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应正确把握教育评价方向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137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评价具有多重功能,根本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往往是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使得教育评价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去甚远。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和定位教育评价方向——教育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评价要以积极性评价为主;教育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育评价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 教育评价 综合素养 积极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定性评价
  近日,英国Barrow ford小学给该校毕业生的一封信走红网络,有人感叹:这是一封也许能改变学生一生的信,这才是真正的多样性人才教育理念。虽然这是一封给小学生的信,但这封信给广大读者极大的启示。作为教师的我看后颇有感慨,希望在此和教育界同仁一起分享这封信的教育启示。这封信的内容翻译成中文如下:
  亲爱的××同学:
  你这次小学毕业考的成绩已经附在这封信里了,对你的成绩我们对你感到非常的骄傲,我们觉得你已经尽了你最大的努力。
  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出这些考试成绩的叔叔阿姨们并不像你在学校的老师一样了解你们每一个人,更不会像你们爸爸妈妈一样了解你。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们当中有些人才小学就已经会说两种语言。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们已经能熟练演奏音乐,能唱歌,会跳舞。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能给你的小伙伴们带来笑声,你能作为一个你小伙伴信赖的人。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也许能写诗或者写歌,甚至你踢球踢得也很好。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也许在家能把弟弟妹妹照顾的很周到。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去过多少美妙的地方,能说出多少美妙的故事和经历。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是一个善良,深思,可信赖的人。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每一天都在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你的分数只能告诉大家你的一面,但是它不能代表你的每一面。
  所以,分数只是分数,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分数而自豪,但是请永远记住,我们人可以有很多种伟大的方式,考试绝对不是唯一的……
  “人可以有很多种伟大的方式,考试绝对不是唯一的”。这封信体现的教育理念,让我们对这位小学校长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时也引发我们对教育评价问题的反思。
  教育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调节、激励、甄别、选拔、导向等多重功能,根本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往往是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分数为主要评价指标,但这样的教育评价却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去甚远。因此,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工作者应从这封信中得到更多启示,以深入思考和明确教育评价方向。
  一、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发展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希望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这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实现。2002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既要注意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又要关注个体差异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从而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正如该信中所言:“分数只是分数”,所以教育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而不能只对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下精确的定论,更不能只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进行比较。恰当的教育评价应该通过重视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原有水平的提高,并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挖掘各自不同的发展需求,从而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只有这样,教育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打好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真正实现“以评价促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中小学评价要“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2013年6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所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将教育评价内容定为“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和“学业负担状况”五个方面,并提出20项教育评价的关键指标,这充分说明我国已充分认识到教育需要综合评价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该信提到的“对你的成绩我们对你感到非常的骄傲,我们觉得你已经尽了你最大的努力”,则反映出该校的教育评价并不是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了肯定性评价。学生的考试分数虽然是一种评价指标,但它不是唯一的评价指标,因为分数无法考查学生的“演奏音乐”、“唱歌”、“跳舞”、“写诗或者写歌”等多种能力,也不能考查学生“善良,深思,可信赖”的人格魅力,更无法考查学生“每一天都在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的积极心态。所以,教育评价应彻底改变只关注学生分数的现状。今天的教育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全面而公正地评价学生,并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
  三、教育评价应以积极性评价为主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积极性评价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和督促作用,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找到或发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最终保证教育顺利有效地进行。同时,积极性评价还可以正面引导学生按照评价活动所提倡的方向发展,对整个教育工作起到定向指导的作用。该信中提到对学生的成绩“感到非常的骄傲”,显然是具有激励作用的积极性评价。此外,信中还对学生成绩以外的各方面都给予关注,这是积极性评价,具有正面引导的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信的末尾特别提醒学生要记住“人可以有很多种伟大的方式,考试绝对不是唯一的”,这句忠告堪称教育箴言,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不仅能鼓励成绩欠佳者看到自己未来的希望,而且能让成绩优秀者戒骄戒躁,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正确地认识自己。   四、教育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的教育评价常常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更多地关注以学生成绩为主的教育结果,忽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关注,缺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而形成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更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它不仅要关注学生过去的成绩,还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反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调整,并确定其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所以今后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学生评价过程中要尽量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提倡学生与新课程标准、教育目标作比较,并与自己的过去作比较,以此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使学生知道怎样可以做得更好,从而激励学生向更高水平的目标迈进。该信中提到对学生的成绩“感到非常的骄傲”,同时又以排比句列举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和优秀品质,这正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育评价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的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评价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改变单纯强调结果不关注发展变化的做法”。这都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评价方向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五、教育评价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所谓定性评价,是指采用开放的形式获取评价信息,运用定性描述的方法作出结论的评价。如教师在学生手册中填写的教师评语,往往是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其进步、潜能及不足,这属于定性评价。该信中提到的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属于定性评价。而定量评价是指采用结构式的方法,预先设定操作化的评价内容,收集并量化学生的信息,运用数学方法作出结论的评价。如该信中提到的“成绩”即是通过统一考试得出的具体分数,属于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往往只能考查学生某一时段、某一方面的学习结果,而无法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也无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往的教育评价过多地强调定量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教育评价要“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做法”。这为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指导。今后,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应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各种信息资料,从而反映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优势及不足,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促进其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这样的评价方式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进入现代社会,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应定位为“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那么,让我们充分转变教育理念,正确把握教育评价方向,为实现教育目标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基二[2013]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S/OL].(2013-6-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306/xxgk_153185.html.
  [2]教育部.教基[2002]2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S/OL].(2002-12-27).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3/xxgk_166074.html.eduu.
  [3]教育论坛.改变他们一生的信[EB/OL].(2014-7-19).http://bbs.eduu.com/thread-2976524-1-1.html.
  附:英国Barrowford小学给该校毕业生的信(图片)
其他文献
摘 要: 培养学生干部职业发展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干部就业竞争力、完善学生干部能力结构、体现学生干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干部的职业发展能力可以通过人职匹配测试、专业培训、全方位考核反馈信息等手段进行系统培养及提高。  关键词: 学生干部 职业发展能力 培养方法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群体中一支特征鲜明的队伍,如何引导和培养他们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如何长期、系统地对他们进行职业发展能力培
摘 要: 高校的党风廉政工作是高校战略平台上的管理核心工作,探索合理有效的党风廉政策略是维护高校正常管理秩序、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必要保证。本文通过对当前新形势的分析,阐明了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党风廉政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关键词: 新形势 二级学院 党风廉政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及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
摘 要: 1957年问世的美国电影《十二怒汉》一经问世便惊艳全球,成为世界影坛的经典佳作。日本、俄国、中国先后对该片进行了改编翻拍。各国作品在经过本土化a改变后,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各自鲜明的风格,而且在影片精神的诠释和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上具有各国独特的见解。一个舶来品的经典在注入本土文化的原创力之后,被赋予新的灵魂,堪称“拿来主义”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 十二怒汉 翻拍 拿来主义  《十二怒汉》是1
摘 要: 当前普通话课程教材现状值得反思。教材编写应该有针对性,能够“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考虑到学生因为受地域方言、社区语言影响,在普通话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具体困难,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的特殊情况,语言学界应加强对语言应用的研究,在普通话教材编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普通话课程教材 因地施教 因材施教 针对性  当前普通话课程教材编写
摘 要: 现今,词汇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对词汇重要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教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背诵和牢记词汇,成为英语词汇教学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阐述了当前新疆高校大学英语词汇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大学生英语词汇水平的教学方法,对强化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词汇 教学方法 新疆高校  一、引言 
摘 要: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过度的压力会对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针对高校“80后”、“90后”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进行阐述,侧重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的压力来源,并分别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的角度提出缓解压力的策略。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工作压力 管理方法  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到节奏快、竞争大的时代。
摘 要: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大学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学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更应该引领社会、引导社会。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摆在大学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引领学生 成长成才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大学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学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更
摘 要: 本文运用语法隐喻理论,分析近代历史语篇特有的抽象性和技术性问题。通过对19世纪专业历史学家伯利《晚期罗马帝国史》的分析,发现名词化单独使用、名词化和动词化的结合使用对历史语篇的抽象性建立起到重要作用。名词化是历史语篇建立时间术语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历史语篇 语法隐喻 抽象性 技术性  一、介绍  不同类型语篇中的语法隐喻作用不同,系统功能学派研究较多的是语法隐喻在科学语篇中的功能(
摘 要: 《诗经》是我国文化的精粹,它以特殊的魅力让人们传唱至今。其思想对古代甚至现代的人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诗经》中女性的婚恋观,探讨女性婚恋观形成的原因及意义,进一步研究《诗经》中女性婚恋观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诗经》 女性 婚恋观  婚恋是人生中必经的一段经历。《诗经》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它以特殊的魅力让人们传唱至今。《诗经》中的精华是爱情婚恋诗篇,成为了解先民文化的
摘 要: 受时代大语境“革命化”、“英雄化”的渗透及影响,“讲故事”、“塑造典型”成了“十七年”和“文革”时期传统诗阵营中“诗歌戏剧化”最集中的价值体现。但事实上,当代传统诗歌在如何诗化现实生活的问题上,走进了极“左”文艺路线的死胡同,最终把诗的文体模糊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戏剧化。由于当代传统诗歌创作的历史性走偏,中国当代诗歌体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关键词: 传统诗潮 叙述化 意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