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4日的意大利大选没有绝对的赢家,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获得议会的足够席位,从而直接获得组阁权。但这次大选产生了一个“绝对”的结论:意大利政治中,民粹主义势力正强势崛起。
是的,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党与联盟党(前北方联盟党)的表现都超预期;传统建制派的中左和中右翼政党,得票率普遍低于预期。
内 爆
这次大选结果,如同意大利政局的一次“内爆”。传统的建制派政党败北,政党之间重新排位。
如选前民调预估的那样,中右翼联盟获得了最多选票(37%)。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个联盟中的极右翼党派联盟党,以18%的得票率超过中右翼力量党的14%。选前多次民调中,力量党大多以4%以上优势领先联盟党,领导中右翼联盟看似几无悬念。
根据选前达成的“君子协定”,由在大选中得票多的政党来领导中右翼联盟。这意味着,未来的组阁谈判,将由联盟党领导人萨尔维尼来主导,力量党领导人贝卢斯科尼只起配合(当然还可能是反对)的作用。中右翼的力量党“收编”极右翼的联盟党,本意是壮大中右翼的实力,结果却是极右翼“篡夺”了中右翼联盟的领导权。
五星运动党是这次选举的“无冕之王”,虽然得票率没有达到单独组阁的40%门槛,但却是得票率最高的单一政党(32%)。这个2009年才成立的民粹主义政党,在2013年的大选中异军突起,斩获了25.6%的选票(比民主党多0.2%),成为众议院的第一大党。5年后该党“遥遥领先”,对意大利政治的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输得最惨的是执政的民主党,以19%的得票率勉强保住第二大党的地位。2013年大选时,民主党领导的中左翼联盟,击败贝卢斯科尼的中右翼联盟,赢得组阁权。该党“70后”领导人伦齐(1975年出生)出任总理时,被视为意大利政坛新星。2016年,伦齐因修宪公投失败而辞去总理职务。这次选举后,他又辞去了民主党领导人职务。
从政坛新星到“政坛弃儿”,伦齐只用了三四年时间。他本人的政治经历,也是整个中左翼政党的滑落轨迹。伦齐领导的中左翼联盟的得票率(23%),以与五星运动党近10个百分点的差距名列第三。中左翼联盟中的“更欧洲”党,得票率甚至没有达到获得议会席位的3%门槛。
贝卢斯科尼的复出,是这次大选的一大看点。曾有分析人士称他是“最懂”意大利的政客,仅凭他的那张脸就能吸引6%到8%的“铁杆粉”。三度出任总理的历史似乎证明了这一点。但这位81岁高龄前总理,没有通过这次选举证明自己老当益壮,这棵政坛常青树已趋于凋零。政坛老司机贝卢斯科尼的谢幕,是意大利建制派式微的又一明证。
历史在转向。更多的意大利选民,选择让比贝卢斯科尼小半个世纪的迪马奥(五星运动党领导人,31岁)“代表”这个国家的未来。迪马奥在选后的讲话中说,他“感受到了意大利的政治责任”。年轻的迪马奥、年轻的五星运动党承担国家政治责任,不仅是意大利建制派政党的失败,更意味着选民对政坛老司机们的失望。
从政党得票的选区分布来看,中右翼联盟巩固了北部的传统票仓,五星运动党占据了包括首都罗马在内的几乎所有中部、南部地区,其间点缀着少数几个民主党胜选区。某种程度上说,民粹主义浪潮把意大利“一分为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左翼主导(与中右翼联合)的看守政府,绝大多数部长都在各自的选区落选。
对比这次选举与2013年选举的数据可以发现,传统建制派政党与民粹主义政党实力出现了明显的此消彼长。与2013年相比,五星运动党与联盟党得票率分别增长了6.62%和13.59%,而民主党与力量党得票率则分别减少了6.5%和7.66%。这“两增两减”,凸显了“建制”与“民粹”实力变化的趋势。力量党与民主党都是有过长期执政经验的政党,但都不约而同地流失选票,而“民粹”的五星运动党和联盟党都赢得了更多选民。
从政坛新星到“政坛弃儿”,伦齐只用了三四年时间。他本人的政治经历,也是整个中左翼政党的滑落轨迹。
悬 念
选举结果造成的“悬浮”议会,给谁将出任下一任总理制造了悬念。意大利的政党制度与选举体制造成了目前的结果:选民们只负责投票,结果—谁当领导人—由政党们来协商。
也就是说,大选计票结束时,所有选民都不知道,最终的领导人是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有分析人士调侃,预测意大利选举结果,不能靠选前民调,甚至不能看选后的计票结果,需要巫术才行。
根据意大利选举法,参议院与众议院将在3月23日召开首次会议,并选出新议长。选举结束后的三周内,在议会获得议席的政党进行组阁谈判。能否在三周内“协商”出新总理人选,目前还不得而知。鉴于荷兰、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先例,这个过程也可能持续数月。在新总理“难产”的情况下,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的角色就很关键了。
从竞选期间的政见宣示来看,各政党之间有类似之处,但更多的是针锋相对。不过,西方竞选政治的一个逻辑是,政党之间因理念、政策而较劲,却会因对权力的渴望而联姻。得票率排名靠前的五星运动党、民主党、联盟党和力量党,它们之间如何“排列组合”,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组阁谈判的过程。
最大的可能性是:得票率最高的中右翼联盟牵头,联合其他政黨组阁。萨尔维尼的选择对象可能是民主党。这就会形成中右翼与中左翼的大联合,再现最近德国默克尔政府的组阁模式。与此同时,这样的大联合能在议会组成60%的多数,可以最大限度地约束五星运动党的政治影响力,延续建制派执政的局面。 民主党对这样的大联合,显然会乐见其成。竞选期间,伦齐的“枪口”主要对准五星运动党,对联盟党的批评点到为止,对力量党更是很少提及。2016年伦齐辞职后,他领导的民主党,在吸纳中右翼势力后组成看守政府。双方若再次合作,一点也不会令人惊讶。但这造成的结果是,选民想通过投票改变现状,但最终却是维持了现状。
“维持现状”对五星运动党来说,意味着“虽胜犹败”—继续被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自2009年组建以来,该党一直以不与现有任何主流政党联合执政为原则,以凸显其反建制的“决心”。或许是因离权力越近,松动“原则”的诱惑越大。迪马奥在选后的讲话中表示,他对与意大利所有政治力量对话,持开放心态。
“我们离胜利仅有一步之遥,做反对派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选举投票前两天,迪马奥在一场竞选活动上这样说。大选结果表明,五星运动党离成为执政党的确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显然有点大。意大利政治现实决定了,该党能否成功入阁不取决于它的选举胜利,而取决于对手们的谈判失败。
五星运动党的政治色彩是“彩色”的,囊括传统政治左中右光谱。不受意识形态约束的特点,客观上赋予了它与任何政党“谈妥”条件的灵活性。虽然伦齐极力排斥与五星运动党合作,但大选后民主党内也出现了合作的声音。在“民粹”这一点上,五星运动党与联盟党的相似度或许是最高的。这一切都会是影响“排列组合”的潜在因素。但不管是哪种组合,“民粹”色彩都会不同程度地被带进意大利下一届政府。
危 机
2013年,年轻的伦齐登上政治舞台时,承诺破除政治顽疾、解决经济沉疴。当时有分析称,这位魅力型领导人的登场,可能意味着意大利将经历政治转型,甚至会迎来一个政治新时代。但事实证明,这个新时代没有到来。
3月5日选举结果出炉后,比伦齐更年轻的迪马奥称,意大利进入了第三共和国—公民共和国—时代。这次会迎来“新时代”吗?
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到2013年,意大利GDP总量萎缩了近10%。2013年以后经济增长虽然由负转正,但复苏乏力程度与停滞无异。失业率长期维持在10%的高位,青年失业率更是高达32%,是欧盟平均水平的两倍。2013年至2016年,有60多万难民拥入意大利。仅在2016年一年,就有11.5万意大利人移民海外,这些人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这次选举后,能否产生足够稳定且能应对这些危机的政府?如果历史可以为鉴,那么前景并不乐观。意大利的政治中总带有混乱的气息。虽然属于主流西方国家,却更像是西式民主“缺陷版”的样板。有人做过统计,意大利统一150多年来,产生了近130届政府。如今的看守政府,是二战结束以来意大利第65届政府。如果考虑到法西斯曾“稳定”执政20年,意大利几乎平均每年产生一届政府。
意大利统一150多年来,产生了近130届政府。如今的看守政府,是二战结束以来意大利第65届政府。如果考虑到法西斯曾“稳定”执政20年,意大利几乎平均每年产生一届政府。
作为一个国家,意大利在如何“挺过”政治不稳定方面,似乎“经验丰富”。但危机之下的意大利,更需要稳定的政局和政府。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斯科特·麦克唐纳看来,意大利频繁更迭政府的状况很可能持续下去。他认为,这次选举可能把这个国家重新带回“弱势、短期执政的政府”状态,延续财政纪律松弛、经济增长乏力的现状。他还提到,意大利所面临问题的棘手程度,超出了目前这些政治领导人的能力范围。
至少在意大利政党领导人们看来,“超出能力范围”的重要原因应归咎于欧盟。这次选举充斥着政党的政见分歧、建制与民粹的较劲,但在对待欧盟的态度上却相当一致,即不满欧盟的财政、难民政策。几乎所有政党都认为,欧盟的赤字和债务规则压抑了意大利经济复苏潜力,主张修改《欧洲财政协定》事实上已成政治共识。
意大利政党的诉求,与德国和法国“改革、强化欧盟”的计划存在直接矛盾。这样一来,德法就面临两难:是对意大利让步,从而迟滞欧盟一体化步伐,还是边缘化意大利,置欧盟团结于危险中?就此而言,这次选举要么将改变意大利与欧盟的关系,要么会改变欧盟本身。无论是哪种情况,意大利的问题都将变成欧盟的麻烦。
“麻烦”还不止于此。除了民主党,意大利其他主要政党在对俄罗斯的态度上,与欧盟目前的政策高度不一致。力量党领导人贝卢斯科尼与普京私交甚笃;五星运动党对俄羅斯在叙利亚扮演的角色赞赏有加,主张解除对俄经济制裁;萨尔维尼领导的联盟党,与统一俄罗斯党签署了政党间合作协议。种种迹象表明,意大利不会脱离欧盟,但会“拖住”欧盟,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