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我国物价波动剧烈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从物价波动的阶段性、季节性、周期性和集聚性等几方面描述了我国物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物价波动 因素分析 货币供应量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物价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是反映市场经济冷热情况的“指示器”,也是配置市场经济资源的“调节器”。稳定物价一直是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基本上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受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困扰,物价波动也呈现除了一些新特点。经济运行过程中,引起物价波动的因素较多,短期内商品与服务的供需变化以及长期内货币发行的增减都将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一、物价波动的涵义
在宏观经济学中,用价格水平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作为一个总量指标,价格水平是用所谓的价格指数来衡量的。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我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物价水平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持续上涨或下降的反复现象称为物价波动。物价波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有两种现象,一种称为通货膨胀,一种称为通货紧缩。这两种现象都会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产生冲击。
二、物价波动的特点
1.物价波动具有季节性特征。每年冬季和秋季是我国物价涨幅较大的季节,这主要可能是因为在这两个季节中煤炭、石油等的需求较大,而蔬菜、粮食在这两个季节中的供应相对较小,从而造成燃料、食品的价格上升较大,物价结构性上涨明显。近年来,我国几轮物价上涨也都主要是由食品、能源等的价格上涨造成的。
2.物价波动具有一定的循环周期特征。短周期为3年半左右,长周期为9年左右,说明我国物价变动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受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变化因素影响,也受我国宏观价格调控的影响。这使价格水平的上涨或下降都比较缓慢,即更多呈现出温和上涨或缓慢下降的现象,周期在逐渐变长,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减弱。
3.物价变动具有异方差性和集聚性特征。这反映出物价波动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了一定冲击,使其产生波动聚集,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幅度较大。我国物价波动具有长期记忆性特征,其一旦形成上涨趋势,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改变,波动的集聚也具有“厚尾”特征,这会给国民经济带来较长时间的影响。
三、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市场供求关系。
当产品的需求小于供给,即供过于求,将会发生生产过剩,使得物价下降;当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即供不应求,将会引起物价上涨。供求之间的关系,之间影响着物价波动的方向。在我国“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需求结构下,投资在当年属于需求,但是未来一旦形成产能就转化为供给。投资的过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过剩的产能。在消费不振情况下,一部分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在投资自我循环中得以消化另一部分产能则通过出口找到出路。投资与出口的快速增长并形成的正反馈,进一步推高了总需求,从而拉动物价上涨。但是消费才是最终需求,也是最为稳定的需求。一旦投资和出口萎缩,不仅导致总需求减少,而且会使得前期投资形成的产能过剩状态变得严重,使国内市场供求发生转折性变化,从而对物价水平形成向下的压力。
(二)市场的货币发行量。
当国家的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会使得物价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即发生货币相对于实物的贬值,也就导致了通货膨胀的生。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足,那也将导致物价走低和低估。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货币投放过多,而货币发行量太大,则是近年来导致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三)成本因素。
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价的波动方向。在当前市场更多地表现是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在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物价上涨。人力成本的提高、上游产品价格、房价等因素的变动对CPI、PPI等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具有正向拉动作用。
(四)国际经济形势。
在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物价的变动同样受制于世界方面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一旦发生全球通货膨胀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同时,与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力量对比,以及汇率变动走势都将影响到我国的物价波动。
四、结论
根据以上对物价波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必须稳定总供给,保持供需平衡,审时度势地采取货币供给量,降低关税,认清国际形势,采取灵活产业的政策,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物价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2]张继群,杨亮.谈大中型水利工程物价波动引起的材料价差理.治淮,2008(10).
[3]张青青.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与运行效果.湖南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关键词:物价波动 因素分析 货币供应量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物价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是反映市场经济冷热情况的“指示器”,也是配置市场经济资源的“调节器”。稳定物价一直是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基本上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受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困扰,物价波动也呈现除了一些新特点。经济运行过程中,引起物价波动的因素较多,短期内商品与服务的供需变化以及长期内货币发行的增减都将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一、物价波动的涵义
在宏观经济学中,用价格水平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作为一个总量指标,价格水平是用所谓的价格指数来衡量的。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我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物价水平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持续上涨或下降的反复现象称为物价波动。物价波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有两种现象,一种称为通货膨胀,一种称为通货紧缩。这两种现象都会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产生冲击。
二、物价波动的特点
1.物价波动具有季节性特征。每年冬季和秋季是我国物价涨幅较大的季节,这主要可能是因为在这两个季节中煤炭、石油等的需求较大,而蔬菜、粮食在这两个季节中的供应相对较小,从而造成燃料、食品的价格上升较大,物价结构性上涨明显。近年来,我国几轮物价上涨也都主要是由食品、能源等的价格上涨造成的。
2.物价波动具有一定的循环周期特征。短周期为3年半左右,长周期为9年左右,说明我国物价变动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受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变化因素影响,也受我国宏观价格调控的影响。这使价格水平的上涨或下降都比较缓慢,即更多呈现出温和上涨或缓慢下降的现象,周期在逐渐变长,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减弱。
3.物价变动具有异方差性和集聚性特征。这反映出物价波动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了一定冲击,使其产生波动聚集,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幅度较大。我国物价波动具有长期记忆性特征,其一旦形成上涨趋势,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改变,波动的集聚也具有“厚尾”特征,这会给国民经济带来较长时间的影响。
三、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市场供求关系。
当产品的需求小于供给,即供过于求,将会发生生产过剩,使得物价下降;当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即供不应求,将会引起物价上涨。供求之间的关系,之间影响着物价波动的方向。在我国“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需求结构下,投资在当年属于需求,但是未来一旦形成产能就转化为供给。投资的过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过剩的产能。在消费不振情况下,一部分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在投资自我循环中得以消化另一部分产能则通过出口找到出路。投资与出口的快速增长并形成的正反馈,进一步推高了总需求,从而拉动物价上涨。但是消费才是最终需求,也是最为稳定的需求。一旦投资和出口萎缩,不仅导致总需求减少,而且会使得前期投资形成的产能过剩状态变得严重,使国内市场供求发生转折性变化,从而对物价水平形成向下的压力。
(二)市场的货币发行量。
当国家的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会使得物价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即发生货币相对于实物的贬值,也就导致了通货膨胀的生。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足,那也将导致物价走低和低估。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货币投放过多,而货币发行量太大,则是近年来导致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三)成本因素。
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价的波动方向。在当前市场更多地表现是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在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物价上涨。人力成本的提高、上游产品价格、房价等因素的变动对CPI、PPI等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具有正向拉动作用。
(四)国际经济形势。
在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物价的变动同样受制于世界方面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一旦发生全球通货膨胀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同时,与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力量对比,以及汇率变动走势都将影响到我国的物价波动。
四、结论
根据以上对物价波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必须稳定总供给,保持供需平衡,审时度势地采取货币供给量,降低关税,认清国际形势,采取灵活产业的政策,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物价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2]张继群,杨亮.谈大中型水利工程物价波动引起的材料价差理.治淮,2008(10).
[3]张青青.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与运行效果.湖南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