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被合理渗透在高中阅读教学中,以便增强高中阅读教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而要将传统文化贯穿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就需要教师应用以下策略。教师应当立足教材内容,引入更多资源;立足课文题材,拓展课外阅读;立足单元主题,设计实践活动;立足能力培养,布置长期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31
近些年,国家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互越来越频繁,而相较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幅度较弱,而传统文化是树立国民文化自信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发展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进而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立足于教学内容,分析传统文化应用教学
传统文化的观念包含了中国最古老的一些仪式和习俗,是不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民族历史上的综合表现。传统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古典诗词等。许多地区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特色,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不仅属于中华民族,同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杰出成就。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学生受到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的熏陶,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中,热爱健康美好的生活。高中语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的学校,包含着许多传统文化的碎片。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运用,忽视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联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知识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但目前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如果教师要想把传统的文化融入教学中,就应该充分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的优势,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通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立足教材内容,引入更多资源
教材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引入课外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内容,基于数量、适当的原则以及感知语言特色、积累写作素材等教学目的,有意识地引入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借助引入的传统文化资源提升阅读教学活动的价值,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以《劝学》这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为例,这一篇文言文是说理性文言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的语言美、思想美,然后从多个角度引入传统文化资源,全面性的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对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采取“熟读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大意,并理清文章的结构。教师可以将这一环节移到晨读中,避免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在感知语言特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劝学》的原文中引入更多的句子,如“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等,让学生从这些句子中提炼出作者想要阐述的道理,并且学习作者在阐述道理时应用的论证方法。在另一方面,教师引入的句子同样具有较强的哲理,能够作为学生写作素材的储备。
三、立足课文题材,拓展课外阅读
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追根溯源,课文也是从各类课外读物中选拔而来的,课外有众多同样蕴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且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是由于篇幅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没有选入到课文中。因此,教师应当立足课文题材,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群文阅读理念,基于不同课文的题材、内容、情感价值,为学生推荐蕴藏着优秀且深厚传统文化的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的材料既可以是单篇文章,也可以是群文,还可以是书籍。例如,在学习完《劝学》一文之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课外自行搜索阅读《劝学》的全文,并建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自己的阅读感悟以及可用于写作的素材。在推荐阅读方向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几个阅读小任务,让学生基于学习能力以及自己的意愿完成,如尝试提炼原文中各个段落中的寓意,或者记录下自己喜爱的句子。此外,教师还应当尽量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压力为学生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例如在《赤壁赋》一文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选择性推荐《洛神赋》《子虚赋》等文章中的某一篇、某一段,避免课外阅读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
四、立足课文主题,设计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开放式阅读的开展形式之一,能够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所阅读的内容产生不同的见解。但在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堂教学的主体依旧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升学的压力下,大部分教师与学生都难以安心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的实践活动。因此,要以实践活动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就应该尽可能将活动安排在课外。并且,教师还应当立足于单元的主题设计活动的主题与形式,维持实践活动在学生应试能力发展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两个方面价值的均衡性。
例如,在《劝学》一文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演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该活动以《劝学》原文为主,学生需要在课后花费两个星期的时间阅读原文,然后基于原文提炼出文章各段内容以及自己的见解,然后将这些内容写成分享稿。此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搜集古人写下的其他阐述与学习有关道理的文章,然后阅读这些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寻找到吻合自身想法的观点,或者丰富自己的认知。在经过两个星期的准备之后,教师可以在每个星期的放假时间开展演讲、辩论活动,并邀请任课教师以及其他班级与年级的学生作为观众。在实践活动中,由学生自荐上台演讲,阐述自己的阅读、思考结果。在该学生演讲之后,其他学生可以赞同其观点,也可以提问,或者演讲的方式对其进行质疑。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師既可以让学生自主了解、应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用、思维等能力。 五、立足能力培养,布置长期任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学生布置简单但长期的任务,并将这个任务融入传统文化,或者对学生提出亲近、了解传统文化的建议。通过布置这样的任务,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促进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意识的发展。
以“課前五分钟”为例,在目前的各阶段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将课堂的前5分钟用于开展长期的课堂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进行3分钟的演讲等。而在贯彻传统文化的理念下,教师可以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阶段性变化为学生布置多样性的长期任务。例如,在高一年级,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五分钟分享阅读所得的任务。而阅读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提供的具有蕴藏着传统文化内容的资料,另一部分则由学生自行选择。在高二、高三年级,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创作能力。对此,教师便可以在题目设置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给学生提供“西安老火车站被拆迁”的资料,以此向学生渗透保护传统文化这一观点。通过设置有针对性、发展性的任务,教师既能够渗透传统文化,又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贯穿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仅能够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出贡献,还能够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基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实际语文能力发展需求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还应当尝试将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写作等其他内容的教学中,使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能够全方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崔玉娇.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高考,2020(10):108.
[2]吕小晶.高中整本书阅读中传统文化内容教学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3]曾群峰.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8):89-90.
[4]贾琼.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
[5]胡循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探析[J].广西教育,2018(38):126-128.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中学,甘肃 张掖 734000)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31
近些年,国家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互越来越频繁,而相较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幅度较弱,而传统文化是树立国民文化自信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发展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进而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立足于教学内容,分析传统文化应用教学
传统文化的观念包含了中国最古老的一些仪式和习俗,是不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民族历史上的综合表现。传统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古典诗词等。许多地区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特色,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不仅属于中华民族,同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杰出成就。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学生受到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的熏陶,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中,热爱健康美好的生活。高中语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的学校,包含着许多传统文化的碎片。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运用,忽视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联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知识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但目前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如果教师要想把传统的文化融入教学中,就应该充分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的优势,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通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立足教材内容,引入更多资源
教材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引入课外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内容,基于数量、适当的原则以及感知语言特色、积累写作素材等教学目的,有意识地引入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借助引入的传统文化资源提升阅读教学活动的价值,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
以《劝学》这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为例,这一篇文言文是说理性文言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的语言美、思想美,然后从多个角度引入传统文化资源,全面性的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对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采取“熟读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大意,并理清文章的结构。教师可以将这一环节移到晨读中,避免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在感知语言特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劝学》的原文中引入更多的句子,如“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等,让学生从这些句子中提炼出作者想要阐述的道理,并且学习作者在阐述道理时应用的论证方法。在另一方面,教师引入的句子同样具有较强的哲理,能够作为学生写作素材的储备。
三、立足课文题材,拓展课外阅读
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追根溯源,课文也是从各类课外读物中选拔而来的,课外有众多同样蕴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且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是由于篇幅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没有选入到课文中。因此,教师应当立足课文题材,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群文阅读理念,基于不同课文的题材、内容、情感价值,为学生推荐蕴藏着优秀且深厚传统文化的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的材料既可以是单篇文章,也可以是群文,还可以是书籍。例如,在学习完《劝学》一文之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课外自行搜索阅读《劝学》的全文,并建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自己的阅读感悟以及可用于写作的素材。在推荐阅读方向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几个阅读小任务,让学生基于学习能力以及自己的意愿完成,如尝试提炼原文中各个段落中的寓意,或者记录下自己喜爱的句子。此外,教师还应当尽量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压力为学生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例如在《赤壁赋》一文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选择性推荐《洛神赋》《子虚赋》等文章中的某一篇、某一段,避免课外阅读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
四、立足课文主题,设计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开放式阅读的开展形式之一,能够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所阅读的内容产生不同的见解。但在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课堂教学的主体依旧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升学的压力下,大部分教师与学生都难以安心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的实践活动。因此,要以实践活动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就应该尽可能将活动安排在课外。并且,教师还应当立足于单元的主题设计活动的主题与形式,维持实践活动在学生应试能力发展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两个方面价值的均衡性。
例如,在《劝学》一文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演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该活动以《劝学》原文为主,学生需要在课后花费两个星期的时间阅读原文,然后基于原文提炼出文章各段内容以及自己的见解,然后将这些内容写成分享稿。此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搜集古人写下的其他阐述与学习有关道理的文章,然后阅读这些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寻找到吻合自身想法的观点,或者丰富自己的认知。在经过两个星期的准备之后,教师可以在每个星期的放假时间开展演讲、辩论活动,并邀请任课教师以及其他班级与年级的学生作为观众。在实践活动中,由学生自荐上台演讲,阐述自己的阅读、思考结果。在该学生演讲之后,其他学生可以赞同其观点,也可以提问,或者演讲的方式对其进行质疑。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師既可以让学生自主了解、应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用、思维等能力。 五、立足能力培养,布置长期任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学生布置简单但长期的任务,并将这个任务融入传统文化,或者对学生提出亲近、了解传统文化的建议。通过布置这样的任务,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促进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意识的发展。
以“課前五分钟”为例,在目前的各阶段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将课堂的前5分钟用于开展长期的课堂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进行3分钟的演讲等。而在贯彻传统文化的理念下,教师可以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阶段性变化为学生布置多样性的长期任务。例如,在高一年级,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五分钟分享阅读所得的任务。而阅读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提供的具有蕴藏着传统文化内容的资料,另一部分则由学生自行选择。在高二、高三年级,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创作能力。对此,教师便可以在题目设置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给学生提供“西安老火车站被拆迁”的资料,以此向学生渗透保护传统文化这一观点。通过设置有针对性、发展性的任务,教师既能够渗透传统文化,又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贯穿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仅能够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出贡献,还能够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基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实际语文能力发展需求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还应当尝试将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写作等其他内容的教学中,使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能够全方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崔玉娇.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高考,2020(10):108.
[2]吕小晶.高中整本书阅读中传统文化内容教学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3]曾群峰.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8):89-90.
[4]贾琼.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9.
[5]胡循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探析[J].广西教育,2018(38):126-128.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中学,甘肃 张掖 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