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质教育下的初中英语创新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本文从创设教学氛围、课堂教学、英语课外活动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开展初中英语创新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 素质教育 创新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一、在设疑启智中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首要基础,这一步是非常重要、非常根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自身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学过程
  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对于大胆地提出问题的学生,应该及时表扬,并鼓励学生要注重理解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能力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以“用英语唠家常”的方式来引出每堂课的新知识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理解语言、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自觉归纳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语法结构教学中,初中学生往往会对都能在汉语中表示"有"的结构“there be”和“have/has”颇感疑惑,教师可利用时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语言规律。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含有“there be”和“have/has”结构的例句。将他们分类罗列,学生们的分类羅列过程,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have/has”表示“拥有”而“there be”表示“在…有…”。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
  三、在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生动有趣、富有启发的英语课外活动是促使学生灵活、自由地运用课堂知识、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一种英语教学形式,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开展适当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现有水平开展各种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
  教师在学校组织英语课外兴趣活动时同学生一起将英语活动室布置成颇有童趣的“English Corner”。在英语角内内学生们布置了Household Corner(生活功能区)、Reading Corner(阅览功能区)和Audio-video Corner(视听功能区),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英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已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
  总之,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使英语教学不断创新和进一步取得实效的有效手段。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究创新课堂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模式,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求导师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更是让农村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如何让农村学生的作文也写得骨肉丰满是农村一线语文教师所思考的。  关键词:农村学生 作文 教学  不少教师认为,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枯燥乏味,是学生生活单调贫乏,孤陋寡闻造成的。情况真是这样吗?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充分发挥农村优势,善于培养农村学生观察生活与认识生活的能力
摘要:推进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音乐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音乐教育质量、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音乐教学实践,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科学运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音乐教育;运用;研究  一、本研究的意义  (一)教育部的要求  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未来十年的教育
数学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
【摘要】在本人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分类教学法,抓住各种类型的主要问题进行指导,才能取得写作教学的成功。  【关键词】初中教学 写作 分类教学法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类,优秀型。这类学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学生所能得到的只有头脑里贮藏一些未经消化的、不理解和不真实的知识而已。绝大多数学生不是不具有创新能力,而是根本没有创新的意识,像这类学生即使具备创新意识,也不一定有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充分培养和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逐年有所减少,粮食作物面积要有保证,而经济作物相应又要增加,目前难以用更多的土地栽培青绿饲料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利用水面来发展水生饲料是
【摘 要】:小数合作学习是新时期开展小数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实施多层发展,开放参与,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从而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中,提高小学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数交流;机会评价;多层发展;实浅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功课。随着时代的进步,以素质教育为大背景的教育向我们走来。因此,小学数学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发展小学生的智力潜力,通过小学数学的一系列训练过
摘要:实践活动课用来解决数学中具有特殊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同于小学数学知识传授课,也不是一般的数学课外活动。要上好数学活动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通过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活动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并以此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 目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过去的教材相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笔者对国密对称密码算法(SM4)的多模式实现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模式间的差异和适用场景,统一了多模式编程接口。宝钢集团有限公司ESB平台与基
摘要: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人们常把观察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 认识观察力 培养观察力  一、认识观察能力及其重要性  生物学科的观察能力是指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的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