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特别注意语言艺术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uylu2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把人类所创造的知识财富传授给学生的特殊认知过程,教师的言语自然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把书本上“死”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的口语传授给学生,才能将所要传授的知识用语言勾画出新鲜的表象,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清新的概念,从而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
  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作为教师,不但要熟悉教材,而且还要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选择最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教师的语言首先应该准确简练。准确就是善于灵活地运用言语所要表达的内容正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列举的每一个例子,都要用得非常恰当,既不能含含糊糊,也不能东拉西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简练,就是要求教师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较为丰富的内容。要做到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意尽言止、恰到好处、耐人寻味,同时还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主攻难点,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揭示出教学内容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不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有的教师平时讲起课来总是喜欢长篇大论、旁征博引,三言两语足以讲清楚的问题,却累累赘赘地讲了一大堆,而有的教师可能是出于好心,生怕学生听不懂,翻来覆去的咀嚼,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乏味,而且容易养成学生不爱动脑子的坏习惯,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当然,简练不等于“苟简”,不能有损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教材关键性的地方,还要集中力量详细剖析、充分阐述,直至讲清楚透彻为止,有的地方还要有计划地重复。
  教师的语言还要通俗易懂。教师的讲课首先就在于使学生容易理解,要使学生理解,教师的语言必须通俗明白、流畅自然。一口疙瘩话、半截话,或满口概述术语、晦词涩句,甚至微言大义、故作高深,都会造成学生理解的障碍,使学生如坠云雾中,如听天书,不知所云。要做到通俗易懂,除了吃透教材,还要吃透学生,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易于理解和喜欢的语言讲述。如果讲课不分对象,不注意针对性,就必然会出现盲目性,尽管有时自己讲得振振有词、眉飞色舞,到头来还是白费力气。当然,言语的易解性还取决于语句的结构、讲话的速度和声调。教师的语言要注意句子完整,语句不要过长,也不要太短。讲话的速度也要适度,语调更要适当。声调过高学生精神紧张,头脑发胀,容易疲劳;语调过低,学生打不起精神,昏昏欲睡。除此之外,教师的语言还要注意条理清楚、合乎逻辑、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感情洋溢,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果教师讲起课来缺乏表现力,没有感染作用,站在讲台上毫无表情地“背教案”,或者重复那些死板、单调、贫乏的说教式语言,学生听了如同催眠曲,索然无味,必然失去听课兴趣;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感情充沛,能抓住教材的重点,辅之以有情有趣的教学,使理寓于文情之中,以情感人,学生就会从中受到感染,学习热情自然就会高涨,从而把学习看做乐事,学而忘倦。
  要使言语生动感人,教师就必须深钻教材,把握其中的感情脉络,把教材的内容变成自己心理上的感受和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述,只有这样,讲起来才能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如果教师缺乏这种“再创造”热情,即使能熟记教材,上课也只会采取死板方式,讲述语言苍白无力、枯燥乏味。
  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是对教师言语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在对教材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发展的规律和能力水平,进行仔细的推敲、精当的选择、周密的计划,使自己的言语,哪怕是一个提示、一个比喻,都要成为学生奋起探索的触发点,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学生脑海中波涛迭起,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言语的教育性,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将一定的思想、道理、观念和情感灌输给学生,所谓“纯知识”性的教育,不带任何思想的言语,不是教师的言语。无论担任何种学科的教师,都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品质。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教师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问题在20世纪70、80年代成为欧美国家教育界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教师职业需要持续发展,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因此,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要具有让教师
期刊
琵琶是我国的一种民族乐器,琵琶的演奏是演奏者的肢体运动在大脑思维活动的支配下完成的,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和肌体运动的过程,而这种运动过程与气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这就强调了气息的重要性,因此,离开了“气”,运动就会静止,演奏就没有了灵魂。由此可见,气息在琵琶演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影响着琵琶演奏的众多方面。在此,我们仅略论气息与琵琶演
期刊
口语交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个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加强外,更应当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加以强化训练。钱梦龙曾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让怯懦的人勇敢,让无能的人有能,让无知的人有知。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
期刊
多媒体教学是指将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美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使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法达到最佳的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够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
期刊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项基本技能,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到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有其特殊性,目前的教学方法、模式等都还处于摸索着前进的阶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教育局直属的省重点中学,招生范围比较广泛,由于初中教学水平的差异、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其它各种客观因素,导致高中
期刊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如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这些都标志着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生物教学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学生也要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过去的教学,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教师只能按简单的“授——受”教学方式进行,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
期刊
摘 要:根据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善于启发,巧于引疑,打破定式,鼓励求异,营造良好环境,全面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活 创新思维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强调语文课程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均衡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品质的提高,依赖于学生本就具有的创新潜能的激发,这样才有利于
期刊
摘 要:音乐审美教育是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通过听唱、歌唱、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实践等形式加强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 加强 音乐 审美教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审美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农村初中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式。尽管学校的美育可以通过多种艺术教育途径来实施,但由于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最贴近,音
期刊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无缝结合,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作为农村语文教学,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势在必行。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我认为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直观激趣;2.情境渲染;3.补充资料;4.快速反馈;5.知识系统化。下面我
期刊
摘 要: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策下,教育部推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却为中学理科教学留下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科角度分析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理科综合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 综合素质 培养  生物科学是一门古老的自然科学,随着综合科学的发展,它正成为一门新兴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科与物理学科、化学学科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