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識,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恰、宽松的教育环境。一、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思维境界。三、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
  【关键词】创设环境 ; 创设情景 ; 创设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72-01
  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恰、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
  首先教师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创造能力的生成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第三,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行、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若教师的创设意识淡薄,制造出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则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性行为。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思维境界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赋予生命力,使学生在情景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
  1.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有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学习时仍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单靠学习现成的数学结论来完成,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很难从现成的数学结论中获取。比如,在教倒数的概念时,首先设计这样一组题:6/7×( )=8×( )=3/4×( )=1,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纷纷跃跃欲试,学生尝试计算之后,教师又补充说:“谁会出这类题,你随时出完,我随时填完。”学生争着出题,全班学生达到了参与高潮:“老师,为什么填得这么快呢?”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心理。这时,小组讨论、观察计算,最后终于得出:每组数的乘积都等于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以及倒数的求法。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结论,更要侧重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几何知识教学中的表象形成过程、计量单位教学中的单位观念的建立过程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
  2.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
  课堂教学要注意从基础知识抓起,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地观察、联想,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通过推理,论证,发现结论。课堂教学不能没有法,但又不能采取固定不变的方法;有一条原则必须遵循,那就是不能单纯地把数学知识作为结论交给学生,而应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过程,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学会知识,也学会数学思维方法。如,课堂教学可采纳“看,议、分、归”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看书发现问题,根据教学所给题目,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再互相议论、研究。然后由学生分析或教者启发,引导,使每个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思维状态。这样能调动学生积累的全部智慧和热情。最后教者或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练习、作业。这样,学生学得容易、有趣、灵活,既掌握了双基,又活跃了思维。
  三、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
  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正确认识不足之处。
  1.巧设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创新。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学生,尽量让学生能一题多解,又或者把原题改题,编题,变题等灵活变通,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
  2.评价体制要创新。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是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要实行激励性评价,不论是课堂提问、做作业,还是其他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激励学习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向激励的方向努力,追求再一次的成功。激励性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催化剂,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武器。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素质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施教的主阵地,要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关键是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就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 ; 参与式 ;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关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信息技术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为一体,十分直观形象,丰富多彩。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板书信息、视频资料整合成课件,进行教学过程的回顾,或者进行反转课堂教学研究,为师生提供很好的交互平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 小学数学教学 ; 应用与实践  【中图分
目的:.研究证实疱疹病毒的检出率与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系,然而由于检测人群、取样方法以及检测方法的差异,此种联系仍然存在争议。本课题拟通过总结现有的病例
【摘要】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与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而要做好导入新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原则性,这些原则也就是导入新课要有针对性、关联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简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 课堂教学 ; 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
【摘要】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不仅要上好每一堂课,还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进行反思。因为数学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为关注结果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本文从反思性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 ;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64-01  力度空前、理念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组合引入课堂教学过程已成为现实,它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能广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一方面对多媒体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 多媒体组合 ; 课堂教学 ; CAI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6
目的: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的方法:冠根向下预备法(crown-down)和逐步后退法(step-back)在根管预备中的差异以及各自优缺点,及
【摘要】对教学方案体系的最优化进行了简單分析,然后根据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讨论了在教学中追求最优化应该注意的几点基本原则,以便在教学中真正实现最优化。  【关键词】教学方案 ; 教学过程 ; 最优化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No.KJ130428); 重庆交通大学本科专业提升计划项目; 重庆交通大学创新训练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