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用好教材,超跃教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g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新一轮课改已经实施四年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超出教材”呢?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呢?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许多一线教师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下面我仅就个人的几点体会与同行一起探讨。
  
  一、现使用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改活动的地区每周都作一个总结交流,现在每个教师在课改理念上也都能说出一些理论,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使用教材上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第一,教学理念陈旧。有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特别是在高三毕业班任教多年的教师,他们在毕业班的复习教学上经验丰富,对待课改持着怀疑的态度,对按照课改来教学以应对高考存怀疑态度,因此,在教学上还是用以前的老路子进行教学。第二,不重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可是,有些教师手头只有教材,没有《课程标准》,也有的教师教学只看教材,不看《课程标准》,只在公开教学时看,可以说是为了活动做给别人看的。还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研究《课程标准》。因此,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进行课改,没有真正地深入,在实际教学中还是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教学。第三,学校的评价价制度。许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上都沿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在制度上直接制约着教师对课改的探索,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压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不能解决如何用好教材的问题,还只是在“教教材”。
  
  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福建许多地方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这套教材总体设计思路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各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本着便于教和学的原则进行设计。设计时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第二,突出生物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三,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深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新教材在编写的指导思想上有重大的突破,在知识内容编排上也有重大的变化。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变了,补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实验内容丰富了,尤其是增加了探究性实验等学习内容,新增了许多新颖的栏目,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知识连接”等,“旁栏思考“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很好的研究。另外,新教材的另一特点,是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了教法,如何运用值得我们很好地探索。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过程,是师生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用好教材,而且要超出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努力地在教学中落实。每一位实施新课程的生物教师都要达成这样的认识:教材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受教材的约束;教学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在设计教學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应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然后研究教材,选择教材中有利于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实施教学,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补充,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针对不同的内容、栏目设计出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班级,设计出不同的教学预案;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因素;达到顺利完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要求。
  总之,用好新教材,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钻研新《课程标准》,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设计每一节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实践,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
  
  三、“用好教材”,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
  
  目前在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偏差,有的教师认为这次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本知识不重要了,上课蜻蜓点水般涉及一下教材,虚晃一枪,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搞一些所谓的联系实际活动,甚至整堂课都是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到下课时学生连书本上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搞明白,这是误人子弟。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若干次,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但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认真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好课本。如果学生连书本上最基本的概念和公式都没有学会,联系实际又有什么用?2009年福建省的理综生物部分就充分体现,学生首先要学好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部分。2009年福建省理综生物部分的前四题选择题部分,供选的答案全部来源于课本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将课本的知识内容学好。不论课程怎样改革,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这是教师的基本功。
  
  四、“超越教材”,是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
  
  (一)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新教材中对生物现象的描述性文字大大减少,替代以大量图片资料、分析资料和课外阅读资料,其中包含大量的教学信息,在教材内容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处理这些图文资料提供的教学信息,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例如: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发生场所、酶、产物均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假如全用文字描述,易于混淆,教师就应该突出教材中的插图“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作用,插图中包含着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的全部信息,但又形象、明了、易于理解,也易于识记。新教材《遗传因子的发现》一节创设的章题图,引领着学习者“从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而真实的显微摄影图片,如各种细胞器在电镜下的结构图、精子开始进入卵细胞图、染色体组型图,则为学生展现了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消除了距离感,增加了真实感,更符合学生认识和记忆的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注重对插图教法的研究,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许多较为抽象的生物学知识,更能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近年高考《考试大纲》的明确要求:“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二)强化实验开设,灵活构建多样实验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教材中加强了对生物实验的重视,“分子与细胞”这一部分教材设置了学生实验、探究实验共13个,还有教材演示实验,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为实验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过从新课标安排每周2节生物课的课时量来讲,在课堂上全部开设这些实验是不可能的,要处理好教材对实验的安排与实验的实际开设率,灵活构建多样的实验方式就成为开设实验的重要途径。首先,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经典性的实验一定要开设,如:“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酶的特效性实验”等。当然,教材在进行这些实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以便于更好地实验。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教材选用的实验材料为洋葱,由于洋葱生根数量较少且生根时间较长,一般需要5—6天,实验的准备工作费时、费力,影响实验开设率。同时教材中使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对根尖细胞进行染色。这两种染料易使细胞内其它物质也着色,观察染色体效果较差,如果将实验材料换成大蒜根尖,染料改为卡宝品红液,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其次,一些对实验仪器要求不严格,课堂内完成不了的实验,就可以因地制宜,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如“DNA结构模型”、“呼吸作用实验”等,既可以节约实验课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最后,演示实验的开设,可根据教材要求,安排小助手和教师一起完成,增加他们参与实验的乐趣,也可进行一些虚拟实验,如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总而言之,教师不拘一格的实验方式,既符合新课改精神,又可将生物实验的空间、材料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拓展到生活,使实验教学成为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
  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教学设计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新正确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新课程下的教材不应是学生和教师学习、教育的唯一工具,而应是教师放飞设想的起点和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应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推进器和获得知识信息的泉眼。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基础。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地创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理解和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这样教学中才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深层次的含义、熟练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新型处理。其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很好地把握教材难易的“度”。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要精简探究活动数量,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亲身经历给他们深刻地体验,巧妙地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科学探究活动就是从问题开始的。情境化下的科学学习,会避免科学探究的枯燥,会使科学探究活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肌体,也会产生一个适合学生探究并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但情境创设也要把握度,不能离开创设情境的真正目的。教师再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训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构建结构性材料,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不会出现“教教材”现象,而能真正做到“用好教材,超跃教材”。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few和little表现出诸多微妙的区别,给中国学生学习理解带来了不便。笔者从它们各自的源头说起,沿着知识逻辑的发展路径,逐一对比研究,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及知识结构。  关键词:few little 比较 发散    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有关few,little及其衍生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直是不少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在这些相关知识点的集
摘要: 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一直是一线教师实践与探究的一个问题, 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采用,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就运用课堂讨论,在提高历史课堂实效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课堂讨论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问题、情境或案例为基础,以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学习的主旋律。课
摘 要:新一轮的课改正在如荼如火地进行着,初中英语新教材Go for it 的采用,促使每位英语老师探索一种旨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分享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及分享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分享学习的现实意义、实施策略、优点等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关
摘要: 柏拉图是第一个系统化地提出灵感理论的人。他的灵感论极富神秘色彩,有着唯心主义烙印,但却又富有启发性,给后世以深远影响。对于这一经典理论,如何科学地评价它,批判性地继承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柏拉图灵感说评价    引言    “灵感”一词最先不是由柏拉图提出的,而是在二千多年前由古希腊哲学家德克利特提出的。但是,将灵感理论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理论学说的第一人,却是柏拉图。柏拉图灵
摘 要:流媒体技术是在网络上传输视频和音频(V/A)等多媒体信息的最新技术。本文通过介绍流媒体的概念和技术原理特点,说明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实例,介绍了流式媒体格式转换的方法。  关键词:流媒体 流媒体技术 视频 多媒体 格式转换    1 绪论    1.1 流媒体的产生背景  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WWW的出现,使世界范围内信息交流的形式产生了历史性变革。随着WWW
摘要: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作文个性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用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素材;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走个性化之路,充分张扬个性,写出个性化作文。  关键词: 个性化作文教学感悟生活训练思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一般都由教师命题,限定写法,规定字数等,学生写时战战兢兢,不是担心离
摘要: 高考作为评价学生知识要素、技能要素、能力要素和情感要素的客观、高效、权威的尺度,尽管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在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替代办法之前,不可轻言废止。它是由内容、目标、题型、分数等多要素构成的集合体,而且各要素自身在保持整体趋稳的情况下稍有变更。本文以辽宁2009年地理高考试题为例分析高考试题之变,进而提出地理教学中内容学习横纵化、知识与能力等重化、图表练习常规化、情景设置变势化等建议,以
摘 要:网络已经像电一样成为人类活动的必需,这种依赖越发的强烈且无处不在。无论是有线或是无线网络它们的终端必定会有芯片,有芯片的地方就要有代码在,有代码就要有程序员,而程序员的工具是他的编程语言。当前的编程语言里由C语言演化或者说以C语言为基础的语言占了很大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已经作为许多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公共课,是程序员考证及软考的必考课程,而且越来越多地成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课程。学习该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三英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认为提高学生作文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既要有文韬:写下水作文和解剖教材的能力;又要有“武略”:平时作文趣味化,要求明确,批改形式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英语的能力,优化书面表达的教学效能。  关键词: 高三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    一、调查呈现    英语作文在高考中占30分,是考试成败的关键点之一。2007年浙江作文平均分为14分,2008
摘要: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也不是万能的,初中科学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科学教材教学实践灵活运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