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率变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h45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化机制是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尝试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来解构生产率变化机制“黑箱子”。文章梳理了过去文献中关于我国生产率变化机制的研究,首先我们将现存研究划分为以成本费用、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其他变量作为中介变量的四类生产率研究。其次,我们从经济含义和研究目的两方面总结出,合适的中介变量应该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经济单元内部基础性变量。最后,本文总结了当前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的主要缺陷和新进展,并给未来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生产率;机制分析;中介效应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一、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开始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产率的提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我国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化机制一直是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学者们主要聚焦于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为了进一步理解核心解释变量如何影响生产率,学者们开始尝试解构“核心解释变量→生产率”传导机制的黑箱子。
  中介效应模型最早来源于心理学研究领域,在引入经济学领域后,中介效应模型为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提供了切入视角。简要地说,中介效应是指在分析核心解释变量(X)对生产率(Y)的影响时,如果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变量(M)传导至生产率变化,那么认为“核心解释变量(X)→变量(M)→生产率(Y)”传导机制存在,其中变量(M)称作中介变量,中介效应一般采用Baron和Kenny(1986)提出的三步法检验。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学者们可以分析传导机制是否存在以及测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从而打开生产率变化机制“黑箱子”中的一环。
  二、 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现状
  近年来,基于中介效应分析的我国各领域生产率研究层出不穷。虽然研究的核心解释变量种类较多,但传导机制分析选取的中介变量总体上可以汇总成四个类型:成本费用、人力资本、研发创新、其他变量。根据中介变量的类型,本文将我国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分为以下四类。
  1. 成本费用类中介变量的生产率研究,即“核心解释变量→成本费用→生产率”传导机制研究。成本费用是最直接影响生产率的经济变量之一,经济单元的成本费用额外增加一般会直接并显著地使生产率下降。这个经济现实保证“成本费用→生产率”因果关系必定存在,这是成本费用经常作为中介变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成本费用作为中介变量的生产率文献主要研究了两类传导机制:一是经济单元的内部因素为核心解释变量的传导机制。学者们从垂直化分工程度(张璐等,2018)、物流外包水平(梁红艳,2015)、服务业外包水平(李艳华和葛丹丹,2011)等经济单元内部的生产行为角度研究了“生产行为变化→成本费用→生产率”传导机制。二是经济单元的外部因素为核心解释变量的传导机制。学者们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冯泰文,2009;黄莉芳等,2012)、高技术服务业FDI(华广敏,2013)等经济单元外部的其他经济因素角度研究了“外部因素→成本費用→生产率”传导机制。
  2. 人力资本类中介变量的生产率研究,即“核心解释变量→人力资本→生产率”传导机制研究。人力资本投入是生产经营行为的要素投入之一,也是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人力资本影响生产率的核心解释变量也存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包括资本结构(李广众等,2018)、公司治理成本(徐茗丽等,2016)、企业年金(于新亮等,2017)、教育投资(张晓秋等,2009a;张晓秋等,2009b)等内部因素,也包括契约执行效率(刘鹏飞和李莹,2018)、劳动力供给(周末等,2017)、市场竞争(徐茗丽等,2016)、社会信息化水平(韩自然等,2017)等外部因素。
  3. 研发创新类中介变量的生产率研究,即“核心解释变量→研发创新→生产率”传导机制研究。虽然研发创新与生产率并没有成本费用、人力资本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密切,但研发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是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现存大量经济理论可以证明“研发创新→生产率”因果关系存在,所以生产率研究也经常选取研发创新作为中介变量。通过研发创新影响生产率的核心解释变量众多,例如CEO交流(赵建春等,2015)、人力资本结构(李杏和侯佳妮,2018)、政府补助(王薇和艾华,2018)、高技术服务业FDI(华广敏和荆林波,2013)、海外并购(张雨和吴先明,2018)、物流外包水平(梁红艳,2015)、服务业外包水平(李艳华和葛丹丹,2011)、出口贸易(梁云等,2014)等。
  4. 其他类中介变量的生产率研究,即“核心解释变量→其他变量→生产率”传导机制研究。除上述三个使用较多的中介变量以外,部分研究选取其他变量作为中介变量。毛其淋和许家云(2015)以企业进口行为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生产率的传导机制。刘伟江和吕镯(2018)以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营改增”影响企业生产率的传导机制。杜俊涛等(2017)以环境规制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财政分权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
  综上所述,大部分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选取成本费用、人力资本、研发创新三类中介变量,小部分研究选取其他中介变量。同时,部分研究还选取多个中介变量考察各自的中介效应或联合中介效应。利用这四类中介变量,学者们开始从多个重要角度来解构我国生产率变化机制“黑箱子”。
  三、 生产率变化机制的中介变量特点
  合适的中介变量是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的关键。选择中介变量时,本文认为应该考虑经济含义和研究目的两个因素。从经济含义看,中介变量是指“受核心解释变量影响、能影响生产率”的经济变量,所选的中介变量应该在传导机制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目的看,中介效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挖掘“核心解释变量→生产率”中隐藏的传导机制,以此打开生产率变化“黑箱子”中的一环。综合上述因素,本文认为合适的中介变量应当考虑以下四点要求。   1. 中介变量具有“承上”作用,即中介变量受到核心解释变量影响。特别的,早期中介效应模型不仅需要满足该条件,还额外要求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双向因果问题,即“核心解释变量→中介变量”之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例如,王薇和艾华(2018)研究的“政府补助→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生产率”传导机制中,“政府补助→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因果问题。此时,传统计量方法只能估计得到相关关系大小,并不能得到“政府补助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净效应。如果双向因果问题比较严重,早期中介效应模型将不能给出可靠的结论。为此,学者们通常从经济现实和经济理论两个渠道选择合适的中介变量,以此保证不存在严重的双向因果问题。目前,随着因果关系评估模型迅速发展,即使在有双向因果问题的情况下,我们也可能可以估计得到因果关系净效应,也就是说不存在双向因果问题这个额外要求正在逐渐弱化。
  2. 中介变量具有“启下”作用,即中介变量能影响生产率。一般情况下,学者们选取与生产率关系较密切的经济变量作为中介变量,以此保证具有“启下”作用。例如选取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中间投入等生产经营行为的投入要素作为中介变量,它们也是测算生产率所需的指标之一。这些中介变量可以保证“中介变量→生产率”因果关系必定存在。特殊情况下,若有现存经济理论的保证时,中介变量与生产率的关系也可以相对不密切。以杜俊涛等(2017)研究的“财政分权→环境规制→生产率”传导机制为例,虽然环境规制并没有投入要素与生产率之间关系密切,但众多现存的经济理论已经保证了“环境规制→生产率”因果关系存在,所以以环保规制作为中介变量是合理的。此外,当中介变量与生产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问题时,一个科学严谨的中介效应结论也十分依赖于其间的因果关系净效应的准确估计。
  3. 中介变量一般具有基础性。随着学者们对生产率研究逐步深入,各类研究中的核心解释变量逐步复杂化,例如“中间贸易自由化→生产率”“垂直化分工水平→生产率”等相对复杂的影响因素分析开始受到关注。但与之相反,中介变量一般仍然选择相对基础的经济变量,例如上述的成本费用、创新研发、人力资本三类基础性变量。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中介效应分析的研究目的是解构传导机制“黑箱子”,如果所选的中介变量过于复杂,那就相当于用另一个“黑箱子”(复杂的中介变量)去解释传导机制“黑箱子”,这样的分析可能并不具有很大的意义。而一个简单基础的中介变量可以帮我们从深层次去理解生产率变化的传导机制。
  4. 中介变量一般是经济单元的内部特征变量。部分学者以“外部因素→中介变量→生产率”传导机制作为研究内容,比如外部规制、外部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生产率变化的传导机制研究。此类文献中,中介变量一般选取经济单元的内部特征,此时传导机制的经济含义可以这样理解:外部因素改变了经济单元的内部特征,从而影响生产率,即“外部因素→内部特征→生产率”传导机制。如果这里仍以某个外部因素作为中介变量,即“外部因素→某外部因素→生产率”传导机制,那么中介变量似乎并没有紧密连接外部因素和生产率,传导机制的后半段“某外部因素→生产率”还存在可以深入解释的方面。
  总的来说,第一點和第二点要求来源于中介变量的经济含义,要求“核心解释变量→中介变量”“中介变量→生产率”两组因果关系净效应可以准确估计。这是中介效应分析结论可靠的前提,也是必须满足的硬性要求。第三点和第四点要求来源于中介效应的研究目的,要求中介变量是经济单元的内部基础性变量。这是为了帮助我们从更合适的角度去解构传导机制“黑箱子”,也是本文建议满足的非硬性要求。
  四、 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的缺陷以及新进展
  准确的因果关系分析是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的核心。目前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中的主要缺陷是因果关系净效应估计有误。在“核心解释变量→中介变量→生产率”传导机制中,我们至少需要准确估计两组具有方向性的因果关系净效应,即“核心解释变量→中介变量”“中介变量→生产率”。当变量间存在严重的双向因果问题时,传统计量模型一般只能估计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净效应,从而得到有误的中介效应结论。令人遗憾的是,现存的大部分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
  随着因果关系研究方法迅速发展,中介效应模型开始结合多种新的模型方法,出现了一部分更加科学的研究。一类是采用工具变量法(IV)的中介效应研究,另一类是对“自然实验”或“准实验”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PSM)、双重差分法(DID)、断点回归设计(RDD)、合成控制法(SCM)等评估方法的中介效应研究。在更准确的因果关系净效应估计结果的基础上,中介效应分析越来越接近“传导机制”的真谛,而不是之前可能混杂反向因果的“相关关系”结果。因此,我国生产率变化机制研究领域出现了更加科学严谨的新结论。
  “企业特征→中介变量→企业生产率”传导机制的新结论。李广众等(2018)发现“企业债务比率上升→人力资本投入减少→生产率下降”传导机制存在,为了处理企业债务与生产率之间的双向因果问题,他们以行业层面债务变量作为企业债务的工具变量进行IV估计。于新亮等(2017)发现“企业年金增加→员工素质提高\培训投入增加\财务宽松→企业生产率提高”传导机制存在,他们以区域企业年金覆盖率作为工具变量来处理企业年金与生产率之间的双向因果问题。
  “外部因素→中介变量→企业生产率”传导机制的新结论。董倩(2018)发现“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关联贷款比例下降/贷款集中度下降/流向非国有经济贷款比例上升→城商行生产率提高”传导机制存在,他们以滞后一期和二期的科技金融指数作为工具变量来处理科技金融和城商行生产率之间的双向因果问题。陈飞和刘宣宣(2018)评估了“土地确权”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实施土地确权政策→家庭耕地规模扩大/农户信贷增加→农户劳动生产率提高”传导机制存在,他们检验发现土地确权政策相对于劳动生产率具有外生性,以此排除双向因果问题的可能性。刘鹏飞和李莹(2018)发现“区域契约执行效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企业生产率提高”传导机制存在,他们以城市行业层面的人力资本平均值作为人力资本的工具变量处理双向因果问题。周末等(2017)基于“计划生育红旗县”这个自然实验,发现“区域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率提高”传导机制存在。
其他文献
摘要:长三角地区物产丰富,生鲜农产品众多,随着互联网 、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支持,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在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存在着成本高、配送范围有限、损耗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冷链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降低物流成本;实时监控生鲜农产品,便于追溯和召回,保证质量安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希望冷链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推动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我国金融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当前宏观经济如何影响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体系未来将往何处去?文章尝试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关键词:金融理论;金融实践;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经历了1978年到1992年的初步建立阶段、1992年到2001年的市场化改革阶段、2001年到2017
摘要:文章共发放问卷450份,探讨了社会排斥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感知和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并研究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消极影响社会距离和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积极影响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社会排斥;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一、 引言我國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大发展的时期,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大中城市冲击了当地的社会生态,
摘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成为当前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企业如何保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成为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指出绿色创新战略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实现双赢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从不同视角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基于资源与能力视角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了进行系统的归纳,剖析了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构
摘要:文章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考察金融为企业服务的效果。基于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长三角的金融部门起到了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对长三角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金融;服务;企业投资;经济增长一、 引言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
摘要:文章通过引力模型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空间联系,并以此为参考深入研究浙江省四大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其与“三生共赢”之间的内部联系。研究表明,(1)浙江省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形成了以环杭州湾大湾区为核心的创新集聚区;(2)2005年、2010年、2015年各区县区域创新能力联系量与浙江省联系总量均增加,但是区域创新联系分布不均现象依据存在,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明显;(3)环杭州湾地区是
摘要:近年来,高速公路服务区面临着产业转型、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压力。文章通过借鉴国外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经验,分析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以江苏苏通大桥服务区的转型实践为例,尝试从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探索下一步服务区转型发展的路径,从而丰富了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转型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足
摘要:基于用户视角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文章分析了好未来不同阶段的成长战略。研究结果显示:初创期,好未来从培优市场切入課外辅导市场,采取“小班教学”“开放课堂”和“不满意可退学费”战略以形成差异化。成长期,好未来采取直营 口碑的扩张战略,并致力于教学产品标准化以确保优质的教育资源可复制。成熟期,好未来采取多品牌战略和线下线上整合的渠道方式以更好地服务学生需求。转型期,好未来通过投资加速线上教育转型,
摘要:文章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高管综合能力综合指数,实证分析高管综合能力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综合能力对企业创新具有正面影响,拥有更高能力高层管理团队的公司倾向于在研发项目上投入更多资金,从而获得更多专利并拥有更高的专利能力。使用工具变量估计控制内生问题。公司治理中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吸引高能力的管理层团队。关键词:技术创新;高管综合能力;创新失败容忍度一、 引言基于手工收
摘要:私人银行模式的构建是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础。通过对金融理论以及业务理论分析,加强对战略、客户、市场、运营以及风控指标剖析,详解私人银行业务模式、财富业务模式以及投行业务模式三种服务模式,为金融机构特别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服务模式以及业务基础,促进其健康发展。关键词:服务模式;零售业务;财富业务;投行业务一、 私人银行服务模式架构的理论基础1. 金融理论基础。私人银行业务属于商业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