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人到写字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有着书写艺术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并引以为豪的非物质文化。字如其人,通过书法作品可以触及书法家或潇洒豪放或内敛含蓄的内心世界。我们也可以从门楹、屋柱上的一副副对联感受到一个个地域的文化底蕴。而在平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用钢笔等各类硬笔书写出来的汉字更是呈现出书法作为交际工具的实用性。
   把汉字写得正确、清晰和流畅,可以提高汉字作为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即提高思想交流的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它又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工作、生活中广泛运用电脑处理文字,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键盘,硬笔书写越来越少,使得现代人书写水平普遍下降。而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在校学生的汉字书写,相当部分的学生书写不规范,笔迹潦草,错别字连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规范和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汉字是由点画组成的结构,打个比方,点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如果点画书不合格,就会直接影响字的整体效果。要想把汉字写得规范,学生必须把组成汉字各种点画写得规范。练好点画,是写好字的重要环节。汉字的点画很多,但都是由点、横、竖、撇、捺、钩、折,提这八个基本笔画组成或变化笔画构成。而这些笔画要求横平竖直,把握重心之势之上,进行点、撇、捺、钩、折、提的运笔。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生的书面作业尽可能写正楷与行楷,实际上也就要求学生书写的汉字尤其呈现方块字的外形。只有思想纯正,内心坦荡,光明磊落,心无芥蒂,笔下写出来的字才会横平竖直,方方正正。
   文字书写过程中笔画先后顺序不影响书写的结果,但由于点画组合成汉字有一定规律。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非常重要。懂得笔顺不仅可以使笔画前后呼应,气脉贯通,而且还可以提高书写速度。只有行事风格严谨的学生才会谨遵各个汉字的书写笔顺规则。反过来,一个谨遵书写笔顺规则的学生也会养成严谨做事的风格。
   点画组合成汉字多样而复性,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要想把汉字书写得美观、大方,还得要求学生汉字书写遵循平稳、匀称、连贯、参差的结体原则。
   平稳是指一个字从整体上看去站得稳,摆得平,不会给人以倾倒或瘫堆的感觉。尽管汉字的点画走势,有平有直,有斜有曲,但书写时要把不同走势的笔画组合成重心不偏的字。在重收平稳的基础上,要求变化与协调。
   匀称是结体的第二个原则。它要求在字的结体中,笔画的分间布白大致均匀,笔画之间的空白距离没有多大差别。并且这种均匀,不仅为单个字所约束,也为同一作品中的字所规范。但是,汉字从字形来说有宽有窄;从间架来看,有疏有密,从结体组合来讲,有单有复,还有笔画的简繁等,这就要求笔画疏密大体一致,而用笔画的肥瘦做调节。
   连贯是楷书结体的第三个原则。楷书中的一笔一画,各有起止,但在书写时要做到点画之间互相呼应。没有或缺少了点画间的呼应,写出来的字只是线条的交搭,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点画妥帖得法,只不过是形,气脉贯通,才真正具有精神。
   楷书一笔一画,端端正正,起落分明,但笔画的到位并非积木的排放安排,而是屏息静气,聚精会神,按照构思的意图将全身的气力运之于腕、注之入笔的结果。因此,楷书并无外在的连贯痕迹,却应处处充满着内在的相接的意蕴,即“意连”。
   参差就是不齐,要求变化。在结体中,相同的笔画排列在一个,其长短、大小、粗细乃至形态都要酌情变异,做到各有面目、各具风采,避免雷同划一而流于呆板生硬。
   而要真正落实平稳、匀称、连贯、参差的结体原则,使汉字书写呈现中华文化的风采,更要求书写者有一颗丰富而和谐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内心充盈,处事泰然,才能拿捏轻重,善于取舍,合理布局,举重若轻,多相辉映。在汉字的书写中,下笔之前,即有通篇的布局。运笔过程中,笔画大小粗细,结构高低疏密收放,有着无意识的自觉不自觉的考量,无形中有统一协调的生动的气韵的流动。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想让学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我们还得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上引领学生塑造健全、和谐的人格。一旦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喜欢书法艺术,就会真正自觉追求汉字书写的赏心悦目。
   在引导学生做人的背景下,规范和提高学生的钢笔字书写能力,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
   首先要严格正字。所谓正字,就是要做到汉字形体标准化,使用规范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消灭错别字。错字是指字典中不曾有的汉字,完全不符合文字学要求,不被社会所承认。由于学生不严谨的书写习惯,妄加添减笔画,学生钢笔字中常出现一些错别字,要反复强调正字书写。第二,规范异体字。由于港台影视及歌词影响,学生流行写异体字,得强调汉字的形体变造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既成事实,我们只能尊重现实。第三要求正确使用简化字。教学实践中得强化学生按汉字书写方案正确使用简化字的意识。
   其次,在书面作业中,要求学生书写认真,以求整洁,美观,并形成习惯。同时,提倡学生选用笔画简洁、干净、粗细匀称,字体清秀挺拔的楷书字帖,进行临摹练字,力求汉字书写端正、清楚、流畅。
   可以说,规范和提高中学生钢笔字书写,是一项从情态熏陶到方法指导,习惯养成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来达成。
其他文献
要写好考场话题作文,构思是关键的一步。笔者认为,话题作文的构思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1.细读材料,打开思路;2.拣定思路,确立主题;3.选取材料,拟定题目;4.选择文体,谋篇布局。下面,具体谈谈如何走好这四步。   一、细读材料,打开思路    构思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话题下面的材料或提示性文字,从话题出发,多角度地展开联想,发散开去,生发出丰富的思路。如果没有这些文字,也要根据给定的话题进行
期刊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达成“新课标”提出的八条阶段性目标呢?我大胆尝试了“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活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主要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介绍。   学生刚进校,彼此之间都很陌生,需要进行相互了解,作个自我介绍是很有必要的。我就集中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我介绍,学生在自我介绍前,我告诉他们介绍的内容,方法,并要求他们尽量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特点,
期刊
初中教学是小学教学到高中教学的过渡,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不会学习”到“学会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的教学不单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可见,初中阶段的学法指导极为重要。虽然许多教学法书籍上有类似的阐述,但细化下来,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下面笔者就自己的经验与广大同仁探讨一下,以期得到更好的建议和指导。   第一,学会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必备手段。
期刊
在高考备考中,帮助作文学困生走出怕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的困境是每一位高三语文老师都要想办法做好的工作。在教学中,我对此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取得较好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帮助学生了解高考作文的特殊性,树立信心,提高写作兴趣   作文学困生对写作普遍具有恐惧心理。他们认为自己阅读量不大,阅读面不广,文学底蕴不深,写作能力不强,不可能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就放弃了自己
期刊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虽然从事班主任工作时间较短,但在短短几年的班级管理中,也总结出自己的一点经验,一个字“爱”。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学生。爱学生,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有了它,班主任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你,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爱学生就应该主动接近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首先应体现在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上。因为班主任只作为长者的身份教
期刊
古今中外的大家讲到写作强调的无非是一个字“情”。  一篇文章的价值不仅取决于思想的高下或优劣',还取决于情感的真假和强弱。朱熹对“情”在作文中的作用是这样阐述的:“‘人生而静,天之情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可是,我们的学生在提笔写作时少的恰恰是“情”,所以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新异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潮水般向学生涌来的开放社会,它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我们再也不能靠简单的方法满足于解决一些显现出来的班级问题、学生矛盾,更重要地应注重学生的心理调节教育。学生心理状况调节好了,班级管理就得心应手了。   一、毕业班学生中常见的几种不健康的心理简析   1.成绩唯一的功利心理。作为毕业班学生,把成绩放在首位,是理所当然的。但部分
期刊
我们曾无数次的看过卓别林大师的无声电影,电影中大师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极富幽默和智慧的情节一次次的感染我们,让我们捧腹的同时,产生无限的联想,也就产生了无限的艺术魅力。这说明,虽然没有口头语言,通过肢体语言的表现,我们依然能准确的领会到故事的内涵和传达的智慧,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比语言讲述来得更加深刻,由此可见肢体语言具备口语达不到的效果。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信息的传达中,说一句话,词语只表达
期刊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广。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的这句话不无道理。语文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那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如何呢?   一、语文教学应生活化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
期刊
通感是文学理论术语,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它是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由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