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3岁时,开始害怕做梦。他常被噩梦惊醒,醒来后就不敢再睡。我不停地安慰他:“没事,这只是一个梦,不是真实的。”可是我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一个3岁的孩子根本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妈妈,梦是什么?”“梦为什么不是真的?”“那它是怎么跑到我的脑子里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个问题的追究也更加执着。我还是和往常一样,除了跟他说“梦是人们睡着后,回忆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见到过的人,表达一些隐藏在心里的想法”之外,不知道还可以说些什么。很明显,我的答案不能让他满意。
一天,儿子又做了一个梦,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不想玩‘巴斯光年’。”我想起前几天他去过环球影城,有一个项目是和“巴斯光年”驾着太空船,用手中的雷射枪一起剿灭星级怪兽。记得当时他有些害怕那些灯光和枪声,把身子缩在我怀里。没想到,他把恐惧带到了梦里。
我跟他说:“别怕,那只是一个梦。”
他说:“不是梦,是真的事情。”
我说:“你看,你躺在床上,一直没离开过。”
他说:“但是,我真的去了那里。”
我说:“你看,梦一醒来就没了。”
他说:“不对,醒来还在我的脑海里。”
我说:“梦不会从头脑里跑出来。”
他说:“不对,跑出来了,我感觉那个害怕的东西就在我身边。”
……
我越说,他越不明白什么是梦,越害怕做梦,我不得不转移话题。每一次关于梦的对话,都在我沮丧的情绪中结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到了越来越爱做梦的年纪。我常常从他的梦话里听出他做梦的内容,也常常听他在梦里咯咯地笑,一转身,就看见他脸上开心的笑容。他也会在某一天早晨醒来一言不发,不用说,肯定是做噩梦了,然后晚上就不敢一个人睡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我被一只蚊子吵醒,儿子这时也从梦中醒来。我说:“我被蚊子吵醒了。”他说:“我被梦吵醒了。妈妈,你说,梦是不是跟蚊子一样,在我们睡着后,在我们耳边飞来飞去呀?”听完,我惊呆了,然后笑了,原来梦可以变得如此形象。我回答:“是啊,不过我觉得好梦就像被子,会温暖地盖着我们。噩梦才像蚊子,只是偶尔才会跑到我们的蚊帐里,而且并不是那么可怕,对不对?”他想了想,然后安静地睡了。
儿子的话给了我启发,我好好理了理思路,觉得给孩子解释梦需要更形象一些——
我说:“梦就像一部电影,在脑海里不停地放呀放。它有的时候很精彩,有的时候很可怕,有的时候阳光明媚,有的时候看不清楚,有的时候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时候放过后你就忘记了。梦里的事情就像真的一样,里面有自己、有你的亲人和朋友,有你去过的、看到过的和听到过的地方……”
我还没说完,他说:“妈妈,那梦也像一个故事对吗?好梦就是一个我可以控制梦里所有的东西、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故事,噩梦就是我老是输、老是被人追、老是得不到一个东西的故事。”
我惊叹于他的描述如此形象,换作我自己,我未必会说得如此清楚。看来他开始了解“梦”了。我接着说:“是啊,梦可以是任何东西。它还像一首歌曲,好梦就是旋律优美的歌曲,噩梦就是你觉得不好听的声音。你觉得梦还像什么?”
他说:“那梦也像一本书吧。有的书封面好看,内容好看,还都能看懂。有的书,我翻到第一页就不喜欢,就不想看下去,这就是噩梦。”
我说:“梦还像是一场旅行,我们开着车经过不一样的风景,有时候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有时候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要经过激烈的河流、陡峭的峡谷,我们会觉得很害怕,还会在这个时候醒过来。但是,梦更像是我们心灵的旅行,我们的想法、心情、见识都会进入梦里,带着我们走。”
我说得似乎有点难懂了,他又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说:“难怪,很多时候我做梦,梦到的都是发生过的事情,只是结果有些不一样。”
我又给他找来很多关于梦的绘本,有一本是写梦游的——“杰森半夜醒来,发现自己的家正变得越来越疯狂。原来,杰森的爸爸睡觉梦游,吵醒了杰森,杰森发现爸爸先后在几个最不可能睡觉的地方睡觉。例如,睡在冰箱上面,睡在浴缸里面,睡在车库的汽车上面……
最后一次被吵醒的时候,杰森发现爸爸竟然只穿着单薄的睡衣在零下50℃的冰天雪地中靠着一棵树睡觉,这下子杰森再也不能像前几次一样,只是叫醒爸爸就完事了,因为杰森担心爸爸会被冻成冰棍。于是,杰森做了一个小男孩可以做的事情:回家拉来雪橇,把爸爸拖回
家放在浴缸中用热水暖过来。为了防止爸爸再次梦游,他用一根长绳子一头拴住爸爸的大拇脚趾头,另一头拴在爸爸的床上。然后,杰森放心地睡觉去了……”故事就此结束了吗?没有!“杰森的妈妈被奇怪的声音吵醒了,她发现杰森的爸爸在一根绳子的牵引下在站着睡觉,而杰森竟然也有和爸爸一样的梦游习惯,他还睡在冰箱上面……”
这个故事的画面妙趣横生。儿子指着画说:“如果他从冰箱上掉下来,肯定就会从睡梦中醒来。但因为其实是在床上,所以掉下来也没事。妈妈,我不怕噩梦了,当我很害怕的时候,我就使劲让自己醒来。”看来,他对梦有了清晰而具体的认识。
我也明白了,梦,原本就是解释不清楚的。它是一幅画面、一串声音、一本书或是一个小动物。当你把它形象地描述给孩子,孩子把它想象成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保持对梦的期待,消除对梦的恐惧。
晚上,我像在他小时候一样,跟他轻轻地说着《花园宝宝》里的一段话:宝宝乖,乖宝宝,快快睡觉吧。转啊转啊,一只小船漂浮在大海上,渐渐地越漂越远。收起小船帆,点亮小灯光,带你去和花园宝宝一起玩……儿子在我的轻声细语中,安静、温暖、幸福地进入了睡梦中。
“妈妈,梦是什么?”“梦为什么不是真的?”“那它是怎么跑到我的脑子里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个问题的追究也更加执着。我还是和往常一样,除了跟他说“梦是人们睡着后,回忆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见到过的人,表达一些隐藏在心里的想法”之外,不知道还可以说些什么。很明显,我的答案不能让他满意。
一天,儿子又做了一个梦,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不想玩‘巴斯光年’。”我想起前几天他去过环球影城,有一个项目是和“巴斯光年”驾着太空船,用手中的雷射枪一起剿灭星级怪兽。记得当时他有些害怕那些灯光和枪声,把身子缩在我怀里。没想到,他把恐惧带到了梦里。
我跟他说:“别怕,那只是一个梦。”
他说:“不是梦,是真的事情。”
我说:“你看,你躺在床上,一直没离开过。”
他说:“但是,我真的去了那里。”
我说:“你看,梦一醒来就没了。”
他说:“不对,醒来还在我的脑海里。”
我说:“梦不会从头脑里跑出来。”
他说:“不对,跑出来了,我感觉那个害怕的东西就在我身边。”
……
我越说,他越不明白什么是梦,越害怕做梦,我不得不转移话题。每一次关于梦的对话,都在我沮丧的情绪中结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到了越来越爱做梦的年纪。我常常从他的梦话里听出他做梦的内容,也常常听他在梦里咯咯地笑,一转身,就看见他脸上开心的笑容。他也会在某一天早晨醒来一言不发,不用说,肯定是做噩梦了,然后晚上就不敢一个人睡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我被一只蚊子吵醒,儿子这时也从梦中醒来。我说:“我被蚊子吵醒了。”他说:“我被梦吵醒了。妈妈,你说,梦是不是跟蚊子一样,在我们睡着后,在我们耳边飞来飞去呀?”听完,我惊呆了,然后笑了,原来梦可以变得如此形象。我回答:“是啊,不过我觉得好梦就像被子,会温暖地盖着我们。噩梦才像蚊子,只是偶尔才会跑到我们的蚊帐里,而且并不是那么可怕,对不对?”他想了想,然后安静地睡了。
儿子的话给了我启发,我好好理了理思路,觉得给孩子解释梦需要更形象一些——
我说:“梦就像一部电影,在脑海里不停地放呀放。它有的时候很精彩,有的时候很可怕,有的时候阳光明媚,有的时候看不清楚,有的时候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时候放过后你就忘记了。梦里的事情就像真的一样,里面有自己、有你的亲人和朋友,有你去过的、看到过的和听到过的地方……”
我还没说完,他说:“妈妈,那梦也像一个故事对吗?好梦就是一个我可以控制梦里所有的东西、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故事,噩梦就是我老是输、老是被人追、老是得不到一个东西的故事。”
我惊叹于他的描述如此形象,换作我自己,我未必会说得如此清楚。看来他开始了解“梦”了。我接着说:“是啊,梦可以是任何东西。它还像一首歌曲,好梦就是旋律优美的歌曲,噩梦就是你觉得不好听的声音。你觉得梦还像什么?”
他说:“那梦也像一本书吧。有的书封面好看,内容好看,还都能看懂。有的书,我翻到第一页就不喜欢,就不想看下去,这就是噩梦。”
我说:“梦还像是一场旅行,我们开着车经过不一样的风景,有时候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有时候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要经过激烈的河流、陡峭的峡谷,我们会觉得很害怕,还会在这个时候醒过来。但是,梦更像是我们心灵的旅行,我们的想法、心情、见识都会进入梦里,带着我们走。”
我说得似乎有点难懂了,他又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说:“难怪,很多时候我做梦,梦到的都是发生过的事情,只是结果有些不一样。”
我又给他找来很多关于梦的绘本,有一本是写梦游的——“杰森半夜醒来,发现自己的家正变得越来越疯狂。原来,杰森的爸爸睡觉梦游,吵醒了杰森,杰森发现爸爸先后在几个最不可能睡觉的地方睡觉。例如,睡在冰箱上面,睡在浴缸里面,睡在车库的汽车上面……
最后一次被吵醒的时候,杰森发现爸爸竟然只穿着单薄的睡衣在零下50℃的冰天雪地中靠着一棵树睡觉,这下子杰森再也不能像前几次一样,只是叫醒爸爸就完事了,因为杰森担心爸爸会被冻成冰棍。于是,杰森做了一个小男孩可以做的事情:回家拉来雪橇,把爸爸拖回
家放在浴缸中用热水暖过来。为了防止爸爸再次梦游,他用一根长绳子一头拴住爸爸的大拇脚趾头,另一头拴在爸爸的床上。然后,杰森放心地睡觉去了……”故事就此结束了吗?没有!“杰森的妈妈被奇怪的声音吵醒了,她发现杰森的爸爸在一根绳子的牵引下在站着睡觉,而杰森竟然也有和爸爸一样的梦游习惯,他还睡在冰箱上面……”
这个故事的画面妙趣横生。儿子指着画说:“如果他从冰箱上掉下来,肯定就会从睡梦中醒来。但因为其实是在床上,所以掉下来也没事。妈妈,我不怕噩梦了,当我很害怕的时候,我就使劲让自己醒来。”看来,他对梦有了清晰而具体的认识。
我也明白了,梦,原本就是解释不清楚的。它是一幅画面、一串声音、一本书或是一个小动物。当你把它形象地描述给孩子,孩子把它想象成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保持对梦的期待,消除对梦的恐惧。
晚上,我像在他小时候一样,跟他轻轻地说着《花园宝宝》里的一段话:宝宝乖,乖宝宝,快快睡觉吧。转啊转啊,一只小船漂浮在大海上,渐渐地越漂越远。收起小船帆,点亮小灯光,带你去和花园宝宝一起玩……儿子在我的轻声细语中,安静、温暖、幸福地进入了睡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