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又到一年的盘点时间,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师正加入到“争鸣”这个大家庭来了。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不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同样需要不断地、积极地培养内在的探索意识、科研精神。因此,本刊一直不遗余力地为广大教师提供宽松的平台,营造争鸣的氛围。许多话题引起了众多教师的热烈反响。也许我们的争鸣不一定有泾渭分明的结果,但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得不认真地再思考、再学习!这已经是一种收获。
笔者阅读了贵刊2005年第10期《这类句子就是病句——兼与张老师商榷》一文。对刘老师的说法我们不敢苟同.特写此文与刘老师商榷。
刘老师认为张老师对“舛互”这一辞格的误解、曲解,致使出现了错误。那么“舛互”的“庐山真面目”就有必要厘清一番了。
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全一册)对“舛互”是这样下定义的:“舛互这一辞格故意违反‘矛盾论’组织语句,以突出特殊方面。运用此格,可以把语意的重点更好地集中到特殊点上。使之更加鲜明突出。”另外还举了两个例子如下:
1.“像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嘴快,水盆里扎猛子,也没有深浅。”(杨朔《三千里江山》)
2“整个大楼一片漆黑,只有他的窗户还亮着灯。”
通过解读邢教授对“舛互”的解释,我认为“舛互”这一辞格正如张老师说的那样,不能用形式逻辑来解释。因为形式逻辑中的矛盾规律要求我们在同一思维中,一种思想不能既真又假,或既假又真。也就是对于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不能都加以肯定。就以张老师所举的例子来说,如果“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是真的,那么“只有陈华一人还没有交”是假的。反之,如果后者是真的,那么前者就是假的。因为前后构成了一对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允许两者同真。所以这类句子从形式逻辑角度看,显然犯了“矛盾律”的错误,定为病句“罪有应得”。
但是。从修辞角度看,正如邢教授说的,“故意违反‘矛盾律’组织语句”,即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相互抵触,意在“更好地集中到特殊点上,使之更加鲜明突出”。这种辞格的句子在小学课本中也有,如:
1.“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老舍《草原》)
2.“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儿不像。”(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上述句子,通过肯定与否定的交相抵触,从而使语意更突出,进一步强调了草原很“静”和鲁迅“鼻子”的特点。
综上所述,这类句子看似有悖情理,自相矛盾,但这种语言形式已约定俗成,文学作品中又有“席地”,所以不能把它定为病句,这样能够摆脱教和学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
再谈是否是病句问题——与刘老师商榷
张镇权
贵刊2005年第10期刊登了刘老师针对本人拙作所写的《这类句子就是病句》一文,笔者读后,仍未敢苟同其中的观点。在此,笔者有几个问题,想与刘老师商榷。
首先,舛互是一种经常用而很少称其名的修辞手法,相对而言,有部分老师对它比较生疏。
笔者的观点毫无道理?没有人与笔者的观点相同?当然不是。笔者的《这类句子不是病句》一文先投稿于《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老师特地打电话告诉笔者,表示赞同文中观点,只是该刊一时无法发表,建议笔者向其他刊物投稿。按刘老师的理解,“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这句话前面讲大伯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任何地方都像),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指的是全部都像,当然也包括其中的某一点像,而后面说的“有一点不像”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既然哪儿都像,怎么可能有一点不像呢?这句话肯定是犯自相矛盾错误、违反逻辑的病句了,这种说法是不符合日常语言习惯的,是应该改为“大伯,您跟爸爸除了有一点不像外,其他哪儿都像”,才算没有违背矛盾律的要求。但语文教材却一直未改,这就说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的观点与笔者观点是相同的。
其次,刘老师认为修辞方法不能全用逻辑来解释是毫无道理的。那么刘老师认为的“任何一种修辞手法(包括舛互)都必须遵守逻辑规则,如果表达的内容连事理都不合,即使文辞再美,也是毫无意义的”是不是就很有道理呢?
李白在《赠汪伦》的诗中说“桃花潭水深千尺”,请问,桃花潭的水有可能千尺深吗?另外,毛泽东同志在《十六字令三首》的词中说“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巅离天再近,也不可能才距离三尺三吧?这两句明显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我们知道,夸张这种说法,虽然有时没有遵守逻辑规则,表达的内容也不符合事物的规律或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但是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沿用已久,是完全可以的。据此,笔者认为修辞手法不能全用逻辑来解释是说得过去的。如果按刘老师的看法,“桃花潭水深千尺”和“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等采用夸张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既没有遵守逻辑规则,也不合事理,岂不都是“文辞再美,也是毫无意义的”了?
再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句,刘老师认为,前面的“万事俱备”并不是一个全称判断,他指的是战胜曹军的许多事情已经准备好,并不是指破曹的一切事情都准备就绪了。这会不会理解有误呢?笔者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解释查了《中华成语大词典》(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词典中称:“俱:全,都;欠:缺。原指三国时周瑜要火攻曹操,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欠东风,不能放火。后指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笔者又查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吕叔湘、李荣、许嘉璐任首席顾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词典中称:“《三国演义》四十九回记载:赤壁之战,周瑜设计火攻曹营,一切准备妥当……后泛指事事都准备好了,只差一个必要条件。”这两本词典中,有“一切”、“事事”之说,而并非如刘老师的“许多”之说。
另外,笔者觉得“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还没交。”这句中,就其实质来说。是先肯定全班同学已交作业,再否定其中一个表面上看似包含在全班同学中,实际上并不包含在全班同学中的陈华,其目的就是要形成鲜明的对比和突出后者,否定是为了更有力地强调被肯定的部分。因此,这个句子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及笔者在《这类句子不是病句》中所列举的名家名著的句子也应是同类句子,哪有本质的区别呢?
综上所述,笔者仍觉得“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这类句子是运用舛互的修辞手法,并不是一个病句。至于笔者有无曲解、误解舛互这种修辞手法,这类句子究竟是否舛互修辞手法的运用,到底是不是犯了前后互相矛盾的病句,最终还应请专家评定。
以上只是笔者的拙见,不知读者以为如何?恳请方家不吝赐教。
笔者阅读了贵刊2005年第10期《这类句子就是病句——兼与张老师商榷》一文。对刘老师的说法我们不敢苟同.特写此文与刘老师商榷。
刘老师认为张老师对“舛互”这一辞格的误解、曲解,致使出现了错误。那么“舛互”的“庐山真面目”就有必要厘清一番了。
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全一册)对“舛互”是这样下定义的:“舛互这一辞格故意违反‘矛盾论’组织语句,以突出特殊方面。运用此格,可以把语意的重点更好地集中到特殊点上。使之更加鲜明突出。”另外还举了两个例子如下:
1.“像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嘴快,水盆里扎猛子,也没有深浅。”(杨朔《三千里江山》)
2“整个大楼一片漆黑,只有他的窗户还亮着灯。”
通过解读邢教授对“舛互”的解释,我认为“舛互”这一辞格正如张老师说的那样,不能用形式逻辑来解释。因为形式逻辑中的矛盾规律要求我们在同一思维中,一种思想不能既真又假,或既假又真。也就是对于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不能都加以肯定。就以张老师所举的例子来说,如果“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是真的,那么“只有陈华一人还没有交”是假的。反之,如果后者是真的,那么前者就是假的。因为前后构成了一对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允许两者同真。所以这类句子从形式逻辑角度看,显然犯了“矛盾律”的错误,定为病句“罪有应得”。
但是。从修辞角度看,正如邢教授说的,“故意违反‘矛盾律’组织语句”,即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相互抵触,意在“更好地集中到特殊点上,使之更加鲜明突出”。这种辞格的句子在小学课本中也有,如:
1.“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老舍《草原》)
2.“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儿不像。”(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上述句子,通过肯定与否定的交相抵触,从而使语意更突出,进一步强调了草原很“静”和鲁迅“鼻子”的特点。
综上所述,这类句子看似有悖情理,自相矛盾,但这种语言形式已约定俗成,文学作品中又有“席地”,所以不能把它定为病句,这样能够摆脱教和学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
再谈是否是病句问题——与刘老师商榷
张镇权
贵刊2005年第10期刊登了刘老师针对本人拙作所写的《这类句子就是病句》一文,笔者读后,仍未敢苟同其中的观点。在此,笔者有几个问题,想与刘老师商榷。
首先,舛互是一种经常用而很少称其名的修辞手法,相对而言,有部分老师对它比较生疏。
笔者的观点毫无道理?没有人与笔者的观点相同?当然不是。笔者的《这类句子不是病句》一文先投稿于《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老师特地打电话告诉笔者,表示赞同文中观点,只是该刊一时无法发表,建议笔者向其他刊物投稿。按刘老师的理解,“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这句话前面讲大伯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任何地方都像),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指的是全部都像,当然也包括其中的某一点像,而后面说的“有一点不像”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既然哪儿都像,怎么可能有一点不像呢?这句话肯定是犯自相矛盾错误、违反逻辑的病句了,这种说法是不符合日常语言习惯的,是应该改为“大伯,您跟爸爸除了有一点不像外,其他哪儿都像”,才算没有违背矛盾律的要求。但语文教材却一直未改,这就说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的观点与笔者观点是相同的。
其次,刘老师认为修辞方法不能全用逻辑来解释是毫无道理的。那么刘老师认为的“任何一种修辞手法(包括舛互)都必须遵守逻辑规则,如果表达的内容连事理都不合,即使文辞再美,也是毫无意义的”是不是就很有道理呢?
李白在《赠汪伦》的诗中说“桃花潭水深千尺”,请问,桃花潭的水有可能千尺深吗?另外,毛泽东同志在《十六字令三首》的词中说“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巅离天再近,也不可能才距离三尺三吧?这两句明显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我们知道,夸张这种说法,虽然有时没有遵守逻辑规则,表达的内容也不符合事物的规律或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但是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沿用已久,是完全可以的。据此,笔者认为修辞手法不能全用逻辑来解释是说得过去的。如果按刘老师的看法,“桃花潭水深千尺”和“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等采用夸张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既没有遵守逻辑规则,也不合事理,岂不都是“文辞再美,也是毫无意义的”了?
再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句,刘老师认为,前面的“万事俱备”并不是一个全称判断,他指的是战胜曹军的许多事情已经准备好,并不是指破曹的一切事情都准备就绪了。这会不会理解有误呢?笔者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解释查了《中华成语大词典》(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词典中称:“俱:全,都;欠:缺。原指三国时周瑜要火攻曹操,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欠东风,不能放火。后指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笔者又查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吕叔湘、李荣、许嘉璐任首席顾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词典中称:“《三国演义》四十九回记载:赤壁之战,周瑜设计火攻曹营,一切准备妥当……后泛指事事都准备好了,只差一个必要条件。”这两本词典中,有“一切”、“事事”之说,而并非如刘老师的“许多”之说。
另外,笔者觉得“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还没交。”这句中,就其实质来说。是先肯定全班同学已交作业,再否定其中一个表面上看似包含在全班同学中,实际上并不包含在全班同学中的陈华,其目的就是要形成鲜明的对比和突出后者,否定是为了更有力地强调被肯定的部分。因此,这个句子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及笔者在《这类句子不是病句》中所列举的名家名著的句子也应是同类句子,哪有本质的区别呢?
综上所述,笔者仍觉得“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这类句子是运用舛互的修辞手法,并不是一个病句。至于笔者有无曲解、误解舛互这种修辞手法,这类句子究竟是否舛互修辞手法的运用,到底是不是犯了前后互相矛盾的病句,最终还应请专家评定。
以上只是笔者的拙见,不知读者以为如何?恳请方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