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拓展一点隐性知识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观念是不可能以概念的形式由一个人传授给另一个人;所以当您把您的一个观念告诉学生的时候,它就不再是观念了,而是一个已知的事实。它将不再新、也不再具有新的吸引力……而我们在教学中都要求学生要有新观点、有新的思想、也要有自己独到见解,这应该就是“隐性知识”的学习了。
  传统的教肓模式及学习方式满足于为学生提供确定的、客观的显性知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以保持和记忆确定的知识结果为标准;而在教学中除了这些客观的、显性的知识外,还有不可言传身教的部分——“隐性知识”之思维;它来自哪里呢?来自学生的亲自操作、使用、探究和自己更深层的思考。这些东西不能像砖块那样,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也不能像人们用切成小块分享的办法给人分享。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渔又不若由人以渔。任何教学方法、手段不外乎起了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才是“隐性知识”学习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做到以下就够了:
  一、创设虚拟情境法
  由于虚拟了情景,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教学的时间几乎是一节课。例如:在政治课上,对于“生产决定消费”的部分内容,以前,我往往以讲授为主,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僵化,学生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我虚拟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代经济生活的实际。”我先让学生分别上台扮演角色,再讨论唐代能否像我们一样生活。
  二、模拟辩论探究法
  老师只能导入、诱入学生,为学生引引路,重点在于学生自己。我在讲解“事物具有两面性”这一内容时,我打破以前的常规思路,即先分析事物原因(或背景),再讲过程(或内容),然后分析结果,这种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借用《赤壁之战》史实时,搭建一个“殿前辩论舞台”,我扮演曹操,学生演大臣,然后,请各位“大臣”就“我”能否打这一仗,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中形成了主战、反战的两种力量,唇枪舌战,展开激烈辩论。我从中归纳,主战派分别说出了四个理由,说明这仗定能打赢;反战派则列举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学生的争论过程,就是对这场战争的背景、利弊关系、战争胜负原因等的分析、思考及主动探究的过程。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真正体味到了探究的滋味和乐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法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政治观点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精彩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政治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心弦,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在讲“诚信的重要性”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假奶粉事件”让他们谈谈对此有什么地建议?这个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的事情,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尽管有的建议显得幼稚,但也不乏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他们的认识。
  四、多媒体辅助视听法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教师口授,学生听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一种典型的中传心授,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通过声、光、电的有机组合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讲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时候,我先播放一首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好日子》,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人民生活变化的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提升学生新的观点。
  以上的方式、方法不外乎起了一些抛砖的作用,不能作为重点。关键是要引出学生们的“玉”;不过只有才这样就能让学生有了自主参与,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舞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更引出他们自己独到见解和观点;当然对于“隐性知识”的发掘和提高,还有很多很多方式和方法,它也是无穷无尽的,有待以每一个人去发现自己的、隐性的思想和观念……
  (作者单位:西昌市第一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鉴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内容抽象、知识点多、难度大。本文以培养高校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结合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与体会,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阐述了具体实施过程。坚持采用教学与教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积极开展教改活动。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抽
期刊
引言  2009年国家公布的《中职英语大纲》明确提出中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解读《课
期刊
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座大厦的建筑工程,那么备课就相当于大厦地基的选定,图纸的设计和工程材料的准备等等筹备工作。那这项筹备工作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吗?笔者认为仅此而已略显欠缺,更应在上述三项基本功的基础上,增添教师自身备课须留心细节这常被忽视的一点。  《孙子-谋攻》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种思想不仅仅被军事家灵活的运用在进攻与防御的战争之中,现今它又在企业家运筹帷幄,决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摆脱课本和课堂的局限,鼓励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社会活动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活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形式,它是师生喜欢的新课型。教师要大胆的创新,多渠道、多角度开发资源,研究具体的教学策略,发挥社会活动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社会活动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并针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阐述应当从计算机内容课程的设置、内容、授课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提出的在
期刊
地理学科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促进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及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功能。  一、培养爱国情感  地理教育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具有独到之处。地理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使爱国情感的培养具体化。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去观察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期刊
[摘要]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犯了几个小错误,但瑕不掩瑜,他所持的“推”“敲”两可说法是有根据的。用“推”与“敲”都有其理由。意境情感决定词语的运用。我们在欣赏和创作诗文时要依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仔细推敲,达到艺术的完美。  [关键词]朱光潜 “推”“敲”的妙处 意境情感 词语的运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选用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文中先
期刊
作为承载课程文化的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生活的缩写,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构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智慧成长、人格成长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充满催生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让学生享受生活德育,是深化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探索着,更在思考着。   一、捕捉生活情景,构建生活课堂  (一)巧设生活情境,获得真切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
期刊
[摘要]根据目前民航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阐述了航空涡扇发动机总体分解与装配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历史经验为鉴,从基于行业标准出发,提出了民航院校开展航空涡扇发动机总体分解与装配教学的思路和途径,并总结了航空涡扇发动机总体分解与装配教学研究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航空涡扇发动机 总体分解与装配 民航 技术人才    发动机总体分解与装配就是指将一台发动机分解成转子、机匣、附件
期刊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