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村:在悬崖峭壁间突围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5点半,整个太行山还沉浸在将明未明的夜色中。农家庭院中传出的鸡鸣声,此起彼伏间传递着一天就要到来的信息。
  65岁的申新福听着鸡叫声,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
  打开大门,老人习惯性地抬头眯眼看看今儿的天气,虽是薄雾裹村,湛蓝深邃的天空万里无云,看到今儿的天气不错,老人的心情大好,“天气好来玩的人就多些,今儿的住房到中午就能满员。”
  摆放完庭院中的桌椅,将门口飘落的树叶打扫归拢,老人又端起剩饭向门口坡地边的鸡笼走去。除了习惯性地靠这些鸡打鸣认点儿,笼中的几十只小家伙每只都代表着80—100元不等的钞票,随着郭亮村的声名远播,这里的土鸡成了餐桌上的特色菜之一。
  作为手底下有八九个员工的“老板”,这些杂事其实是不用老申亲自料理的,但伺弄了半辈子庄稼的老申闲不住,一边收拾杂物一边和记者唠嗑。
  “没啥重活,都是顺带手的事儿,和我们凿路那会儿下的苦比起来,这算啥?!”
  5年时间,在无电、无设备的状况下徒手用钢锤 、钢锉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村绝壁凿路的故事,很多人已经耳熟能详,可对于参与凿路的村民,对于郭亮村80户人家、500来口村民来说,这段经历不仅是故事,这条路改变了整个村庄的命运。
  被封印的村庄
  郭亮村村名源于西汉农民起义领袖郭亮。公元9年~公元23年,王莽建立“新”王朝,这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农民领袖郭亮,他建立了农民政权。后兵败失利,退守太行山,曾在这里驻扎,欲凭借太行绝壁固守。他率领的义军被数万名官兵围困在绝壁上,眼看粮草皆无,郭亮心生一计,让士兵将一面鼓与一只羊悬在绝壁的树上,被悬的山羊四蹄乱蹬,发出咚咚的击鼓声。官兵听后,误认为郭亮准备大战,暂时撤军。郭亮看到时机成熟,率义军用绳索吊下绝壁,火速转移。两天后羊死鼓息,官兵方知上当。后人为纪念这位农民英雄,将他当年战斗过的大本营誉称为郭亮村。
  郭亮村位于太行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外人进来难,自己出去也不易。
  “没凿这条路之前,我们出行都是靠村口的天梯。”天梯是一条绝壁上凿出的“之”字型道路,宽处1.2米,窄的地方只有0.4米,最陡处近乎垂直,攀登时,前边人的脚几乎要踩上后边人的头。720级台阶,因其蜿蜒曲折,临渊而行,稍有不慎便会命丧崖底,天梯以此得名。
  “吃穿用都要通过天梯,山上的野菜、蘑菇背下去,山下的油盐酱醋要背上来。”在郭亮洞打通前,天梯是郭亮人生命的要道。
  “当时要是谁家有人生病,那可是全村人的事儿,单靠自家人根本不可能把病人送下山。”老申一边说一边比划,“你得先得把病人五花大绑地捆在担架上,再用绳子把担架从上往下,一点一点地放,下面则由另外的人小心地接着,送一个病人下山至少需要16个壮劳力的配合。”
  有时候,病人还没送到医院,在路上就断了气。
  交通的闭塞,使郭亮村成了周边最穷的一个村子,“山外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来,村里到岁数的年轻人只能在本村找对象,要不就两家‘换亲’,无亲可换的就只能打光棍。”
  “我奶奶那会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什么时候能让我也下山看看光景啊,可是那路,一大老爷们走上面都提心吊胆,老太太怎么可能下去?”
  那些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山的老太太们,她们的一生,就在这个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度过。
  “山上哪儿的野菜多,哪棵树上的果子甜,老太太都门儿清。”她们对这个村庄的熟悉程度,就像熟悉自己的身体,能够闭上眼睛,准确地摸到每一个部位。
  在申新福的回忆中,关于天梯的记忆无疑都是辛酸的。
  “有一年,我们家从山下抱上来一头小猪,那会儿,猪啊,牛啊,都是家里的大件,全家人的吃穿用都指望着从这头猪身上出。”
  小猪养了一年,不够128斤的收购标准,于是申新福家多养了一年。
  “为了把猪养肥点,我家老太太没事儿就上山给它挖野菜,就巴望着把它养肥点多卖点钱。”
  在大家的“伺候”下,小猪跟吹了气的气球一样迅速膨胀,到收购时间竟然长得如同一个半大牛犊。
  猪养肥了,全家人却高兴不起来,怎么运下山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
  “力气再大的好劳力,也不敢背超过一百六七的东西下天梯,更别说背着这么个会动的庞然大物了。”
  申家兄弟几次背着捆绑在一起还不断挣扎的肥猪走到崖边,最终都放弃了,最后他们决定绕道几十里从山西地界下山去收购站。
  “拽着这么个活物,又怕它跑了,又怕它从崖边出溜下去,几十里的山路从天亮走到天黑,在收购站外睡了一晚才交的猪。”
  “240斤哪,收购站的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大的猪。”
  240斤的肥猪,换回来几百元的进项,虽然这些钱让申家过了一个宽裕的大年,却也让他们心有余悸,从此再也不敢将猪养成这样。
  “天梯入云端,望顶眼欲穿,身担百斤货,汗水蒙眼帘,一时不留神,脚错归黄泉,病人担架运,误期上西天……”
  到现在老人还记得编排郭亮村的顺口溜。
  当代愚公穿山凿路
  家门口的这座大山是堵在郭亮村人心口的大石头。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郭亮人就试着沿天梯的路线修一条能通车的路,但刚开工就干不下去了,坡太陡,根本不可能成路。1966年,郭亮人再次尝试通过邻村会逃寨修一条出山的路,这次前边测量后边修路,终于修了3公里路,但问题又出现了。“从这个村子出山,最少要多走15公里,更重要的是从这儿下山,路的弯道太多太急。”参与修路的李章锁说,这次尝试又以失败告终,修好的3公里长的路也被废弃。
  虽然两次都失败了,但郭亮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新的出山路线。
  1971年秋,申明信和王启昌到邻省山西送小米,在河南、山西两省交界处,看到工人正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友谊隧道”,工人们从悬崖顶端被绳索吊着放到半山腰,然后打洞放炸药开凿隧道。这一幕触动了两人,郭亮是不是也能从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隧道出山呢?   定下开隧道出山的方案后,郭亮人穷尽全村之力修路。
  “真是穷怕了,也是让没有路给憋屈坏了,当时大家就一想法,一定要把路打通。凿洞的人数固定为13个,人员不固定的。洞里地方太小,容纳不了太多人,而且其他的生产也不能耽误,不可能全村人都来凿洞,所以只能轮流选派,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参与了凿洞。” 前后5年时间里,为了修这条路,郭亮村卖掉了2000多只山羊,山羊卖完了,开始砍伐村里所有能砍的大树——这些大树都被锯成木板,从天梯上背出山去换钱。甚至,为了挣来修路的钱,村里的男女老少,分期分批到临近的山西为几个村植树造林,所得报酬全部用于购买凿路的炸药、铁锤、钢钎。
  刚开始修路那年,申新福还是一个22岁的大小伙子,作为“专业队”最小的队员,他几乎全程参与了这条路的开凿。
  申新福人生中娶妻生子的大事也都在修路期间完成。
  在农村,勤劳能吃苦的后生大多被姑娘们所青睐,25岁的申新福娶到了村里最贤惠能干的巧姑娘。
  新婚不久,惦记着修路的申新福便又回到山洞,继续每日玉米粥、野菜团子,7天一次小米干饭的凿路生活。
  新媳妇儿给他做了双新鞋,在尖利的花岗岩的磨砺下,几天时间鞋面鞋底就都见了洞,每日回家给他补鞋成了新娘子的必备工作,一双鞋补了鞋面补鞋底,层层叠叠补到最后居然有六七斤重。
  除了春节,申新福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山洞中度过,“每天听着鸡叫起床,天麻亮的时候就到洞里了,专业队的13个人,1人负责做饭送饭,另外12人三人一组,每组一人负责扶正钢钎,另两人轮流抡起铁锤砸向钢钎。”就在这种近乎机械的劳作中,砸坏了4000个8磅铁锤,用掉了12吨钢材,历时5年,1977年5月,郭亮人终于在悬崖峭壁上用双手凿出1250米长的人工长廊。
  郭亮人终于不用再爬天梯了,村民、板车通过隧道几十分钟就能出山。
  旅游胜地新郭亮
  郭亮人用自己的双手打通了出山的路,谢晋导演执导的《清凉寺的钟声》则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郭亮村。
  1990年5月,谢晋导演一行为电影选外景地,郭亮村原汁原味的农村风貌,随处可见的石阶、石房、石路、石磨、石桌、石凳、石碗、石筷深深吸引了谢晋。谢导当即拍板决定在这里开拍电影《清凉寺的钟声》。
  当时的郭亮村,虽然打通了和外界联系的道路,但整个村庄还是贫穷落后的,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天也不过收入两三元。
  “呼啦啦来了两三百人,扛着咱没见过的机器,年轻人看了都稀奇,更别说那些老人了。”申新福还记得当时剧组在村里的情景,“剧组给村民讲戏,全村200来号人,几乎都在片中当过群众演员。”
  除了过把“戏瘾”,剧组每天给参演的村民发5块钱的工费,这让周边的村庄羡慕不已。
  电影上映后,这个太行山处的世外桃源广为人知。
  其后几年,30多部电影、电视剧在这里开拍,郭亮村的村民也从一开始面对镜头的手足无措变得老练。摄影机、闪光灯成了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镜头的推波助澜下,当年走不出去的小山村变成了影视基地、旅游胜地。
  做过石匠、木匠的申新福,在山下自己设计并修建了三层小楼。“房子刚修好的时候是20多间。”除了客房,他还给自家三个孩子一人留了一个小套间,没想到到了旅游旺季,客房不够用,孩子的房间也住满了客人。去年,老申在三层楼房上又加建了一层,客房数达到33间。除了老申两口子、二女儿一家,他还请了两个厨师、五六个服务员。
  如今的郭亮村几乎家家开旅店户户搞旅游,周边村庄的村民也会来这里摆小吃摊、卖点特产谋求生机。70岁的张大爷,每天步行两三个小时到这里卖木头做的挂件,他一边手工打磨雕刻着一些小挂件,一边向过往的客人兜揽生意。“没法比,我一年的收入赶不上人家一天的进项。”张大爷不无羡慕地看着坐在大门口逗弄着外孙女的老申,“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了开山他们吃了不少苦,这也是他们应得的。”对于这点,老申也深表同感:“如果没有打通那条路,现在的郭亮也许还是那个一贫如洗无人知晓的小村子。”
  一辆外地牌照的小汽车停在门口询问房间,听到客满的消息,失望地说:“怎么才中午就都没房了?!”旺季,这个小村庄一房难求的状况很寻常。
其他文献
公布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原本是件好事。可宿州市萧县扶贫办最近公布一些贫困生信息,却引起了误解,并让被公布的贫困生直呼“接受不了”。原来,他们不仅公布了学生的身份信息,还将学生父母的姓名、银行卡号甚至是手机号码一同晒出。  很遗憾,萧县在帮助贫困学生时没有意识到“贫困”也是一种“隐私”,不但将贫困学生的相关信息公之于众,连其父母的诸多信息都未能逃脱。此举虽在一定程度上救了大学生的贫,
期刊
8月14日,昆明市金工匠劳务输出公司负责人、劳务包工头、农民工等30余人聚集在大理市广厦公司门前讨要工程款,其中有13名5至14岁儿童帮助父母讨要工资。18日,在大理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拖欠工程尾款的业主新云南广厦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将300万元支票现场支付给云南省建工集团第十建筑公司,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  大人小孩齐上阵,媒体上下共声援,农民工终于讨到300万元被欠工钱,这又是一起舆论监督
期刊
7月21日,北京下了整整一个晚上的大雨,加拿大人Darren Moore和他的中国妻子张萍也在通州乡村的家里紧张了一个晚上。还好第二天雨停了,路上车不多,Darren及时将妻子张萍送到医院生下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小威廉,虽然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紧急待产包。  “我是二山”  Darren在与美国一水之隔的加拿大南部城市Windsor(温莎)长大,离开加拿大时,父母问他要去中国待多久,他说:“1个月”。如今
期刊
今年农历4月8日,在陕西延安市宜川县集义镇举行了隆重的“盘古文化节”活动。在位于宜川县集义镇和寿峰乡交界处的盘古山一带,盘古的神话故事流传得十分广泛,当地群众祭祀盘古活动由来已久。  如今,这里还保有盘古庙等多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是盘古文化的典型地区。在宜川境内曾有大小许多盘古庙,尤以集义镇庙后村的盘古庙规模最大,在文革时期受到破坏,但至今还保留有一套完整的有关盘古文化的传说、盘古庙会和祭祀民俗
期刊
背景: 据统计,近十年新入侵我国的恶性外来物种24种,常年大面积发生危害的物种100多种,危害区域涉及到31个省(区、市)的农田、森林、湿地、草原等各个生态系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对国家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编者:今年,广西柳州食人鲳咬人事件再次让社会感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威胁,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占到50余种
期刊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上表示,截止8月底,全国60万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已提前三年基本完成。  随着书屋的建设,农村和农民的生活面貌也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许多村民在书屋通过阅读学会了种植、养殖技术,孩子们在这里学会电脑操作,老人们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寄托,淡淡书香飘荡在村庄,让古老的村庄重新焕发出生机。 
期刊
身边的一位关中朋友,到杭州很多年,仍然吃不惯杭州的面条。  在他看来,杭帮菜中的特色名点片儿川,哪里能称得上为面条。面条口感太糯没有筋道, 没有了辣子油的汤头简直就是清汤寡水。面条就应该像老家的臊子面一样,手擀的面条细细长长,厚薄均匀,上面盖一层鲜香的臊子,面汤油光红润,味鲜,浑厚而不腻。  这种记忆被深埋在每个关中人的脑海中,哪怕离家多年,都能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忽然被想起,然后排山倒海而来,让
期刊
8月22日,江苏徐州人陈永年被联合国美术协会、英国皇家书画院、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授予“国家文学书画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同时为联合国美术家协会聘为名誉主席,为英国皇家书画院聘为名誉院长。  对63岁的陈永年来说,那把由手术刀自行加工改制而成的剪刀俨然幻化为自己描绘生活的一支画笔。只要一把剪刀、一把刻刀、一张纸,陈永年便能快速“画”出花鸟虫鱼、古装戏剧人物脸谱、民间神话传说、山川河流、劳动生活场
期刊
心血绘成连环画卷  在陕西作家的作品中,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是改编得最多的小说,曾有秦腔、话剧、芭蕾舞剧等,甚至有雕塑家以小说为基础创作群雕的。来自陕北的画家李志武是最早也是唯一将《白鹿原》创作成连环画的人,他通过细腻的笔法,不仅成功再现了小说中出现的诸多人物和情节,而且还展现了关中地区浓郁的乡土风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997年,《白鹿原》小说甫出,李志武在西安案板街的小书店购
期刊
“部落长者过世就好似一盏灯熄灭,作为晚辈,我们希望在这代人离去之前,了解并留住马赛的传统文化。”  两个青年的文化拯救行动  10年前,John和Ann就发现他们部落里的人正在慢慢变少,年轻人纷纷走出去,而且很多都不再回来,留在这里的长者一个一个老去,部落文化无人继承,渐渐衰退,这让他们感到担忧。  在Ann的记忆里,无数个晚上,Ann的祖父总会拉着Ann坐在篝火旁边讲部落和族人的故事,从马赛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