舟,载到哪里算哪里。  前年—那一整年,我一直坐在他那辆灰色尼桑的副驾,跟着他在城市游荡,从浦东到浦西,再从浦西到浦东,一次次跨越黄浦江,很
期刊
陈培浩:在《特区文学》开设这个“大湾区文学地理”栏目希望能借助对大湾区文学的梳理,回溯历史,开启新知。在正式进入对某个城市的讨论之前,我们不妨来看看“大湾区文学”这个概念。我一直这样认为:“大湾区文学”是一个“待完成”的概念,它还不是一种文学实体,因此存在着一个将大湾区社会经验转变成一种审美的过程,这就是它的待完成性。今天我们该怎么理解“大湾区文学”这个概念呢?可能会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存量的思路,
期刊
一、有传统写作学,为什么  还需要一个创意写作学?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高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少数几个高校的尝试性引进,到近年数百所高校的齐头并进式共享共建。从当初的充满争议,到如今基本形成共识并促成中国特色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热潮,创意写作学科在高校正发挥着创意教育的排头兵作用,已经逐步成为大学生写作者创意创业教育的先锋。  创意写作学科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一个已经拥有百年历史
期刊
《待你辽阔——东荡子诗歌奖·广东高校奖获奖诗人作品选(2016-2018)》收录了东荡子诗歌奖自2016年增设“广东高校诗歌奖”以来,颁出的三届获奖高校学生作品,主编陈培浩、世宾。“东荡子诗歌奖·广东高校奖”,旨在鼓励广东在校大学生的诗歌创作,扶掖广东的新生诗歌力量,奖掖校园诗人。已获该奖的广东高校诗人有郑智杰、叶由疆、蔡其新、南巫、黎子、谭雅尹、陈坤浩、戴建浩、谢洋、杨曾宇、吴子璇、郭云玉、李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