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专业实践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Sym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二类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普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而服务社区为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提供平台,本文就试图以位于燕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燕京理工学院为例,就燕京理工学院法学专业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最终提出若干完善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社区服务;实践教学;完善建议
  一、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情况
  (一)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方式
  高校开展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与高校附近社区居委会达成长期的法律服务合作关系,在社区建立高校的实习实践基地,由高校选拔优秀教师指导学生为社区提供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法律服务,协助社区居民委员会处理日常的法律事务或者法律纠纷,从而到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目的。以位于燕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燕京理工学院为例,燕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面积50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是北京东新兴的中等城市,燕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众多社区,为燕京理工学院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燕京理工学院与燕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作,与紫竹院、天洋城、星河皓月、星月云河等众多社区达成合作协议,设立固定咨询点并安排优秀教师指导法学专业学生为社区居民定期法律服务。
  高校与社区居委会建立稳固的社区服务外,大多数高校与社区周边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建立长期的法律实习合作关系。将实践范围延伸到学校以外的企业、事业单位等,还可以通过送法下乡的方式对农村村民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工作。高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充分发挥法学师生的知识优势,为那些需要依照法律程序实现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又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社会弱者提供了法律服务,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达到了自我实践的机会。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学院与燕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众多企业建立长期实习合作关系,由学院选任优秀学生定点负责企业、事业单位的法律问题,参与企业法律纠纷尤其是劳动纠纷、合同纠纷的解决,解决企业的日常法律纠纷,提高学生的实践等能力。
  (二)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内容
  高校与高校周边社区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由法学教师指导学生在建立合作关系的社区居委会长期值班,发放各种法制宣传单,接待来访咨询,现场为需求者解决疑难问答,提供解决办法,若遇有重大案件,则由教师带领学生负责接待,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自2008年开展社区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以来,一直采取该模式,由学生提供法律咨询以及解决方案,带队教师予以审核,如果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及时反馈咨询者。其次,根据社区安排,在一些重大节日组织大型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学院在每年12.4法制宣传日以及燕郊高新区建区二十周年等日期举办大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最后,在2013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无偿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代理案件,参加诉讼等活动开展法学实践教学。
  高校与社区周边企业等单位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根据学院与企业达成的协议,由学院选派学生固定负责联系某个企业的法务专员,协助企业法务专员起草或组织审查企业的重要规章制度;协助企业法务专员审核企业的合同并对其进行归档管理;办理企业授权委托、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管理企业合同专用章等相关法律事务;开展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咨询、培训和宣传工作。
  (三)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效果
  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虽然在学校中积累了一定的法律理论知识,但是,对于社会实践中的真实案件了解不多,要想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人的解决法律纠纷能力,更需要实际社会案件的经验。而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则顺应了学生加强社会交流与融合的需要,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法学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的的有机结合。其次,当代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普遍表现为责任心较差、不能吃苦耐劳。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社区,提供法律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能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①。最后、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大学生提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平台。一方面,通过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发学习和钻研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来自不同地域的农村或者城镇居民聚居在社区,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纠纷,通过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为社区居民和周边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法律服务,将居民发生的法律服务解决在萌芽状态,有力的化解了社区纠纷,为创造和谐社区做出了贡献。以燕京理工学院所处的燕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该区由几万人的小镇发展为人口为50万以上的中小城市,而政府部门的法律援助和纠纷解决机制难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燕京理工学院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恰恰弥补这一问题,满足了居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同时,通过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在社区居民和周边企业中宣传了法律知识,人们开始注意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维权,提升了居民的法律意识。
  二、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问题
  (一)各街道和社区对“法律服务进社区”的重视程度还不平衡
  由于高校大学生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依靠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来开展,有的社区和街道工作人员未能站在构建法治和谐社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高度上支持高校开展的“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因此,高校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障碍重重。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在开展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积极欢迎并全力配合,但是有些社区的工作人员认为学生进入社区增加了工作量,态度上并不积极,因此该社区的法律服务难以顺利开展。   (二)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经费难以保障
  政府目前对大学生法律服务进社区没有专项经费投入,目前各高校大学生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经费的主要来源是高校、学生个人的自筹资金,但大部分高校因办学经费的限制,对于学生法律服务进社区的经费支持少。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学校对于文法学院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基本没有资金给予支持,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所需经费基本由学生自筹以及社会捐助等方式,因经费缺乏制约了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三)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指导队伍建设不够
  指导老师是影响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重要因素。实践性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高校教师基本从事理论研究,而从事兼职实务工作的教师较少或者因时间问题,无法投入到指导学生进行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活动,这也同样制约了这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教师基本是从学校毕业至学校教师型的,大部分教师从一毕业即来到学院任教,整体实践能力不足,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实践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管理体制不健全
  大学生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开展过程依赖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等的共同参与、协调运作。当前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存在着自发性、临时性等问题。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以及经费的缺乏,使学生以及指导教师缺少有效的安全保障。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虽然鸿业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师生开展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的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也缺乏一些具体的支持。比如教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等问题,如何处理,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
  三、完善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国家应制定鼓励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政策
  因国家层面缺乏政策要求,政府部门或者居民委员会对于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支持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政府部门或者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法治意识强,则积极支持学生活动,反之,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则难以进行。因此,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甚至鼓励大学生法律服务实践进社区,将法律服务进社区作为工作人员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另外,2013年实施的民事诉讼法限制公民代理的规定,笔者认为应当允许在校大学生的无偿法律援助代理行为。
  (二)理顺管理体制,为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制度和经费保障
  高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建立由政府教育部门支付、高校主办、社区和街道办积极参与的体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与政府教育部门、社区和街道办和社会各方的沟通,维护师生权益,为大学生参加校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提供安全制度保障。拓宽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经费来源的渠道。同时,调整学校传统的课时、课酬安排体制,增加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经费投入,由高校为师生购买人身伤害保险,适当分担校外风险,增加师生参与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积极性。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2014年根据学院的安排,将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给予学生进行相应交通等补助。另外,学院将加大从社会筹集活动开展经费的力度。
  (三)完善师生激励机制,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师生激励机制建设主要是指高校对师生的激励机制,高校要将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作为教师育人、学生成才的基本指标,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激励师生广泛参与。完善的师生激励机制是激发广大师生热情,推动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对积极投入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平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师从职称的评定、工资的调整等机制予以倾斜;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以及就业推荐等环节予以照顾。另外,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学院在加强现有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应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打破现有师资来源仅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传统观念。学校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吸引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秀人才到学院院任教或兼职,充实教师队伍。
  注释:
  ①安淑珍.大学生法律服务进社区理论与实践探索[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
  参考文献:
  [1]钟铭佑.应用型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服务进社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08(11).
  [2]安淑珍.大学生法律服务进社区理论与实践探索[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
其他文献
【摘要】信仰,作为一种价值向导,对全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大学生信仰在根本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当前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危机。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访谈调查、分析目前我校大学生信仰状况以及影响大学生信仰形成的主要因素,旨在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资料。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现状;影响因素  随着网上无聊贴和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的
期刊
作者简介:葛凡泽(1992-),男,汉族,辽宁大连人,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在读。  【摘要】刑法作为国家政权的根基和后盾,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刑法的功能则体现了刑法的核心价值。目前学术界对于刑法的功能探究呈现多元化与深入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单从某一角度阐述刑法的功能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全面把握其本质特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作为刑法的基本功能,体现了刑法明确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有助于我
期刊
作者简介:田婧哲(1983-),女,汉族,河北沽源人,张家口学院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孙丹(1983-),女,汉族,江苏人,张家口学院助教,法学学士,研究方向:法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道德素质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教学目标
期刊
作者简介:汪宇翔(1987-),男,江西九江人,江西省九江市市委党校,研究方向:法学。  【摘要】小额诉讼程序是以在最大限度地保障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提高司法效率为目的,以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为中心,大量吸收和处理日常性小额纠纷的制度设计,核心在于保障“公正”,提高“效率”。小额诉讼是一种功能和实效有限的程序机制,但是新的《民事诉讼法》生效后,在司法实践中其制度功能却被过分夸大和扭曲,具体体现为“法院本位
期刊
作者简介:王婕(1990-),女,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  【摘要】对于影视暴力是否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本文认为,影视作为审美对象本身不存在道德宣教的义务,观众需要凭自身的到色素养评价影视中的内容。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是非辨识能力尚在发展中,因此影视暴力对其产生的负面作用会大于正面作用。从预防犯罪的角度出发,今后应该重视青少年的
期刊
【摘要】情势变更原则作为一项处理合同纠纷的重要原则,在处理分期付款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时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情势变更原则在我国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正式确立下来,其在司法实践中也就能名正言顺的发挥其作用。本文试从分期付款房屋买卖合同角度入手,对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进行研究。希望能结合司法实践相关经验,对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及其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分期付款;情势变更;房屋买卖;司法实践  随着我国经
期刊
【摘要】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吸取英美法系国家的经验,在对我国现行刑事证明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将“排除合理怀疑”引入了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本文梳理了英美法系国家“排除合理怀疑”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不同学者对“排除合理怀疑”的不同理解。同时,将“排除合理怀疑”与我国传统的“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进行比较,从理论依据、内在要求等各个方面分析二者之间的不同和相似之处。并且结合我国的司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涉外民商事领域的不平等日益增多,国际私法对弱者利益保护愈加重视。《法律适用法》的颁布是一个里程碑,将我国的弱者保护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本文首先对国际私法中的弱者进行界定,其后阐释了在国际私法中对弱者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和方法,尤其是以间接保护方法为主,通过具体分析各国立法,阐释各种方法的特点。最后,对我国立法现状尤其是《法律适用法》进行分析,并作出评价和建议。  【关键词】国际
期刊
【摘要】格式条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被广为运用,其促进效率的同时,当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被经营者不法利用图谋利益的风险。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均对其进行规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亦对格式条款予以重视,如何正确理解并适用法律,如何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值得研究探讨。  【关键词】格式条款;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消费者权益
期刊
【摘要】《论语·颜渊》主张“天下无讼”,传统的价值取向追求的是一个没有纷争的,理想世界。但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纠纷和争讼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墙。在刑事案件中,证据之重要性无出其右,但多年来我们似乎都把证据法当做诉讼法的分支,证据法不是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是如何,而是用法来规制这用证据重构的事实是正当的是合理的。笔者认为法是善良和公正的技艺,应当指引我们将事实抽丝剥茧用正当的相关的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