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康永明老师《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产生的关于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探究的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c573332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题与背景
  康老师《二氧化碳的性质》这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整节课的教学任务,都是通过康老师不断创设探究问题的方式来推进的。层层递进式的提问,让学生不断尝试作出科学假设进行回答,然后鼓励学生根据假设进一步构思和设计实验去进行验证,最终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动手实验来获得验证,得出结论。在教学期间,康老师基本杜绝了对学生进行结论性知识的灌输,而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实质性的参与,特别是在实验设计这一环节上得到多次训练,不知不觉间就孕育出了科学素养的萌芽。
  综上所述,我认为整堂课最大亮点就在于康老师对实施有效探究的重视,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将科学探究的过程自然地融入进了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化学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在中学阶段,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不过受到时间和学生学力的限制,有时课堂上开展的探究只能涉及到其中的几个要素。通常学生要学习的重点,被放在了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上。然而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与“进行假设”才是最困难的部分,它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反映了学生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差异。创新思维的欠缺,使得很多学子甚至到博士毕业,在已经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理论、具备娴熟的实验操作能力之后,依然无法提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只能作为一个“操作员”完成导师指定的课题。所以我认为在中学阶段,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为了保持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不是“只会动手做,不会动脑想”,就需要避免对探究实验的程式化讲授和操作。在听完康老师的课后,我发现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
  二、情境与描述
  回顾康老师的课,我认为整节课之所以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是因为老师在不断设置悬念,就像在看一本精彩的推理小说环环相扣,让读者在最终揭晓谜底之前欲罢不能。
  康老师对问题的设置亦十分巧妙。从导入环节推测出了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开始,到“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灭火?”“二氧化碳怎样进入碳酸饮料?”“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碳酸饮料如何保存?”,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恰好推进了探究的深入,在学生一次次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二氧化碳性质的了解也在不断趋于全面,最终圆满地达成了教学任务。
  三、问题与讨论
  在康老师对问题的设置中,我认为有两点还可以进一步改善,一个是问题的数量可以适当精简,让最有价值的问题更加突出;另一个是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可以改变一些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的环节,达到更好的科学探究体验。
  改进建议一:在环节二,康老师首先引入了含二氧化碳饮料的概念,并提出“二氧化碳是如何进入到饮料中的?”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这个环节只是想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个性质,我认为没有必要在这里谈饮料,因为在导入环节,屠狗洞的故事里已经提到“探险家给其中一瓶收集到的气体中灌了半瓶水,盖上瓶盖摇了摇,瓶子马上瘪了”,这句话就完全可以用来作为环节二展开讨论的素材。在环节二中先是用含二氧化碳饮料这样一个名称,后又谈及碳酸饮料,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使得学生产生这两个名词是同一个意思的错觉;而实际上,教师的目的恰恰是希望学生能区分开这两个概念,为在接下来提出碳酸反应做铺垫。既然如此,不如留待环节三再引出碳酸饮料的概念更好。
  改进建议二:在环节三,康老师首先通过分析碳酸饮料这个名字,推测二氧化碳可能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推导出碳酸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接下来,又通过实验观察到二氧化碳水溶液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康老师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石蕊变红一定因为与碳酸发生反应吗?还是因为石蕊与水、或者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带着这个问题,让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假设和实验设计,最终验证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确实生成了碳酸。
  从整个教学过程不难看出,康老师希望引导同学们自行完成一个探究实验,体验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到设计实验、完成实验的全过程。不过我觉得如果能调整一下部分内容的授课顺序和提问的方式,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诠释和研究
  在探究性学习中,问题的形成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在课堂上开展一个有效探究的前提是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只有面对真正想去解答的问题,才会有继续探究下去的欲望。
  而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境产生。如果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有一定趣味、同时还需要学生作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急切想要破解谜团的心理状态中,方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动,激发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提出问题的探究欲望和设计方案的兴趣,最终解决问题。因此我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继续贯彻和推广这一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达到“愿意学、主动学”的状态。
  因此,我认为今后还可以就如何保证探究学习的完整性上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例如可以适当减少讲解时间,增加一些时间给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还可以借助研究性学习等课外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增加学生的交流和协作机会,从而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其他文献
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是中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其优势的关键是能否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的养成主要体现在导入教学阶段。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但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还能达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所以在诸多教学环节中,课堂导入环节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切实提高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
期刊
一、引言  英语词汇学习是研究英语语言词汇的一门重要学科,该课程对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系统了解英语词汇规律,扩大英语词汇量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认为该门学问应该从三大方面去掌握,一是把握词汇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对词汇学习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二是注重它的实用性,在教学中注意每个词的音形义性能五方面。三是帮助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应该科学的归纳,做到学以致用,下面从不
期刊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以“激趣”为主要目的,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这时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多媒体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所以教师如果能充分运用电教媒体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拓展学习空间,学生就会高高兴兴地步入英语殿堂,参入英语活动,获得英语语感,从而达到较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在英语课上往往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玩得津津有味这种情况。许多教师感到无可适从,一个劲埋怨
期刊
《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只有一个良好、健康的身体才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学习与发展本身就包含安全防护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幼儿安全生活的能力既是保障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必备前提,也是他们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呢?我们在开展十二五《“安全教育”如何走进幼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中进行如下的探索。  一、全面创设幼儿园安全环境  创
期刊
任务型教学法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90年代后其在理论上获得了不断的进步和成熟,这是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法,顺应了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所以,当前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任务教学法,对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任务教学法来源及其意义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
期刊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涉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培养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人对该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进行思考和探索,得到了一些体会供化学同行参考和探讨。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同  尽管中学化学教学全程贯穿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体现了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实践性,但初中阶段注重化学
期刊
在吃人的社会里,不断磨砺出的是意志,而泯灭的却是人性。然而在怡红院的暖阁熏笼里,唯没有改变晴雯的天生野性,这是原生态,纯真的“人性”;绛云轩中的典丽高雅也没有冲淡她的本真与本色,这才是“真人”,这才是“晴雯”。  一、梦游幻境,曲道仙机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找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蔡周曰
期刊
一、我校常规课间操的现状  我校是乡村寄宿制学校(其中一二年级不住校),共有9个教学班,在转型前每天进行三操——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早操和课间操都是常规广播体操《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希望风帆》,形式单一,学生每天听着同一首音乐,机械的重复同样的动作,学生早已产生了厌倦情绪。老师也不断跟学生讲做操对身心健康有好处,但仍提不起学生锻炼的热情,大多数学生都是应付了事,达不到锻炼目的。为改变这一现象,
期刊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应该怎样进行创新教学,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本文以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在创新教学方面我的一些做法,大家共
期刊
一、翻转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为什么当年所做的探索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