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的感伤之旅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走出权力膜拜的阴影之后,却不幸地落进市场的饕餮之口。许多作家“嗅觉灵敏”,跟随市场而“怪力乱神”。文清丽则是其中的“异数”,不疾不徐,潜行于文字的寂静之林。读她的小说,分明感觉温暖人性、抚慰人心的书写使命充盈其间。她新近发表在《作品》杂志上的中篇小说《咱那个》,正是这种使命的具体实践。
  “咱那个”是现实的溺亡者,是附体于学生张子轩身上的魂灵,是“爱人”在虚拟世界的“签名”,是每个人都抹之不去的包法利夫人。他挺拔的身材、清澈的眼神、阳光的气息、远大的理想,在泥沙俱下的现实中,简直是诗意的存在。好比朵朵白云,悠然于重重雾霾之上,让整日在“似是而非”的人事里锱铢必较的我们,情不自禁地回眸或抬头。
  一个作家进入中年,还能拨开现实的迷离之光,理顺生活的缠绕之绳,我想,大概就是文清丽这样子。《咱那个》中的“咱那个”,是“我”的侄子,于军校“溺亡”之后,“活”在“我”每时每刻的日子里。貌似“人鬼情未了”,实则是庄严的文学使命感,使“咱那个”复活于“我”的世界。在我看来,这种使命接近福克纳“帮助人们挺立起来”的文学信念。
  文清丽经由文字回眸青春、對话青春。她的笔触摇曳生辉,情感之河丰沛而不乏涟漪。丝丝缕缕的细节,仿佛荷叶上颤动的露珠,使人不忍快读、不忍掩卷,总想停顿,流连其中,感受理想主义的芳草鲜美,以及隐忍、暧昧之情的千枝万蕊。“我来时,是沿着内围墙步行半小时到教室,满树的紫薇开得灿烂。回时,我沿着湖边走的,发现那个美丽的塔倒映在水中,真是夺目。”一路下去,眼看故事的谜底就要揭开,终究却是混沌的、模糊的。反倒是“一路上”,让我们感觉到了芳草之下暗伏的深渊:职场的关系网,中年的情感危机,等等。而逝去的、鲜活的热情,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自我追问,宛若无法抵达的彼岸,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寓言。
  “我”与“咱那个”,写的是阴阳两隔的“人鬼”对话,何尝不是浑浊之“我”,对青春、爱情的念想与呢喃,对人性幽微之境的迸发与探询?扪心自问,我有多长时间没有忧伤过,多长时间没有内疚过?遑论爱与善。多少人对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明察秋毫,对仕途、财路处心积虑,对爱人的心理需求、他者的疼痛却毫不关心。
  作家深切的温情,逸出常识与经验,如梦如幻。死者犹生,生者犹梦,梦者犹真。《咱那个》较之汤显祖的《牡丹亭》、杰里·朱克的《人鬼情未了》更幽微、更暧昧,更具诗性的韵致。
  《咱那个》是一个文本,也是一堂绝佳的文学课。它请出福楼拜、纳博科夫、曹雪芹、主万等文学大家,迂回告诉我们,如何将一件事,变成文学故事,然后,通过故事寻找读者、创造读者。说穿了,《咱那个》起于一件揪心的事,终于一片开阔而又模糊的沼泽地。读者不一定明了故事的起承转合,能从萦绕其间的伤怀中,遇见那个孤寂的灵魂,足矣。
其他文献
一、为什么叫废名  1926年6月10日,一个叫冯文炳的年轻人在日记中写道:  从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名字,就叫作废名。我在这四年以内真是蜕了不少的壳,最近一年尤其蜕堗古怪,就把昨天当个纪念日子罢。  这段话看似平常,却包含着一个很大很深的心灵世界。冯文炳为什么突然要变成“废名”呢?看他话的意思,并不是随意地取个笔名,而是用废名彻底取代了冯文炳。果然,废名留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冯文炳”
期刊
1881年7月26日,一位母亲给自己的朋友去信,信中提及自己那个不到五岁的孩子时,她这样说:“这个孩子是一个奇怪的造物,很好斗。”  儿子这种好斗的习性已经困扰这位母亲很久了,她在一年前的日记中就写过儿子的一件壮举——把一根铁钉子塞进嘴里,还“临危不惧”地说死了不要紧,“我要是死了下坟墓,那我就把这几本画书一起带去”。  谁也不会料到,这个奇怪的造物最后竟然真的成了一位以笔为戈的斗士,与黑暗势力斗
期刊
1.准备回国  “如果你无法忍受寂寞,请不要到亚拉巴州马来。”2019年1月25日,我们到达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奥本大学的第一天,接机的同胞如此说。日出日落,不知不觉,一年匆匆而过。根据2019表的规定,再有整整一个月,到2月25日,我们一家三口就要踏上回国的飞机,结束在美国奥本大学为期一年零一个月的访问学者生活。  1月16日,我们买好了直飞祖国的机票,成人票一张3090元加919元的税费,共40
期刊
1  十一月的风,像一朵衰败的大花  使心事重重的女人推开镜子  又回到了童年,满腹狐疑的后园  突然的花开,使漫长的时光迅疾缩短  并具有某种惊人的形式。它们  与劳动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大地一边展开,一边沦陷  永远在瞬间平衡爱和恨、生与死  一根夭折的树枝上有一朵湿火  在春天的阴影下,隐蔽而绝望的美  并没有使一个在山岗上徘徊的人  茅塞顿开,获得一点思考的价值  再次相遇:一种过程的
期刊
刘十一在弟兄中排行十一。  在牙子爷爷的安排下,哥哥们都学成了一门手艺,木匠、铁匠、画匠、泥水匠、轱辘匠、毛毛匠、毡匠,轮到他学了井匠。刘十一其实想跟四哥学画匠,整天山呀水呀,花鸟鱼虫在笔尖上或开或鸣,或游或立。  母亲心疼刘十一,毕竟最小的一个,也有让他自己选一门手艺学的意思。牙子爷爷却一口咬定,只能井匠。还说亲兄弟一个刘字掰不开,到头来你唾他的臭,他唾你的臭,弟兄也不弟兄!刘十一抱怨说,呆在暗
期刊
周簌的诗  倾 听  我比南山寺的钟声醒来得更早  一座小村庄荡在南山脚下  像炊烟一样柔软  天空澄明。奔腾的马车卸下絮状云朵  在乡村小径,紫牵牛藏着自己寂静的紫  丝瓜花藤攀爬在一架竹篱上  在这初秋的清晨。我倾听你  所有料峭的深紫里,都是你的余音袅绕  所有蓬松的金黄,都是你的虎啸之睡眠  麻雀之诗  两只灰扑扑的麻雀在雨中低飞  在透亮的雨丝中  两把剪刀一样,剪——  那些愁结和乱
期刊
北宋元祐四年(1089)七月,两位年过半百者在杭州相遇。一位57岁,另一位54岁,两人面庞都有了霜色,印着人生偃蹇的烙印,但一双眼睛都还炯然有神,那是历经坎坷后的通透与淡然。  57岁的是刘景文,54岁是时任杭州知州的苏轼。苏轼第一次在杭是北宋熙宁四年(1071)至七年(1074),由于反对王安石新法,“自乞补外”,任杭州通判(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那一年苏东坡36岁。
期刊
除去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传》和新疆的《玛纳斯传》作为口头文学代表着民间文学意义上的史诗外,汉民族并没有作为叙事传统的史诗记录自己的历史。在当代诗人中,張况的写作体现出对日常性与自我关照的超越,这种致力于建立史诗版图、为历史寻找诗意的实践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诗学意义。  众所周知,抒情传统将历史作为叙述背景进入诗歌,而且往往是琐碎的片段。张况不满足于片段式的记叙,当然他追求的也绝
期刊
一  1858年,科考未第的郑观应不想再把精力放在寻章觅句的科举考试上,他在叔父郑廷江的引荐之下去到上海,到新德洋行当学徒。这一年,他16岁。1859年,他转到宝顺洋行。不久他独立到天津办差,年纪轻轻已表现出有头脑、会办事的出色能力。自津返沪,他即掌管洋行丝楼兼轮船揽载。1873年,他已升任太古洋行轮船公司总买办。  1877年底,他与太古的合同即将到期,老东家已经在竭力挽留。  这一天,盛宣怀来
期刊
当黎明降临在新年的第一天,李永恒决定去购买一段记忆。  记忆储存师的工作室开在一条僻静的小巷里。五年前,当这个神秘的人在工作室门口挂上“收购记忆”的牌子时,城里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了,小巷里热闹了很多日子。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来尝试出售自己的记忆。几个月之后,李永恒成为他店里的第一个顾客。他卖掉了自己的爱情记忆。  希尔恩——记忆储存师——正在检查记忆储存罐。那是一些看起来像玻璃一样的器皿,但你如果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