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林南仓镇乡村戏班子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开始几个戏曲爱好者的自我消遣,到成立三十多人的剧团,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镇的“民族文化戏曲艺术团”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
  这个团的成员有农民、工人、个体户、退休老干部,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仅仅凭着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将一出出传统剧目奉献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打狗劝夫》、《花为媒》、《回环记》、《凤还巢》、《十八相送》……二十年间,这家业余戏曲团几乎每晚开演。
  周启丽的舞台梦
  每天晚上6点半,吃过晚饭,把小外孙女交给女儿照顾后,周启丽就叫上邻居纪凤艳骑摩托车向东南方向的二村驶去,这是周启丽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一路上不时有村民和她打招呼,“启丽呀,今儿晚上唱哪段啊?”“启丽,昨儿的老生唱的也不错啊。”周启丽的舞台没有璀璨的闪光灯,只是一个铁皮、钢架搭建起来的简易舞台,却是周围十里八村晚上最热闹的地方。
  周启丽说自个儿天生就和舞台有缘,从看台下眼巴巴的小姑娘到艺术团现在的“台柱子”,她一生的关键时刻总是和戏曲牵连着。
  “到现在我还记得,小时候看一场演出要买5分钱的票。每当锣鼓铿铿锵锵敲起来的时候,周围村民便踩着锣鼓点儿赶到镇中心,看着别人在戏楼门口掏钱买票,然后挺着腰板儿跨进戏院,老羡慕了。那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花5分钱进去看场戏啊。”
  那时候周启丽家里七八张嘴,都靠父亲一个人工作养活,捉襟见肘的生活不可能给周启丽5分钱让她去“奢侈”一回。
  想看戏,只能在演员白天排练的时候溜进去饱饱眼福。
  舞台上的演员那俏生生的模样,一提步、一扭腰都给小启丽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学演员们甩水袖的动作,衣服、抹布都在她手中挥舞过。为这,周启丽没少挨打。
  时间拨转到周启丽18岁这年。
  这一年,镇上重组的戏班招收学员,一向乖巧听话的周启丽干了件离经叛道的事儿——瞒着家人偷偷地到戏班报了名。
  父母的愤怒、呵斥都在意料之中,原想挨顿打、饿两顿就没事的她没想到父母的态度如此决绝。
  “要去当戏子,就不是我们周家的女儿。”
  但是周启丽这次是铁了心的要圆自个儿的“舞台梦”,她义无反顾地离开家进了戏班。
  “我知道父母也是为了自己好,那会儿戏子的名声可不好听,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跳呢。”
  但是进戏班并不意味着学唱戏,走台步、压腿,一番训练后她也只不过是个跑龙套的小丫鬟。
  不排戏演出的时候,戏班子安排周启丽她们到工场上班,“开注塑机,做塑料盖,一个月能挣30块钱。在当时算多的了,那会儿一个好劳力一天才8个工分。”
  每月的这30块钱,接济了家里的生活,也让父母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变。在戏班呆了一年多,一段完整的唱腔还没学到位,父母就张罗着找人家把她嫁了出去。
  结婚、生子,此后的几十年,家庭主妇周启丽想唱戏的梦想,就这么被压在心底最深处。
  每当遇到困难或不如意的时候,她都会哼唱一段《报花名》,几十年来这已经成了她的一个习惯。
  儿时的戏曲启蒙
  痴迷唱戏的不止周启丽一人。
  从小跟着戏班子凑热闹的张贵义,“天性儿就好这口,会说话就会唱戏了。”老张这么调侃自个儿。
  记者见到“团长”张贵义的时候,他正在自家茶叶店后的休息间喝茶听戏,戏曲频道正在播放京剧《钓金龟》,他一边品着茶一边随着电视里的唱腔打着节拍。
  张贵义家的休息间如同一个后台,几把扬琴、胡琴挂在房间最醒目处,演出的剧照张贴在房间四壁,书架旁一沓厚厚的手抄剧谱是老张十几年辛苦的见证。
  看着自个儿整理抄写的剧谱,老张的话儿多了起来。“三四十年代的林南仓,那可是远近闻名的戏曲之乡,镇上的人无论老小都能唱一两嗓子。那时候镇上有两家评剧班和一家京剧班,大老远从唐山赶着马车跑我们这儿听戏的都大有人在。”
  老张记得小时候一到年节,戏班子就各自张罗开来,拿出看家本事吸引十里八村的乡亲走进自家戏院。各种演出道具被擦得锃亮,舞台上鲜亮的服装也比平时多一些。
  这时候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总能死磨硬缠地从大人手中要个三分五分的进戏院看场演出。
  除了年节,平常日子里听村里的老人说戏,也是小孩子们翘首以盼的事。
  “不管谁家老人要摆开架势说戏了,你就看吧,院子里、窝瓜架下早早就能坐满一群半大小子,殷勤地端茶递水、取个毛巾、递把扇子,就为了说戏的时候能坐跟前听得明白,《包龙图打坐开封堂上》是我们最喜欢的戏曲故事了,这也算是我最早的戏曲启蒙吧,谁好谁坏都在那戏文里呢。有时候听得入迷,旁边会有大人逗我,将来也给你娶个戏里那媳妇儿吧,羞得我们满脸通红,周围人看着便哄堂大笑。”
  儿时美好的记忆随着破四旧运动戛然而止,一夜之间戏楼被砸,那些小孩们看着眼馋的大刀、盔甲,连同剧谱、武旗、乐器都被付之一炬。
  业余剧团唱大戏
  剧团解散了,当时的张贵义也跟家人离开林南仓,开始走南闯北讨生活,再回到林南仓时,小张已经变成耳鬓苍白的老张,儿女为他开了个茶叶店。
  生活安顿下来,心底的那把戏瘾就蠢蠢欲动了。和几个好唱的老伙计一合计,干脆自己组团自己唱,也算自娱自乐吧。拾掇了几件简单的乐器,1991年夏天,张贵义、张荣华、刘树国和附近的几个戏曲爱好者,晚上在林南仓商品一条街拉开阵势开唱了。他们这一唱可把附近村民们的瘾儿都给勾引出来了,消夏的村民纷纷赶来观看,一传十,十传百,观众最多时有100多人,胆大的也会上去吼几嗓子。
  在这个自发组织的“剧团”里,每个团员都是兼职的,白天他们各忙各的,晚上大家聚在一起演出。因为资金紧张,大部分乐器都是大家伙凑钱买的,“服饰太贵,大部分是我们买一半,然后再自己做一半。”
  从1991年到2000年,剧团的团员从四五个发展到20多个人,每天晚上他们都在林南仓商品一条街刘树国开的商店门前开唱,直到2000年,大伙儿你两百我三百凑了一些钱,出资租了原8村大队的房子,剧团才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
  “当时我们觉得队伍终于有家了,所以几乎一年365天不间断地唱,成员也从那时候逐渐增加,现在快有40个人了。”
  周启丽就是在那个时候加入剧团的。
  “刚开始的时候是看他们唱,自己心里痒痒可就是张不开嘴,张口就忘词,怎么走台步、怎么摆手就更别提了,都忘了。”
  不甘心的她找女儿教她上网,跟着网上的老师学,还把一些段子下载到MP4里,有时间就拿出来看、拿出来学。
  “我家姑娘说,老妈老了老了还赶时髦了呢。她哪儿知道啊,几十年了我就没忘了那舞台。”
  从一句唱词、一个手势、一抬腿、一迈步学起的周启丽,现在是剧团名副其实的台柱子了。
  每天晚饭后赶去唱两场已经成了她雷打不动的习惯。
  在她的影响下,一开始只是和她做伴儿的邻居纪凤艳也跟着为剧团张罗开了,剧团有什么事儿,她总会第一个赶到。“我要是说剧团是我们的家,你一定觉得矫情,可现在它就是我们的家。”给团里联络演出跑资金是她现在的主要工作。
  “戏服、乐器、场地哪个不花钱,光靠团员自己掏钱哪儿能够,现在逢年过节、婚寿嫁娶有请我们去唱的,我就负责联系这个,千儿八百的也能贴补剧团的支出。”
  “现在说白了就是我们这些老人一种自娱自乐的生活。”张贵义团长坦言“镇上的年轻人多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就老人孩子。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好这些,我们特别希望有一些年轻人加入我们的团队,这样那些祖辈传下来的老戏和绝活才能流传下去。”
  夜幕低垂,咚咚锵的锣鼓在这个村庄上方又敲起来。
  跟着奶奶来听戏的六岁俏妞,目不转睛盯着台上的周启丽,小嘴巴跟着依依呀呀的学唱,小手也不闲着,兰花指上下翻转着。
  俏妞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平时家里就爷爷奶奶和俏妞。跟着奶奶来得多了,她也能有模有样地唱几句。
  “只要有人听我们就唱,只要有人唱就会有人听……”老张看着奶声奶气的俏妞如是说。
其他文献
8月22日,江苏徐州人陈永年被联合国美术协会、英国皇家书画院、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授予“国家文学书画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同时为联合国美术家协会聘为名誉主席,为英国皇家书画院聘为名誉院长。  对63岁的陈永年来说,那把由手术刀自行加工改制而成的剪刀俨然幻化为自己描绘生活的一支画笔。只要一把剪刀、一把刻刀、一张纸,陈永年便能快速“画”出花鸟虫鱼、古装戏剧人物脸谱、民间神话传说、山川河流、劳动生活场
期刊
心血绘成连环画卷  在陕西作家的作品中,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是改编得最多的小说,曾有秦腔、话剧、芭蕾舞剧等,甚至有雕塑家以小说为基础创作群雕的。来自陕北的画家李志武是最早也是唯一将《白鹿原》创作成连环画的人,他通过细腻的笔法,不仅成功再现了小说中出现的诸多人物和情节,而且还展现了关中地区浓郁的乡土风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997年,《白鹿原》小说甫出,李志武在西安案板街的小书店购
期刊
“部落长者过世就好似一盏灯熄灭,作为晚辈,我们希望在这代人离去之前,了解并留住马赛的传统文化。”  两个青年的文化拯救行动  10年前,John和Ann就发现他们部落里的人正在慢慢变少,年轻人纷纷走出去,而且很多都不再回来,留在这里的长者一个一个老去,部落文化无人继承,渐渐衰退,这让他们感到担忧。  在Ann的记忆里,无数个晚上,Ann的祖父总会拉着Ann坐在篝火旁边讲部落和族人的故事,从马赛人的
期刊
凌晨5点半,整个太行山还沉浸在将明未明的夜色中。农家庭院中传出的鸡鸣声,此起彼伏间传递着一天就要到来的信息。  65岁的申新福听着鸡叫声,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  打开大门,老人习惯性地抬头眯眼看看今儿的天气,虽是薄雾裹村,湛蓝深邃的天空万里无云,看到今儿的天气不错,老人的心情大好,“天气好来玩的人就多些,今儿的住房到中午就能满员。”  摆放完庭院中的桌椅,将门口飘落的树叶打扫归拢,老人又端起剩饭
期刊
2012年9月15日,电影《白鹿原》在国内公映,距离1992年小说在《当代》杂志发表,过去了整整20年。  从电影院走出,芸阁书院负责人牛锐的心情很复杂,导演王全安曾宣称本片将“激活我们的感官和精神”,但看完影片后牛锐总觉得缺点什么,小说中以曾祖牛兆濂为原型创作的朱先生,怎么在影片中连点痕迹都找不到呢?  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院院长卞寿堂这样形容:“好比你想吃一碗筋道的面,结果却端上来一碗醋。”白嘉
期刊
第一名常常存在一个“心理疏忽”,他们认为第二名的能力不够或者运气不佳,或者认为第二名正在采取的是一种愚蠢的策略。他们是不会牺牲优势地位来效仿第二名的。而第二名能够超过第一名的机会,也就在于此。  有一年的美洲杯帆船赛决赛,由澳大利亚队挑战上届冠军美国队。在激烈的第五轮比赛中,澳大利亚队因临时出错,比赛刚刚开始,就已经落后美国队37秒。两支船队都使用了最好的船只,都对风向风速做了仔细的赛前预测,看来
期刊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机智多谋。时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  庞统先在东吴周瑜帐下做谋士,赤壁大战前夕,曾为周瑜献火攻计,正合周瑜意,后又为周瑜出连环计。正好曹操手下蒋干因上一次中了周瑜之计,出使东吴不但无功,反使曹操错杀了蔡瑁、张允两员水军大将。于心不甘,于是主动要求出使东吴,探听东吴虚实,了解黄盖、甘宁投降内幕,没想到又被周瑜将计就计。周瑜事先将庞统安排在
期刊
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调成栋梁材。旧时乡村,木匠是很风光的,木匠师傅被尊称为“老司”,“老”含尊敬之意,“司”是专业工匠。在乡村行走,我们随处可见木匠老司的杰作,依山傍水高低错落的木结构房屋,农民耕作时用的犁耙水车,屋内橱柜桌椅床榻之类的家具,都体现着木匠的智慧,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木匠是鲁班的徒子徒孙,也叫做甲乙生,源自于五行之中的东方甲乙木,《周礼·考工记》中管木匠叫梓人。唐代柳宗元《
期刊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筐处醒目地挂着一块 “文化下乡”的牌子,车的主人个子不高,一身旧军装不是很合身却浆洗得干干净净。  在河北玉田县林南仓镇附近的农村,地头田间都可以看到这一车一人,骑车的人时不时停下来和村民拉呱一会儿,或者到地里捏捏泥土、看看庄稼的长势。他不是科技站的技术人员,不是村镇领导,甚至也不是农民,可是十几年来他做的事情却和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开始的几十本书到成立农家书屋志愿者服
期刊
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10.6%,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49.7%。与中国高速城市化相伴而生的,是以同样速度消失的农村及农村记忆,低矮的农舍变成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屋里的土炕、土灶变成现代时尚家具,原本熟悉的锄头、镰刀也早已在历史的变迁中不知去向。  为了重拾旧日农村的记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我们传统的农耕文化,北京部分村镇早在10几年前就开始自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