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倾注了所有的热情。新的课程理念之所以逐步深入人心,是因为课程改革顺应了时代精神脉络,致力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新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最宽阔的空间,也为教师有特色的教学搭建了最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对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期待。
如何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内容、讲练结合、教学手段的“三环整合”,以适应新课程与新时代的需要,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人经过实践摸索,略得一点体会。
重视教与学方式的优化整合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体。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实验表明,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自学能力和表现才能,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同伴的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独立学会或合作学会相关知识,不断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过去的“重教”向“重学”转变。
首先,要引导学生用好教材和辅导材料,主动进行预习和复习活动。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课本,就是依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发动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好教材,非常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课本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图。以《有序数对》为例:教材开始给出一幅插图:一个同学坐在“9排7号”的位置上,另一位同学拿着“7排9号”的票找位置,从学生熟悉的情境揭示“用一个有序数对可以定位”和“有序数对”中“顺序”的作用;接着,课本又围绕着学生熟悉的问题――确定教室中同学的座位展开对有序数对的研究。首先设置一个问题情景,要求根据一个通知,从已知的有序数对找到参加相关的同学,特别提出了“(2,4)和(4,2)在同一个位置吗?”的问题;接下去,教材设置了一个“思考”:(1)怎样确定教室里座位的位置?(2)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吗?(3)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请你在图6.1-1上标出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同学的位置(这些都是“有序数对”的特征性问题,有利于多角度认识所学内容);最后,结合这些问题,给出了“有序数对”的概念,由此可见,教材始终本着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定位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十分亲切真实,有利于学生自学。
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用好教材、教辅,做学习的主人,尽自己和同学间合作所能,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定比例的问题。当然,还必须反复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沿着正确的循序渐进的学习。
其次,教师也要活用教科书和教辅。教科书的编排虽然有紧密联系实际的特征,但是,毕竟还是“想像中的实际”,为了增强“趣味性”和“真实性”,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内化,结合“身边的实际”提出相类似的问题,才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讲的我都学了”而降低学习研究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
例如“有序数对”教学中,我把教室座位编成八排八列,带了 “3排6号” “6排3号”的“电影票”,发给两个同学,模拟“看电影找座位”,全班同学“裁判”是否正确;并且通过“由有序数对找人”和“由人找有序数对”的游戏和快速抢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所学内容,强化了教材功能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重视讲与练的优化整合
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传统教学中,一般总是沿袭着一个“公式”:
讲新课—练习—讲新课—练习,如此反复循环,学生的始终处于被 “牵着鼻子走”的地位,甚至对于没有学过的内容,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新课程下学习方式应该来一个根本的改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导学练评,促进发展”、“辅导自主学习”等等,都符合发挥人的自学潜能,促使学生主动建构、学会学习、发展能力的原则,值得很好借鉴。
对于新课,我要求学生至少提前一个课时进行预习(有能力的同学进度不限),在上课之前就要尝试做课本上的练习以及“课课通”上的“自测关”练习题,不要求“全会”(其实也不可能),但是要求知道“哪里不会”,带着问题来上课。上课时先给他们几分钟交流时间,教师在巡视中与学生一起研究,在帮助同学解决一部分疑难问题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难点了然于胸,然后结合反馈信息精讲新课,同时解答学生自测中的典型问题,接着选做“课课通”的“强化关”练习并讲评研讨,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他们过“创新关”,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课本上的作业题,尽量作为当堂强化测验,如果时间来不及,就作课后测验性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尽量做到全批全改。
重视动脑思维与实践体验的整合
数学实践性的重要在于:许多问题,单单靠图形的分析和动脑思维,是很不够的,或者在认识的初始阶段,没有对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的具体研究,对问题的认识将产生很大的偏差,或者无法得出结论。毛澤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直至“产生飞跃”,就充分阐述了实践的重要性。现在各种考试直至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操作题,就是为检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设,没有实践操作意识的同学,哪怕面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会觉得束手无策。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培养学生亲自研究发现的习惯。
例:正方体展开图问题,开始学生感到很困难,在通过先做模型再剪开的实验后,大多数同学不仅对展开图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且总结出一般规律,实现了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重视多种评价机制的优化整合
合理适当的评价,是学习的催化剂,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试教育下的评价,往往是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一个侧面考察学生,无视个性差异,缺乏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的关注,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身心一起健康发展。
“寓教于学”的“数学德育课程”,在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学”的同时,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教”的新观念,为使学生有特色的学、教师有特色的教,真正实现教学内容、讲练结合、教学手段的“三环整合”而不断总结创新,为新课程的“宏伟大厦”不断的“添砖加瓦”。
如何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内容、讲练结合、教学手段的“三环整合”,以适应新课程与新时代的需要,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人经过实践摸索,略得一点体会。
重视教与学方式的优化整合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统一体。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实验表明,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自学能力和表现才能,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同伴的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独立学会或合作学会相关知识,不断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过去的“重教”向“重学”转变。
首先,要引导学生用好教材和辅导材料,主动进行预习和复习活动。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课本,就是依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发动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好教材,非常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课本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图。以《有序数对》为例:教材开始给出一幅插图:一个同学坐在“9排7号”的位置上,另一位同学拿着“7排9号”的票找位置,从学生熟悉的情境揭示“用一个有序数对可以定位”和“有序数对”中“顺序”的作用;接着,课本又围绕着学生熟悉的问题――确定教室中同学的座位展开对有序数对的研究。首先设置一个问题情景,要求根据一个通知,从已知的有序数对找到参加相关的同学,特别提出了“(2,4)和(4,2)在同一个位置吗?”的问题;接下去,教材设置了一个“思考”:(1)怎样确定教室里座位的位置?(2)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吗?(3)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请你在图6.1-1上标出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同学的位置(这些都是“有序数对”的特征性问题,有利于多角度认识所学内容);最后,结合这些问题,给出了“有序数对”的概念,由此可见,教材始终本着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定位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十分亲切真实,有利于学生自学。
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用好教材、教辅,做学习的主人,尽自己和同学间合作所能,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定比例的问题。当然,还必须反复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沿着正确的循序渐进的学习。
其次,教师也要活用教科书和教辅。教科书的编排虽然有紧密联系实际的特征,但是,毕竟还是“想像中的实际”,为了增强“趣味性”和“真实性”,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内化,结合“身边的实际”提出相类似的问题,才不会让学生觉得“老师讲的我都学了”而降低学习研究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
例如“有序数对”教学中,我把教室座位编成八排八列,带了 “3排6号” “6排3号”的“电影票”,发给两个同学,模拟“看电影找座位”,全班同学“裁判”是否正确;并且通过“由有序数对找人”和“由人找有序数对”的游戏和快速抢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所学内容,强化了教材功能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重视讲与练的优化整合
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传统教学中,一般总是沿袭着一个“公式”:
讲新课—练习—讲新课—练习,如此反复循环,学生的始终处于被 “牵着鼻子走”的地位,甚至对于没有学过的内容,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新课程下学习方式应该来一个根本的改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导学练评,促进发展”、“辅导自主学习”等等,都符合发挥人的自学潜能,促使学生主动建构、学会学习、发展能力的原则,值得很好借鉴。
对于新课,我要求学生至少提前一个课时进行预习(有能力的同学进度不限),在上课之前就要尝试做课本上的练习以及“课课通”上的“自测关”练习题,不要求“全会”(其实也不可能),但是要求知道“哪里不会”,带着问题来上课。上课时先给他们几分钟交流时间,教师在巡视中与学生一起研究,在帮助同学解决一部分疑难问题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难点了然于胸,然后结合反馈信息精讲新课,同时解答学生自测中的典型问题,接着选做“课课通”的“强化关”练习并讲评研讨,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他们过“创新关”,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课本上的作业题,尽量作为当堂强化测验,如果时间来不及,就作课后测验性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尽量做到全批全改。
重视动脑思维与实践体验的整合
数学实践性的重要在于:许多问题,单单靠图形的分析和动脑思维,是很不够的,或者在认识的初始阶段,没有对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的具体研究,对问题的认识将产生很大的偏差,或者无法得出结论。毛澤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直至“产生飞跃”,就充分阐述了实践的重要性。现在各种考试直至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操作题,就是为检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设,没有实践操作意识的同学,哪怕面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会觉得束手无策。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培养学生亲自研究发现的习惯。
例:正方体展开图问题,开始学生感到很困难,在通过先做模型再剪开的实验后,大多数同学不仅对展开图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且总结出一般规律,实现了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重视多种评价机制的优化整合
合理适当的评价,是学习的催化剂,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试教育下的评价,往往是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一个侧面考察学生,无视个性差异,缺乏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的关注,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身心一起健康发展。
“寓教于学”的“数学德育课程”,在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学”的同时,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教”的新观念,为使学生有特色的学、教师有特色的教,真正实现教学内容、讲练结合、教学手段的“三环整合”而不断总结创新,为新课程的“宏伟大厦”不断的“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