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讲的机会、做的过程都还给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进行探究性学习,真正实现了教学的开放性、探究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中,我设计了四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探究活动之一: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由于受“套花”游戏的影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我设计了下面的游戏:先把学生每10人一组,围成一个圆形,做套花游戏,每人套一次;接着每20人一组,围成一个更大的圆形,继续做套花游戏,要求每人再套一次。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分别说说对这两次游戏的感受,并说出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最后全班汇报交流,从中体会到第二次围成的圆形比较大,套花就越费力,从而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直径越长,周长就越大。
探究活动之二:探究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学生初步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的直径越长,周长就越大后,教师设疑:给你几个圆,你能用什么办法尽快知道他们的周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情高涨,教师趁机让学生分组探究,寻求测量圆周长的各种方案。各小组学生分工合作,相互启发,相互研讨。探究出测量圆周长的多种方法:①有的学生用皮尺沿圆周直接测量;②有的学生用线绕圆一周,再测量线的长度;③有的学生将圆形纸片边缘涂上颜色,在白纸上滚动一周,得到一条线断,再测量出这条线断的长度;④还有的学生将圆形纸片剪成若干个小扇形,将这些小扇形的弧拼成一条“线段”,再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了许多测量圆的周长的好方法,教师一一加以肯定
探究活动之三: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前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你能用快速的测量这些圆的直径吗?同学们小组合作,通过学生测量、汇报、归纳出几组相对应的圆的直径与周长。教师设疑:观察每组相对应的圆的周长和直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先大胆猜测,最后通过对各种数据的观察、比较、计算、讨论,探究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还有的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同学们的发现对吗?怎么验证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学生的探究热情再次高涨,通过猜测、实践、操作、讨论,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奇妙的想法:用三根同样长的绳子首尾相接,依次围在圆的周围,结果还差一点才围满,由此说明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点。紧接着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这样很自然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也很轻松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从而很轻松的探究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探究活动之四:探究圆周长公式的巧妙应用
教学楼下有一棵粗大的古树,你有办法知道这棵古树的直径吗?同学们跃跃欲试,通过小组合作,课外实践,反复探讨,提出了不少好的方案。有的学生提出把古树砍掉,用尺子测量;有的学生提出在古树的树干钻一个空进行测量,但有一个学生的办法与众不同,他创造性的提出:根据“周长÷ 圆周率=直径”的逆向思维,即先测量圆的周长,再计算柱子直径的最佳方案。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只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由重教师作用转变为重学生体验。由于探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创设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创造性的整合教学内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的多维动态活动中,将圆的周长“化曲为直”,这样就直观、形象、准确地探究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进而发现圆的周长公式……最后通过课外探究,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学生创造性的提出“利用周长求直径的最佳方案。活动中充分利用“你知道吗”,“你发现了什么”,“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等启发性语言,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自信心,同时,又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了探究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由此我得到如下启示:① 合作探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②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③留给学生更多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亲身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相关的数学知识。
【作者单位:平昌县华严小学 四川】
探究活动之一: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由于受“套花”游戏的影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我设计了下面的游戏:先把学生每10人一组,围成一个圆形,做套花游戏,每人套一次;接着每20人一组,围成一个更大的圆形,继续做套花游戏,要求每人再套一次。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分别说说对这两次游戏的感受,并说出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最后全班汇报交流,从中体会到第二次围成的圆形比较大,套花就越费力,从而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直径越长,周长就越大。
探究活动之二:探究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学生初步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的直径越长,周长就越大后,教师设疑:给你几个圆,你能用什么办法尽快知道他们的周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情高涨,教师趁机让学生分组探究,寻求测量圆周长的各种方案。各小组学生分工合作,相互启发,相互研讨。探究出测量圆周长的多种方法:①有的学生用皮尺沿圆周直接测量;②有的学生用线绕圆一周,再测量线的长度;③有的学生将圆形纸片边缘涂上颜色,在白纸上滚动一周,得到一条线断,再测量出这条线断的长度;④还有的学生将圆形纸片剪成若干个小扇形,将这些小扇形的弧拼成一条“线段”,再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了许多测量圆的周长的好方法,教师一一加以肯定
探究活动之三: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前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你能用快速的测量这些圆的直径吗?同学们小组合作,通过学生测量、汇报、归纳出几组相对应的圆的直径与周长。教师设疑:观察每组相对应的圆的周长和直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先大胆猜测,最后通过对各种数据的观察、比较、计算、讨论,探究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还有的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同学们的发现对吗?怎么验证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学生的探究热情再次高涨,通过猜测、实践、操作、讨论,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奇妙的想法:用三根同样长的绳子首尾相接,依次围在圆的周围,结果还差一点才围满,由此说明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点。紧接着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这样很自然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也很轻松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从而很轻松的探究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探究活动之四:探究圆周长公式的巧妙应用
教学楼下有一棵粗大的古树,你有办法知道这棵古树的直径吗?同学们跃跃欲试,通过小组合作,课外实践,反复探讨,提出了不少好的方案。有的学生提出把古树砍掉,用尺子测量;有的学生提出在古树的树干钻一个空进行测量,但有一个学生的办法与众不同,他创造性的提出:根据“周长÷ 圆周率=直径”的逆向思维,即先测量圆的周长,再计算柱子直径的最佳方案。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只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由重教师作用转变为重学生体验。由于探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创设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创造性的整合教学内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的多维动态活动中,将圆的周长“化曲为直”,这样就直观、形象、准确地探究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进而发现圆的周长公式……最后通过课外探究,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学生创造性的提出“利用周长求直径的最佳方案。活动中充分利用“你知道吗”,“你发现了什么”,“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等启发性语言,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自信心,同时,又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了探究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由此我得到如下启示:① 合作探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②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③留给学生更多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亲身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相关的数学知识。
【作者单位:平昌县华严小学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