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4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40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人进行分析,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4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标志物以及治疗转归作综合判断。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相关药物有:抗结核药为27.5%(11/40),抗肿瘤药为20.0%(8/40),解热镇痛药为12.5%(5/40),抗甲状腺药为10.0%(4/40),抗精神病药10.0%(4/40),中草药为7.5%(3/40),其他类药为12.5%(5/40)。临床出现急性药物性肝病36例,慢性药物性肝病4例。结论:不同种类的药物均可引起药物性肝病,且由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易导致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74-01
  
  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多数表现为黄疸、转氨酶升高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和皮疹,病程常可逆转;重症者可出现肝坏死,易致死亡。由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对40例药物性肝炎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为2004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45岁。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翻阅住院病历,记录服药史、临床症状、血象、肝功能试验、原学标志物检查,其中5例有肝穿刺病理结果。诊断标准见参考文献[1]
  
  2 结果
  
  2.1 病因
  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有:抗结核药为27.5%(11/40),抗肿瘤药为20.0%(8/40),解热镇痛药为12.5%(5/40),抗甲状腺药为10.0%(4/40),抗精神病药10.0%(4/40),中草药为7.5%(3/40),其他类药为12.5%(5/40)。
  2.2 发病时间
  用药后1周内的9例(22.5%),1~4周的16例(40.0%),4~8周的9例(22.5%),8周以上6例(13.16%)。
  2.3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有乏力、纳差、黄疸等症状出现。乏力36例,納差37例,出现黄疸36例,发热4例,皮肤瘙痒13例,肝大2例。
  2.4 辅助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升高38例,谷草转氨酶(AST)升高37例,碱性磷酸酶(ALP)升高28例,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40例,总胆红素(TBil)升高36例,总胆汁酸(TBA)升高36例,白蛋白(ALB)下降9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大于6%21例。彩超检查,提示肝实质弥漫性损害32例,慢性肝损害4例。
  2.5 治疗及转归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给予保肝、降黄、对症等综合治疗。经治疗,治愈24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97.5%。有1例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
  
  3 讨论
  
  随着临床使用药物种类的增加,药物性肝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有资料报导,目前全世界有600多种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肝炎。在所有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炎占3%~9%[2]。药物造成肝损伤主要有以下2个因素:首先是直接损伤,即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与细胞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触发细胞死亡。抗肿瘤药物、解热镇痛药多通过这种机制造成肝损伤;其次为给药触发机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3],从而造成间接损伤。抗生素造成的肝损伤多与此有关。不过本病通常由多种因素同时作用而发生,药物毒性、剂量、患者年龄、性别、对药物的敏感性、免疫状态、同时应用多种药物、以及原有肝病等均为本病的发生因素。一旦发病,首先应及时停用相关可疑药物,并给予保肝降黄、对症支持治疗,临床医生应重视药物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姚光弼.药物性肝病[J].中华消化,1999,19(5):50~53.
  [2] Aplowitz N.Drug - induced liver disease :implications for drug develop2ment and regulation[J].Drug Saf ,2001 ,24(7):483~490.
  [3] Van-Pelt FN,Straub P,Manns MP.Molecular basis of drug-induced immunological liver injury[J].Semin liver Dis,1995,15:283~300.
  (责任编辑:姜付平)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回顾性总结2005年9月~2006年12月期间我院救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4例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对94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抢救,注重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及进行恢复期间的康复护理。结果:通过对94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全力抢救和细致护理,患者的病情得以及时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结论:颅脑外伤是一类严重的创伤,伤情危急,需要迅速对病情作出判断,快速准确地降低颅内压、吸氧、吸痰、气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05-01    自西学东渐以来,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根植,中国形成了中、西二元医学并存的格局。中医和西医两大阵营之间虽然存在着相互竞争与排斥的现象,但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借鉴与结合日渐成为主流。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医学理论与临床上,中、西医学结合已蔚然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借鉴与结合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检测指标。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和Cr水平。结果:SDM组三项指标检测结果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DN组两项检测指标(CysC、Hcy)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20ug/min;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特别是牙列重度磨损修复的特征与方法。方法:对我院近两年诊治的52例牙列重度磨损口腔修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口腔修复均一期成功,随访情况良好。结论:咬合重建对牙列重度磨损病例的修复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牙列重度磨损;修复;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069-01    随着口腔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复方益母草流浸膏中梓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益母草流浸膏中梓醇的含量进行测定,Hypersil C18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 moL·L-1KH2PO4溶液(2∶98);检测波长:205 nm;流速0.8 mL/min;柱温:25℃。结果:标准曲线为Y=-0.02688 X+30.179,r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自制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2月采用自制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显效率65%,总有效率95%,肝功能改善明显。结论:中药能够改善肝脏微循环,利尿消水,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关键词:中药;肝硬化腹水;肝脏;利尿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复方虫草制剂-天力克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HepG-2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CM)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bcl-2的变化,AV/PI双染检测细胞膜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测定Survivin蛋白及NF-κBp65的表达;用TRAP-PCR-银染法对肝癌细胞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12例低血糖脑病误诊分析,探讨老年低血糖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减少误诊率。方法: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来鉴别两种疾病。结果与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病人应用降糖药时应重视低血糖的防治。  关键词:老年人;低血糖征;误诊;脑血管病  中图分类号:R5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61-01    低血糖征是指血浆葡萄糖浓度低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并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89例肝硬化并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保肝,营养,对症治疗)8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及中医辨证施治)100例。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低蛋白血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肝硬化并低蛋白血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肝硬化;低蛋白血症;
期刊
摘 要:视黄醇(维生素A)结合蛋白4(RBP4,retinal binding protein 4)是新近研究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有研究显示它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是肥胖和Ⅱ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因子。  关键词:RBP4;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27-03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