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花鸟画发展到明代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大写意花鸟画的兴起,代表人物则是徐渭。他是中国明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奇才,绘画、诗文、书法无所不能。他开创了笔墨纵恣的大写意画派,从根本上完成了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变革。他的写意花鸟画在笔法、意境、和墨法都达到了新境界,并将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高潮,成为了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的里程碑。徐渭创立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风对后世画派大师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徐渭;花鸟画;水墨大写意
一、徐渭的生平
徐渭(1521-1593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字天池,又号青藤、青藤道士等。他生于明正德十六年一官宦家庭,他的一生坎坷。20岁时考取山阴秀才,但之后8次乡试均名落孙山。中年时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三十七年被招至浙闽总督幕僚担任军师。本以为能大展宏图,但因胡宗宪被捕深受刺激,精神崩溃,一度发狂,九次自杀未遂。后误杀妻子,被捕入狱,53岁时被好友营救出狱。这样大起大落的经历使他身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社会现实的种种不平,形成了桀骜不驯的个性。他以这种任意洒脱的态度开始绘画,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简单的追求物象外表形式,独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淳并称“青藤白阳”,对后世中国写意画的影响很大。
二、徐渭水墨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徐渭是继陈淳之后从根本上完成水墨大写意画变革的大家。虽然受到很多的画家影响,但绝不会因为传统禁锢,他曾经自信的说自己“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徐渭一身贫困潦倒,命运坎坷,但是他始终保持着本有的气节情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深刻的反映出来,也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百般坎坷和多变的人生命运造就了徐渭的艺术成就。
(一)徐渭大写意画的理论观 。
1、“反映真实事物”的绘画理论。徐渭认为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反对规则的约束,主张自由创作。他曾这样评杜甫的诗:“工部佳处人不易到,乃在真率写情,浑然天成。”称他心目中的佳品是“动静如生,悦性弄情,工而入逸,斯为妙品”。
2、“不求形似求生韵”的造形观念。元代赵孟頫正式提出“不求形似”的观点,不要过分强调事物的外形,而是达到一种“形神皆备”。倪瓒直接继承了赵孟頫的“不求形似”观点而加以发展。“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也成为了画坛主流。元代之后,徐渭在元人的写意画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栽”。他不细致的描绘对象,而是“忙笑乾坤幻泡沤,闲涂花石弄春秋,花面年年三月老,石头往往百金收。只开天趣无和有。谁问人看似与不”。就是这个“只开天趣”,所以他就有意识的不求形似。在画竹时,提出“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二)徐渭水墨大写意绘画特色
一、以物喻人,缘物寄情。徐渭的《墨葡萄画轴》与其说是画葡萄,还不如说是在写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画面中放纵的笔墨加上淡墨与浓墨的配合,和用墨线勾勒的看似凌乱无章的叶脉和枝条,之后晕染出大小不同、浓淡干湿不同、且不固定形状的墨块来表现叶子,最后随意点上几串疏密的墨点来表现葡萄。画面用笔墨的形式美将无人摘采而已干蔫的野葡萄,来表现他的那份失意孤寂之感。
二、横涂纵抹的笔墨。徐渭的画不仅用笔简练,而且在水墨的运用上也是别出心裁。由于生宣纸的吸水性好,画面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便于即兴发挥,所以敢于打破常规的徐渭成为一个大量运用生宣纸作画的画家。
破墨法。他在画菊叶、芭蕉叶、荷叶等宽叶植物常用的墨法,常在着了一层墨还未干时再加上一层墨的破墨法,以达到润泽的效果。
泼墨法。他在画《杂花图卷》时有所运用,“旧纸在塌,泼墨数种,聊以塞责,殊不足观耳。”
胶墨法。为了达到墨色浑化、水墨厚重而且还能产生浅白,受光和凸出的感觉,徐渭将胶水调入水墨中。《画竹》:“东吴药绢白濛濛,况值胶矾盏内空.”
正是善用“泼墨”、“蘸墨”、“胶墨”等方法,所以徐渭称自己的画是“涂抹”,而不是“画”。这里的“涂抹”是指作画时奔放的运笔和横涂纵抹的笔气连贯,使画面的点线构成一个整体,富有动感。
三、草书入画达到书画的结合。元代的赵孟頫是第一个真正提出“书画本来同”的画家,这个观点对我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渭就是受赵孟頫影响的画家之一,他善于草书并认为草书是大写意画的基础,所以即使他人在狱中也坚持写字。他敏锐的观察力使他从书法中了解了真正的写意,所以他的画就像他的书法一样遵法而不循法,多变化,粗放。就像作品《苇塘虫语图》,画面充满了杂乱的芦苇和芦花,有笔墨浓淡不同的苇叶,淡墨轻扫出的芦杆和飞白的芦花。整幅画的画面只有上半截,而下半截省略,突出了苇塘的趣味。
三、徐渭写意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
明代绘画名家流派辈出,有浙派、吴派,成就卓著,但是作为大写意花鸟画,在明代是一个新兴的画风,林良、沈周等都是当时写意画的高手,而徐渭则是在他们的成就基础上,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进一步地加以发展,成了晚明画坛上一位写意画大师。他的画风经过明代的陈老莲、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罗聘,海派的赵之谦、虚谷、吴昌硕,以及近代画家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个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画坛和近代画坛强大的文人花鸟画大写意画派,而且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着。
参考文献:
[1]《徐渭傳》百花文艺出版社 王家诚
[2]《徐文长全集》卷五 上海广益书局 [明]徐渭 撰
[3]《徐渭书画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
[4]《徐渭列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周群 谢建华著
[5]《当代花鸟的艺术探索和认为精神》美术报 2008.6.14 高卉民
[6]《中国美术欣赏》 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9.5 戴伯乐
【关键词】:徐渭;花鸟画;水墨大写意
一、徐渭的生平
徐渭(1521-1593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字天池,又号青藤、青藤道士等。他生于明正德十六年一官宦家庭,他的一生坎坷。20岁时考取山阴秀才,但之后8次乡试均名落孙山。中年时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三十七年被招至浙闽总督幕僚担任军师。本以为能大展宏图,但因胡宗宪被捕深受刺激,精神崩溃,一度发狂,九次自杀未遂。后误杀妻子,被捕入狱,53岁时被好友营救出狱。这样大起大落的经历使他身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社会现实的种种不平,形成了桀骜不驯的个性。他以这种任意洒脱的态度开始绘画,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简单的追求物象外表形式,独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淳并称“青藤白阳”,对后世中国写意画的影响很大。
二、徐渭水墨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徐渭是继陈淳之后从根本上完成水墨大写意画变革的大家。虽然受到很多的画家影响,但绝不会因为传统禁锢,他曾经自信的说自己“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徐渭一身贫困潦倒,命运坎坷,但是他始终保持着本有的气节情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深刻的反映出来,也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百般坎坷和多变的人生命运造就了徐渭的艺术成就。
(一)徐渭大写意画的理论观 。
1、“反映真实事物”的绘画理论。徐渭认为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反对规则的约束,主张自由创作。他曾这样评杜甫的诗:“工部佳处人不易到,乃在真率写情,浑然天成。”称他心目中的佳品是“动静如生,悦性弄情,工而入逸,斯为妙品”。
2、“不求形似求生韵”的造形观念。元代赵孟頫正式提出“不求形似”的观点,不要过分强调事物的外形,而是达到一种“形神皆备”。倪瓒直接继承了赵孟頫的“不求形似”观点而加以发展。“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也成为了画坛主流。元代之后,徐渭在元人的写意画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栽”。他不细致的描绘对象,而是“忙笑乾坤幻泡沤,闲涂花石弄春秋,花面年年三月老,石头往往百金收。只开天趣无和有。谁问人看似与不”。就是这个“只开天趣”,所以他就有意识的不求形似。在画竹时,提出“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二)徐渭水墨大写意绘画特色
一、以物喻人,缘物寄情。徐渭的《墨葡萄画轴》与其说是画葡萄,还不如说是在写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画面中放纵的笔墨加上淡墨与浓墨的配合,和用墨线勾勒的看似凌乱无章的叶脉和枝条,之后晕染出大小不同、浓淡干湿不同、且不固定形状的墨块来表现叶子,最后随意点上几串疏密的墨点来表现葡萄。画面用笔墨的形式美将无人摘采而已干蔫的野葡萄,来表现他的那份失意孤寂之感。
二、横涂纵抹的笔墨。徐渭的画不仅用笔简练,而且在水墨的运用上也是别出心裁。由于生宣纸的吸水性好,画面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便于即兴发挥,所以敢于打破常规的徐渭成为一个大量运用生宣纸作画的画家。
破墨法。他在画菊叶、芭蕉叶、荷叶等宽叶植物常用的墨法,常在着了一层墨还未干时再加上一层墨的破墨法,以达到润泽的效果。
泼墨法。他在画《杂花图卷》时有所运用,“旧纸在塌,泼墨数种,聊以塞责,殊不足观耳。”
胶墨法。为了达到墨色浑化、水墨厚重而且还能产生浅白,受光和凸出的感觉,徐渭将胶水调入水墨中。《画竹》:“东吴药绢白濛濛,况值胶矾盏内空.”
正是善用“泼墨”、“蘸墨”、“胶墨”等方法,所以徐渭称自己的画是“涂抹”,而不是“画”。这里的“涂抹”是指作画时奔放的运笔和横涂纵抹的笔气连贯,使画面的点线构成一个整体,富有动感。
三、草书入画达到书画的结合。元代的赵孟頫是第一个真正提出“书画本来同”的画家,这个观点对我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渭就是受赵孟頫影响的画家之一,他善于草书并认为草书是大写意画的基础,所以即使他人在狱中也坚持写字。他敏锐的观察力使他从书法中了解了真正的写意,所以他的画就像他的书法一样遵法而不循法,多变化,粗放。就像作品《苇塘虫语图》,画面充满了杂乱的芦苇和芦花,有笔墨浓淡不同的苇叶,淡墨轻扫出的芦杆和飞白的芦花。整幅画的画面只有上半截,而下半截省略,突出了苇塘的趣味。
三、徐渭写意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
明代绘画名家流派辈出,有浙派、吴派,成就卓著,但是作为大写意花鸟画,在明代是一个新兴的画风,林良、沈周等都是当时写意画的高手,而徐渭则是在他们的成就基础上,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进一步地加以发展,成了晚明画坛上一位写意画大师。他的画风经过明代的陈老莲、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罗聘,海派的赵之谦、虚谷、吴昌硕,以及近代画家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个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画坛和近代画坛强大的文人花鸟画大写意画派,而且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着。
参考文献:
[1]《徐渭傳》百花文艺出版社 王家诚
[2]《徐文长全集》卷五 上海广益书局 [明]徐渭 撰
[3]《徐渭书画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
[4]《徐渭列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周群 谢建华著
[5]《当代花鸟的艺术探索和认为精神》美术报 2008.6.14 高卉民
[6]《中国美术欣赏》 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9.5 戴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